有关五老峰的作文

【篇一:庐山游记】

一个酷热难耐的暑假,妈妈提出了一个宝贵的意见:去庐山玩几天。正好,作业带给我的“痛苦”可减轻许多。

第二天中午,我就和妈妈报了一个行走路程不多的,因为本人比较累,作业把我们的暑假折磨的只剩20天了。那就意味着我们又要回到那“快乐”的校园,与老师们见面了。事不宜迟,我们第三天就跳上大巴车,奔向目的地,我一路上吃着可口的薯片,看着窗外的青山碧水,赞叹之余,我又在心里感慨,这里竟有这么美丽的地方,我们住的“大都市”公路上,有白的,红的,黑的像小蚂蚁一样的车子,而这里山水环绕,真是人间仙境啊!我想着想着,便进入了梦乡。

一觉醒来发现我们已在了一个壮观的酒店门口。走进大厅,我又赞叹了一番。第二天我们便上山,在车上睡了两个小时,所以一点困意也没有……

第二天,我顶着一双熊猫眼上了山。可是天有不测风云,居然下起了毛毛雨,便使上山的台阶更难走了。可是在雨中的庐山更加美丽。美丽的风景让我走了神,一不小心脚一滑,扑倒在了路上,我害怕极了,因为右边就是万丈深渊,我赶紧爬了起来。到了山顶,我看见了别的山峰都在我之下,还真有一种一览众山小的感觉。一阵阵微风吹过,我快乐极了,我回到酒店就把这些东西记了下来。

第二天我们去参观了仙人洞,其实就是在一个山洞里放几座石像。可是有一个传说,说这个山洞是有一个仙人,在这里定住。这个山洞四通八达,可是里面黑暗无比,我没有进去。

我们还去参观了三叠泉,泉水从山上流下,经过了三个叠弯之后落了下来,有数百米高,怪不得李白写出了名诗“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李白就是因为这个才写出了名诗,从此三叠泉便火遍全国。看来只要善于观察,什么都可以写得很美。

第三天我们去参观了五老峰,那山峰为什么是白色的?原来石头和别的山峰不一样,那白色的全是石头,不长树木,所以有白色。在小雨中,五老峰像一个老爷爷,看着来往的游客。我们登上山顶,临风远眺,几座墨绿的小山,好像很仰慕五老峰似的。

第四天我们就要告别庐山,我们去漂了一次流。

我们被别人的船碰了一边,我便用水枪开始反击,别人落荒而逃。玩够了,我们便坐着船开始了快乐的时光,我们顺流而下,一路眺望。

啊!庐山,我爱你。

【篇二:游___作文400字四年级】

游三叠泉

三叠泉是庐山脚下秀美的大瀑布,它位于五老峰和大月山的山谷间。

在离三叠泉四、五百米处,就能听到隐隐约约的水流声。再近些,声音更清晰了。那清脆而响亮的瀑布声,夹杂着厚厚的水气袭来,一瞬间冲走了人们心中的一切烦恼,让人感觉神清气爽,全身充满活力。听着瀑布的声音,我脑海中想象着它秀美的样子了。

从五老峰半山腰的石阶上往下走,不一会儿我就看到了第一层瀑布。它像轻柔的丝带飘落下来,慢慢飘到大盘石上,山风还为她吹出了水气花边。沿着石阶继续往下走,我看到了第二层瀑布。原本轻柔的丝带,猛然开启了加速模式,它飞快地、笔直地往下冲,好似两条发怒的巨龙从天而降,撞到二级大盘石上,发出震天巨响。沿着石阶走到“观瀑亭”,可以俯视三叠泉全景:只见垂直飘落的丝带,经过第一级大盘石后变成两条巨龙撞到二级大盘石后,又似珍珠散落下来,跌入水潭。小水潭深不见底,清澈如镜,在阳光的照耀下,波光粼粼。走完最后几级石阶,来到三叠泉底的水潭。我站在水潭边的盘石上,仰望天空,脑海中闪过诗人李白的名句: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夏风吹出如烟如雾的水花,飞瀑流泉和周围的险峰怪石、奇花异草,绘成了一幅秀丽的自然风景画。我沉醉在大自然的杰作中,感到无比惬意。

【篇三:游记的作文】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以前只能在宋代文豪苏东坡的诗句中体会到庐山风景,所幸的是国庆长假,我和妈妈亲眼目睹了美丽的庐山。去过之后才觉得庐山果然名不虚传,不单单是苏东坡笔下写成的千姿万态,庐山还是个避暑胜地,云雾之都,政治之都,曾有很多名人都在那儿度假呢。

进入庐山,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五老峰。听导游说,五老峰从侧面看,就像躺着的毛主席的头部。眼睛、鼻子、嘴巴和下巴都看得一清二楚,可真奇特啊!我们继续走着,不知不觉来到了蒋介石和宋美龄住过的别墅美庐。“美庐”二字有什么含义呢?导游介绍:“有两种答案,第一种答案就是指美丽的庐山。第二种是指宋美龄的'别墅在庐山。”接着,导游带着我们参观了美庐的卧室,浴室,客厅和书房,可豪华了!

下午,我们来到了风景秀丽的锦绣谷。锦绣谷全是一些悬崖峭壁,非常险峻,从上往下看,就是万丈悬崖。往远处看,一块石头上立着一棵挺拔的松树,那松树如一位傲然挺立的男子汉。就像毛主席的诗里描述的一样:“无限风光在险峰”。

第二天,秋高气爽,我们又来到了全国最大的淡水湖———鄱阳湖。鄱阳湖好大啊!远看,湖水好像和蓝蓝的天空连在了一起,无边无际。立在湖中的是一座高大的山———鞋山。为什么叫鞋山呢?原来是因为山的外形很像一只大鞋子,它踩在鄱阳湖上守护着鄱阳湖。鞋山上有一座塔,共有十三层。从最高层往下看,鄱阳湖好像是一条白色的纱布围绕着鞋山一样。真是美啊!

庐山的五老峰、汉阳峰、锦绣谷、黄龙潭、彩虹瀑布……景色都各有特色,美不胜收。我终于明白苏轼为什么说:“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了!

【篇四:庐山游记】

唯应松与华,清峻得为群。

——题记

江西省九江市有一座名山,虽然它一直矗立在我的家乡,但我却只知其名。直到去年暑假,我才真真切切地目睹了它的雄姿,感受了它的生命。

那一天,我早早地就爬起了床,太阳只露出一角,像白白的鱼肚皮一样,我穿好衣服,梳洗完毕,和父母一起去庐山游玩,一路上,我的内心一直扑通扑通的,脑子里总是幻想着庐山之景。

来到庐山的脚下,我摇下车窗,向外看去,心中不由得赞叹这庐山的壮美,这时我的父亲便说了:这还没有真正抵达庐山呢!还要再过半个小时,大概就能到了。而此时我已经显得迫不及待了。恨不得长出一对翅膀飞上庐山之巅呢。

半个小时过后,迎接我们的是一位美女阿姨,她便是我们庐山之旅的导游。我三步并作两步向大门走去,开始了我的庐山之旅……

进入庐山旅游区,阿姨开始跟我们讲述了许多关于庐山的历史文化,印象最深的便是庐山由来了。

阿姨说;“庐山又称为匡山,匡庐。据说,早在周期,有一位匡俗先生在庐山求仙。于是周天子屡次请他出山相助,可匡俗先生却屡次回避,潜入深山之中。后来,匡俗先生无影无踪。后人便说他成仙去了。后来便称庐山为神仙之庐,也就是匡山。”

一路上,阿姨讲着关于庐山的传奇故事。就这样,我们来到了五老峰。抬头一望,俨若席地而坐的五位老翁,真不愧叫做五老峰啊!

在五老峰下部,还有庐山著名的三叠泉。阿姨说;“三叠泉飞瀑流经的峭壁有三级,溪水分三叠泉飞泻而下,落差共155米。而且之所以成为三叠泉,是因为它每一叠各具特色。”

是啊,我站在远处欣赏三叠泉的景色,泉水落入水中,犹如抛珠溅玉,宛若白鹭千片,上下争飞。一朵朵白色浪花争相开放。慢慢靠近三叠泉,再一看,飞瀑如玉龙,冲破青天,凌空飞下。侧耳一听,犹如雷声轰鸣一般。闭上眼睛,便觉有一丝清凉迎面扑来。水珠打在脸上,心旷神怡!

继续向前走,一路上只听见鸟儿在啼鸣,两边青草,随风舞动。

来到了含鄱口,阿姨说;“含鄱口,是一个巨大的壑口,海拔1286米。”我好奇地站在含鄱口的围护栏边上,踮起脚,向远方看去。“哇,好美!”鄱阳湖水之势尽收眼底。

时间流逝的真快,一转眼便到了中午十二点了,我们继续前行,忽然出现了一排排农家房屋,真有点像来到了桃源仙境呢!

此时我的肚子已经饿的叫苦连天。热情的农家人,招代了我们这些外来客。在吃饭前,他们让我们品尝了一下庐山特产。

首先,他们沏了四杯茶。他们说这是庐山云雾茶。我细呷一口,这味道十分清淡,闻了闻茶香四溢,乍眼一看其色宛如碧玉。阿姨说;“庐山云雾茶,朱德同志曾经说过,气味性泼辣,若得常时饮,延年益寿。”

然后他们又端上了一碟碟酥糖,他们说这时桂花酥糖,是有白芝麻仁所做成。

最后,便开始端上美味佳肴了:庐山石耳,庐山石鸡,湖口糟鱼……

吃完饭后,我们告别了热情好客的农家人。按原路返回,伴着树叶发出的沙沙声。我们又告别了阿姨,开车回家了!

庐山之游,我欣赏到了奇山异水。

庐山之游,我品尝到了庐山美食。

庐山之游,我感受到了热情好客。

庐山,你真美!

【篇五:游庐山】

都说江西九江庐山是“天下第一山”,去年妈妈带我去了庐山,那里的景色真美啊!

远看,庐山很高,直插云霄。走过蜿蜒的公路,我们进入了庐山,芦林湖的湖水真清澈,就像镜子一般,湖面在阳光下闪闪发光。有几艘小船在碧绿如玉的湖面上荡漾,船桨带起一道道水纹。

我们还游览了云雾迷蒙的“五老峰”,五老峰因为五座山峰像五个老人而得名。那里很险峻,山上长满了枫树和松树,像一个个哨兵在守护着“五位老人”。导游说,在日出的时候,五老峰悬崖间云雾缭绕,就像仙境一样,可惜我们没有看到,很遗憾。

离开五老峰后,我们来到了石门涧。石门涧被称为“庐山第一景”,是我最想去的地方,因为这里有我心心念念的庐山瀑布。石门涧在悬崖之中,我们要沿着阶梯下去,庐山瀑布就在这路上。我们下到山脚就来到了石门涧,那里有石有水,在风中出现一条条瀑布,唱着激昂的歌曲飞流下来。瀑布旁边刻着“喷雪奔雷”四个苍劲有力的大字,加上山间的涓涓细流、山上的小小凉亭,眼前真的就像李白说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庐山真的不负“天下第一山”的美名。

【篇六:我的爸爸】

我的爸爸今年四十多岁,中等个子。他有一双炯炯有神的大眼睛,略显高耸的鼻梁,一对剑锋般的眉毛,他不言苟笑,平时总是一幅严肃的样子。

爸爸一回到家就喜欢看书。他坐在客厅里,把书放在茶几上低头看书,他认真到我吓唬他时他都不理我。爸爸喜欢看的书有《红楼梦》、《三十六计》、《三国演义》,还有一些报纸杂志等。在家里,爸爸是最爱看书的人,连妈妈都比不过他。

爸爸非常热爱他的事业。爸爸在地方税务局工作,他每天早上8点准时上班,中午12点下班,下午2点上班,傍晚6点下班。爸爸上班很忙,他一直坐在电脑桌边,不停地为纳税人解答一个个税收问题。爸爸的工作业绩非常好,年年受到单位的表彰呢,我真为爸爸感到骄傲自豪。

有一次,我的语文没考好,考了61分,我很担心。当我垂头丧气地回到家把试卷递给爸爸,爸爸低下了头,看了看我的试卷,皱着眉头,不高兴地说:“你是怎么回事?这次又这么少分!”我红着脸低下头。爸爸又说:“不要灰心,要努力,不努力怎么能考好呢?”爸爸温暖的话语使我树立了信心。

为了开阔我的视野,增长我的见识,爸爸经常带我外出郊游,让我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在二年级暑假的时候,爸爸还特地带我去庐山呢。在那里,我了感受到了诗人李白笔下庐山瀑布的磅礴气势,还登上了雄伟壮观的五老峰,眺望了一望无际的鄱阳湖。后来又参观了庐山会议旧址和蒋介石的美庐山庄。

这就是我的爸爸,一个爱学习、认真工作的人;一个对我严格要求、用心呵护我的人。

我爱我的爸爸!

【篇七:登五老峰】

国庆节,我和爸爸妈妈去庐山游玩。

我很激动,因为我们要登五老峰。五老峰像你想象的一样,有五个山峰,在远处看像五个老人在沉思。这五座山峰都是连在一起的。我们先登第一峰,我边登边想起了唐代诗人李白的诗《登五老峰》,诗词是这样写的:“庐山东南五老峰,青天削出金芙蓉。九江秀色可揽结,吾将此地巢云松。”

不久,我们登上了一峰。我们很累,坐在一个岩石上,看着风景。我看到了好几座山和一个很深的深渊。我们继续往前走。我们转了一个弯,到了一个三岔口。我看见了一个巨大的石头,像一只趴着的老鹰。我和爸爸爬上了老鹰的背拍照。第三峰很陡峭,这石面差点儿直竖了起来。

终于,我们登上了第五峰。我很自豪。

【篇八:白水洋游记】

我只一次到达白水洋,单就这一次,那浅浅的洋水,便携着它独有的风韵,不慌不忙地闯入了我的记忆,悠然流淌……

有什么比俯视着波光粼粼的洋面更令人赞叹呢?登上五老峰,整个洋一览无余。明媚的阳光穿破云层抚摸着洋面,却被洋岸边的枝枝细枝阻挡几缕。白色的洋水静静流淌着,时不时又调皮地没过洋面上凸出的石头。深色的石块与清澈的洋水参差交织,仿佛一幅色彩对比强烈的图画,在这幅图画的背后,衔接的是一片生机勃勃的绿色树林。阳光更加强烈了,径直透过树叶间的空隙,洒向洋面,碎成了点点斑驳的光点,迷离闪烁,随着洋水轻轻漾动。

又有什么比平视着光点闪烁的洋面更加醉人呢?下了五老峰,虽无大面积的美景,但却有一小角的风韵,沿着绿林的边缘,顺着白炽的洋畔,我慢慢走着。那白炽闪烁的洋面微颤着倒映出洋边的树木、石桥、还有天上的云朵,伴着点点光点,仿佛一幅色彩斑斓的水彩画。微风轻吹,抚过我的面庞,掠过叶的身姿,也携起了圈圈涟漪。这一漾,洋面上的树呀,桥呀,云呀,光点呀,都随着水圈的扩大而碎成了光斑,朦胧眩目,无人可以以笔墨所描绘。正陶醉着,忽然,一只小脚闯入了我的视野,伴着一阵银铃般的笑声,快速离开了我的视线,留下了一圈圈更大的涟漪。

还有什么比踏进光斑漾动的洋面更令人舒心呢?踏入水中,冰冰凉凉的感觉刺激着我的神经。洋水很浅,只至脚裸,洋水很白,却不是那种浑浊的白。那白。白的纯净,白的恬静,也白得醉人。正当我舒心于这清凉白炽的洋水中时,一阵笑语又从耳边传来,目光追随而去——几个当地孩子正嬉闹着在洋水中四处奔跑。在他们的身后,原本平静的洋面,被跑出了一片漾动的光斑。兴许是受到了孩子们的影响,一旁的几个大人也走下了水,与孩子们一同嬉闹着。洋面失去了它原本的诗意,却又多了那么一份热闹,那么一份淳朴……

我只一次到达白水洋,而那份淳朴,那份舒心,那份诗意,都漾动于那洋水之中……

【篇九:照片里的故事】

【照片里的故事】

张泊淋

那一瞬间的我,动容了!

生活中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放在不同人的眼中,却有着别具一格的意味,如今的社会,人类被尊称为高级动物,其他的一切生命,人们仿佛都不以为然。

在临汾尧庙附近,有一个海洋博物馆。我和家人在那儿一起游玩,里面的景物美不胜收,有漂亮的水母,呆头呆脑的小猴子,活泼可爱的小松鼠,略为吓人的鳄鱼……

在那一个地方,我被它吸引了,通过介绍,我了解到了它的名字——雪狐,看样子它仿佛睡着了,背对着我们,我却独特的认为它好像很伤心,雪白的毛遍布了全身,隐隐约约透露着些神秘,他是那么得高贵,那么得遥不可及。高贵的仿佛可以与世间的一切相媲美,哥哥对我:“人们为了更好地了解它,把它关在笼子里,让我们观赏在笼子里的它,它不会孤独吗?”真是一语惊醒梦中人,是啊,可见人类这种高级动物是多么得自私。我再次定神看了看它,无奈地笑了笑,无法想象它是怎么被抓住的。是像书中那般描述,人们拿着枪用先进的武器残忍地捕捉吗?那它受伤了吗?在这样的一个笼子里,没有它的同伴、父母,它一定很孤独吧!望着它那落寞的背影,我仿佛证实了一切,我的心猛地揪了一下,一滴晶莹剔透的泪珠掉在了地上。它们,也是活生生的一条命啊!

那个瞬间我动容了,为它拍了这张照片,想把它永久地留在我的记忆里。

请大家保护动物,与动物友好相处。因为我们共同生活在一个大家庭里!

【照片里的故事】

解嘉梦

“咔擦”一声,还没等我反应过来,妈妈便拍下了这张照片,照片里面有一个男孩静静地站在那里,看着周围的美景,它是我三年前去公园的路上拍的。

那是一个风和日丽的日子,我和妈妈商量好一起去公园里散散步,我整装出发,妈妈跟随着我的脚步,去前往最后的“终点”。就在我们走到半路的时候,妈妈突然停下了脚步,好像在思索着什么,我充满了好奇心,于是就带着这份好奇心去问妈妈:“妈妈,你在想什么?”这时妈妈才从中回过神来,对我说:“你看,这儿的景色多美,我给你拍个照,留个纪念吧。”说着,妈妈从口袋里掏出手机,我眼疾手快,把手机夺过来就往公园的方向跑,心想:我才不拍呢,又不是小女生,丢死人了。妈妈一路穷追不舍,和我不相上下,我心里默念着:妈妈怎么这么厉害,是不是运动员啊!跑的这么……就在这时,妈妈抓住了我,打断了我的思路,一个不太温柔的声音传到我的耳中,“拿来。”我只得乖乖地把手机交了上去。

之后,妈妈就用各种语言来威胁我,让我拍照,我只好乖乖臣服,站在那里摆各种造型,配合妈妈拍照。我上了相册,妈妈露出了一脸得意的笑。

这张照片,记录了我的过去,也记录了我们母子之间温馨的一刻,每每想起这张照片,我就会感受到暖暖的爱。

【照片里的故事】

樊泰翔

每个人都有回忆,每个人都很珍惜那些回忆,那些美好的回忆往往都会以照片的形式出现,永久的保留在相册里,保留在每个人的记忆深处……

我也不例外,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去年正月初二,爸爸妈妈带着我跟叔叔阿姨和朋友去五老峰游玩时的情景。

经过长途跋涉,我们到了五老峰,在五老峰景区门前合了一张影,小孩站前面,大人站后面,那是我们永久的回忆。不同的造型,不同的服饰,不同的年龄,但有着相同的心情,相同的感受,以及对朋友相同的爱。

进入五老峰后,我们去滑雪,穿好了鞋子,夹好滑雪板,拿好“撬棍”,一切准备就绪,开始滑雪,我们陆陆续续登上了最顶端,摆好队形,“1、2、3”我们全体下滑,这时候被我爸爸的火眼金睛给捕捉到了,电光火石之间,我们五个人就“印”在了照片里。我们从照片里看到了同龄人的惊讶,成年人的赞许,心情说不出来的激动。

最后我们凯旋而归。虽然有些狼狈:手磕破了,肘磕肿了。不过我们五个人学会了滑雪,现在我们需要给疲惫的身躯“充电”——吃个午饭,餐桌上摆放着各种各样的美食,我们迫不及待地使出了吸星大法,满嘴的油,满手的零食,满桌的垃圾袋,但却是满脸的开心、幸福。“老奸巨猾”的爸爸趁着这个机会,又给我们拍了一张照。

我的父母,我的朋友,我一起构成了一张张照片,这一张张照片成为了我永久的回忆和童年的伴侣,愿时光不老,我们不散。

【篇十:游五老峰】

因为上学期学习了课文《庐山的云雾》,我就喜欢上了这个地方,趁着假期,妈妈带我去了庐山,听说五老峰和三叠泉风景很美,早晨7点我就和妈妈来到车站,做第一班车到达了五老峰。

山上还没有游人,我们呼吸着清新而又潮湿的空气,踏着湿漉漉的台阶开始登山,从山下往上望去,窄窄的台阶曲曲折折延伸到浓荫深处,时缓时陡,清晨的山中不时传来虫鸣鸟叫声,仅容两人并行的台阶上空,早被路旁的树荫遮蔽,树叶绿绿的,青翠欲滴,而且真的滴下来了,露珠滴落在头上身上,八月的庐山竟然有着初秋的凉爽。

很快到达了第一峰,站在峰顶,真是有一种一览众山小的感觉,云雾在半山腰漂浮,一阵微风吹来,一瞬间我就被云雾笼罩住了,当我伸手去抓时,它们又很快的散去了,飘到我的身后去了。我们继续前行,不一会儿二峰、三峰、四峰都爬过了,由四峰下山就直接奔三叠泉了,看时间才刚过9点,上山时没有觉着累,下山时感觉腿有些酸了,但是一路上石阶旁的泉水跟随着我们哗啦啦的唱歌,我一边走一边玩水,居然也不觉着多累了,越往山下听到有人上山的声音越响,却看不到人,终于看到游人了,我们也已经到了山脚下,接下来我信心十足的挑战三叠泉。

热门推荐
1《疯狂外星人》观后感
2大风起兮一切变了“脸”
3会动的鞋子
4走进
5学做披萨
6一次有趣的游戏
7我改变了雪的色彩
8多功能雨伞
9想象作文
10童年的回忆
11童年趣事——拍“皮球”
12游方特欢乐世界
13与他一起过的日子
14向大自然敬礼
15小外公的手
16美丽的杏花村
17美好的一天看图写话
18一朵白云
19我想发明汽车
20可爱的小鸡作文二年级
21追光
22紧张的论语背诵大赛
23善良的大灰狼
24我爱妈妈作文
25一幅美丽的山水画
26清洁工并不平凡
27温暖的家庭
28大地的使者
29来生只做草履虫
30无处不在的切割机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