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夹枣的作文

【篇一:过年的饽饽】

说起过年,大家都会满怀期待,有的期待过年的年夜饭,有的期待从异地他乡回来的儿时朋友,不同的地方习俗不同,我们这里到了腊月二十六后就开始做饽饽,打扫家里的卫生,赶最后一次大集,购购年货,便开始过年了,当然这其中也有我期待的“大饽饽”。

说起大饽饽,在古代多用于祭祀,在了解大饽饽时了解到老舍曾在《牛天赐传》十七中写道:“自从你妈死的那年,我没有吃过一块大饽饽,什么年月。”现在节庆、结婚、小孩百岁、盖屋顶、渔民祭海也会用大饽饽。

然而,在过年时候做的大饽饽也最为特殊,那就是自己亲手做的大饽饽。

在小时候,快过年的时候,会去姥姥家,在这时也就赶上了姥姥做过年的饽饽,那时候会把面和好,并拿几个枣,年幼的我会在旁边剪两个枣,慢条斯理的,家人会把形状做好后在中间上面嵌几个枣,顽皮的我有时会偷放一个,或自己拿一块面想做一个燕子,却做成了长条夹枣的饽饽,蒸完后第一个吃的就是它。

做完后的大饽饽会普遍有一个现象,就会裂一个口子,当时天真的我还会问姥姥:“姥姥,你的这一锅饽饽做坏了!”后来我才知道原来只有做得好的才会裂一个口子,这是笑了,预示着来年吉祥如意,一咬香香的、软软的、甜甜的、像是面食界中一朵芳香四溢的花朵,不仅外表好看,还散发着令人不可抵抗的香气。

除夕夜,在姥姥家,姥姥会把几个饽饽供财神,在晚上睡觉的时候,姥姥会在窗户外放几个元宝勃勃,预示来年招财进宝。

在过年时做的大饽饽,更多的是陪伴,正是因为做,才促进了与亲人之间的陪伴,多的也是一份热闹,不但是因为味道,更是其中所包含的无法用语言所描述的陪伴和亲情。

【篇二:端午节】

想必大家对端午节这个节日并不莫生。这个节日亦称端五,是我国三大重要传统节日之一。“端”的意思和“初”相同称“端五”也就是如称“初五”;端五的“五”字又与“午”相通,按地支顺序推算,五月正是“午”月。正因午时为“阳辰”,称以端五也叫“端阳”。五月五日,月、日都是五,故称重五,也称重午。

关于端午节的由来有以下几种说法;纪念历史上伟大的诗人屈原,伍子肯的忌辰,纪念东汉孝女曹娥救父投江而死。

端午节也有很多的习俗,比如吃粽子、划龙舟、插艾草等。端午节吃粽子主要是因为纪念当时投江自救的伟大诗人屈原的。据说当时屈原投江后,江边的所有老百姓都来悼念他,老百姓们怕河中的鱼儿吃掉屈原的尸体就往河中投入一些由苇叶包的一些糯米团子(在后来就传为了粽子)。后来这些粽子便有不同的花样,有水果馅的粽子,有肉馅的粽子,还有糯米中夹枣的糯米粽子。忘了还有划龙舟了,划龙舟其它是一种团队竞技的比赛。我们这边地一有的地方举行划龙舟。几十位水生都拿着浆用尽全身的力气势如破竹。用力的在划着。场边拉拉队激情洋溢,发出震耳欲聋般的叫喊声,都在喊加油。赛场可说是多么的宏伟、壮观、激烈。这也是端午节的习俗之一。

端午节流露出的是家乡的一般风情。有时候我也会想,如果屈原可以穿越了两千多年的时空,来到我们这里的话,定然会呈现一位诗人的气场。不会想以往那样,杯才不遇,最终只落的个含抿收场,也不会投江。

感受着端午节的味道,是多资多彩的味道。也是我们特有的传统节日,我们应该珍惜这个节日。

热门推荐
1洗菜记
2那令人陶醉的春
3英语作文加翻译
4我在生活中学语文
5最害怕的事
6乌镇之旅
7原来,我也很渺小
8孤单的滋味
9他教会了我两个字
10人工智能
11邢台大锅菜
12关于代沟的作文
13不该丢失的自尊
14给哥哥的一封信
15一次相逢一份暖作文
16当时只道是寻常
17我爱画画
18感谢对手
19反思我们在碎片化时代中的种种
20成长的灯塔
21了不起的妈妈
22共度美好时光
23放弃
24和书香同行
25吃水果
26我的文具盒
27欢度元旦
28童年趣事
29快乐的六一
30他在雨夜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