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命若琴弦的作文

【篇一:微笑着等待】

窗外绿苔微雨,帘内人静卷掩。

捧一杯碧螺春茗,独自品味茶的一生,由早春山间尖尖初芽,到仲春树上碧绿芳华,再到夏日齿间舌间的清香四溢,不由得让我忆起一句诗来:草不谢荣于春风,木不怨落子秋天。

一切不过是自然而然,顺其自然,我们只需要微笑着等待。

等待什么?不是说人生只有走出来的辉煌,没有等出来的精彩吗?不,这不是我说的等待,它不是与世界的老死不相往来,亦不是庄子的“曳尾于涂中”。且看年少太白的“申管晏之谈,谋帝王之术”的雄心壮志,识破权贵的他只愿放白鹿于青崖间,遍访名山;且看初到长安的东坡,“挥斥方遒,欲践志于仕途”,而晚年的他,面对长江,只平静地叹一句“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少年时的轻狂在时光催促中谢幕,不可一世的疾走让人疲惫,它让人明白什么是真正的等待——不是与时间的妥协,不抵抗,不是自暴自弃的无所作为,而是以一种平和宁静的心态,等待人格的圆满,等待人生的成熟。

那么我们可以微笑着等待了,因为我们等待的是各自人生的必然降临的结局,如同柏杨在火烧岛上的不急不躁,安心地自修写作,终于剥落了当年愤青的幼稚,等来了老年的成熟与丰富;如同史铁生《命若琴弦》的老瞎子和小瞎子,一生在等待一生有希望,等待的终点无论是未知的还是可预见的,都不必太自意去追究,春来草自青,我们要的是一个自然而然的结局。

你看,时间如春般呼啦啦地飘过去,我们挽留不住,只求它洗涤我们的灵魂,给我们留下最美的沉淀,我们所等待的,大概也就是这样的结果吧,看似自然,或也必然,似乎充满了玄妙的禅机,其实是在演绎人生自然的轨道,重要的是我们在微笑的等待的过程中,选择了什么,追求了什么,又为何而微笑。

伟大见胜于空间,是气势;伟大见胜于时间,是韵味,故宫依然恢弘壮阔,唐诗宋词依旧留有它们的神韵,它们在等待中得到了最令人敬仰的存留。

那么,人也应如此,微笑着等待,等待一个最适合自己的结局,为自己留下一座故宫或一首隽永的诗词,标志著人生的成熟。

【篇二:读一本好书】

读一本好书,如同交一位益友。知书可以识礼,读书可以怡情。良好的文化底蕴,长久诗书浸染,能陶冶人的情操,提高人的修养,改变人的性格,净化人的品质。

刘向说:“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读书可以博采众长,取贤者之长补拙者不足,从而完善自我。培根说:“读书补天然之不足,盖天生才干犹如自然花草,读书然后如何知修剪移接。”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读书可以充实心灵,丰富素养,提高写作水平。

“半部《论语》治天下。”读书可以晓人生之情,识天下之礼,可以引领我们大胆创新。追求真理,可以帮助我们安邦治国。

巴金曾经这样说:“在我还是个孩子的是时候,我就从文学作品中汲取大量的养料。一篇接一篇,一本接一本,我如饥渴的读者平凡入物,日常生活纯真的感情,高尚的情操,激发了我的爱和同情。不知不觉中我逐渐改变人对事物的看法。优秀的作品给了我生活的勇气,使我看到理想的光辉。前辈作家把热爱生活的火种传给我,我也把火种传给别人,我更加热爱生活,热爱光明。”

从巴金所说的话我们可以知道,思想提高自身素养和审美情趣必须要多读文学作品。文学作品中的人物思想,品格都能潜移默化地影响人的气质

我常常捧着厚厚的书,坐在操场或者教室的角落里,不知不觉走进梦一般的精神家园。读书忘情,往往被书中的柔软而真情的温情所打动,心也跟随主人公亦步亦趋,不知不觉中受其影响。

我看过许许多多的书,有玄幻的,科学的,历史的等。令我印象最深的有陆天明的《桑那高地的太阳》、史铁生的《命若琴弦》、李存葆《高山下的花环》,使我感慨于一个人对命运和信仰竟如此执着;周励的《曼哈顿的中国女人》、杰克·伦敦的《马丁伊登》激励着我在成长的过程中要不断努力永不放弃。

读一本好书就等于交了一位良师益友,书使我们更加高尚。

热门推荐
1小学科幻故事
2种糖记
3故乡的河
4捉蝗虫记
5我的高考梦
6描写小商贩的作文
7回忆小时候
8蝉和乌鸦
9我爱美丽的树叶
10书籍退化的思考
11秋天的树叶
12学骑自行车
13夺走幸福的尖刀
14六年级新学期作文
15美丽的荷花
16善待生命
17从此我不再懦弱
18有一种风景叫文明
19变忙碌的妈妈
20妈妈,您辛苦了
21读《小飞侠彼得潘》有感
22我的母亲
23我是一朵雪花
24一堂难忘的课
25一段不同的旅行
26我会变
27妈妈的爱
28课间抢书
29红色的青春
30我读书的故事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