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微笑着等待】
窗外绿苔微雨,帘内人静卷掩。
捧一杯碧螺春茗,独自品味茶的一生,由早春山间尖尖初芽,到仲春树上碧绿芳华,再到夏日齿间舌间的清香四溢,不由得让我忆起一句诗来:草不谢荣于春风,木不怨落子秋天。
一切不过是自然而然,顺其自然,我们只需要微笑着等待。
等待什么?不是说人生只有走出来的辉煌,没有等出来的精彩吗?不,这不是我说的等待,它不是与世界的老死不相往来,亦不是庄子的“曳尾于涂中”。且看年少太白的“申管晏之谈,谋帝王之术”的雄心壮志,识破权贵的他只愿放白鹿于青崖间,遍访名山;且看初到长安的东坡,“挥斥方遒,欲践志于仕途”,而晚年的他,面对长江,只平静地叹一句“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少年时的轻狂在时光催促中谢幕,不可一世的疾走让人疲惫,它让人明白什么是真正的等待——不是与时间的妥协,不抵抗,不是自暴自弃的无所作为,而是以一种平和宁静的心态,等待人格的圆满,等待人生的成熟。
那么我们可以微笑着等待了,因为我们等待的是各自人生的必然降临的结局,如同柏杨在火烧岛上的不急不躁,安心地自修写作,终于剥落了当年愤青的幼稚,等来了老年的成熟与丰富;如同史铁生《命若琴弦》的老瞎子和小瞎子,一生在等待一生有希望,等待的终点无论是未知的还是可预见的,都不必太自意去追究,春来草自青,我们要的是一个自然而然的结局。
你看,时间如春般呼啦啦地飘过去,我们挽留不住,只求它洗涤我们的灵魂,给我们留下最美的沉淀,我们所等待的,大概也就是这样的结果吧,看似自然,或也必然,似乎充满了玄妙的禅机,其实是在演绎人生自然的轨道,重要的是我们在微笑的等待的过程中,选择了什么,追求了什么,又为何而微笑。
伟大见胜于空间,是气势;伟大见胜于时间,是韵味,故宫依然恢弘壮阔,唐诗宋词依旧留有它们的神韵,它们在等待中得到了最令人敬仰的存留。
那么,人也应如此,微笑着等待,等待一个最适合自己的结局,为自己留下一座故宫或一首隽永的诗词,标志著人生的成熟。
【篇二:遇见花开】
悠闲地穿梭在书架前,出现在我眼前的是琳琅满目的武侠,玄幻,言情小说。但这些都不是我寻找的,它们都是作家们用文字,编构出虚幻又美似仙境的世界。然而这往往使青少年沉迷其中,无法自拔。就拿凝聚了作家奇妙,大胆的想象和战斗力的武侠小说来,男同学喜欢幻想自己就是书中仗剑行走天涯的男主人公,尽情享受做侠客的风度与潇洒。但我认为,我们在书中更应该吸取精神的营养,感受作者情怀。每一次文学阅读,仿佛是一次遇见花开的画面。
月光朦胧,星空斑斓,我独自坐在院前的老槐树下,摇着躺椅,一阵微风轻拂,淡淡的花香扑鼻而来,不知不觉的进入了梦乡,我遇见了勇敢无畏,斩断荆棘,踏入城堡解救睡美人的王子,遇见了森林中热心善良,帮助白雪公主的七个小矮人,他们正在林中与白雪公主跳着欢快的舞蹈,走过森林,来到皇城,我遇见拆穿皇帝新装的诚实,纯真的小男孩,人性深处最简单的纯与真,善与美,令我心中淌过一股暖流。睁开双眼,一滴泪珠泛在眼角,轻轻滑落,想必是故事里的主人公打动了我,月光依旧是如此的柔和美丽,我倚着月光,再入梦境。
那是个下着淅淅沥沥小雨的周末,万物都接受雨的侵润。我手捧一本诗集,倚在窗台上,书桌上的碧螺春茶正冒着袅袅烟雾,散发着茶叶的清香。“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与李清照双溪泛舟,她浓郁的忧愁如涟漪在湖水泛起。“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寄沧海”“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李白站在江边,豪放立誓,壮志凌云的情怀激励着我。“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毛泽东勇敢无畏,与反动革命派对抗,胸怀天下的博大胸襟,让我满怀敬意。“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陆游高尚,洁身自好的品质感染着我,来到岳阳楼被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肺腑之言深深震撼。我徜徉在诗情画意里,陶醉、沉思、感动、振奋。
文学的欣赏与阅读,就好比我遇见花开时的画面,这画面令人无比欣喜与激动,感悟颇深,童话故事就好似雨露般滋润着我干涸的心灵,诗歌文学就好似白帆,带着我对诗歌的向往与理想起航。
【篇三:人生如茶】
人生如茶,淡如水,浓如墨,香气馥馥,苦涩甘甜,舒展于水,宁致香深却足以让人处之泰然。——题记
人生如海,高洁湛蓝,伟岸无边,人生如舟,高悬风帆,搏击风浪,我看人生如茶,舒展在岁月中自得其乐。
茶,是绿叶的一种,在最鲜嫩时被采摘,经过烈火的蹂躏,弯曲成团,却从不服输,一旦经过水的滋润便再次舒展,人生需要这种忍耐,这种信念,新茶在杯中像人形一样,很有规律,秩序井然。但一旦岁月划过几载春秋过后,那茶便不似初始一般竖立了,而已成为乱遭遭的一片,不复规律,茶的心性已死,这时的茶也就索然无味了。
茶有贵贱之分,亦如当下,现在世风日下,人心不古,多少农民工人被“高素质”的城里人给看不起,可是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每一个孩子的,每一个人都是平等的,都一般无二,不同的只是环境。如茶,为何龙井价比黄金?为何碧螺春千金难求?为何虞美人难品其味?又为何一包茶贱如粪土?答曰:环境。龙井,碧螺春只是产地适宜生长,或是蚊虫少,或是土质纯,就好像为何城市学校升学率高,环境!
人生如茶,浓则重墨渲染,淡若轻水飘飘,如迷,似梦,让人用生命去感悟,用一生去领会那如火如烟的茶。
【篇四:碧螺春】
“入淮清洛见漫漫,雪沫乳花浮午盏。
蓼茸高笋试春盘,人间有味是清欢。”
——苏轼
每次回到老家,推开那扇陈旧的,被风吹动偶尔还会发出“吱呀”声音的木门,映入眼帘的总会是弥散着淡淡雾气的茶盏,摆放在同样老朽的木桌上,然后坐在桌边的老人总是和蔼地笑着道一句“回来了啊,回来就好。”不同于其他人那般热烈激动地握手或开怀大笑着拥抱,相互嘘寒问暖。他就如同他手边的那盏茶一般的安然,静若远山,却又犹自带着不温不火暖人心脾的热度,没来由的让久经路途颠簸的心中缓缓漫入宁静。因为不知道是什么辈分关系,所以只能就着岁数叫一声“爷爷”。
拉开一旁的藤椅,同样也坐到了桌旁边,爷爷从一旁拿出一套紫砂茶具,静静地开始泡茶,从洗茶开始,每一步都细致入微,动作如同行云流水,茶杯缘和茶盖的咬合声如同古时高楼亭台屋角挂着的玲珑清脆之声,而水入茶盏回转上升的音色,却又好似还混杂着隔着时空传来的品茶人的细言碎语,同样传递过来的还有古时人们心中的那份闲适。
爷爷泡好了茶,伸手递给了我一杯,我接过,入手的茶杯,触感细腻,默默地泯了一小口,透到舌尖的苦涩让人不禁缩了缩舌头,尝惯了大鱼到肉,酸甜和辛辣的舌头,自以为已是“久经风雨”,就算是再吃之乎于川蜀辣椒也能够经受得住刺激的舌头,竟没能忍受住这一点小小的苦涩。但过了片刻,那咽下去的苦涩却变成了清香,在口中千回百转,禁不住又咂了咂嘴,品味这份清香,桌旁的爷爷也同样呷了一口茶,然后用茶盖轻轻地拨弄着杯中浮起的茶叶“雨后新笋刚出地时间的碧螺春,温到和掌心相差无几的温度,尝一尝,这可是最好的味道。”然后他又继续讲起那时在茶楼听戏时,在众人口中津津乐道的佳话。不知为什么,静静地听着这样悠闲的话语,莫名的心中升起似乎遗忘了许久的倦意,不禁意间看见窗外斑驳的树影中摇曳的艳红的海棠花,记起它还有个别名叫“解语花”,恍然之间,仿佛眼前浮现出戏子那婀娜的身段,鸦鬓一朵海棠花,用婉转的唱腔诉着或欢喜或悲凉的故事。都说“海堂偏入梦”是不是在浮华谢尽的夜晚,这些故事又会随着那朵盛开的海棠花,在人们的睡梦中重现?
在慢慢扩散的倦意里,缓缓的松开了一直紧绷着的弦,或许我们的身体和我们的胃一样,不论五味杂陈的咽下所谓的“玉盘珍羞”,到头来不过劳苦了自己,麻痹了自己。为什么不好好的安定下来,品一品清闲的味道。
正所谓“人间有味是清欢”。
【篇五:冬日情结】
冬天是一位头戴竹笠的白衣少女,赤着粉莹莹的足,撑一支竹篙,踏一方竹筏,如一片飘逸的云。伴着纠缠的雪花和朦胧的暮色,缓缓向我们驶来,既无雕琢,亦无粉饰,只用那最纯最真的色彩,吟唱她那亘古不变且只能用心感受的歌。
一瓣、两瓣,由冬日的质朴精魂凝聚而成。它们舞动着玲珑剔透的身躯,象一只只粉蝶,静谧的飞下;又如一片片散落的心事,轻轻的落在地上,却铮然有声。
只需静静的伫立在雪中,听那孤傲似松、清绝如梅的旋律,伴着冰清玉洁的感觉拂过脸颊,任那醍醐灌顶般的大彻大悟从天灵盖直流入指尖,——那是一种洗涤的美妙。
洪山寺的钟声,载着圣洁的梵唱,穿过雪花,缥缥缈缈,扶扶遥遥的定格成冬日绝俗的风景。雪儿又似仙子,曼妙翩跹地展示她美丽的舞姿。
然后我走入那人迹罕至的深山,在装扮成白色的森林里,感受“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的寂静。
然后我披一件老翁的蓑衣,带一顶古铜色的斗笠,再乘一叶小舟,感受“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的清高。
我再以三分易安的婉约,三分东坡的豪放,三分老庄的淡泊和一份放浪形骸的板桥心情,去延续古人踏雪寻梅的雅趣,“折梅煮茶”让冷冷的梅连同纯洁的白雪沸腾成一壶暖茶,放入几叶碧螺春,捧一杯在手,浅斟慢啜,化开那一点一滴的浓情。
心无外物地细品这一壶思绪,让目光柔柔的触及窗外的缤纷,化为一股暗暗的悸动。
【篇六:让心灵开始飞翔】
又是碧螺飘香时。那茶香四溢,伴着心灵一起飞翔。
轻轻地走在青石板路上,悄悄推开木色小门。茶馆内,灯光昏美,老式的收音机还在扯着沙哑的嗓子,咿咿呀呀唱着京剧。宁静的茶馆,对于刚刚在考场失意的我来说,显得有些寂寥。
茶馆主人是个老先生,穿灰色长袍,戴一副银边眼镜。见我默默而来,早已洞悉了我的心事。他摆出红泥小火炉,拉出一张藤椅,邀我同坐。
他取出一只洁净的透明大玻璃茶碗,又拿出茶罐子,向手里倒了少许碧螺春茶叶。那些茶叶模样真是丑陋,一个个安静地卧在老先生的手心里,身子蜷缩成一团,看上去颇为灰头土脸,是深绿色的卑微。望着那茶叶,我不由想起自己,渴望让心灵起飞,却永远只是渺小的存在。
看见我一脸不悦的表情,老先生却是淡然地付之一笑。他把茶叶一粒一粒投进碗中,从从容容,似乎十分自信。紧接着,向茶碗里注满滚烫的开水,激起阵阵热气氤氲着向上回旋。
待热气散去,我望向杯中,那一片片茶叶,虽被冲到了底部,却不放弃。它们像刚学步的小宝宝,刚开始向上时还走得跌跌撞撞。但很快,它们就稳住步伐,如顽童一般向杯口跑去,轻盈地扑起翅膀,开始飞翔起来。所有的茶叶都舒展了自己的身子,一个又一个淡绿色的小精灵在水上面来回地飞舞,尽情绽放生命的喜悦。这正是我想要的飞翔!
老先生一直浅笑着看我凝视茶叶。“尝尝看。”说罢,他便斟了一杯给我。轻抿一口,好香!既没有花茶的甜腻,又没有橘柚的苦涩,而是阳光和空气般的鲜活,过后又是一番仿佛经受过历炼的沉郁厚重,流过唇齿,沁人心脾。
“‘一杯春露暂留客’,可是哪止这?”见我陶醉于茶香之中,老先生悠悠说道。我却疑惑。“你要知道,生茶是品不出这个味的。茶叶唯有焙炒、烘干,再经热水的冲泡,方能唇齿留香。”老先生捻着胡须,将缘由细细道来。
我恍然大悟。原来,茶叶无法长久地享受阳光和雨露,只有经历过一番艰辛,才能在杯子里飞翔,让它的心灵和使命——那悠悠茶香飞翔。
那我呢?我就应该面对挫折时止步不前吗?纵然遇到坎坷,人生的路也无穷无尽。所以,既然选择了远方,那就微笑着昂首,让心灵伴着花香,开始飞翔。
再次望着杯中的茶叶,我感觉我的心灵,正伴着那些茶叶,缓缓地、坚定地,飞起来了。
【篇七:茶香】
那是很久以前的事了。
那个暑假,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出去玩。去的那个地方叫什么名字我也记不太清了,但那里是一个盛产茶水的地方,那有很多茶馆,走在街上都能闻到阵阵清香。我们一家和爸爸的几个朋友来到了一个叫做林间的茶馆。说是出来玩,其实也就是大人们打打麻将。我在那儿坐着实在是无聊,就跟妈妈说我下楼去玩会。刚走到楼下,就看见一个叔叔在那儿闷不吭声的抽着烟,一根又一根。我有些好奇,便走到那叔叔旁边的桌子坐下看着。一个爷爷走到了那叔叔旁边。“林间,叔叔去给你泡杯碧螺春。”那叔叔竟然叫林间,真是个奇怪的名字,还有那爷爷,竟然是这叔叔的叔叔。“不用了。”林叔叔答了句,转身就走出了茶馆。
我再也按捺不住好奇心,走过去问那爷爷:“爷爷,那个叔叔怎么了?”爷爷看了看我,见我还小,听也听不懂什么,就跟我细细说了。原来这个爷爷只是帮忙守着店子,这店子原本的主人是林叔叔的爸爸。不久前,林叔叔的爸爸心血来潮,想自己去不远的山上摘点新鲜叶子回来,可这一去,就没有再回来。我有些不相信,但这是事实又不得不相信。林叔叔最爱喝爸爸泡的碧螺春,爷爷就经常给林叔叔泡,但总泡不出那个味道,这让爷爷不知道怎么办好。我认真听爷爷说着,脚下好像突然踩到了什么,便低头去捡。是一张纸,我识字不多,就把它拿给了爷爷看。爷爷瞧见了那张纸,惊喜不已。原来那纸是林叔叔的爸爸留下的碧螺春材料配方,应该是林叔叔刚才掉的吧。爷爷仔细看了看,原来他一直都少加了一味东西,怪不得配不出那个味道呢。爷爷笑着摸了摸我的头,对我说:"现在不早了,你快去睡吧。”“那爷爷我上楼去了。”“嗯。”
第二天一大早我就从床上起来想下楼去看看。只见爷爷早就起来了,他没注意到我,专心配着手里的碧螺春。不一会林叔叔就焦急的走了进来,对爷爷到:“见着一张碧螺春配方纸了吗?”爷爷指了指不远处的那杯碧螺春,“你去尝尝。”林叔叔朝那杯碧螺春走去,刚闻到那味道,便顿住了。他转身朝爷爷笑了笑,喝了那杯碧螺春。
我在楼梯上笑笑,伸了个懒腰,走回了房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