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景使的作文

【篇一:忆乡】

故乡的景使我沉醉,故乡的人使我留恋,故乡是我永远的归宿。

小时候住的地方是有田埂的,鲁迅笔下“碧绿的菜畦”“紫红的桑葚”也不难瞧见。无论白昼还是夜晚,在那田埂边,嗅着草的芳香、花的甜美,独自享受静谧,心中越发安然。这就是故乡的味道。

故乡的樟树苍翠而富有生命力。树木的纹理让她看起来壮实、有力,那树上叶子的纹路仿佛能让人在触摸时感受到生命的奥秘。远远望去,绿油油的,春意盎然。当黎明的第一缕曙光照射下来时,树也从沉睡中苏醒,向世人展现出自己曼妙的身姿。每逢秋日,她就会制作出一张张“明信片”,绿色黄色互相磨合,混合出一种更为独特的奇妙色彩。“明信片”或随波逐流,或随风飘散,散落人间,在这片土地上留下自己生命的足迹。我爱这舒心的绿色,爱她的生机,更爱滋养她健实臂膀的故乡。

故乡的桂芬芳扑鼻。这儿的桂不似杭州的漫山遍野,只是每个地方散落着那么几棵。但正是有了那么几棵,使人们鼻翼间流动的空气,增了几丝甜甜的,恰到好处的清香。桂树的花小巧玲珑,一小撮一小撮地隐在叶丛中,是那么的羞涩,像是刚开始经历青涩的青春。花是不经风吹日晒和雨淋的,但凡天气糟糕些,花便散落了一地,看着是那么的弱不禁风,我见犹怜。我爱这桂的清香,爱她的小巧,更爱给予她美妙姿容的故乡。

故乡的夜深邃幽静。夜空嵌着的星辰只是那么稀少的几颗,虽然少,却把夜空点缀得多了一份神秘。黑洞似的天空像一位戴着朦胧面纱的绝色少女,吸引着我的眼球。天穹下的田埂也因夜的到来而没了农人辛勤劳作的身影,所有的一切,都被夜带入了美丽的梦乡。大概只有虫儿们会发出窸窸窣窣的声响,为夜的无声歌唱伴奏。田埂的小径上静静的,只有皎洁的月光时不时现出她俏丽的身影。我爱这夜的神秘,爱她的宁静,更爱被她笼罩着的故乡。

“旧忆就像一扇窗,推开了就再难合上。谁踩过枯枝轻响,萤火绘着画屏香……”这片故土的一景一物,时常编织在我的旧梦里,牵引着我的心。虫鸣、樟绿、桂香、夜星稀……故乡的一切将伴着这首歌暂时封存在我的记忆中,静候着下一次唤醒。无论何时何地,我的心中始终都会有令我魂牵梦萦的故乡,难以忘却。

【篇二:秋田一游】

我所期待的这个秋天,终于来了。

秋天的麦田是最美的,她总是包含着无尽的沧桑,却又能给我们带来无尽的收获。今天的我无意间路过一片金色的麦田,田上的景使我不禁驻足下来。

站在田埂上,金灿灿的光印在我的眼眸,是一种不刺眼,很饱和的金色的光。麦田很大很广,和远处的天连在一起,不知是不是麦田金色的映衬,天显得很蓝很蓝。金色的麦子,油黄的泥土,高高的田埂在地上划出许多方块来,亮黄色的油菜花贴着田埂旺盛地生长。田埂上爬满人们的脚印,像一块块印章,载满割麦人的辛劳。

虽然有些老套,但我还是不禁想起了那句诗:“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也许到现在我才能略略感悟到,这句诗为什么能成为千古名句。看一看那爬满脚印的田埂,抚一抚那饱满金黄的麦穗,你似乎真的能看见割麦人佝着背,挥舞镰刀割着麦子的背影,那泥土地里,不只有麦子一茬一茬的根系,还有割麦人滴下的汗水啊。

一阵风吹过,麦穗舞动起来,耳边时不时还响起鸟儿的啼鸣。田埂上已经开始有了新的脚印,三三两两,忙忙碌碌,是来割麦的农民。镰刀在手里飞舞,饱熟的麦子一捆捆堆上田埂,麦田旁的公路上是机车的“突突”声,来接一捆捆割好的麦子进仓进库,进千家万户。

时间不经意在我印着麦色的瞳孔间溜走,我也必须启程赶往我的目的地了。田埂上响起了歌声,割麦人的歌声,唱的是什么听不怎么明白,但声音洪亮高亢,飘得很远。这歌声算不得动听,但确确实实地唱进了我的心里。

我所期待的这个秋天,果然没有让我失望。

【篇三:我最喜爱的一本书演讲稿】

大家好,今天我要给大家介绍我最喜爱的一本书——《走遍万水千山》。这本书是中国台湾著名女作家三毛的作品。它记录了荷西去世,三毛返台后,再度出走,游历中南美洲以及首次回归故土的旅行见闻,共十八篇。

这本书记叙了三毛与助手米夏游历拉丁美洲时的所见所闻,旅途中三毛以自己犀利的笔调,描绘了一个个风格迥异的城市,诉说每一个城市不同的故事。她坚信自己的前世是印第安人,于是整部书中充满了三毛对印第安的高度赞扬,与在高原反应“索诺奇”发作时对乘机欺压的人表示冷嘲热讽形成鲜明的对比。旅途中也时有险情,从玛丘毕丘返回古斯各的火车遭遇了大水,有蛮横的旅行团空位不让人上,不作为的警察。在三毛等一群人的努力下,最终带回两百多个老百姓,可更多人了无音讯。还有那一场雨中动人心弦的夜戏、洪都格拉斯的“青鸟”巴士、那些在异乡的同胞们……一点一滴都是温暖的色彩。如果历史是一座城市最厚实、最深沉的土壤,那么风土人情就是在这土壤上生长繁衍出来的最动人的风景。三毛笔下的世界,是充满人情味的世界。

一开始,我对三毛的了解不深,并不是很能体会她的情感与思想。后来通过查阅资料了解了她的人生经历,可以说内心受到了极大的震动,这时候重新再读,她的痛、她的伤、她的种种似乎也不是那么难以理解了。我认为三毛在创作这部作品时较《梦里花落知多少》心境已有了较大的平复,但是这“平复”并没有真正愈合伤口,她只是藏起来了,所以在文中也有许多明暗迹象表达出三毛对亡夫荷西的悼念与内心的哀痛。她很爱她的故乡,再吸引她的地方也留不住她的脚步,对她来说,大概只是生命的一站停靠,旅途的目的地永远只属于她的故乡。她走走停停,边行边思,旅行于她而言应该是“镇痛剂”,她兴高采烈地去旅行,但是痛苦一直在延续。疲倦,从脑海中的对她的印象图中隐隐透出,她的身体本就不好,心绪又总是起伏不定,可是她的解脱到底在何时?在何处?这部作品是我现今已读过的她的作品中最喜爱的一部,像是涅槃之后的泪。游历时见到的风土人情与感受、心境交织,融情于景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感同身受。

这就是我最喜爱的一本书——《万水千山走遍》,谢谢大家!

热门推荐
1加拿大留学之旅
2放风筝
3家乡的仙女湖
4那一刻,我真感动
5我是一只蚂蚁
6兴趣是一种甜蜜的牵引
7的童年作文
8记我们班的集体生日艺术会
9未来的地球村
10秋天的颜色
11祖国在我心中
12秋天的图画
13帅气的美男子
14唤醒葡萄树
15春天的景色
16给老师的一封信
17桃花满枝真好
18美丽的资江
19留住一池清水
20挤眉弄眼吃薯片
21机智勇敢的小狗
22我不想长大
23浮力的秘密
24温州游记
25爬北高峰
26学校的小花园
27游黄士陵公园
28我是“红楼迷”
29珍惜时间议论文
30文具的争吵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