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柏林墙的作文

【篇一:坚固的墙,只因执着的心】

斗转星移,日月更替,在五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人类社会从以洞穴为家的原始社会到现在随处可见高耸入云的摩天大楼的现代社会,产生了一种坚固的建筑物——墙,墙蕴含的意义在岁月的洗礼中不断变化。

长城的墙,捍卫民族的尊严。已经记不清中原大地曾经多少次遭受外族的侵略,多少次国破家亡了,面对这样的苦难,我们那凝结血汗和希望的长城张开他强劲而宽阔的臂腕誓死抵挡一切暴风雨般凶狠的敌人的入侵,他那对人们对国家无比忠诚的信念变得无比坚韧,他将保护他的炎黄子孙,面对一切,永不退缩。

柏林的墙,见证了冷战的压抑。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乌云刚刚散去,冷战的序幕又从砖瓦废墟中缓缓拉开。两大组织——华沙条约组织、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在德国柏林这个地方,为了彰显它们势不两立的关系,筑建了这座著名远播的柏林墙。从此,一个完整的德意志民族被迫分离。连绵不断的柏林墙,泛着压抑,延绵到灰色的天边,就像那一条带着痛苦且沉重的枷锁。恐惧、压抑、憎恨、核威胁弥漫全球。善良的人们怎能不对这令人无限痛苦的柏林墙恨之入骨了?但和平的曙光总会向着善良的人们发出希望的光芒的。1989年,冷战结束,柏林墙随之倒下,弥漫在人们心头的压抑也随着柏林墙的倒下而渐渐舒缓。墙是倒下了,但接下来的路该怎么走呢?前面是希望、光明?还是更高的一堵墙?记住那份压抑,沧桑的双手会告诉你该怎样做。

心灵的墙,隔绝灵魂的交往。在春秋时期,郑庄公因为和弟弟的皇位之争与偏爱弟弟的母亲发生矛盾。这时,高耸的心墙隔绝了亲情的呼喊,使郑庄公与母亲“不及黄泉,无相见也”!后来,到了功成名就的时候,却没有一个亲人与他分享。强权,富贵,都只是沾不上身的金箔。一次与颍考叔共餐,颍考叔特意将菜肴里的肉留下来,为的是给没有吃过皇室菜肴的母亲尝尝。这一举动深深感动了郑庄公而黯然落泪。机敏的颍考叔得知缘故后,就向郑庄公提出“阙地及泉,隧而相见”的建议,使郑庄公可以与他的母亲打破心灵的隔膜,重拾昔日的天伦之乐。

人与人之间难免存在隔膜,这座阻碍人们交流的墙,有时候让我们感到冷漠,空虚。但彼此的交流和拥有一颗宽容的心将帮助我们打破一座座的心墙,让我们心无恶念,人与人之间达到真正和谐。

墙,因为它的坚固,保护了一切;因为它的冷漠,隔绝了彼此;因为它的矛盾,伤害了对方。当人们要保护心爱的人和物时,执着的信念造就了墙的产生,坚固的围墙下,保护的是我挚爱的宝贝。

【篇二:寻找爱】

传说,当圣战结束之时,反叛的路西法被永远封印在黑暗。大天使米迦勒挥动着六翼,带着圣洁之光,把爱洒向了人间……于是,有了这场毫无目的的旅行。只是为了寻找爱。

花店中陈列着各样的玫瑰,娇艳欲滴,有含苞待放的也有盛开灿烂的。有人说玫瑰是爱的象征。一束玫瑰,外加精美的包装,漂亮的卡片上娟丽的字迹:我爱你。他们说,这便是爱了。可是,这是真的爱么?

收藏家们总是有着各样的柜子,精致的,古朴的,再配上几把玉锁,只是为了配得上在柜中那些用心血换来的宝贝。上到西周青铜酒杯,下到民国是张佐良用过的砚台,没天抚摸擦拭,小心翼翼,好不喜欢,他们说,这就是爱了,这是真的爱么?

说玫瑰便是爱的,玫瑰充其量不过是个代表罢了。而收藏家们的爱,无非只是占有的美称而已。

寻找爱,诠释爱。

金色的麦田边上生长着一群向日葵,脸向着太阳,对着着自己心中唯一的信仰,默默微笑,从种子开始,他便继承了老一辈心中的信仰,破土而出长大结果。他一种努力追随者自己信仰的阳光,从始至终,不离不弃。

也许,这便是爱。

当犹太人经历艰辛终于站到哭墙面墙面前痛哭流涕时,悲声震天;当东西德国人终于齐心协力推倒了柏林墙时,欢呼九响;当人们全都聚集在南非为自己喜欢的球员呐喊时,有人欢笑,也有人哭泣……我想,这便是爱。深爱着心中的信仰,深爱着自己的祖国,深爱着梦想的追求。也许,这些便是对爱最好的诠释。

诠释爱,全是爱。

结束了寻找爱的旅途,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到了家中,看着桌上热气腾腾精心准备的饭菜,心中满满的全是爱,明白了有一个叫“家”的地方,大门会永远为你敞开,有一个叫“母亲”的人,会永远用生命爱你……寻找爱,诠释爱。

全是爱。

【篇三:良知必行】

劳伦斯说过:“每个人都必须按自己心灵的良知来生活,但不是按照任何理想,使良心屈从于信条,或理念,或传统,甚至是内在冲动,那是我们的堕落。”

的确,良知由心而生,是自然赋予我们最初始,也是最高的行为准则。1992年2月,柏林墙倒塌两年后,守墙卫兵因格·享里奇因为在柏林墙倒塌前射杀了一名企图翻墙而过的青年而受到了审判。享里奇的律师辩称卫兵仅仅是为执行命令,别无选择,罪不在己。然而法官却认为卫兵有把枪口抬高一厘米的权利,这是他应主动承担的良心义务。这个世界除了法律之外还有良知。最终,卫兵享里奇因蓄意射杀青年格夫洛伊被判处三年半徒刑,且不予假释。

是的,你首先是人,然后才是卫兵。当法律和良知冲突之时,良知是最小的行为准则,而不是法律。尊重生命,是一个放之四海皆准的法则。抬高一厘米,是人类面对恶政时不忘抵抗与自救,是“人类良心的一刹那”。

然而,真正的良知不仅是对法律的知详和道德的拷问,而是在经历苦难之后,仍然保留着最初的心看世界。坚守自己的原则,捍卫良知的主权,用行动来践行良知。

明中期,王阳明便在认识论中提出“致良知”和“知行合一”的学说。他认为良知是存在于人心中的天理,是人所固有的善性。但良知往往被私欲所侵蚀。所以要努力加强道德修养,去掉人欲,恢复良知的本性。他的知行合一,是说知和行都产生于心,用良知来支配自己的行为实践。

良知必行,良知就好比心中的“一杆秤”,用天平和砝码来衡量我们的行为准则。只有不为一时私利所扰,不受权色利诱,学会换位思考,为他人着想,才能避免背负“良心债”,成为有道德的人。在佛山女童小悦悦遭面包车碾压,十八名路人漠不关心之时,拾荒的陈奶奶心怀良知伸出援手;在刀光剑影的国家关系中,美国中央情报局雇员斯诺登因为良知捍卫正义,曝光监听门事件,成为剑指弥天大谎的大英雄;在物欲纵横的商场上,天津市桂发祥麻花饭食集团董事长李辉忠坚守良心底线,用诚信为人打出一片大好前程。

良知必行,由心出发,从心而终。唐高宗曾在魏征死后痛哭道:“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鉴可以见兴替。”而如今我要说:“以良知为准则可以行大道。”

【篇四:守住这个时代的良知】

前不久,中国著名棋手李世石与谷歌AlphaGo的围棋对弈引发广泛关注,也预示着人工智能时代的全面到来。科技的高速发展使人工智能崛起并逐步进入我们的生活,欣喜之余,我们亦开始有所顾虑。

当计算机最终像人类一样思考,或许有些人会联想到电影《终结者》中计算机“天网”系统与人类的大战,因而惴惴不安,唯恐有朝一日人类被人工智能所取代。这并非杞人忧天,然而正如库克所认为的人类与计算机最根本的区别在于,人工智能终是执行命令的程序,纵使它能够去思考,人类文明所带来的价值观和同情心,它永远不会得到。人之所以为人而不为他物,就在于价值观与同情心,这是惟人所有不可复制的良知。令我忧心的是,这种良知面临缺失之险。试想,缺失良知者不将价值判断得圭臬与准则置于心,恐怕比计算机更冷血无情,这才是人类所面临的最大困境。

库克之忧,自有历史根源。你可还记得二战期间屹立的柏林墙?墙头站满了持枪守墙的士卫,如此“威武”。数年间,不乏有未丧失信心,对未来有展望有理想的青年,企图翻越柏林墙去寻求自由生活,却几乎无一例外地被城墙上守卫的士兵击毙。一声声的枪响,终结了多少年轻的生命!诚然,他们或许也是出于无奈,他们是在执行命令,他们在扣下扳机的瞬间,想的是不违背命令。我承认,作为一名士兵,不开枪是一种失职,但是打不中是每个人的权力。在任何一个国家,尊重生命都是首要的道德法则。作为士兵,他们有把枪抬高一厘米的主权,这一厘米是良知的一厘米,更是对生命的同情与尊敬。因为他们首先是人,然后才是士兵!他们没有价值观的引导和对生命的同情,不计后果地射杀,何异于被程序编码执行命令的计算机?当人类像计算机一样思考,我看到的是冷血与无情。

反观当下,2017年大年初二宁波动物园发生的老虎吃人事件一度登上网络热搜榜。令我心寒的是,网民大都一边倒地指责不重视规则误入虎口的游客,而去同情被救援人员击毙的老虎。网民程序化地将不重视规则“投入”错误之框,便认为其罪有应得,这是一种怎样的冷血逻辑!当代人价值判断的缺失与对生命的漠视怎能不令人心忧?

愚以为,这一现象反映出的社会现状不仅应使我们心忧,更当使我们警惕。网民只是广大人民中的一部分,倘若这种冷血逻辑扩散蔓延,将置社会于缺乏良知的黑暗中。

人工智能的到来势不可挡,我们人类又当如何自处?

刘再复曾言:“这世上有两种事物我们时常仰望,一是星空,二是人心中的道德法则。”所幸我们意识到了这一困局,便能反思自我,扣问内心。当代人的价值观与同情心需要加强,才能让我们人类在人工智能全面到来之时从容不迫地应对,才能以人独有的身份在这个世上深耕、扎根、不至于被时代巨变的洪流卷走。

守住这个时代的良知,心存敬畏,行有所止,让我们高举良知的大旗,充满信心地迎接人工智能的到来!

热门推荐
1七夜雪读后感
2每个站点都有风景
3小兔过河
4观《夏洛的网》有感
5刻意
6撇捺人生
7番茄学游泳
8我学会了吹吸管
9爱臭美的妈妈
10劳动的乐趣
11未来的眼镜
12飞龙栈道
13图书借阅公约
14从诗词中窥见万里浮华
15感动
16一封家书表孝心
17拔罐记
18我的妈妈
19初秋
20我爱我家
21假如给我一双翅膀
22乞讨的人
23阅读,让我更聪慧
24我的妈妈
25二十年后的家乡
26游炭河古城
27有意思的小老鼠
28我与语言汉字的故事
29我感冒了
30生活的碎片化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