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网课,让我欢喜让我忧】
【篇一:网课,让我欢喜让我忧】
李佳祺
最近被这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所困扰,传染的患者增加迅速,学校不得不停课,但停课不停学,所以就有了线上上课——网课。
急急匆匆吃完早饭,便来到桌前,打开电脑,一切准备就绪后。老师发布了上课的消息,随后发了一个视频,让大家看视频做笔记。于是我边观看视频边认认真真的做着笔记。等我回到班级群时,天呀!班级群已近有三十条信息,大家全在回答老师的问题,一条条字目,使我眼花缭乱,一头雾水。是我笔记抄慢了吗?不久,老师竟发送了下课两个耀眼的小字,我急了,连额头也有了轻微的汗珠,用鼠标往上使劲的滑着。瞪大眼睛望向屏幕。原来老师在发送视屏后,很快询问了问题,这一点还是去学校上课好,而且听课也专注多了。
还有一回,我们刚上完数学课,我把笔记做好,准备发送时,一惊,以前笔记同学们都是一个接着一个,争先恐后的抢着发的,今天怎么一个人都没有呢。一开始我无所谓,悠然的发送,不过后来发了几次也没发出去,便仔细观察,终于,我瞧见原来是老师忘记关禁言,现在大家也都不能发送了,这一点网课还真是让我担忧啊!
网课真是让我欢喜让我忧呢!
【篇二:网课,让我欢喜让我忧】
郑华森
芒果树在灰蒙蒙的夜空中,如同一张剪影,在夜空中摇曳。我推开房间的门,把教辅书放在桌子上,打开电脑,点开腾讯课堂。
喜:被表扬
“今天呢,我们为大家来讲一篇阅读理解,照例,我们先来表扬一下同学们……”每次被老师点评,虽然坐在电脑前,心中却像在狂欢。老师总是讲得绘声绘色,比实体课好多了,老师不会总是点名,听课起来连贯多了。我在上网课时,老师会提问,这时,正是训练我的打字技能的时间了,我迅速的思考了一番,在大脑中“检索”到了知识点,用手飞快地打了出来,一按回车键,我就是发言区最靓的仔。
忧:何时能上实体课?
“啊,哈姆”,每次上完网课,我的眼皮上就如同有一块大石头,沉沉地压着我,躺在床上就到头大睡。第二天起来,眼睛酸酸的,过了好一会儿才好。上实体课时,虽说老师是是不是会点名,但总能看见老师穿着一件复古风的衣服,手里挥着衣架,在大屏幕上指指点点,向我们源源不断地传授知识,和我们一起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
虽然上网课感觉很新鲜,但还是想念赵老师的实体课。
【篇二:微信相框】
微信相框,至今还有许多人有所不知。它是微信推出的第一种硬件产品,一种类似于相机的东西。
微信相框是塑料材质的,有一个巴掌大的液晶屏。它可以和手机联在一起,联在一起的手机便可以向微信相框发送照片,它能够显示出这张照片的发送时间、发送人,再按照时间分类排列。发送人无法在手机上取消照片,一定要到微信相框上去删除。
人们可以在微信相框点赞,选择简短的问候语发送给别人,发送人的微信就会收到消息。它还可以多人连接,如果有人发送了照片,第一个连接的人会收到消息,微信相框上也会显出提醒消息。微信相框的网络只限于家庭使用,外出不能发送。
微信相框的连接方法其实很简单,第一次开机时,会浮出一个二维码,只要用手机扫一扫就可以连接。
它虽然个子比相机大,但却比相机好。它使用5G,可以存储5000多张照片。如果一次充电,可以连续使用三到四个小时不断电,储电量非常大。虽然它连续不断的一整天开机,耗电却非常小。
科技在不断发展,相信未来微信会推出更多产品,让人们的生活更加快乐!
【篇三:奇妙的微信】
我们经常会看见别人用微信聊天,用微信玩游戏,无论是大人还是小孩都喜欢,微信,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
其实微信是手机上的一个软件,可以说是手机上的微型邮递局。可以在几秒到一分钟的时间内,从一个人的手机传到他发给的那个人的手机中,无论那个人远在天涯,还是近在眼前,都能以最快的速度用文字或语言表情或图片来聊天说话,办公购物。
比如用北京的一台手机,给美国的朋友发送一封信,只需几秒对方就可以收到,这可比普通的邮递不知快了多少倍呢!如果你发现发送的东西失败了,那就打开流量或找一个有网的地方从新发送就可以了。如果你希望可以和别人又有语音又有图像的沟通,你就按手机上的加号,再按视频聊天就能,实现你的愿望了。微信的功能还有很多,有适合我们儿童的,有教育平台和游戏,有购物和新闻,如果你身上没有钱,可以用微信扫一扫来买东西。
自从科学家发明了微信,我想它一定能给人们带来快捷方便,让大家的生活丰富多彩。
【篇四:未来的折叠房子】
2040年,我与其他众多大名鼎鼎的科学家合力打造了一款“折叠房子”,这种房子,解决了大家外出不知道住哪儿的问题。
这种房子的外形和其它房子没什么两样,神奇就神奇在可以折叠。折叠后的房子就会变得很小,可以随身携带。如果你要外出旅行,可以放在旅行包里。它还可以放大,你找到一块开阔的空地,把它放在地上,它就会自动变成一座大房子。
这时候可能有人就会问了:“如果下雨或者刮风,房子会不会倒啊?”这个您不用担心了,因为这座房子是采用特殊的材料做成的,不管是多大的风还是多大的雨都不怕,它坚固无比,而且会紧紧地抓住地面。
您走到门前,按一下门上的按钮,门上就会出现一个显示屏,只要是主人,门就会自动打开,如果是陌生人,门就会发出“滴滴”的声音,同时会把这个人的样子,发送到主人的手机上,如果主人发送“认识”的话,门就会自动打开,如果发送“不认识”,门就会伸出一双机器手把陌生人赶走,也解决了被偷被盗的危险。
进到房子里,家具都已经准备好了。窗帘的颜色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而变化。床的大小也可以变化,如果按一下床上红色的按钮,床就会变小,如果按一下蓝色的按钮,床就会变大。而且床的舒适度比我们传统的床要高出好多倍!
怎么样?我的折叠房子厉害吧!
【篇五:雨天的悲伤】
我们被窝之外的空间,无穷无尽的是无可奈何的世界。我们自得其乐的把玩着手机,重复着编辑,发送的游戏,只为把垒好的一字一句送去一个较好的地点。
但有些语句,发送了,便无处可寻。找得到的只是,对方收件箱中未删的几条已读简讯。久了,便会储存的残破缺损,那些肉麻的许诺也将回归书本,不再诱人。
每一场盛大的悲伤到来时,总有一个“永远”在不久前埋下伏笔。爱被限制上一个永远的定义,就如在荒野掩埋既定的悲伤,AI在乐此不疲的转动中分解,湮灭。所谓的时效,便应运而生了具体的数值——眼泪下落的滴数。落得凄婉,却缺乏力度。倘若爱有一段彩页,放上书签,再被概括上一种誓言,好似一种伤痛噬入另一种伤痛,痛到鲁迅笔下的麻木方休。
永远在字典里所仅有的一席之地,抵不过嘲讽与蔑视的华丽,戴着谎言和欺骗的假面,在现代无忧无虑地蔓延,卑微到可怜路边的白瓷轮廓分明,黑白错综的线条割痛视野,滋润了回忆。
天边浓云挥散不去,集愁成雨,密密麻麻地下了一昼一夜,走廊尽头的窗沿,晨曦雨线,将昨天的梦境冲刷的不值一钱。一把伞的厚度足以分明阴与晴间微妙的界限,细雨闲步,走在没有我们依旧精彩的城市长道,青树红砖,小憩凉亭,依偎出一部悲情肥皂剧。典当的幸福,已没有金钱赎回,这样的悲情早已负债累累。交错重叠的老街路上,沾满了鞋上残余的水渍泥泞,落下深浅不一的脚印。车尾呼啸渐远,依惜别恋,斑马线的一头仍不知疲倦,伞下听雨,继续沦陷。
一架列车光年般的长度,可以诠释一个永远的涵义?否定掉永远再重写一行注解有一些故事一直支撑着我们一路走来。人生本是一出恢宏的彩排,由无数个须臾演绎成未来。灰姑娘的水晶鞋,没有了王子的提携,王子的青睐好比规定了保质期的爱,过期,淘汰。
因此,不再有永恒的爱情,而只有古老的童话。安徒生构建的诺言只针对童年,虚假的不需要理解,拙劣的谎言,在现代仍无休止重演。
山无棱,天地合,才存在永远。耳塞拼命地输出许嵩的低哼浅唱,冷色调的情歌让胸口有些生痛,反复纠结,不依不饶。
永远在此淡化的不如两句吟唱的歌词,按下停止键,让霎那的空灵无声,在寂寥中潜伏,溶解。像是某段曾经被诗人镶嵌在词眼中,只有身处当时,同感荣辱兴衰的人,才嗅得出诗人的无奈,疼痛。
外面打湿的天,熟稔地像很久没有换过的《飞蛾》铃音,那个我们一直以“蓝天”著称的苍穹,也在几片积雨云的挑衅下失色黯然,我将头撇开,生怕墨色的天被雨水刷白,把铺天盖地的雨照得透彻,像一串串因没有忍住而坠落的泪滴。悲痛与甜蜜相向而行,气势汹涌地抨击我所能承受的底线,不死不休。
黝黑的肤色一层一层垮落人间,雨帘交替着重复着挂满世界,像是素描中几根细碎的线条,活生生地安放在山水画中。突然想起高中的教材里蒋捷《虞美人》中的诗句,“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这里的“无情”,既是“有情”,又是规则。规则——从愉悦到泯灭的整个轨迹。
凌晨一点,白光,雨夜。窗外的世界被雨水打击的响声四溅,流光溢彩的喧嚣闹市,此刻懦弱的有些胆怯,里屋却均匀的很安静。对比的让人很不真实。台灯下,纸上细笔来回不停,描绘雨中闲情。跌宕起伏的背景,将剧本颠覆至更新,出场,完毕。
下雨天总是牵连过去,为创作写下题记。雨水横冲直撞,砸破感伤,就如同文字与记忆不期而遇的悲壮,撕裂伪装,涌入比阑珊更为壮阔的过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