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求医的作文

【篇一:难忘那一幕】

令我最难忘的,至今记忆犹新的莫过于6岁那年在微微的烛光中,妈妈跪在床前的喃喃细语了。

那是一件令人不忍心记起的事,一份从医院拿回来的检查报告单对我们一家人来说无疑是一阵晴天霹雳。那天晚上,我像往常一样,向妈妈诉说着我皮肤上的那种难受,而妈妈也像往常一样耐心的听我说着来来回回都是一样的话。但跟往常不同的是——平常一副严肃表情的爸爸却落下了一滴滴的眼泪。当时的我感到很奇怪,可是现在回过头来想想,我知道了原因——那张检查报告单上写着病症:荨麻疹。而那张纸的主人就是我,我得了荨麻疹。

小时候的我不明白什么是荨麻疹,不过名字好像听起来还不错,挺好听的,不过现在傻傻的我终于明白了:荨麻疹也叫日光性皮炎,是一种很难治的病,而它的发病期就是在春天和夏天。尤其是夏天,只要一接触阳光皮肤上就会起一些小痘痘,不仅痒,而且还总是不停的发热。因此,夏天对于我而言是一场噩梦。

不过,能唯一让我忍住那种病听这么的是那晚妈妈的一句话,可以说那句话是世上仅有的一味良药。事情还是要从6岁那年说起:当时,爸爸二话没说就去学校给我请了3个星期的假。为的是带我去四处求医。这四处求医的路程是我最难忘的,父母带我都快跑遍所有医院了,可是我的症状丝毫没有减轻。

那晚,我再也忍不住皮肤上的不适了,大声的哭了出来,哭得撕心裂肺。刚好,那晚家里又停电了,妈妈只好在屋子里点了根火光微弱的蜡烛,仔细的往我身上涂着那些没有用的药。我实在忍不住了,大声的喊出:“妈妈,这些药没用。”这时妈妈跪在了床前,猛叩着头,不停的说:“老天爷,别这么折磨孩子了,她还小,有罪就让我一个人受吧!”当听到这句话时,我被震撼了,深深的震撼了。原来,我的不耐心,给亲人带来了这么大的伤害,原来我的一些不经意的举动,带给亲人的是一种精神的折磨。

烛光下的妈妈呀,妈妈,你就是让我成长为风雨也能绽放出美丽花朵的园丁,而烛光下的那一幕,是你是给我最好的肥料。

难忘的那一幕,让人震撼的一幕,引人深思的一幕……

【篇二:我的母亲】

今天,语文老师朗读了老舍先生的《我的母亲》,令我不禁想起了我自己的母亲。

我的母亲是一位铁厂工人,与我的爸爸在铁厂中相识相爱。她每天工作很忙,只是每天吃饭时回来为我做饭,在我休息时,我总是钻到电脑前,听到大门一响,便知道是她回来了,然后就可以听到“咚咚”的上台阶声,“咣当”一声打开正房门,然后叫一声我的名字,我答应一声,她便下去做饭了。

在吃饭期间,我们也只是各看各自的手机,无话可说。有时她回来常常骂我说我制造垃圾,除了这个我什么都不会,她也常常因为一点小事而骂我,说实话我很恨她,恨她的蛮不讲理,不理解我!

可是,我也很爱她,因为她是我母亲,如果没有她,我也许活不过一岁。我小时候大病一场,是她和爸爸为了我四处求医才治好了我。后来,我自己又因为眼睛做了手术,双眼剧痛,彻夜无眠,她和爸爸就整夜整夜陪在我身边,从来没有一丝懈怠,让我很感动。

虽然有时,只是因为一些小事而发一些小脾气,我与她有了隔膜,但我还是爱她……

这就是我对母亲的母爱——一种爱恨交织的爱,痛起来痛彻心扉,爱起来无法忘记。

【篇三:甜蜜的痛苦】

我永远也忘不了那次的痛苦,因为那是甜蜜的痛苦!

那是我一岁的时候,姐姐也才只有四岁,我们去别人家玩,那时她还不懂事,就跑来跑去,不管我,我只好做跟屁虫,跟在后面慢慢走,不知什么时候,一辆汽车开过来,我也不懂,就还是走自己的路,然而我太矮了,开车人根本看不见,所以车子就一下子轧在我身上,顿时,一阵惨叫响彻小街。

一霎那,地上满是鲜血。我的右手骨折了,脑袋被撞出了一个大口子,就在我昏昏沉沉的时候,一双轻柔温暖的手把我抱了起来,我躺在这温暖的怀抱里,沉沉睡去了。后来,我才知道,这是妈妈,她看到我被撞的场面,吓得差点就晕了过去。但她很快镇定下来,用最快的速度跑到我身边,抱紧我,让我不再害怕。

而从此以后,她的好日子再也不好过了,她带着我都奔西走,四处求医,北京就去了十几次,在妈妈的照顾下我很快恢复了。(此处如能用点面结合的手法,细细描摹妈妈的辛苦和不易,是不是更能体现“甜蜜”这个主题呢?)

这就是我经历的甜蜜的痛苦。

【篇四:啊生命】

外公年轻的时候,常年累月在外工作,身体不是很好。而在我的记忆中“抽烟,喝酒打麻将”是外公工作之外的全部。牙齿发黑,手指发黄,腆起啤酒肚,让我隐隐感到不安。

这以后,外公病倒了,而且一病就是五年,全身都疼。

记得去年八月十五的那天,外婆煮好了挂面,叫外公来吃。外公进大门时不小被绊倒了,重重地摔倒地上。外婆费了好大的劲,都没有把外公扶起。只好喊来了邻居小伙子,才把外公扶坐在了椅子上。当我得知这个消息时,我第一时间通知了爸爸妈妈。我们急忙跑到了外公家,眼前的一幕让我惊呆了,外公疼得满头大汗,脸上的颜色腊黄腊,手上还流血旁边躺着双拐。

外公已病的不能行走。爸爸妈妈刚想去掺外公,可外公呻吟着说:“疼,别动。”于是,爸爸叫了一辆面包车,把外公拉着到处求医。到了一家医院,护士给外公拍了张片子,结果一看,外公的大腿骨头断了,必须要做手术。但是,医生却把我们拒之门外,不给外公治疗。爸爸妈妈只好带着外公下处求医,差一条都给他们跪下了,可他们还是不收。原来,外公年纪大了,伴有心脏病、肺气肿、肝腹水……而且到后期,无法手术治疗,我们只好眼睁睁地地看着躺在炕上受苦。听妈妈说,最后几天连吊针都打不进去了。

没过多久,外公去世了。那是在一个漆黑的夜晚,他无声无息地消失了。啊!生命竟然是那么的脆弱,那么的不堪一击。

外公曾经给我留下了那么多的回忆,如今,他躺在了冰冷的棺材里。

我再也忍不住冲出了房间大哭起来。接着,他又被抬上了山,安放在墓穴里,高高的墓堆,把他与我们永远的隔开了。

从此以后,我出啊、我常常想起外公,也越来越痛恨那些“烟,酒,麻将”之类的东西。刚刚六十岁的外公在年轻的时候是多么的健壮,多么的充满活力,如今却……

但愿天下所有的人远离伤害身体的东西,珍惜自己的生命。

【篇五:百顺孝为先】

“孝”是什么?是过年过节一袋又一袋邮寄给父母的保健食品?还是每次大把大把塞给父母的金钱?“孝”不是用数目和财力来衡量的,“孝”是一颗真诚的心身体力行表现出来的,一切让父母感到温暖开心的事,这便是“孝”。

在读过《以爱为灯》这本书后,《婆婆升天》这则寓言故事给了我许多感触。媳妇因为丈夫的母亲与夫妻俩同住便设计出去婆婆,利用丈夫的老实推婆婆跳火坑。婆婆大难不死还意外的捡到了强盗落下的金银财宝并背回家,骗儿媳妇是升天后得到的,还有许多背不动没有带来,于是,媳妇自己将自己送入死亡的深渊,跳入火坑“升天”了。

读完这个故事后,不由得让我感到心寒,之后便引发了我的深思,到底什么是“孝”呢?在现代,为了谋夺父母财产而做出丧尽天良的事常有,正如林清玄大师所说的那样:“一般总是把‘人类’和‘野兽’区分开来,忘记人也是兽的一种。入手最大的分别,是人有深的智慧,善的时候,胜过野兽百倍;恶的时候,则是野兽的千万倍。”百善孝为先,人与兽最大的区别,追本溯源,就是对父母的孝养,连父母都不能孝养的人也就没有什么可说的了。

而在《父母无用国》这一篇中,更是让我深刻体会到了这一点。《父母无用国》一等到父母年迈便会将其活埋,主人公为父母去远方求医,更是违背习俗和法律不愿将父母活埋,抵挡着舆论。“因为父母虽然年迈,无用,他们的恩情却是永远存在的。”主人公一席话让我铭记在心。父母恩情如此之重,我们又怎么能将其“活埋”呢!而那些到中国领养孩子的外国夫妇更是一致认为,中国人的基因里有“孝顺因子”,如此看来,无论地处何方,“孝”,永远是人们渴望和追求的美好品德。

记得以前看过一个故事:20世纪60年代初,陈毅时任国务院副总理兼外交部长,日理万机,公务繁重。60岁的他出国回来得知父母病重便赶回来看望。刚进家门便看见母亲在藏东西便问母亲藏的是什么?原来是老母亲尿湿的裤子,陈毅便要拿去洗,家里人认为以他的身份不适合做这些,陈毅坚定的说:“我小时候,娘不知道给我洗过多少尿裤屎裤,现在,儿子有机会为您老人家洗一洗脏裤,虽不能报答您的养育之恩,却也算作一片孝心吧。”就是这么一个人,身居高位却毫不嫌弃,毫不介意地为母亲洗尿裤,这份孝心是永不泯灭的,一直流传给一代又一代,经过多少沧桑,却依旧感人至深,让人难以忘怀其中最炙热的那份孝心。

用一辆板车推着父亲送父亲求医,边求诊便求医的安徽五河县孝心女孩黄凤;用一把锄头撑起全家的重庆市忠县勇敢女孩,在逆境之中微笑的女孩吴林香;为挽救妈妈生命,放弃读书,承担起家庭重担的少年,为母捐骨髓的邵帅?这些坚强的孩子正是中国孝心少年,无论面对多大艰难险阻他们用“孝”撑起一片天用“孝心”照亮了世间温暖人们冷漠的心,让人们看见了希望,光明与力量?

妈妈是一个严格的母亲,在我的能力范围内,我早已学会了洗衣,做饭,洗碗拖地一系列家务,没有表扬的话语,没有奖励,但我会依旧这么做着。那天,姑妈来我家窜门,吃完了午饭,我自觉地开始收拾碗筷,这对我来说早已是习以为常了。姑妈却感叹道;“你家小朋友还真是勤快,不像我家儿子,什么也不做,吃完了就走,你还真是幸福,有一个孝顺的女儿,老了可享福了?”那是我第一次听到别人的表扬,是那么幸福,欢快?“那是!”妈妈这么说道。那张充满了笑意的面孔,那种因为姑妈的话而升起得自豪,让我心中充满了温暖。我并不认为做的这些小事有多么的孝顺,但妈妈却这么自豪于我的孝顺,原来,孝并不需要多么的伟大事迹来渲染,不需要多么的浓墨重彩,只是那淡淡的一笔也可以体现出孝的真谛!

对父母长辈的孝心有多种表达方式,一句亲切的问候,一次耐心的倾听,一段贴心的话语,一杯温暖的热茶,一把舒适的椅子,一份生日的礼物让他们张开笑脸。孝敬父母长辈就表现在我们的一言一行之中。“孝”是中华人民的传统美德。

【篇六:看中医】

今天,妈妈心血来潮,不仅说我营养不良,还说我脾虚,于是我被莫名其妙地带去看了中医。

进入办公室,一个身穿白大褂的男子正坐在桌前,听到响动,便抬起头来愣了一下,问道:“你姑娘?”妈妈点头。

他站起身,仔细地打量了我一番:“典型的面黄肌瘦。”我被呛了一口——哪有这么说话的?

那王中医挥手让我坐下,拿出一个小沙包,将我的手放在小沙包上,为我把脉。

这时进来许多求医的人,他们跟王大夫有一搭没一搭地谈着,王大夫谈得尽兴极了,不把脉的那只手在空中挥舞着。

我心想:一心不能二用,估计他一定开不出什么方子!

没想到,片刻后,王大夫拿起笔在纸上“刷刷”写了起来,不一会儿还就真开出了一副方子。

看来,不是一心不能二用,而是只有“高手”才可以,真是高手在民间,“民间”在眼前啊!

热门推荐
1春暖花开
2记一次小组活动
3我与学霸的差距还有三个毛病
4文明带给我的幸福生活
5“忠”——民族魂
6写给山区朋友的一封信
7我是你怒放的笑容
8我收获了坚持
9快乐的连云港之游
10六月交响曲
11开在小寒的茶花
12简单的美
13怦然心动
14观察日记作文
15辉煌灿烂七十年
16有一种记忆值得被珍藏
17汉语的魅力
18老师不在的时候
19梧桐天堂
20给爸爸的一封信
21祖母
22他触动我的心灵
23网络之酸甜苦辣
24我的自画像
25成熟历经青春的洗礼
26健步如飞的蜗牛
27图书馆
28开学作文
29最珍贵的财富
30挤眉弄眼吃薯片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