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修德的作文

【篇一:一封穿越时空的家书】

敬爱的祖父赵沨:

您近来身体好吗?作为你的孙女却是第一次给你写信,真是很不好意思。或许您已经发现信封上的地址很陌生,但请不用疑惑,因为这是来自二十一世纪的穿越时空的书信。

一封信,连接两个世纪,跨越七十五年,从和平,到战乱。

子弹每天在飞,炮弹时时在响,无数鲜红的生命沦为战争的牺牲品,您身在这个血腥和死亡堆砌的灰色围城里一定感到很悲痛吧!看着人们流离失所,望着飘荡在空中的战地硝烟的绝望表情,您一定很痛心吧!何其不幸生在这个处于战争中的中国?或许正因为如此,您才会脚踏高台,头顶荒天,面对满脸迷茫或是激奋的工人和学生,在《抗日音乐运动》的演讲会上,将语言化作动力,将爱国情怀推向高潮!将音乐精神深入人心!您才会在1940年那个凄清的秋天,怀着悲痛和激愤独唱《黄河颂》。铿锵有力,振奋人心的歌声,是迸发在胸腔的热忱,是承载在高歌中的前进,是飘荡在阴沉天空中的抗争力量,是令人壮志满怀的进行曲,是另一种不屈服的抗议,唤醒了民族的斗志,争回了民族的荣光!

虽然中国正在战争和饥饿的泥沼在挣扎,但请您不必担心,因为在这个2015,正是我们抗战胜利的第七十周年!因为你们在失望中不绝望,在失败中不服输的艰苦奋斗精神,让中国和其他国家一起用正义和坚持取得了战争的胜利。这七十年也取得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原来古朴的的精益中学的矮楼,如今变成了“博文”,“修德”两栋崭新的教学楼以朝气蓬勃之姿:博文修德,精益求精。而这个像一只睡醒了的狮子,跻身世界强国,但中国却是一只爱好和平的狮子。在这个自由,民主,平等,和谐的社会中,没有战争和饥饿,痛苦与流离。

常坐在含珠池旁的长廊上,看着风揉碎了天上虹,思绪沉淀会想起您。虽然如今战争已经被和平掩盖,但您的精神和品质却会永远地流传,跨过世纪,越过银河,在血脉与精神的传承中——

您永在!

愿:身体康健

你的孙女

2015年9月3日

【篇二:勤学与修德】

扣好人生第一颗扣子,要明白真正有价值的人生究竟从哪里开始。

人从一生下来就在不断地学习,小时候学走路,学说话;幼儿园时学游戏,礼仪;小学……初中……高中……我国古代思想家荀子曾说:“学不可以己。”是啊!人的一生就是一个不断学习的过程。可是,如果没有勤学的品质与刻苦的精神,又怎么能学好呢?

还记得初三时,体育加试后回来,也不知是受什么刺激了,每天晚上看书写作业直到凌晨两三点还是一点倦意都没有,直到中考,可是三年的知识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复习完的。现在的我挺佩服当初那个临近中考的我,至少到目前为止,是我最勤学,最刻苦的一段时间了。可是最后的结果还是不如人意,现在回想,如果当初从初一时的我就像中考前的我,那样的结果又是怎样的呢?如果当初初一的时候我就扣好第一粒扣子,后来也不至于慌张地扣其他已经错了的扣子。不过,现在的高中生活又是一排新的扣子,有了初中那段惨痛的教训,这排扣子我会扣得更好,更精彩。而勤学,则是这排扣子中的第一粒扣子。

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中,修德也很重要。我国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曾对他的弟子子路说:“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孔子是在告诉我们:一个人有没有道德,有没有道德的约束,有没有道德的信仰,结果是不一样的。君子固穷,但穷且益坚,穷不失志。不仅如此,修德即修养道德,是我国中华民族传统的文化,是我国华夏儿女应有的优良品质。

在现在的社会中,有些国家的旅游景点处明确地用中文写着“请不要随地吐痰”的标语。这对一个具有几千万年文化历史的中华儿女来说,难道不是一个莫大的讽刺吗?修德本应是我们向外国人弘扬的优秀传统文化,现如今别人竟用这样警告的方式来提醒我们……

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勤学与修德都在第一粒扣子上,也是我们人生价值的开始。

【篇三:学习新《劝学》传承中华文化】

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对于中华民族而言,优秀传统文化就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就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为什么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因为中华民族没有抛弃传统,没有割断精神命脉,其“根”其“魂”一直绵延至今。

为什么要传承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这样做对我们有什么精神启示呢?

自古以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是每个老百姓义不容辞的责任。“有精忠报国的岳飞,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胸怀天下的范仲淹,“有一年三百六十日,多是横戈马上行”驱除倭寇的戚继光,还有“开辟荊榛逐荷夷,十年始克复先基”收复台湾的郑成功……他们以祖国的繁荣为最大的光荣,以国家的衰落为最大的耻辱。做一个有自信,懂自尊,能自强的中国人。

传承这样优秀的传统文化,可以体现一个民族世世代代在生产生活中形成和传承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也可以,使其成为一个民族独特的象征和标志。传承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是发掘出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更是源泉。它是维系全体中国人的精神纽带,是至今仍然具有强大生命力的宝贵精神财富,它能激励人们:敬祖爱国、崇礼重德、贵和执中、自强不息的宝贵的精神品格。

既然传承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有这么多的优点。那么,我们该怎样去实践呢?

习近平总书记在“劝学篇”中为我们解答了,四点做法是——勤学、修德、明辨、笃实。我们怎样才能做到这四点呢?古人云:“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为学之要贵在勤奋、贵在钻研、贵在有恒。只有下得苦功夫,才能求得真学问——勤学;“德者,本也”做人做事第一位的是崇德修身。一个人只有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才能用的起所——修德;善于明辨是非,善于决断选择,学会思考,善于分析,正确抉择,做到稳重自持,从容自信,坚定自励——明辨;扎扎实实干事,踏踏实实做人。将艰苦环境作为磨练自己的机遇,把小事当作大事干,一步一个脚印的往前走。做到滴水石穿,坚韧不拔,百折不挠。成功在前方等你!

让我们把握文化根脉,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共筑美好的精神家园!

热门推荐
1我是铅笔小刨刀
2追寻美丽的瞬间
3校园是我家
4压岁钱的故事
5小松鼠偷椰子
6未来的科技
7以回家为题的高中作文
8我的绝版老妈
9专题
10学会走下去
11绿色出行
12假如我会七十二变
13初中生军训日记
14克服困难
15腊八节
16孤独的青春路作文
17家乡四季
18经历磨难的表
19朋友作文
20红绿灯的自述
21春游
22梦里水乡
23路在脚下
24让我们用坚强普写生命的乐章——读《如给我三天光明》有感
25高中军训日记
26雷锋就在我身边
27小草搬家记
28忘不了那道风景
29畅游书海
30腊梅颂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