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就这样慢慢长大】
就是这座桥。
轻抚雕纹的桥栏,仿佛抚着轻烟似的梦幻。感受指掌中的粗砺,女孩低喟:桥,好久不见。
有风吹过,雕花护栏的角落里,蛛网在风中抖动,诉说过往。偶尔有飞鸟掠过,湖面平静的水波上便会拉扯出一丝翅影。
咯咯咯,脆生生的笑语破水而来。女孩寻声望去,原来是爷孙俩,小孩子正跌跌撞撞地学着骑车,后面是爷爷殷勤的护卫,如护犊的老牛。好熟悉的一幕啊,女孩的记忆倏地返青。
也是这座桥,也是祖孙俩。
那时的桥更年轻些,桥体上红色的“人民桥”字样远比现在鲜红,石桩也显得锋利许多。
“不行啊,外公,我怕!”
“别怕,有外公在后面!”
一辆绿色的小型单车在风中穿行。一个慌忙无措小女生驾着它从桥上冲下,摇摆,摔倒。不知是小女孩第几次跌倒,桥上的硬石板磕得她生疼,却还是无法找到平衡,老人却在后头笑容灿烂,悠哉悠哉信步走来,敲了敲小女生的头说了声,没关系再继续努力。于是小女孩嘟着被风吹得鲜红嘴唇,咬咬牙又骑了上去……
还是这座桥,还是祖孙俩。
那时的桥沐浴新生,水面波光粼粼。
小女娃还不会说话,便靠着新的桥栏学步。迎着春风,忽而软软地一跤跌倒,女孩儿倒不怕,只把大眼睛向身旁去看,等着被扶起再走。后面是奶奶在护着呢,她绝不允许自己的孙女儿摔伤,但也绝不阻止她摔一摔。这一幕是妈妈告诉女孩的,她那时尚不记事。
永远是这座桥。
桥变老了,水波有些浊了;女孩长大了,眼神越发明澈了。
当女孩儿长成青葱少女,亭亭玉立;当女孩儿可以信步奔过这座桥,带起一阵轻风;当女孩儿可以挽着外公、外婆从桥面缓缓走过……分别来临。
外公外婆搬家远去,少女也很少回到这里。少女就像外公外婆辛勤浇灌的绿植,等长到明媚时却已不在眼前。是的,在桥的陪伴下,松开一双慈爱的手,少女进入一片新的风雨,又看见一片新的晴空,就这样慢慢长大了。但是,在少女最明媚的心思中,那座桥却永在。
谢谢你,我的桥。无论你在或不在……
【篇二:岸边多情】
美丽多情的岸边,天天都有阵阵剧声。它不是什么举世闻名的名胜古迹,也不是什么国家保护区。只是随处可见的岸边。他很特别,因为它充满了人情味,乡情味。
我上下学都能见到它,他在增城人民桥的边儿上。它很长,也很宽。挂满了红灯笼,也有卖东西的人来卖。卖的却是家里要吃的,用的。上午,人们常常在河边钓鱼。它周围有垂柳,有各色的花儿。在上午他们害羞地生个懒腰,接风姑娘的信。一吹,把自己吹到了河上,它静静地漂浮着,看着杨柳姐姐垂到河里,看着更多伙伴跳来河上。
中午,真是收获的午。钓鱼人收获了鱼,人们买到了需用品。风大了点。轻轻拂过杨柳。河上波光粼粼,渔夫也乘船回岸,喝上朋友沏的一口茶,心满意足地在船里歇息。美梦着他们收获鱼虾时欢乐的心态,都快不愿醒了。
下午,各种各样的戏上演着古筝声和情深交错着,京剧,越剧,黄梅戏……《春草丫头》、《梅兰芳》……许多作品在群众演绎下更美了。群众们也会买或织一些戏服,那布料不正是大明星演戏戏服的布料吗?
岸边,又是河岸也是储情的“蜜”箱,“蜜”比蜜还甜。因为他储着百年不变的真纯和各种善良的品德。所以,我们也要学会包容别人,学习那些善良的品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