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老人们的作文

【篇一:她让我懂得了慷慨】

小时记忆中总会有这样一个人,头上布满了银发,饱经风霜的脸上,积蓄了她几十年的风风雨雨,她平时总穿一件蓝色的黑衣、黑色的裤子,非常朴素。

那便是我的奶奶。

在我的记忆里奶奶是个很抠的人。平时生活特节俭,连纸盒子都不舍得扔,奶奶家里一尘不染,屋子里都是上了年头的家具,却保养得很好,水泥地已经老化,却非常洁净、光亮。她卧室的窗边放着一排花盆,床上整齐地摆着三份报纸和一些杂志、一部电话,她每天都读书、看报。“她哦,节省,什么都不舍得扔。你看旁边那个屋子里,包装盒子啊、瓶子啊罐子啊,她都码齐放好,不让扔。”妈妈总是抱怨。

在奶奶的衣柜里,全是清一色的白、黑,几件较好的衣服也只是父母过年送的,不是没钱,而是不愿意买。年幼的我很是不解,总以为奶奶很抠,心里又很不屑,总觉得这些东西值不了多少钱,直接让父亲买来就是了。

然而奶奶做的一个行为让我改变了看法。

那一次,奶奶照例拿着钱罐出去买菜,却带回了一筐水果。那时的我很好奇,问了问奶奶才知道这些水果是送人的。听说是去镇上,我一下就来劲了,眼珠一转便缠着奶奶一同去镇上。

经过半小时的颠簸,走了几公里的崎岖的山路,我们终于来到了镇。一到镇上奶奶就拉着我直奔一个地方,我很好奇是哪里的亲戚呢?原来奶奶把我带到了“敬——老——院”,我缓慢地读着。

敬老院的老人们一见到奶奶,非常热情,倒是对我很惊奇。“哟,这小伙子长得倒挺俊。”不知是谁说的。奶奶的脸上洋溢着笑容,皱纹舒展了,说:“这是俺孙子,请大家多多关照。”说完便将篮里的水果分发给了老人们,分好后就和老人们唠唠家常,谈谈世事,好不融洽!

“她帮助的人哦,都不知道有多少了!”旁边一位老奶奶的夸奖揭开了我奶奶长年坚持做慈善的冰山一角。奶奶做了多少善事,我都不知道。就这6年,奶奶帮助过的人,她都数不过来:“就前不久,她在报纸上看到那个白血病的孩子,寄了2000块钱过去。晨报上登的患尿毒症的孩子,她这么大年纪,跑到医院去,给了2000块钱……”

那一刻,我愣住了,难怪这些老人看到奶奶这么喜欢她。想不到平常很抠的奶奶竟如此慷慨。

对自己抠,对别人慷慨。

奶奶就是这样一个人。奶奶给我上了深刻的一课。

【篇二:烟火消散后的味道】

除夕在愈演愈“弱”的爆竹声中结束,转而是我期盼已久的年初一——这天有阳光,也有温情。

雪,飘散在空中,像是在跳着华尔兹,为大地编织着雪白的线衣。我踏着冬雪,带上最诚挚的祝福向着敬老院奔去。

敬老院的楼道里,贴满了一张张照片,记录下光阴的点点滴滴:咧着嘴的笑容、在电话机旁泛泛的泪光、晒太阳时无神的眼睛……每个皱褶的脸上都写满了岁月的沧桑,张张照片都触动着我的心。

老人们有的探出了头望向我,有的带着好奇的眼光打量着我,有的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招呼着我。我和他们一起聚集到那张圆桌旁,桌上早已准备好面团和几种馅料,在头顶那盏老白炽灯昏黄的光景下散发着温暖的颜色。一个看来较年轻的奶奶包上一个作了示范:先揪下婴儿拳头大小的一块,用擀面杖擀得薄而均匀,挖一块馅料置于中央,再整个包起来点上芝麻。这过程写在纸上简单,实际操作起来却是异乎寻常的繁琐,不是这个皮擀得太厚就是那个馅料填得过多,甚至有的汤圆“撑”的被开膛破肚,一副凄惨的重伤员形象,再看看旁边老人们包的汤圆,各个圆溜溜的,齐刷刷地排列在桌上,就连大小弧度都近乎相同。

炉灶快乐地发出咕噜咕噜的声音,柴火噼哩啪啦地燃烧着,白色的蒸汽不急不缓地氤氲着;水开了,我把汤圆挨个请进开水里,一切都那么井井有条。老人们三三两两地拿着碗向厨房走来,我给他们每人盛上六七只汤圆,接着便与他们一起坐在老旧的床沿上品尝着。汤圆的味道极好,手擀的面皮有一种天然去雕饰的粗糙,与味蕾接触时,像大风吹过草原,挑动着根根味蕾,接着便蔓延全身,芝麻的香揉碎了散在血液里,味道久久地在舌尖上徘徊。老人们笑眯眯地夹起汤圆放入嘴里,眼里、脸上都是心满意足!我也跟着甜到心里面。

吃完汤圆,听着老人们七嘴八舌地说着什么,个个脸上乐开了花。我又拿来了饼干和大糕,散给他们。就在我快散完时,坐在末端的一个老爷爷支吾着,说了一句话让我至今也没有忘:“娃儿,我孙子也有你一般大,可我都好多年不见他了,也不知他窜高没。唉,看到你,就好像看到了我孙子……”一旁的老人也点头称是:“是的,都几年看不见孩子们了,每天盼,可他们总说忙……唉!”老人们都应答着,又是无神的眼光……我的眼角不经意间模糊了,心里有一种说不出来的味道,也许是酸的吧。

雪,停了;烟火,散了;阳光,有了;年味,浓了;温情,暖了……烟火消散后的味道:是甜的、酸的,更是幸福的!常年在外奔波的人,常回家看看吧,迟了,汤圆就冷了,父母就老了,味道就淡了……

【篇三:与朝阳一同升起】

家里窗户正对小区大门。

每天晨光熹微之时,楼下便传来说话声。

人们大都还未醒来,小区里有些静,说话的声音显得格外响亮。

看看时间,五点多,还早,再睡一会吧。

楼下的声音清晰入耳,再睡已不可能。

心里有点小埋怨:大清早的,搅了别人的好觉。

是一群老太太老爷爷,你一言我一语,闲话着家庭琐事。用心听听,还真有意思:晒晒自家儿孙的孝顺、事业的成功,聊聊昨天发生的新鲜事,讨论讨论锻炼身体的小窍门,说说科学的饮食……

觉得都是些家庭琐事,不足挂齿,但老人们去津津乐道。

不知过了多长时间,楼下的声音渐次弱了下来。

一个响亮的声音道:“回家吧!”

想目睹一下这群老人们,于是拉开窗帘,清鲜的空气随晨风一起溜进屋子,还有早晨清亮的光。

隔窗看见几位老人正提了新鲜蔬菜往各自的楼梯口走去,头发花白的,微驼着背的,步履蹒跚的,边走边聊着天的……

太阳正从东面的楼宇间探出了头,柔和的光线亮了天地,亮了世界,亮了老人们的背影。

呵,她们是和朝阳一同升起的人!

突然觉得这群老人很可爱……

不论什么样的年龄,永保一颗年轻乐观的心,像朝阳一样,将光芒与热情一同播洒,拥抱每一个全新的日子,珍惜平凡日子里的每一个平凡时刻,乐观对待每一件平凡小事,喜悦地看待每一个遇见的人,将平凡的日子过得精彩,让平淡的人生充满激情!

【篇四:找不回的风景】

路旁,一棵桃树,柔风拂过它的枝杈,裁下片片花瓣,一场桃花雨在春日的暖阳里,纷纷扬扬。

这小小的剪影,一直收藏在童年的相册里,美得绚烂,美得夺目。

说不出来它到底是何年何月何日种的,亦不知道栽树人为谁。总之,从我有记忆开始,它就一直笔挺地站在楼下的草坪上,一棵枫树旁。

童年时的美景就在桃树茂盛的枝叶之下,华丽绽放。

春风吹开瓣瓣桃花时还是乍暖还寒的时节,几位老人在桃树旁开辟了几小块田地,农作物的种子懒懒地躺在还算肥沃的土壤上,老人们提来一桶又一桶的水,在桃花的芬芳里辛勤地劳作者。晶莹的汗水肆意地挥洒,浇灌了田里的小芽儿,也滋润了桃树。

夏的星空之下,落红早已化作春泥,更多的绿叶代替了它们。停电的夜晚总是难熬的。如果不是很迟,左邻右舍都会拿一把扇子,拎一把小板凳坐在桃树荫凉的影子下,各人都带着解渴的水果、食物,围在树荫下有一句没一句地聊着,寒喧着。人们分享着自己带来的食物,大家吃着、喝着、聊着,借着星光,傍着桃树,让邻里之间的温暖把昏暗的空气照亮。

秋的气息把贪玩的孩子们和擅长下棋的老人们吸引过来,孩子们成群结队地围在桃树下,用满满一地的落叶点缀童年时光,顺带摘一两个桃子,而老人们携一棋盘,喊来一棋友,在一片金黄之下,弥漫着棋场上的硝烟。

一年一年……

可是,不知是从何时起,桃树不再有芳香的花了,同样,也不再有满树的桃子等待人们的采撷了。那些曾经在桃树下的美景,也随着桃花和桃儿的消失而了无踪迹了。

只剩桃树,依旧直僵僵地站着,守着一棵空荡荡的心。邻里之间的隔阂也日渐清晰,尖刻,温暖的人情味,也愈发惨淡了。

生命是华丽错觉,时间是贼,偷走一切,包括最美的景色。

那些再也找不回来的风景,也只能永远在生命的记忆中寻找了。

【篇五:清欢】

一碟小菜,一杯温酒,查济古村落里的人们能够傍着小桥流水谈天说笑,闲适中清静了心神。

菜有的是自家种的,酒是醇香的米酒,用臂膀粗的长竹筒盛着,浅白色的酒液几近透明,渗出浓浓的米香。老人们就家门口的道边搬出几张竹制的背椅,神定气闲地对坐着,任使思绪闲游,舌尖牵引着大脑讲述乡间轶事:谁家新开了小店啊,什么桥又重修啦……阳光十分温和,静静地给老人们仰起的黝黑面颊镀上了一层金黄。游人不多,老人们的家什搭在道中也没什么不妥,给予相机一个良好的素材;整个午后的古村落很静,只有妇女蹲在低阶上洗衣的声音。一口小菜一口酒,在唇启唇泯的过程中愉快的消失了,多么令人羡慕的清欢啊!

清欢,也就是“清淡的欢愉”了。望着午后闲坐的老人,在潺潺的流水旁,听着淡淡风声的吹袭,古村落内一排排白墙黑瓦、错落有致的老屋子使一切景观韵味十足。回想城市里的车水马龙,喧嚣嘈杂,在以过多的盐油酱醋为妙的中国菜中,清欢难寻;即便有一颗不乱的心。“雪沫乳花浮午盏,蓼茸蒿笋试春盘。”在查济古村落般的世外桃源,才能理解“人间有味是清欢”吧!

真正智慧的人、心,是在懂得清欢时还能体会到人间有味的清闲,如那些闲坐畅谈的老人。我们只有保持一颗清静、客观的心,“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才能体会到“云在青天水在瓶“的清欢吧。

【篇六:家乡的小镇】

我的家乡是一座普通的小镇——碣石镇。它没有大城市的灯红酒绿,也没有城市人的风尘气息。恰恰相反,我最喜欢的是小镇的乡土气息。

小镇里四通八达的小路,不知延伸向何处,从远处的小山丘升起的徐徐炊烟格外引人注目。天才蒙蒙亮,金灿灿的朝晖慢慢染红了天边,吞噬了黑暗,人们接二连三的醒了。这里的建筑大部分都是用廉价的红砖块砌成,屋内的装修虽说不上豪华,屋内布置却一丝不苟。空气中还弥漫着沁人心脾的松木香,脚下的土地也湿漉漉的。我走在羊肠小道上,房屋里的灯火在黑魆魆的环境中显得格外明亮,街坊邻居们也同我寒暄了几句,但脸上的笑容却令我倍感温暖。有的人挑水,有的人喂鸡喂鸭,有的人洗衣做饭,这里弥漫的浓浓乡土气息令我感到前所未有的舒坦。

天亮了,天空逐渐明朗,绿色的藤萝窗也被倾泻进的阳光浸透,眼前的路逐渐开阔。两旁的豆浆店生意格外火爆,“老板来一碗豆浆和油条。”,我拿着纸币说道。“好勒!”,他的动作娴熟,干净利落。我拿着香喷喷的豆浆,左看右看。几张使用已久的木桌和木椅上已经有了几道刻痕与涂鸦,但是墙壁上的厨具却摆放的一丝不苟,墙壁也用白色油漆涂得焕然一新。我不经感慨道:“这是一点儿也没有变呐。”我迅速捧起豆浆,大口大口喝起来,浓香醇厚,口感丝滑,那股浓浓的甜味令我欲罢不能。越来越多的摊贩吆喝着。想着碣石的美食,我的脑海中浮现出一大串美味佳肴,比如菜头丸,牛肉丸,甜裸……数不胜数。他们独特的口味加上秘制的酱料在味蕾绽放,令我流连忘返,吃完一个还想再吃一个。

正午,烈日把树叶晒得直打卷儿,热滚滚的气浪扑面而来,知了不知疲倦的叫着,老人们纷纷坐在树荫下乘凉,手中摇着竹扇聊着近日的八卦。有的老人们凑在一起,惬意的下棋喝茶。偶尔也有几个小孩进来观战,没一会儿又觉得无趣,在一旁玩起游戏来了。走着走着又来到外公的花园。这里已经荒废了一阵子,野草横生。可是这里也是我曾经的天堂啊!儿时我常与外公在花园里干活。与其说干活,不如说是玩耍。我总是拿起角落的花洒,将喷头对着上空,水如同喷泉一样令我兴奋不已。我大喊着,下雨了,下雨了!有时我也会自豪地邀请小伙伴们参观我的花园,然后光着脚丫在这里疯跑,因此,外婆也常常刮刮我的鼻子,哭笑不得地说:“你可真是调皮得很啊。”闲暇时,我便与外公一起照顾花草,然后小心翼翼地将各种花收集起来,夹在书本里。记忆中有的花紧挨着如同一个羞涩的少女。有的热情奔放,向人们展示她曼妙的身姿。有的静谧,不张扬。想起以前的种种快乐时光,与外公躺在草地上看星星,一起荡秋千,我便不经感慨,这些都已然是尘封的过去。

六点,黄昏来临,霞光映照了半边天,却红的不怎么耀眼,晚霞总是有一种独特的魅力,神秘却又美丽。老人们坐在藤椅上听着戏曲,鸟儿疲惫的归巢,少年们背着书包嬉戏打闹。我低着头沿着河岸漫步,任由清风抚摸我的脸颊,田野里金黄色的小麦与天边金黄的晚霞相映照。家乡的河虽然不清澈,可却时时荡起醉人的涟漪,犹如一面起皱的丝绸。夕阳洒下余晖,看!又像是一颗又一颗的碎金点缀着那面丝绸。有时微风荡漾,夕阳,树木,花草的影像都被水波揉碎了。霞光洒到了每处瓦房上,枯叶堆里。烤红薯的香荡悠在每个小巷胡同里,人们也抗起锄头有说有笑地走了。一些老院里,几位老人坐在藤椅上,轻轻摇着竹扇。几束阳光射进院子映照在他们的脸上。他们也不禁感慨,人生苦短,如同一列列车,到站了就必须下车。说罢,又哈哈大笑起来。闲暇的女人们凑在一起打打麻将,抱怨着家常。

最后一丝的余晖被夕阳送走,小镇逐渐恢复了平静。

夜幕降临,几处瓦房门前的灯笼还闪烁着微弱的光芒。知了的蝉鸣,蛐蛐的叫声,耳边的风声……初夏的夜晚是多么的宁静。“叮叮叮叮叮叮。玄武山福星塔上的风铃依然在摇曳着,渐渐地,我在浓浓的乡情中安然入梦。

心之所至,即是故乡。无论我身处于何处,无论我在天涯海角,我的家乡永远是我心灵的归宿,我的家乡依然是那样的迷人,温暖……

【篇七:忆巷子】

我在回忆,那些似水流年。老人的那一辈,还是住在老街那边,我的奶奶也不例外。

在这个老镇里,有很多条巷子,据说有七十二条半,我没有都去过。因为,巷子实在是太多了,弯弯曲曲而且互相联通,如果找不到方向会迷路,因此我有些害怕。

奶奶自己一个人住在老街上,几十年了吧。她总是喜欢自己一个人独来独往,或许,她早已适应了这样的生活。

听奶奶说,那半条巷子其实是条“死巷子”,走不通,所以才说是半条。

年幼时的我,曾经住在奶奶家。奶奶当时是街道主任,很忙,每天总有人找她帮忙,而她也总是来者不拒。我总是喜欢跟在奶奶的后面,一边跟着她,一边打探着四周。

渐渐地,我发现,其实这些巷子好像都长得一个模样似的,细细窄窄长长的,还有那高高的“防火墙”。而且,墙壁上还长着一些青苔之类的东西。那时候的我,顽皮的很,时不时会摸摸那些植物,还会凑近鼻子闻一闻。在前面的奶奶发现我没有跟上她后也会回过头来,看着我笑笑。后来,我不做那些“蠢事情”了,因为,我已经慢慢地长大了。

住在小巷里的人,都是那么的和蔼可亲。那些爷爷奶奶们,只要我甜甜地叫一声,他们就会拿出很多好吃的东西给我,我当然是来者不拒地收下。长大以后,奶奶和我说,因为那些老人很寂寞,他们的子女都在外面工作,没有空带自己的孩子回来,所以每次我去,他们总是会把我“宠”着。看来,当时的奶奶还是蛮幸福的,因为有我的陪伴。

奶奶有时候会指给我看一些牌子,上面写着“蔡家弄”、“杨家弄”之类的,还有一些“分界”的石碑。我总是很纳闷,“蔡家弄”是不是当时里面住的人都姓蔡?是同一个家族的吗?应该是吧……

盛夏的时候,巷子在下雨过后,显得很潮湿,我总会不小心滑到。到现在也是,因为有青苔的缘故。下过雨,巷子里会有一种很奇怪的味道,好像是好久好久以前的那些砖、瓦、木头的气息。是不是老人们喜欢这种味道?每当雨过天晴,老人们都会拿出自己家的竹椅坐在巷子两旁,聊着天,悠闲自在,一副很惬意的样子。

不知道为什么,奶奶总是喜欢在下雨的时候,坐在瓦片屋顶的下面带着老花镜看报纸,看起来报纸像是会被淋湿,其实一点也淋不到。抬起头,就会看见长满青苔的老瓦片整齐地排列着,还会有雨滴滴下来,滴在一个个坑坑洼洼的小凹点里面,发出清脆的声音。因为巷子很长、很细,有时候,雨下得大的时候,隔着一个巷子也会听得到这种声音,效果有点像山谷里面的回音。这时,我会撑着雨伞在巷子里面乱窜,然后,一不小心就会滑到,奶奶不会来扶我,都是我自己爬起来,擦掉眼泪继续玩。我摸摸墙壁,嗅嗅青苔,仔细观察。每个墙壁都有裂痕,但是过了这么多年墙壁都没有倒下来,倒是有点貌似哥窑里面烧出来的瓷瓶的感觉。

对老巷子,我总是有一点怀念。前几天,我去了奶奶那边。巷子好像什么都没变,又好像什么都变了。

在这个巷子里面,有世世代代余杭人的回忆。他们在这些小巷、弄堂里面出生、成长、离去……有多少喜怒哀乐、多少悲欢离合的情景曾出现在这里。

等到那些孩子们渐渐地长大,那些大人们渐渐地变老,他们也会怀念以前在巷子里的美好生活。回忆那些,其实,挺好的。

【篇八:美在路上】

正是一年中最寒冷的冬季,大雪纷纷扬扬地从天而降,积了雪,厚厚的一大片。叹了口气,出门散心。自己的心情也由于这天气而灰暗。

走上那条熟悉的马路,夕日里清净的路上如今却堵满了车。车辆似一条长龙缓缓移动。这时,一个小身影从对面跌跌撞撞地跑来——一条小狗!心中一紧,糟了,这么多车,恐怕……

忽然,听见了急刹车的声音。哦!原来两边的司机都不约而同刹住了车。小狗依旧飞快地向前跑着,摇着长长的尾巴,撒开四条腿,殊不知刚刚可能会有血腥的一幕。司机们打开车窗,目送着小狗渐行渐远,笑着说:“多么可爱啊。”语气里没有半点的责任。于是,一辆辆汽车又缓缓地移动……闭了眼,感慨道:真美!

回想着刚才的事情,已经走进了公园,尽管天气恶劣,可还是有许多人到公园里晨练。几个小孩子,因为路滑,都摔了跤,坐在地面上哇哇大哭。接二连三的几次后,几个老人看不下去了,暂时停下了锻炼,拿出几个扫帚,清扫着路面的积雪。积雪渐渐被扫到了路的两边,融化了。“刷刷……”那动听的声音回响在耳畔,仿佛唱着一首歌,可是首赞歌吗?没过多久,一条干净整洁的小路,重新出现在人们的面前,老人们心满意足地看着。这时,几个年青人跑来向老人道谢,老人们笑了,说道,这算得了什么?闭了眼,感慨道:真美!

正准备出公园门,突然听得几个人欣喜地喊道:“看那!雪停了!太阳出来了”抬眼,哇!那抹阳光是多么灿烂啊!”它将最耀眼的光芒洒向那条干净的小路,通向公园的马路。

呵!太阳!你,是否在赞颂那些“美”的人?

美,在这一瞬间,仿佛定格,只留下了深深的回忆与思索,冬天虽然依旧,可那些人性之光足以温暖整个冬天。那些美丽遍布在我曾走过的路上,如同一颗颗珍珠,密密麻麻地点亮了小路,我相信,它们一定也可以,可以照亮我的人生之路。

“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确实,只要你能发现美,找到美,就会发现:美,其实从未遥远,它一直在你身边,在你走过的那些路上。

【篇九:林海公园】

林海公园这个镶嵌在天然氧吧里的绿色公园是我们威海的一个集休闲娱乐为一体的森林公园。茂盛的松林、幽幽的花香,孩子们的欢声笑语洒落在公园的每一个角落。

走进林海公园的南门便是一条笔直的水泥路,路的两旁是用整齐的汉白玉围栏挡着,行走在路上的人有三三两两的好朋友,有幸福的三口之家,也有一对对恩爱的情侣,他们的脸上都洋溢着甜美的笑容,好像每个人都被眼前的美景陶醉了,真是幸福极了。哦,原来幸福大道的蕴意于此啊!

“幸福大道”的两旁都是郁郁葱葱的松树林,这可不是一般的松树林呢,它可是我们威海市的生态园林啊,我们一定要爱护它,让它更好的发挥生态功能。松树缝隙洒下的阳光和树林的浓浓绿意,让人心旷神怡。我走在幸福大道上,享受着四周的景致,忽然一座漂亮的花亭吸引了我的眼球,叫它花亭是因为我根本就看不出它是用什么材料建造的,亭子的柱子上密密的缠绕着各种鲜艳的花朵,亭子的顶部是一面花墙,再细瞧原来是用鲜花排成的大大的“喜”字和“爱心”,地上铺着红地毯,走在上面感觉像是走进了婚姻的殿堂,给人一种幸福与美的享受。

穿过花亭,一条用石子铺成的小路映入眼帘,沿着这条石子路就来到了游乐区。在浓荫下的海盗船、旋转木马、古典的水车都是孩子们欢笑声最多的地方。游乐区旁边有一条清澈的小溪,溪水冲刷着鹅卵石,仿佛是一个个跳动的音符在演奏着优美的乐曲。两岸的柳树把长长的头发甩在水里,这些柳树姑娘们手拉着手,把这条清澈见底的小溪拥抱着好像生怕它逃跑似的。

沿着林间小路前行,便来到老人们的健身广场,那里有镶嵌在树林里的棋牌桌椅,三五结伙老人们在打牌,其乐融融;也有的老人在那打太极,那一招一式还真是有板有眼呢。这里真是老人们强身健体娱乐身心的好地方啊。

古典别致的木屋会所、有趣的“天罗地网”、木制的秋千、宽敞的瑜伽平台、舒适的空中凉亭、空中走廊、浪漫的咖啡屋,小路的尽头是一堵欧式风格的装饰墙,花柱、西式喷水池使其极具立体感和浪漫色彩,充满了异域风情。

这是一个娱乐、文化、健身、休闲都具备的公园,这也是一个充满幸福的公园,更是一个让人恋恋不舍的公园。

【篇十:给你一个微笑】

村子后面有大片的晾网,每个网都灌满了金红的夕阳,远处的青山,勾勒出一条弯弯曲曲的,一直连绵进绿色的网绳里。

外婆住在一个村子里,不,只是十来户平房,住了几个老头老太,连个名字也没有的地方。

村子后面整整齐齐地排列着正在晾晒的渔网,在粗重的竿子上搭上一张张木框的网,就是了。在捕墨鱼的季节到来前的几天,他们就忙活起来了,把收在一旁的网架在竿子上。几个老人,哪有什么力气,四人费力地弯下身,抬起一张网,气喘吁吁地往那儿搬。他们的脚步缓慢,颤颤巍巍的,网眼也轻轻地抖动着。一边抬,一边喘着粗气说笑,苍老的声音,像极了老树的皮,抚不平的干裂粗糙。

啪,清脆的撞击声,那是网放好了。紧接着几个老人就絮絮叨叨地聊起家长里短,深深皱起的脸上,满是笑意,清脆的响声和聊天的声音,汇成了一曲乡村特有的轻快调调,奔流在我的心中。

后来就把墨鱼放上去,阳光落在老人们僵硬的脊背上,竟然增添了几分柔和。

墨鱼干的气味,有些腥臭,但是又携有一缕海风的咸味,老人们心照不宣地笑了。冬天来了,冬天也是收获的季节,收获墨鱼干的季节。

看哪,仍旧是四个人,老人们使出浑身的力气,抬起装满墨鱼干的网,几个老顽童还高声喊起口号:“一二,一二——”粗犷的口号声里,他们齐心协力,咬着黄牙,几颗年迈的心聚集在一起,把网放落在村里的土地上。没几天,地上就满了,格出一条条通往各家的道路。老人们行走在其中,空气里弥漫着浓郁的墨鱼干味儿,脸上都是带着笑的,几片落叶在寒风中打着转儿,飘落到墨鱼干上。我看见了,不自觉地露出了一个微笑,心中有什么东西悄然解冻。

一户一两张网的墨鱼干,他们把它一袋袋往家里收。忘了腰酸背痛,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随即,家家户户飘出了热腾腾的香气——那多半是汤面放了点墨鱼干。这时,墨鱼干又散发出一种截然不同的香气,仿佛与各种食材紧紧地拥抱在一起,鼻子用力地嗅也嗅不尽。他们端着自家的菜肴,挨家挨户地走过去,执意放下一碗。村子里灯火通明,笑声、喊声源源不断飘进浓浓的夜色里,我稀里呼噜喝完一碗汤面,心里觉得暖暖的。

小村,我要给你一个微笑。老人们淳朴勤劳,热情好客,在城市里难以寻觅,仿佛只有在墨鱼干的各种香味里,才会有这原汁原味的人性;仿佛只有在老人们喜悦的皱纹里,才有这温暖甜蜜的笑容。小村,我要给给你一个微笑,让它融化在袅袅的炊烟里。

热门推荐
1成长的足迹
2国庆节游记
3文化情感
4夜游象山
5满天星
6无赖的弟弟
7学习中的小窍门
8天下最美吆喝声
9我上三年级了
10
11给爸爸画像
12漫画的启示作文开头
13坚持之美
14我的知音是苍蝇
15美丽的桔园
16行走在什么的路上优秀作文
17美丽的西湖
18我的心爱之物五年级作文
19做任何一件事,要懂得去思考
20晒出我的照片
21爱卖萌的小吃货
22窗外的春天
23名字的由来
24爱,因为表达而温暖
25现实是船,理想是帆
26等车
27给妈妈的一封信
28太空想象作文
29有你真好
30秋天的果园作文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