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妓女的作文

【篇一:《茶花女》读后感】

这本书从上学期间就一直在断断续续地看,终于在暑假这两天把它看完了,心中悲喜交集,有几分感慨。故事本身有一些虐心,但是由于整个故事被叙述得十分流畅,使人很容易对女主玛格丽特又爱又恨,对男主阿芒后期因爱生恨而感到难过。

我不知道小仲马现实生活中遇到的那位妓女是否同这本书中的女主人公玛格丽特一样,也曾想抛弃奢侈的生活和小仲马好好过,我唯一知道的就是那名妓女是玛格丽特的原型。整篇文章开始是通过“我”拍买下了一名去世的名妓玛格丽特的书,而且是高价买下。而后有一名年轻人阿芒来找“我”,希望能买下那本书,“我”由于好奇他们的故事而选择将那本书送给他,并因此和他成为了好友,阿芒在一场大病后开始同“我”讲起他们的故事。

刚开始,我觉得玛格丽特享受肉欲,享受纸迷金醉的生活,尽管她为此付上了许多债,但她一年的开销任然高至十万法郎,且由于她的不良生活习惯,她得上了肺病,即使如此,从作者对她的一些描写中,依然能看出她的心灵还保留了一丝丝的纯洁,亦或善。从她后面能抛弃许多奢侈的生活同阿芒去乡下开心地待了6个月可以看出,她的内心渴望真爱,特别是在她尝尽了人间冷暖之后,更加渴望有一份真爱能来填补她内心的空虚,其实归根到底,玛格丽特并没有完全被封建制度所吞噬,从她后来被阿芒的付出所打动这点可以看出。为了阿芒、阿芒妹妹,她甘愿让自己在生命的最后几个月中带着遗憾,带着痛苦,带着孤独死去。

而阿芒呢,他深情万分,他被玛格丽特的外貌打动,后被玛格丽特善良的品质俘获,他愿意为玛格丽特付出所有,只可惜最后被人误导,因爱生恨,报复了玛格丽特,使得玛格丽特本就久病的身体再次承受打击。

纵观全书,这场似悲剧又唯美的爱情故事带给我感触,但更多的是对当时那个社会产生了冲击:贵族们以情妇的美貌作为他们互相攀比的标准,他们把下层人士当作一件物品,随意丢弃,在那样一个人心、三观扭曲的社会,能出现玛格丽特和阿芒的爱情和人品实属不易。

名著之所以为名著,大概就是因为作者能够通过一本书的篇幅反映出整个社会,从而使人们不断掘弃旧观念,取其精华,弃其糟粕,从而能发

【篇二:读《茶花女》有感】

当我合上手中的书时,茶花女的形象已深深地在我的脑海里。在她即将离开人世的日子里,写给阿尔芒的信凄惨断肠,读来催人泪下。

可能女人真的是得罪了上帝,不然为什么女人要受如此多的苦,而男人却可以逍遥自在地生活,对于女人来说,命运确实不公平。

虽然茶花女玛格丽特只是一名妓女,可妓女也是人啊,为什么我们要排斥她。如果不是生活所逼,谁愿意把自己弄到这般田地,谁不想拥有平凡幸福的生活。可是她想过平凡的生活,为什么就不能给她机会?两人真心相爱,为什么要拆散一对有情人呢?

玛格丽特为了自己的爱人,抛弃荣华富贵的生活,本以为自己拥有真正的爱情,可阿尔芒的父亲出现了,她的美好幻想破灭了。阿尔芒父亲一开始威胁她,后来得知玛格丽特为他儿子做了如此大的牺牲,深深地震撼了,改变了态度,但还是让玛格丽特离开自己的儿子。

因为爱,玛格丽特选择了离开!

冲动的阿尔芒,被眼前的事情蒙蔽了双眼,认为玛格丽特是因为自己给不了她幸福的生活而选择了离开。他内心充满仇恨,于是,他开始报复。可怜的玛格丽特不仅要忍受身体的痛苦,还要忍受自己心爱的人的侮辱。玛格丽特病入膏肓时,那些所谓的追求者,好朋友一个个离开了她,只因为玛格丽特身上没有他们所能索取的东西了。终于,玛格丽特去世了。

茶花女与死亡做斗争期间,写给阿尔芒的信,情感真挚。她虽然喜欢过奢侈的生活,但她决不会是一个只从男人身上榨取钱财的机器。面对生活所迫,她选择了忍受,有人会说她自作自受,可活在底层的人不这样做,哪能开凿出生活的另一条路?

读完《茶花女》,我为茶花女几次落泪。面对阿尔芒,我真的无法评价,我瞧不起他这样的人。

【篇三:《羊脂球》读后感】

终于读完了《羊脂球》这本书,令我感触颇深,这本书使我意识到一个人的身份、一个人的才智都不能够真正说明这个人。人的美丽与否是要通过内心地感受,真真切切的感受她的内在,生活的穷富并不能代表什么,出生的环境不是你能决定的,但后天的做人准则是只有你才能决定的!

哥哥介绍《羊脂球》时,我没有认真听。但是当我重新回首这篇文章时,我不禁被深深地打动了。书中的故事—-羊脂球,令我不经想写下一些感想。

故事起初写了一个惬意的假日游,在游途中羊脂球助人为乐她完全不在乎自己,只要救活别人,再怎么样牺牲自己她都愿意,她给了自己素不相识的人鸡腿,给了他们水果;更令我感动就是她竟然用更多的食物去救活她的仇人。可以看出,什么仇人、陌生人,羊脂球都把他们看作自己的亲人,为他们作贡献,自己却什么也没吃。因此大家淡忘了她妓女悲微的身份。但是好景并不长,一车的乘客被普鲁士长官扣留。长官提出羊脂球陪他过夜,但由于对侵略自己家园敌人的厌恶,羊脂球起愿拒绝普鲁士长官的要求。但因为普鲁士不放行和众人的抱怨,羊脂球不得不牺牲自己。最后在回家的旅途上,众人分分对羊脂球表露出厌恶的态度。

我不禁为这世态炎凉、人情淡薄的社会感到悲哀,书本的学识未能给他们带来善心,现实中赤裸裸的金钱交易、残酷的争名夺利冲刷了一切形式上的终极关怀。让我不禁想起妈妈常说的一句话:“在学习学问前,先学会做人!”

当今的社会上像羊脂球的人并不多见,大家总是一个劲地说助人为乐,舍己为人,却没有人有过实际行动。这些人实在是可恶,说到却不做到,他们如果真的能为什么奉献点什么,那就会带动所有人去帮助别人,这样,生活才会更加美好。

《羊脂球》的故事不仅仅述说了她的悲惨生活,更反映了当时的人类是多么的虚伪,像她那样善良,既尊重别人又庄严自爱,身为妓女却不“妓”;而那些并非操娼妓职业的上层人物却自私,虚伪,在大敌当前,这群衣冠禽兽竟然连一个地位低下,被正人君子们所唾弃的妓女都不如。正是她这种精神才使我们学习。

【篇四:飘摇的泪水——读《羊脂球》有感】

生命的飘摇,你只不过是那柔弱的红尘一粟,但你却要承受着那心灵在抽搐时的痛苦。羊脂球啊!你是一个坚强的女人,泪水是你的面纱,坚忍才是你的本色。

伴随你微弱的裙摆,窃听你无声的哀伤。坦白地说,你的身份确实是一个妓女,一个看起来用身体在买卖的“妖精”,可又有谁知道,在那列穿梭生命的火车上,那雪做肌肤华为肚肠的你呀!虽然整颗心都碎了,但你的身影却是那么高大,你的灵魂是那么的纯洁!你背负的是国家无法比拟的痛楚,你发胖的身材何处去了?在车身的某个角落里,落下了一丝洁白的尘埃。仰望天空,看着列车上的“高贵夫人,达雅之士”!他们一个个为了自我,不顾同胞之谊,羞耻地用你的身体换来自己的自由,残落的路灯闪烁着橘黄的光芒,形成了一个绝妙的讽刺,那天晚上,依然是月明风清,而你,却不再是一个女人,一个妓女!

“昨夜西风调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这大概是对你一生残梦的写照吧!是啊,你的路在何方呢?死死地盯着那群列车上的混蛋,为了能吃饱喝足去与你结谊,为了自己的人身安全,一已之私而将你出卖。列车呀!你驶向的是更黑暗的无边沙漠。那时,你们还要用她来垫脚吗?是用她的血汇成水,让你们喝个够?还是用她的肉填你们的温饱?够了,够了!她又岂只是一个妓女?她拥有的年华谁何以叹息?她美丽的头发呵,在飘摇,在寻找一方一寸她容纳过的足迹。泪水是你凝望生命的烛光!

失落的星星垂泪了。呵,你是“女神”!你用自己看似肮脏的躯体,却高贵的灵魂在换取一次又一次的角逐,里面承受的是“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的孤寂。身为不屈的法国人,你为了自己的国家而誓死捍卫尊严,却又为了自己的同胞而委曲求全。我真为你而骄傲。当时的黑暗,莫不是让你含着泪点燃的希望之灯驱扫,你对别人,别人对你,是一场马戏吗?不,这是善与恶的较量,这是真与假的较量,这更是美与丑的较量!泪水呀,在飘飞,凝聚在那道苦海里,施既又由狂风卷起沙暴。在一叶属于你的“孤舟”上,你演绎着“非人”的经历,趴在你舟上的是一群悠哉虚伪的毒虫。

我知道,你不是妓女,根本不是。列车上孤单消瘦的身影,永远地定格在历史泛黄的书页上,徘徊中,孤寂中我看见你的步伐,一步又一步,虽蹒跚,却坚定!掩卷遐思,走出黑暗,泪水间隔在那个残酷的年代,我紧捧着那滴飘摇多次的泪珠,愤愤不平地凝望那个年代!

飘摇的泪水,不经意间泻下一次欣赏日出的等待。

【篇五:《湘行散记》读后感】

读了《湘行散记》,心中波涛起伏,就如同湘西的河道。

《湘行散记》,名虽似游行志记,但并非一般地记事,它向我们展示了湘西的美丽,但却带着一丝丝忧伤。

“一个多情的水手与一个多情的妇人”到“历史是一条河”,你会了解到,水手和拉船的人拿着微薄的收入,却干着危险的职业,吊脚楼的妇女因为社会的黑暗,迫于家庭生计而沦为妓女。他们很卑微,处于社会的最底层,然而他们真的令人唾斥,令人看不起吗?沈虽在文中写出水手粗野,时常骂着粗话,写出妓女放荡,用下体服侍他人。但沈更让我们知道他们的质朴、勇敢、耐劳、无私,以及他们在面对生活的河流时,没有逃避,没有退缩,而是勇敢地承担起了自己的责任。

没错!他们值得我们敬佩。虽然他们可能没有渊博的学识,只是一个个普普通通,平凡,甚至可以说是卑微的人,但正是这些卑微的人,他们在滚滚而来的可怕无情的生活河流中,没有消沉,而是保留了一份纯真的希望,从而使自己保持纯粹的人性,依旧善良,质朴,他们很卑微,没有选择生活的权利,只能迫于无奈地去做水手或妓女,但他们选择了自己,选择了自己面对生活的态度,才使他们可以一直在污秽的生活中保持自己的纯真。

现在,社会已不黑暗,只要努力,每个人都可以选择自己的生活。但仍有许多妓女,她们并非迫于无奈,而是希望可以此偷懒,虚度人生,但她们已完完全全失去了自己的纯真,这样的人才真正令人唾斥。

我向曾经那些卑微的人致敬,因为他们已尽自己的全力,去把握自己的生活,把握自己面对生活的态度,他们担当起了自己的责任,虽卑微,但保留了自己那份纯真的希望……

【篇六:读《湘行散记》有感】

合上书,闭上眼,眼前,虚幻的境地中,仿佛又出现了那一江清波荡漾的浩浩江水,又出现了远处那座座树木丛生、青翠欲滴的山峦,纯美风景里又是那一抹消不去的淡淡忧伤。

湘西的水,柔顺、清澈,无半点污垢,如一幅淡雅的风景画,照亮了一方人的心,养育了一方人最纯洁、质朴的性。在那微波粼粼的绵绵江水中,我似乎看到了他们的影子——那些甚至连生命都被人觉得微不足道的水手、妓女们。

他们,流落在社会最底层,无人不知却又无人爱理。死了,一把土,一块木头,简单了事,可他们一进入作者那双善于发现的雪亮双眼,就变得有担当、努力、极富纯真的人性了。

水手,湘西水上,无处没有他们健壮、与急流博击的身影,无处不回荡着他们粗野、有力的号子。他们为了挣点钞票养家糊口,天天早出晚归,甚至不惜冒着被水吞没的危险跳下水推船,他们又是那么勇敢、仗义,面对大风大浪丝毫不惧,一旦遇见情合意同的人便视为好友,厚礼相赠。他们的心,是耿直的,没有一丝投机取巧,是真正的人心!犹如那一江清波。

再说妓女,这个职业引来多少人轻视,甚至鄙夷,可她们一到沈先生笔下是那么努力工作,坚持岗位,不到最后一刻绝不停止。其实,她们也是迫不得已,用自己来撑起一个家。她们又是那么温柔、多情。为一个心上人,天天守在窗口眺望。

这些看似底层的人,其实不底层,他们的心,是最纯粹的,是如那湘西水一般无暇!只是命运不济,才沦落到这等地步。

时代在不停变化,水手和妓女几乎不复存在,可那一抹记忆,那一条江水,依然流着、流着……

【篇七:读《湘行散记》有感】

我们可以选择,一个家庭,男人既是天也是地。他们可以选择爱家也可以放弃家,但水手们的选择毋庸质疑是非常有责任心的。

说起这本书,还要从这本书的作者开始讲起。沈从文,早年参军。随军队辗转川黔湘边境。他吃过苦,也说明了当时社会的黑暗。他的书都流露出了对自己家乡的留念。在《湘行散记》这本书中,他把每一个人物的品质都描写得生动形象,尤其是水手,描写的品质很形象。

水手们为自己的工钱可以奉献出一切。他们无论怎样自己的尊严,他们十分粗犷。在他们拉船时会骂一些难听的话,但对于他们来说这是提升动力的一种方法。

水手们虽然会把一些妓女当作自己的妇人,但也会给予帮助。记得一位叫牛保的,他与妓女产生了感情,与其他的水手不一样的。

其实水手与妓女们的家庭生活情况都是悲惨的。那些妓女们有的没有老公,可能是当兵时死了也可能……有的甚至到了古稀还出来卖身换钱。当然,水手们的生活也不是那么好过的。他们要靠每天的一毛五养活整个家。

水手们为了自己的尊严会拼命。读到牛保在逆水中拉船悍卫尊严时,我的心中总是会有千言万语。化为一句话,就是他们的品质。水手们粗犷、豪放、勇敢。

我们可以选择爱生活可以自由,但一定要有责任。生命不在我们的手中,但命运、结果可以因为努力而改变。

【篇八:《羊脂球》读后感】

寒假里,我读了《羊脂球》一书,这本书让我受益匪浅。

金钱、利益……种种可怕的力量,使真善美从人们身上淡化,使他们的灵魂逐渐扭曲。永远无法忘记出自短篇小说之王——莫泊桑笔下,那被刻画得栩栩如生的人物:善良的西蒙爸爸——铁匠菲利浦·雷米;不舍得花一分一毛自己的钱,却糟蹋他人的金钱的都市小市民——奥莱依太太;不懂得孝敬父母的公务员——卡拉望夫妇;贪婪自私、爱慕虚荣的贵族官僚——鸟先生……不同的阶级,不同的形象,不同的特点,一个个都令人感慨万分。当然,还有那最令我难忘的一位妓女——羊脂球。

在从鲁昂逃亡吉艾卜的狭小马车上,高贵的人们谁都没有为自己准备一点儿食物。一路上,因为战乱,没有人做生意、没有人愿意把自己的食物与别人分享。车上的人们都很饿,但是他们找不到食物。就在这时,羊脂球拿出了自己所带的食物,开始吃自己起来,但并没有邀请别人。我一开始觉得她很自私,但当看完整部小说,我便认为她这样的做法是正确的。那些贵妇在一开始根本不会接受她的好意,她们对羊脂球的歧视越来越强烈,甚至是恨她。她们恨不得把她从车上扔下去。这种“恨”,更多的是因为羊脂球有食物,而自己却因为拒绝向一个妓女开口而不得不饿着肚子看着她吃。于是又是鸟老板,他的一句话给了羊脂球开口邀请的机会。他和他的夫人成了羊脂球提篮的第二个光顾者。在鸟老板的“带领”下,一行十人很快就风卷残云地吃完了提篮里足够羊脂球一个人吃三天的食物。他们依旧恨,恨这只提篮为什么不再大些。

但事情过后,众人立刻换了副嘴脸,对羊脂球不闻不问。在途中也没有分享给羊脂球一点儿食物,羊脂球气地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小说便在羊脂球的呜咽声中结束。

羊脂球就那样地被那些人当成牺牲品送给敌军从而换的自由,然后又像毫无作用的东西一样扔掉。读完后的我便为羊脂球打抱不平,对于那些所谓的上层绅士的愤怒。难道妓女就没有自己的尊严吗?而那些上流的人又真的高尚到哪里去呢?相反,我觉得那些自认为上流的人才是真正的肮脏、低贱!当他们点头哈腰地对待敌军,却对自己的同胞冷嘲热讽时,我想,他们的灵魂一定已经肮脏到了极致。

短篇小说大王莫泊桑用一个身份低贱的妓女与上流人士做对比,反衬出那些人虚伪、丑陋的本质,揭露并讽刺了当时人与人的关系是建立在金钱地位上的虚伪的友谊与情意。也难怪《羊脂球》一书深受广大读者喜爱呢。

人人平等,无论是何等地位的人,都不应随意去随意践踏他人尊严,他们的热爱祖国的情感并不会比高尚人士少,我们不能根据职业来判定或看轻一个人。让大家都知道:灾难面前,人人平等!

【篇九:《湘行散记》读后感】

一颗诚心、一支笔。最干净的文字,最纯美的湘西。——题记

阅读《湘行散记》,沈从文那质朴的文字,犹如涓涓细水,潺潺流入我的心田。微波荡漾也泛起层层涟漪。

在这游记中,我领悟到了湘西之美:这种兰科植物生根在悬崖缝隙之间,或蔓延到松树枝丫上,长叶飘拂,花朵垂成一长串,风致楚楚。“人人都知道那地方是武陵渔人发现的,有桃花夹岸,芳草鲜美。远客来到,乡下人就杀鸡温酒,表示欢迎。”这更体现出了湘西景之优美,人之淳朴。这样的湘西,叫我怎能不沉醉其中呢?

当然,在游记中,我更多的,是领悟到湘西人的纯朴心灵。书中,描写了许多水手,每一个水手,都让我感到由衷的敬佩。他们,做着最辛苦的工作,却只能拿到最微薄的工资。水手这样的工作,是危险系数最高的工作,他们用的是最多的力气,而且,他们不仅是靠着力气,他们甚至是拿着性命去拼啊!在船上,死了人,对于船上的人来说早已习以为常了。水手们从当上这个职位起,就做好了随时牺牲的准备,就算是这样,他们也任劳任怨,因为他们,担当的是全家的生活。他们,有着最纯朴的心灵。

文中,还有一个特殊的职业——妓女,说到妓女,可能许多人都会鄙夷万分。可是我们却不知道妓女背后的故事。因为她们的丈夫早已死去,全家重任就压在她们的身上。出于走投无路,才当上了妓女。在她们饱受白眼时,又有谁知道她们背后的苦衷呢?

飘渺的橹歌声中,扬起的是最真实而美丽的生命。湘西人最纯粹的人性,深深留在我的心里。

【篇十:她是一朵白茶花】

我很早就听说过《茶花女》这部法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或许是缘分吧,星期四和何佩恩去图书馆时,在摆在书架上的许多书中,我第一眼就看见了它。

我花了一天的时间,囫囵吞枣地读完了这个美丽却凄惨的故事。

书中的女主角玛格丽特原本是一个贫穷的乡下姑娘,为了谋生来到了巴黎,却不幸成为了一名妓女。在巴黎的各大交际场所中,美丽年轻的她成为了有钱公子和贵族竞相追逐的对象,红极一时。从此,玛格丽特过上了挥霍无度的生活,她一年要花上万法郎!有无数人为她而倾家荡产。玛格丽特疯狂地寻欢作乐,同时拥有几个情夫,但她其实对这样的生活厌恶无比。这个内心纯洁的沦落女子,向往真正的爱情,因此被阿尔芒的一片真心所打动,他们深深地相爱。直到阿尔芒的父亲出现,他残忍地粉碎了玛格丽特的美好愿望,可怜的玛格丽特被迫离开阿尔芒,后又受到阿尔芒一次又一次不明真相的侮辱与伤害。最后,玛格丽特心力憔悴,在病痛的折磨下含恨死去。

茶花女就是玛格丽特,这本书与《骆驼祥子》是有些雷同的。祥子与玛格丽特的遭遇总有那么些相似,他们的外号都有着含义。“茶花女”这一外号的由来是这样的:玛格丽特常去巴尔戎夫人的花店买花,并且只卖茶花(通常都是白茶花,只有几次她卖了红茶花)。于是,“茶花女”这个叫法就被大家传开了,其中象征着玛格丽特的美丽,善良与纯洁。

小说一开始采取的是倒叙的写作手法。玛格丽特病逝,由于她生前太过于奢侈,再加上看病的钱,欠了很多债,巴黎准备拍卖她生前的物品用于还债。“我”也去了拍卖会,以一百法郎拍卖到了一本叫《马侬·莱斯科》的书。几天之后,一个叫阿尔芒的年轻人找到了“我”,得知这本书是他送给玛格丽特的,请求“我”把这本书还给他,并说出了自己与玛格丽特的故事。

在那些描写拍卖会的章节中,有一个细节令我同情这个叫玛格丽特的妓女。“大家兴高采烈,放声大笑,拍卖估价人嘶声力竭地大声叫喊着。所有人当中,虽有很多是死者生前的人,但这会儿似乎对死者毫无怀念之情。”虽然表面上那些有钱人很宠爱玛格丽特,给她足够的钱,任她大肆挥霍。可事实上,却没有几个人是真心爱过她的。与她相处过的所有人当中,也只有在玛格丽特咳血时,阿尔芒会吻着她的手流泪。阿尔芒才是真正爱过她的那个人。

书中有这样这样一段话,令我记忆犹新。

“当天主允许一个妓女萌发爱情的时候,在这个爱情开始时好像是一个宽恕,后来几乎总是变成对她的一种惩罚。”

像妓女这样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人,她们向往纯洁的爱情都是不可能的。人们看不起妓女,连一点点的同情也没有。或许在我们的思想中,妓女只能是肮脏的!阿尔芒的父亲出现了,他对阿尔芒说,玛格丽特会玷污了他们家的门面。阿尔芒深知这一点,可他没有妥协。

再后来,阿尔芒的父亲找到了玛格丽特。“阿尔芒有一个妹妹,她马上就要结婚了,她将会走进一个体面的家庭,可是我的未来夫婿知道了阿尔芒在巴黎的行为,并宣称如果阿尔芒如果再这样下去,他们将取消婚约,一个女孩子的前途就掌握在你手里了,她可从来没有冒犯过你啊,而且她是应该有一个美好的未来的。”我可以想象出,阿尔芒的父亲在说这句话时脸上严肃的神情。善良的玛格丽特流着泪,选择了默默离开。然而阿尔芒并不知道事情的原委,他将心中的伤心与难过转化为愤怒。他开始对玛格丽特的朋友奥林普大献殷勤,疯狂地追求她。奥林普也不是什么好人,她与玛格丽特同为妓女,却早已被晦气污俗的世道所改变了心智。她知道自己只要去侮辱玛格丽特就可以从阿尔芒那儿得到自己想要的一切。她开始大肆凌辱玛格丽特。

玛格丽特离开阿尔芒后就得了重病,再经过奥林普与阿尔芒的的侮辱,她的病情一点一点地加重——每天都会咳血,脸色一天比一天苍白。她仍坚持每天给阿尔芒写信,但他们之间已经不可能了。

被病痛折磨了一个多月后,她死了,世上也很难再有像她那样和白茶花般纯净的女子了。她有些孩子气,见到阿尔芒时,她会欢呼雀跃地跑过去,像一只快乐的小鸟;当得知阿尔芒要带她出去玩时,她会手舞足蹈地开始谋划行程。她很善良,她知道以阿尔芒的收入,根本不够自己使用,所以她瞒着阿尔芒卖了自己的马车,首饰。她会为了爱情付出一切,在自己的生命所剩无几的时候依旧每天给阿尔芒写信……

我想,玛格丽特一定不会怨恨阿尔芒的父亲,因为有一种爱促使阿尔芒的父亲不得不那样做,那种爱叫父爱。

书中结尾写道:“看见她哥哥回来,她满脸微笑,这个纯洁的少女一点儿也不知道,仅仅是为了维护她的姓氏,一个远方的妓女牺牲了自己的幸福。”这个“她”就是阿尔芒的妹妹。

看到这,我忍不住落下了眼泪。这个妓女遭受痛苦,直至死去,她的名字叫玛格丽特,一个如白茶花般纯洁的女子。

我一直坚信着,这段也如同白茶花一样的爱情,在红尘中会有来生,会如白茶花的那淡淡清香,许久不散!

热门推荐
1我最爱吃的一道菜
2神奇的味全工厂
3书之美
4那令我心动的潜台词
5他影响我一生的人
6照片背后的故事
7老花的烦恼
8我的“新声”
9美术老师梦
10青蛙
11植树节的作文
12拾起感动的点滴
13我的家风家训
14怎一个“忍”字了得
15富饶的西沙群岛小练笔选一幅图写几句话
16公园游记
17假如我是一张纸
18美丽的白河
19团结就是胜利
20不是所有的伤口都有花朵绽放
21冬天作文
22妈妈我想对你说
23我没有理想
24夏日荷塘
25爱心义卖
26人生——一杯又苦又甜的咖啡
27那一次我哭了
28我和电子游戏的故事
29遥望夜空
30感受传统酿造术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