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周朴园的作文

【篇一:雷雨读后感】

那场雷雨

初读《雷雨》,剧中那八个或可爱,或可恨的人物就给我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封建家庭里,这八个人物是怎样经历了一场使一切梦想破灭的雷雨啊!

在这八个人中,给我留下最深刻印象的便是繁漪,这个文弱、明慧的女子,受过一点新的教育,但仍是一个旧式女人,正是这矛盾的思想造就了她的性格。她爱起人来像一团火一样热烈,恨起人来也会像一团火,把人烧毁。周家压抑的家庭环境和十八年的不平等待遇,更是使她产生了强烈的反抗心理。周朴园的前妻所生的儿子周萍使她重新燃起了生活的欲望,她将这一点爱看作全部的希望,牢牢抓住不肯放手,以至于“客厅闹鬼”。得知周萍爱上四凤时,她这个矛盾重重的人物不得不铤而走险,做着孤注一掷的反抗,但这终究只是一场困兽之斗,她的行为不但没有拯救自己,反而敲响了周家的“丧钟”。她是周朴园所说的孩子的榜样,她复杂的性格却促使她企图冲破一切桎梏,去追求美好的爱情和幸福的生活。但现实却犹如声声巨雷轰鸣,使她清醒,使她那美好的憧憬如同肥皂泡般一个个破灭,使她坠入绝望的深渊。她是“五四”以来妇女追求解放的代表,她的举动加速了周家的灭亡,但当时的社会,带给她的只有痛苦。她的敢爱敢恨使她的一生充满悲剧色彩。

全局中我最爱的人物是周冲。他受着新式教育,他有着进步而远大的理想,不同于他自私的父母,他有着火热的心肠,愿意将自己学费分出一半给四凤,但又惧怕顽固的父亲。他天生有着浪漫的思想,但正是这浪漫为他奏出了一曲乌托邦挽歌。他幻想和四凤在冬日的明媚早晨,在无边的海上乘着小帆船向天边飞。他的理想恰似五彩的气球,现实却是一根钢针,使他的理想破灭,留下的只有气球爆破的余叹。

再读《雷雨》,在序幕和尾声中,周公馆成了教会医院,繁漪和侍萍疯了,周朴园成了基督教徒……掩卷深思,为何悲剧的始作俑者周朴园却没有得到应有的报应?伴着那声惊雷,四凤、周冲触电身亡,鲁大海愤然离去,周萍开枪自杀,周朴园主宰的“最圆满,最有秩序的家庭”彻底瓦解,这场人家悲剧落下了帷幕。可为何周朴园却安然无恙?或许,这就是当时那个不健全社会的产物吧!

后人评论《雷雨》是一首人性的诗,一出伟大的戏。我想,那场雷雨,不仅是剧中人物死亡的导火索,还是一场社会的雷雨,更是一场心灵的雷雨!在当时,必是惊醒了不少沉睡的中国人,撼动了亿万观众的心吧!

一场雷雨,冲刷着世间万物,拂去了尘埃,抑或是罪恶?雨过了,天该放晴了……

【篇二:我看《雷雨》中的蘩漪作文】

【篇一:我看《雷雨》中的蘩漪】

“好几次,她都要险险地跌入万劫不复了,换成别人,本质差一点点的,恐怕都会堕在黯淡悲惨的境遇里”朱天文在《一杯香剑气》里如此形容三毛,而我认为,这句话去细绘蘩漪也是极洽,不同的是,三毛是那个幸运儿,而蘩漪因为被自己太长的裙边绊倒,堕入深渊,万劫不复。

说起蘩漪,最好的切入点应该是她和周萍那荒唐却又十分凄惨的爱情。这场短命的爱情,耗尽了她最后的一点余温,最后连一个可以依靠的肩膀都没有。我不能说她不理智,只是她的生活太平淡了,仿佛幽林中的一潭死水,终日与之相伴的,只有疯狂生长的灰色藤蔓,她太闷,心累的要发慌。而周萍,好像被拨开的树冠漏下的几丝阳光,蘩漪早失去等待太阳升起的耐心,她有的是飞蛾扑火般疯狂的热情,可是她不知道,周萍是一个精神上已经死亡的男人,给予不了她任何光和热,这种狂热的爱和占有欲,最终是烧死了她自己。

除了周萍,周冲便是蘩漪生命的支柱,他是这个畸形的家庭最让人觉得欣慰的存在,不难看出,年轻时的蘩漪是做过少女的梦的,因为自己的不幸福,所以她希望自己的儿子能摆脱这一切,她去反抗,反抗喝药,反抗上楼,反抗周朴园,心中的这把火越烧越旺,烧得她头脑晕,双目充血,她大叫:“朴园!朴园!”充满怒气与盛气的声音回荡在客厅里,她明明是大户人家的小姐,知书达理,琴棋书画,却不想将自己变成了专制下的奴才,每天要看主子的脸色度日,谁受得了这委曲。

蘩漪是《雷雨》中浓墨重彩的一笔,她仿佛一道闪电,划开了乌云密布的天空,照亮了被刻意美化的过去,也照亮了自己无望的未来。她是知识女性的代表,但在这个黑暗的年代被迫套上陈旧的旗袍。她敢爱敢恨,可她的爱太过浓烈,她的恨太过污浊,她是智慧的,也是愚昧,她是光明的,也是黑暗的。

终于,她追求自己达不到的目的在苦难中毁灭。

【篇二:我看《雷雨》中的蘩漪】

她是一个从走廊上静静走来的女人,阴鸷而沉郁,穿着一身镶金花边的旗袍,如同一朵妖冶的蔓珠沙华,她的眼睛灰暗而忧伤,灼烧着被黑暗所吞没的心房,她偶尔也会露出依稀的微笑,红晕的颜色为快乐爬上她的脸旁。

她就是蘩漪,迷人的蘩漪。

偌大的周公馆,紧闭的门窗和梨花木的旧家具,还有那个陌生女人的相片——竟没有她的容身之地,潮湿而阴暗的客厅没有一丝生气,她轻微的咳嗽声是这个家里唯一真实的声音。雷声混着雨声闻风而来,冲刷着时光的印迹,初见,他还是个多情的少年,不羁的发丝,刚硬的眉宇,一切是那么美好而充满张力,蘩漪仿佛抓住了最后一根救命稻草,毫不犹豫地朝他奔去,可是,她却不知道,温柔相遇的背后是如此不堪的结局。

雷雨声越来越大,两颗因痛苦而选择报复的心慢慢靠近。突然,旗袍被染成了火红的颜色,心在无望的灰烬里重生,仿佛撒哈拉的沙砾在热风中扬尘而起。漆黑之中,罪恶之手缓缓伸向她,一把扼住她的咽喉。无法喘息,明明可以妥协,但扭曲的几乎疯了的心,却始终紧抓不放,痛也要逞强,哪怕回忆只剩皮囊。

乌云渐渐散去,他的脚步以最决绝的方式离去,蘩漪瘫坐在地板上,所有的光华在一瞬间消散,像一只囚鸟,在他用掌纹编织的牢笼里,等待苍老,她炽热而高贵的爱在电光火石间被撕碎,眼睁睁看着他的笑在别人眼中燃烧,而自己却要不到一个拥抱。

蘩漪啊蘩漪,你难道还不明白吗?在这个家里,你始终都没有姓名,你只是一个可有可无的影子,和寂寞交换着悲伤的心事,对爱无计可施,过着无味的日子,眼泪是唯一的奢侈……

原来,爱或怜悯都是罪。

【篇三:我看《雷雨》中的蘩漪作文】

几天前我们观看了曹愚先生的话剧《雷雨》,其实我很早便读过它,只不过是在散发着油墨幽香的书本上。读和看的体会真是大小相同的,看剧的感觉很奇妙,有时会希望自己能走进戏中去解救他们,有时又会觉得自己就是剧中人。曹愚先生说,《雷雨》中他最痴迷的是蘩漪,从创作这个人物到完成剧本,他甚至无法自拔,深陷在蘩漪独特的人格魅力中。在这点上,我和曹愚先生可谓志同道合,蘩漪也是我最爱的人物。

蘩漪一生最大的错误就是嫁给周朴园。在周家大宅中,蘩漪很孤独,丈夫心有所属,自己也没有可以推心置腹的闺蜜。她就像一只翩迁的蝴蝶,被突如其来的网死死地困住,她苦苦挣扎,却始终逃不出这幽深的囚笼。于是,慢慢的,渐渐的,她的心开始枯萎,直到凋落,心死。从此,她活着,麻木的活着,像是行尸走肉,再也没有喜怒哀乐。后来,一段不伦之恋发生了,她与名义上的儿子周萍相爱了,这是一场无论在哪个时代,哪个地方,都不能被人容忍的爱恋。然而是,蘩漪并不畏惧,她勇敢地追求真爱,希望复苏了她的心,她又如蝴蝶般地飞舞。可是,幸福仿佛总离她很遥远,周萍在邂逅青春明丽的四凤后,就如陈世美抛弃秦香莲一般地对待她。终于,她彻底地绝望,彻底地愤怒,彻底地爆发,最后应验了一句话:“我得不到东西谁也别想到。”

有人评价蘩漪,说她的爱太过浓烈,太过深刻,最终不仅伤了别人也伤了自己。这点不否认,可是,她为什么会这样?或者说她为什么变成了这样?也许原来的蘩漪不是这样的,最初的蘩漪是一位出国留学的新女性,拥有自己的思想和处世之道。那时的她,定是与如今的四凤一样单纯善良,开朗阳光的。只是,逝去的光阴将她打磨成这副模样,冷漠绝情的丈夫,苛刻死板的生活,几十年如一日地煎熬着她,使她磨平棱角,收敛溢彩的光芒。

蘩漪啊,你的悲剧是谁造成的?剧中的悲剧又是谁造成的?那般渴望幸福,追求自由的女子啊,想你,心会痛的叹息。午后,我拿着《雷雨》站在阳光下,希望你能嗅到温暖的气息。光线投在字里行间,我看雷雨中的蘩漪。

【篇四:我看《雷雨》中的蘩漪】

看完话剧《雷雨》,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毫无疑问,这是一部非常出色的话剧,曹禺先生笔下的每个人都是那么鲜活,饱满。然而有一个人物始终萦绕在我的脑海。

异常闷热的下午,空气中似乎也浮动着令人烦躁的气息。她缓缓从楼上走下,带着落寞的神情。像是一点微弱的光,想要照亮这个沉闷的世界,却是那么微不足道。

哦!蘩漪,蘩漪,我轻念你的名字,满是心痛。

不同于侍萍,她出身高贵,受过高等教育,因此她敢于反抗,敢于对着周朴园说“不”。

可她只是一个弱女子,纵然厌恶这沉闷,压抑,混浊的世界,她毫无办法,她以为生活从此毫无希望,她原只想做个“石头样的死人”就这样下去,然而周萍的出现像是一根“救命稻草”,她奋不顾身地抓住。她始终记着三年前的那个夜晚,她听他说他如何厌恶他的父亲,甚至于想要置他于死地以及一些温存的话语。她的心渐渐苏醒过来,她认为生活里又找到了新的希望。从此,一颗系在他的身上。

可是啊,即使蘩漪只比周萍大3岁,然而她毕竟还是她母亲的身份,她以她的真心付出,得到的却是周萍的“年青一时糊涂”。

她与他发生了争执,她看着眼前的他,一味地逃避,说着冠冕堂皇的话,充满着世俗气味,不再是她心目中那个诚恳的他了。她的爱像飞蛾扑火,得不到什么。

周萍执意要离开,任她怎么哀求他也不曾回头。

“蘩漪的眼泪一颗颗地流在腮上,她走到镜台前,照着自己苍白的有皱纹的脸,便嘤嘤地扑在镜台上哭起来”,这是剧中的一段旁白,看到这儿,不免让人为之动容,那一刻,她想到了什么呢?她想到自己的青春不再,她想到她在这牢笼所逝去的岁月……

在剧中,她多次想打开窗,却又多次被周朴园喝令关上,这像她所渴望而不可及的自由。当她看到周萍偷偷溜进了四凤家,她终是下了狠心关上了窗,也关上了她所有的希望。

剧中有一场周萍走后,下起了雷雨,她像发疯似的,推开了所有的窗,又像舞蹈似的,有人觉得好笑,夸张,而我却真正体会了她的心情。

剧情的最后是以四凤触电身亡,周冲拉四凤也死掉了,周萍开枪自杀结束的。只听见她不断地哭喊着“冲儿”这一刻,她是母亲。

她是蘩漪,一个普通的女子,却又是一个不同寻常的女子,她敢于反抗,敢于在雷雨夜跟踪周萍。她甚至于被家人当作精神有问题。

有着雷雨的夜晚,几代人的愁怨,付出的代价,让大雨冲刷个够吧。

我只是担心你,蘩漪。

【篇三:雷雨观后感】

“那是爱情吗?什么才算爱情?”我反复地问着自己。

《雷雨》是个不折不扣的悲剧,看时只觉淡淡的无奈与感慨,而看后伤感却阵阵漫上心头,让人久久无法释怀。

剧中最让我感兴趣的不是周萍,不是四风,而是凶狠奸诈、残酷冷血的周公馆老爷——周朴园,他与鲁侍萍前后30年的情感纠葛吸引着我不断深入思索。

周朴园这个鲜活的形象在多数人眼中是一个衣冠禽兽,为了发黑心财,他一手策划活活淹死了两千多工人;为了迎娶有钱人家的小姐蘩漪,他铁石心肠无情逼走了为他刚生下第二个孩子三天的侍女侍萍。如此看来,他可以称是封建家庭丑恶的化身,是那个阴暗年代里产生的孽种、恶瘤。朴园不配拥有爱情,他也许也根本不爱侍萍。他对她的感情,好比纨绔子弟与青楼女子间的玩笑嬉戏一样。

如果故事在这儿结束,朴园、侍萍的爱恨旁人还看得清楚。然而,事情的发展却渐渐把我们带入了一个双向的矛盾中。在周朴园以为侍萍投河自杀后,他将家中的新家具换回从前侍萍“顶喜欢的”,他保留着侍萍关窗户的习惯,他还记得她“四月十八”的生日……我们无法想象,这么一个双手沾染鲜血的恶魔是如何记得这些琐碎,我们更无法想象,要是这不算爱情,朴园为何将侍萍的照片放在柜子上最显眼的地方,又为什么在许多个夜晚静静地注视她呢?

那是爱情吗?作者匆匆忙忙的结尾冷不丁给我们抛下这个问题。书中人喜怒于书中,这也许是读书人最大的悲剧性:我们永远无法透过时空去经历他们的故事,倾听他们的心声。《雷雨》的结局仿佛一座无字碑,埋葬着书里难分难解的爱恨情仇,谁功谁过无所定论,而让我们自己来评说期间的真假。

热门推荐
1我爱读书交流会
2植树节作文
3我有了一对翅膀
4我爱春天
5长大后我就成了你
6教室旁的“小树林”
7令我感动的人
8一次有趣的活动
9生活万花筒作文四年级
10校园我成长的摇篮
11我的外婆
12我身边的小能手
13青春作文
14感恩老师
15快乐的植树节作文
16爸爸的鼾声
17未来的世界
18父母的爱
19抓鼠记
20我在倾听中得到快乐
21寻春
22我的弟弟
23我的理想
24今晚新月如钩
25畅想2059
26的秋天作文
27人间有味是清欢
28优秀作文
29池塘游记
30今天我当家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