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做年画】
今天上午,我们一群小记者来到了濮阳日报社,期待经历一场关于年画儿的旅程。
老师给我们讲解关于年画的知识:年画不是画出来的,是用一种特殊的方法制作出来的,是中国独有的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有着上千年的历史,2006年被列入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还讲了关于了年画儿的故事,让我知道了门神中有:文门神、武门神……种种门神。我们知道了门神的故事和他们的责任,也知道了门神为什么会叫做“门神”?
接下来就是做年画儿了。老师先给我们做了一个给我们当示范,然后再教给我们做年画儿的步骤,接下来就到我们开始制作了。同学们都跃跃欲试,我想有个年画儿的模型啦,就是把墨水往这个模型上抹上一圈儿,再轻轻的把纸放上去这么简单,用不着那么认真听。可是等我一做就立刻傻了眼,因为我没有看准角度,沾的地方都不一样,左边有点儿太宽了,右边有点太窄了。根本不像个年画儿就像一个小孩子在躲猫猫一样。还有的地方没有按上,一个地方像缺胳膊,一个地方像缺腿,这个做的太不好了。哎,这个年年有余,被我做成了年年躲猫猫啊。于是我下定决心,下一个一定要比这个做的好。
经过上一次的经验,我这次认真操作、有板有眼,动作不轻也不重,力度拿捏地刚刚好,做的这个“天下第一福”做的非常漂亮。算算离过年还有七天,到了过年的时候,我要把我的“年年有余”和“天下第一福”贴到门上,想想都特别美!让大家都看看我的劳动成果,一起欢欢喜喜过大年为节日增添喜庆的气氛。
【篇二:游青岛博物馆】
【参观博物馆】
曲守川
七月十三日的上午我和爸爸同学们一起去参观了博物馆,我们早早就到了,阿姨让我们先自己参观一下,讲解员随后就到。
我们参观了很多个物品,其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那三个镇馆之宝:分别是北魏丈八佛石像、北宋钧窑乳钉鼓式洗、明万历《道藏》。
下面我们先来讲讲第一个北魏丈八佛石像,它重约三十吨,距今已有一千五百多年的历史,大佛头做高髻,面含微笑,赤足于莲花座上非常壮观。
第二个是北宋钧窑乳钉鼓式洗,听讲解员阿姨说有八百多年的历史了,外壁有两道孤纹,内壁为天蓝色,足部有三个兽头组成。这种文物迄今为止全世界已不足五件。
第三是明万历《道藏》阿姨说这个东西现在就在咱崂山太清宫的三清癜,全国仅两部,在殿神像两侧设有六个乌木大柜。《道藏》即藏在木柜的乌木抽屉里,共计四千五百一十六册呢!
今天是我非常开心的一天,收获也很大。
【参观青岛市博物馆有感】
于扬
今天我和同学们参观青岛市博物馆,走进博物馆,眼前一亮,好气派。
走进正门大厅,矗立着两尊北魏时期的石佛像,佛像身高一丈八尺,头部雕高肉髻,面部瘦削清秀,深目高鼻,眉间有白毫相,其神态祥和、超然,衣纹细致柔和,神态栩栩如生,距今已有1500余年的历史。
走进青岛史话(一),我静静地在一旁听着“这是煮器,是古人煮饭用的,这是刀币,这是青铜剑……”随着讲解员的讲述,看着每件文物,虽然听不懂,确是有种穿越的感觉,好像来到青岛先人生活的古时代。
走进青岛史话(二),知道了青岛曾经被德国和日本侵占的屈辱历史,知道了青岛的斗争解放史,通过一件件文物,仿佛看到青岛有识之士和外国列强斗争的英勇场景。
走进青岛史话(三),知道了青岛的解放史,“手枪、电话……”等一件件文物,仿佛透出硝烟的味道,那一阵阵冲锋号声依然飘荡在青岛上空。
走进青岛史话(四),知道了青岛建设的历史,通过一件件文物,仿佛看到建设者们挥汗如雨的建设场景。
走出博物馆,我深深感到今天生活来之不易。
【参观博物馆】
隋钧浩
今天,我和班里的二十几个同学一起去参观青岛市博物馆。到了集合地点,我看见了许多同学。于是,我和同学们一起玩起了游戏。同学们追逐打闹,开心极了!
当我听到“集合了,集合了”的声音后,就马上跑去集合。我们很快站好了队,整齐的往博物馆大门走去。
我先参观了三楼的展厅。看见了古代的钱币、陶器。其中,有一件陶器吸引住我,那是一匹小马,它活灵活现的,我还发现它的肚子下面有一些小字呢!
接下来,我们跟着讲解员到了一楼展厅。这个展厅是介绍德国侵略青岛的事情。德国人在青岛建了深海码头、发电厂、学校等,他们还建了下水道,把污水排到中国人居住区。
然后到了二楼展厅,那里面都是文物。我特别喜欢一个鼎,它的三个腿是空心的,可以增加容量,缩短烧水的时间。我喜欢它的原因是因为它的外形很特别。
最后,我又到了手工体验馆,里面是做年画的。我很快就做了两张生肖年画,分别是辰龙、巳蛇、子鼠、酉鸡。其中,我最喜欢这张子鼠的生肖年画。
今天我不仅了解了青岛的历史,还动手做了年画,让我度过了快乐的一天。
【参观博物馆】
牟俊毓
今天,我们去青岛市博物馆参观。
一进门,我就被中国古文化的气息给迷住了,让我深深的陶醉了。我们参观了好多文物:如来佛像、青岛村、五铢钱、铜钱、皇族运输木船……其中,我最喜欢“秦皇汉武巡疆”。讲解员阿姨说:“早在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了中国,为了寻求长生不老药,他让人四处寻找,结果并不像他想的那么美好,不但没有找到长生不老药,还病死了。”说到秦始皇,他是中国历史中的伟人。他实行郡县制,开发36郡。说到36郡,就不得不说琅琊郡了。后来琅琊郡遂成为滨海大郡,今青岛地区大部分为琅琊属地。秦始皇亲巡海疆,登临琅琊台为青岛史册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我在博物馆认识了好多文物,学到了好多知识,度过了愉快的一下午。
【参观青岛市博物馆】
郝胤喆
7月13日下午,我和小伙伴们一起参观了青岛市博物馆。天很热,但是完全阻挡不了我们一起参加活动的热情。
据解说员阿姨介绍,青岛博物馆新馆建于1997年,共有13个展厅。进入西区大厅,我们就看到两座石佛像。这是北魏时的石佛像,距今已有1500年历史,高6米,重约30吨,俗称丈八佛。这是我们博物馆的镇馆之宝,是我国保存的最完整的佛像。看到又高又大的佛像,我不禁为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感到了震惊。在现代机械化这么发达的今天,要雕出如此巨大、精美的佛像都非常的困难,何况是在落后的古代。跟随者解说员阿姨我们参观了馆内陈列的书法、陶瓷、玉器以及青岛的历史等等。
这次参观不仅是视觉上的大开眼界,更是精神上的富足充实。
【篇三:古巷新韵】
离姑奶奶家不远处有一条巷子。高高的梧桐,青黑的石砖,密密的青苔,那是一条承载着时光的巷,在我记忆里它仿佛静静地伫立不动……
那巷曾是儿时我的乐园,巷子比较偏僻,几乎没什么人来,石砖的墙缝里钻出来的小花小草,采几朵别在头上,也可让其他同龄的小女孩羡慕上个半天,这往往是我最得意的时候。
巷子尽头有一扇门常常是紧闭的,上面贴着门神的年画,微微也有点儿北京四合院的韵味。院子里的高大梧桐,浓荫匝地。父母总是不让我靠太近,我却背着他们趴在门上探个究竟,门里时不时传来“咿咿呀咿”的唱音。
哦,那是戏院,专唱老长沙花鼓戏的。
“打锣打到林家溪,三老倌找我报消息。林十娘今天清早起,放出来鸭子又放鸡,我正要找她去讲理,林十娘迎面笑眯眯……”有人在唱戏。阳光透过高大的树冠,浅浅斜斜地挥洒下来,投下一片片斑驳的光影,像是一只只被定格了的蝴蝶。我听得熟悉,听得入迷,都是极有韵味的湘音。
听一会戏,唱戏人休息时,我再四处走走,巷子里还有虫、蝉脱、知了、蟋蟀……蝉脱我是不怕的,不像那些小女孩,儿时的我更像是个野丫头,会用树叶吹出声响;辨得哪几种果子是可以的,哪些是有毒的;会用树枝做成弹弓,会捡虫子吓那些小女孩。可以说,在巷子里,有我童年的欢乐。
但是,我还是比较爱凑热闹,锣鼓一响,我就会凑近去听戏。心里总是记挂戏里唱到的一些故事。不知蔡九哥打着铜锣是否说服了林十娘,不知刘海砍樵是否遇到了狐仙,不知薛平贵是否回到了窑洞,只听得锣鼓戛然而止,唱的戏结束了。我抬起头看着纷飞的桐花,才想起手中刚刚采的小花都忘记插到头上去了!下回将会有什么样的精彩故事呢?于是第二天又早早地来,来到巷子的尽头,在桐树阴下,静静地听……
后来,我便很少去姑奶奶家,很少去看那条巷子,但那听戏的意蕴却一直留在记忆里。再回到那里,又是五年后。可惜,那条巷已经与记忆中完全不同了,秋风肆意,看着怪冷寂的,紧闭的门不知何时敞开了,年画被撕了下来,落在地上,看着年画上门神的脸,我的心仿佛也被秋风撕开了一个口子,冷风呼呼地灌进去,冷得发颤……
前不久,姑奶奶给我打来电话,说是那条小巷改造了,那个戏院已经修葺一新,设为文化传承保护站,还可以对外招收业余学习的学生。接到电话我特别兴奋:古老的小巷又焕发出新的生机……
【篇四:家乡的春节】
我家乡的春节我家乡的春节。春节就快到了,我盼啊!盼啊,想到这,我不由得笑了起来,在春节前,人们个个喜气洋洋,个个精神饱满。
逛街的人人山人海,有的在买年画,有的在买年货,有的坐在沙发上看电视,还有的人在打麻将、打扑克,等等。街道上五彩缤纷,各种各样的人都有,各种各样的货物都很齐全,琳琅满目,人们恐怕想买什么都很难选择!
春节前,家家户户都灯火通明,家家都把房子打扮得漂漂亮亮,各有各的个性。他们把买来的年货放得满地都是。买来的年画怎么贴法,那就各有自己的风格和喜好了。有的正着贴,有的倒着贴,还有的歪着贴,各有千秋。人们把买来的菜全部都弄好了,只等春节一到,就可一饱口福了。家家备有鞭炮,人们穿上新衣服,准备迎新年,在春节前,人们一出门,如果遇上了好朋友,总是口中不忘说一句:“上街啊!”春节到了,小朋友们便早早起床,来到爸爸妈妈的房间,开始了传统的拜年仪式了。小朋友们对父母说着一些吉祥话儿,爸妈就拿出压岁钱,让小孩子们高高兴兴。大家都希望今年能够吉祥如意,招财进宝。一些亲朋好友欢聚一堂,品尝着美酒佳肴,谈着一些开心的话儿。而最高兴的则是我们,可以大把大把地赚取压岁钱,然后就欢天喜地跑到街上去买很多好玩的东西,如小汽车、四驱车、玩具枪、足球等,而我们只要嘴巴甜一点,多说些祝福的话儿,那就可以大赚一笔了!人们一直玩到深夜,嘴里啃着美味水果,手里燃放鞭炮、烟花……大人小孩们载歌载舞,尽情地玩个痛快!这就是我家乡的春。
【篇五:快乐的春节】
盼啊!盼啊,盼春节。随着春节的临近,逛街的人络绎不绝,有的在买年画,有的在买年货。我们一家人也不例外。爸妈买来的年货放得满地都地。我迫不及待的去贴春联、贴年画。我问:“爸妈,怎么贴?”妈妈回答说:“那就各有自己的风格和喜好了。有的正着贴,有的倒着贴,还有的歪着贴,各有千秋。”
我兴致勃勃的动起手来。爸妈则忙着准备除夕的晚餐。我非常的期待能大饱口福。
到了晚上,亲朋好友欢聚一堂,品尝着美酒佳肴,谈着一些开心的话儿。而最高兴的则是我们,可以大把大把地攒取压岁钱,于是就欢天喜地跑到街上去买很多好玩的东西,我们只要嘴巴甜一点,多说些祝福的话儿,那可就大赚一笔了!
到了晚饭后,一个个五颜六色的烟花出场啦,我先拿了个“流星弹”,然后小小心翼翼地点燃它,“哧溜”一声,引线点燃了,我迅速把它扔到了一边,只见它在地上旋转着,身体周围还散发出白色的火花,就像一位舞蹈演员在舞台上表演着,它的舞姿是那么优雅。慢慢的,我也融入了它的舞蹈,陪着它一起旋转……最后,它以一个火花四溅的跳跃结束了他的演出。而我却还沉浸在她的舞蹈中……只见爸爸搬出了大礼花——“富贵满天”。他谨慎地将大烟花点燃,然后飞快跑开。只见它“冲冲冲”地发射了几枚炮弹,立刻就在空中放了一朵朵五彩缤纷的礼花,接着,空中便有规律地绽放了一朵又一朵的礼花,为单调的天空增添了几分乐趣。最后,他的速度越来越快,随着“冲冲冲”的几连发,它在空中完美地绽放,它,完成了它的演出。
一天快乐的时光过去了,深夜渐渐地降临了。当我抬头仰望夜空时,许多烟花依然陆续射入天空,五颜六色的烟花结成彩,天空被装点得五光十色。家家户户灯火通明。仿佛全世界都被光明笼罩着。
【篇六:天津研学旅行】
饮罢不妨醉卧,尘劳事有谁听。江风静日,枕上微醒,我静静回想这几天的经历,心中荡漾。
天津意式风情街,是典型的意大利风格建筑,每一个房屋的窗户上都有一排花,这花不是让自己看的,而是仅供人欣赏的,红墙里隐隐约约泛着白色尖尖的屋峰,每一个屋子门前都有自己的院子:花花草草,木椅木桌,相互映衬。赏心悦目的建筑让人心情愉快。
年画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每一张年画上的人物都是红润的,色彩丰富的,这些来源于民间、文化习俗、神话故事、传说中的人物构成了中华文化的一张名片,展示了一个礼仪之邦的风貌。在这样博大精深的文化中,蕴育出一代又一代的人物。“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周恩来就是代表之一。在周恩来邓颖超纪念馆我们见证了周恩来与邓颖超在天津相识、相随、相遇、相伴的过程,周恩来与邓颖超无子无女,一生也无积蓄,他们尽职尽责,一心一意为人民着想。在现代物质丰富的年代,作为未来的新时代主人,我们更应该发扬这种精神。
东疆人工沙滩,一个人工沙滩,具有调节气候的作用,即使这样环境形势依然相当严峻。保护环境和改善环境,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空客A320总装房是空客飞机的总装室,从新中国成立初期,沈阳出现第一批喷气式飞机,到如今短短几十年的时间,空客A320成为我国最大的民用飞机,这种进步让我们倍感自豪。滨海图书馆是由几十个大型图书馆合并而成,设计的意义为“滨海之眼”和“书山有路勤为经”,藏书总量达120万册,让如此丰富的储存我们为能读书而感到满满的成就感。
天津大学是中国第一所命名为“大学堂”的高等学校,是中国第一所现代大学,开创中国现代高等教育之先河。参观天津大学之后,我深刻体会到天津大学的风情美、人文美以及一种奋发向上的动力,尤其被天津大学“实事求是”的校训所感染。无论做人还是做事,一步一步来,实事求是永不会错的。
短短几天的研学,让我把美与感全部装满心里,向前方的路前进。
【篇七:我身边的民俗文化】
在我们身边有很多民俗文化,但是最传统的,就是春节。
在中国,春节是一年一度最重要的节日。传说,在很久以前有个叫“年”的怪兽,它非常凶猛,吃人、毁坏房屋、祸害庄稼,人们都很害怕它。有一天,在外打猎的人要生火取暖,不小心烧到了竹筒,啪的一声把年吓跑了。渐渐的,人们发现年有三怕:怕响、怕火、怕红色,所以每当年来时,人们都点爆竹、贴对联、穿红衣服,又称春节为过年。
过年的时候在外打工的人们都会回到家中和家人团圆,各处洋溢着过年的气息。每到这个时候,街上分外热闹,有卖年货的、卖年画的、卖衣服的……五花八门,人人都精神饱满,喜气洋洋。
在家里爸爸忙着扫房,把屋子都收拾干干净净,装饰的别具一格,妈妈在家里忙着做各种好吃的,炖肉、蒸年糕、炸丸子……各家各户都传来酒菜的香气。
大年三十的时候,全家人都会围在一起包饺子,小孩子们则跟在大哥哥大姐姐的身后,忙着贴对联、贴福字、年画,有时候福字是要倒着贴的,预示着“福到”。除夕夜晚,家家户户灯火通明,全家男女老少都围坐在一起看春节晚会,快乐地吃着年夜饭。
初一的早晨,大人们、孩子们都很早就起来,迎接新年的第一天。小孩子们则跑到爸爸、妈妈的房间里,说一些过年的吉祥话,爸爸、妈妈就会拿出红包给孩子们,让他们去买自己喜欢的零食和玩具,这便是孩子们最快乐的一天,大人们在那天则会到亲戚家拜年或在家做饭迎接客人。
这就是春节——我身边的民俗文化。
【篇八:春节的习俗】
中国有很多传统节日,比如重阳节、七夕节、中秋节和春节,但是我最喜欢的还是春节。
春节快到了,家家户户就会开始进行大扫除,也就是除尘。除尘的时候,每个角落都得打扫得干干净净,这样做的意思是为了把一年的倒霉运气扫掉,新的一年就会顺顺当当了。
春节一到,大街上就会有很多卖年画的,各种各样的年画非常精致,也很美丽。
每年春节,我都吃年夜饭,全家人围在一起很热闹,在年夜饭上都会上一道鲜嫩多汁的大鱼,非常好吃。那为什么年夜饭上总会有鱼呢?因为有个词叫年年有余,它是个吉利的词,“余”和“鱼”又是谐音字,所以年夜饭上有鱼。
春节一到,家家都会贴春联,贴门神,春联的图案有的是“福”字,有的画一条鱼。有些人会把“福”字贴倒了,寓意“福”到你家了,贴“鱼”就是年年有余的意思。贴门神则是有个传说的:从前有个国王,他每天都会做噩梦,后来,有位画家来了,他说:“我有办法让你做美梦,只要您等几天,然后贴幅画就行。”几天后,画家真的来贴画了,国王说:“只是个将军的画啊,有用吗?”画家说有用。自从贴了这个将军的画,他再也没做噩梦了。不过将军的这个名字最后改为了门神。
春节一到,我都会有好多压岁钱,因为爷爷、奶奶、爸爸和妈妈都会给我压岁钱。这个压岁钱也有一个故事,从前有只怪兽叫祟,每到十一月初三都会出来摸小孩子的头,一摸就生病,后来有个农民让孩子拿着铜钱睡觉,那个孩子拿了一个红袋子把铜钱放进去再拿出来,放进去再拿出来,这样玩着玩着,他玩累了就睡着了,这时候祟出来了,他要摸那个孩子的时候发现有个红袋子,就吓得逃跑了。从此,过年的时候,给小孩子发压岁钱的习俗就传下来了。
春节真是个好节日,我很喜欢它。
【篇九:新年新事】
“要过年啦,买年货去喽……”我高喊着、欢蹦着。腊月二十三日,过小年了,我们全家人早早起床,吃过妈妈煮的饺子,准备去集市买年货,我领到的任务是买年画。
一路上人来人往,我无暇欣赏眼前的美景,只顾和妈妈、妹妹说着买什么样的年画布置我们家的构想呢。十几公里的路程一转眼就到了,只见大大小小的车辆已经排成“长龙”,堵住了路口,没想到很多人比我们来得更早呢,爸爸依次把车停在了路边,下车后,我们就分头行动了。
走到集市上,我才知道什么叫人山人海。推着摩托车、自行车的,挑着篮子的、扛着蛇皮袋子的,一个挨着一个,没办法,我只能顺着人流往前挪,耳畔只听得见吆喝声、音乐声、欢乐声,声声入耳。
好不容易才穿过人流挤进画店,买年画的人可真不少,男男女女、老老少少把店围了个水泄不通,只听见“师傅,我要这张山水画……”“帮我拿一个大‘福’字……”的声音此起彼伏。小店的墙上都贴满、摆满了画,有“接天莲叶无穷碧”的映日荷花、“黄花芬芬绝世奇”的临霜秋菊、“凌寒独自开”的傲雪腊梅;也有那“淡妆浓抹总相宜”的西湖、“黄鹤一去不复返”的黄鹤楼、“飞流直下三千尺”的庐山瀑布、“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地见牛羊”的辽阔草原;还有那漂亮的明星靓女、典雅的阁楼亭台……看得我眼花缭乱。正当我难以选择时,身后传来了吵闹声,怎么回事?好奇心驱使我转身看个究竟。
我挤进人群,只见一个小伙子满脸涨得通红,着急地说:“这幅大‘福’是我先看上的,我就要结婚了,准备把家里好好装扮装扮,买这幅画是图个吉利,可这位大爷也想要,店里又只剩这一幅了,真急人!”一边的大爷听他这么一说,一下就变得爽气了:“这画你买吧,结婚是人生大事,耽误不得。”一席话让在场的人都感动了,“是啊,大爷说得好!”“我们的精神生活也要提高啊!”“大家过年也都是为图个吉利!”“人家是办喜事!”大家七嘴八舌地议论着,营业员也为难了,这时人群中一个中年妇女说话了:“我这幅让给你们吧,我再买别的!”一场小小的风波圆满收场,大爷、小伙子都买到了他们心仪的画,高兴地离开了。画店又拥挤起来了,我不由得在心里为那位中年妇女竖起了大拇指。
走出画店,迎面吹来一阵凛冽的寒风,我不禁缩了一下脖子,好冷!但我心里觉得好温暖,好幸福。我要赶紧把今天的收获带回家与家人分享,想着,笑着,我不由得加快了脚步。
【篇十:北京的美】
有人欣赏端严如红墙黄瓦的皇家宫殿,有人喜欢灵秀似漫山红遍的香山枫叶,而对我这样一个生于斯长于斯的“小土著”而言,却独爱它那一份人声鼎沸、喧吵热闹之间的俗世之美。不须踏足别处,单我家旁边的小公园,便在四季的流淌中,让我领略这千年古城积淀下来的风土人情。
春日的清晨,我喜欢踏着料峭春寒到小公园去赏迎春花。才一进公园,两位“老北京”就吸引了我的目光。“老北京”大多热情,哪怕是初次见面,也能聊得热火朝天。只见这两位,穿着羽绒服,脚蹬大棉鞋,一路侃天说地,说着新一年的光影。其中一位老人手中还拎着一个古香古色的鸟笼,笼中还不时传出一段婉转的清啼,实在是有趣。看着他们一路笑吟吟的,踢踏着走远了,再看着周围晨练的人们:抖空竹的老人技艺高超,随便一个花式就可以引起无数喝彩;散步的人们谈笑风生,眉眼中满是春天的活力;坐在枯树下的老人,吹拉弹唱,让早春的草木都舒展开了心怀。每一天都是平凡的,每一天又都是不凡的。北京那积极,那活泼,像朝阳一样点燃大地的美,就投射在这处小小的公园里。
夏日的夜晚,流星低坠,萤火浮飞。无论是老人、孩子还是青年人,都忙聚到小公园的树丛下,共享如水清凉。何妨远离人群呢?我偏要拣一条僻静的小路,看月光如何从树叶上滴落,在地上晕染成阴影,听蟋蟀藏在路旁没膝的草丛中,切切拉起琴弦。而公园外的四环路上,依然车水马龙、人流不绝。听着公园外的热闹,回首看看公园内的悠然静谧,真是恍如隔世。我突然发现,北京人的生活,可以有这样的不同。有人在中关村一边喝着咖啡一边加班到深夜,有人则玩着手机坐着地铁穿城而过,急急赶回温暖的小家。也有像我这样幸运的人,尽情在小公园里享受暑假的闲适。该回家了吧,我拨开月光,在北京轻柔的呼吸和厚重的心跳声中走回家。这个夜晚,不,每个夜晚,都凝结着北京这种奋斗和悠闲并存的美。
秋日的下午,最易令人沉醉。北京的天绽开它独有的舒朗的蓝,拉来几朵纯净如雪的云,看着活泼的秋风带来成熟的味道。风中,有落叶的气息,有泥土的气息,当然还少不了糖炒栗子的甜香。我揣着20元钱,沿着公园里梧桐交织的小路,轻车熟路地找到卖糖炒栗子的小摊,加入排队的人群。接过装满热乎乎糖炒栗子的纸袋,迫不及待地掏出一颗胖胖的开口栗子,趁热轻轻一咬,金黄色的栗子肉就露了出来。最好的栗子,入口即化,带着秋日甜蜜的栗子香流入心底,让北京的美在你的舌尖上升华。
冬日的上午,动植物还在蛰伏,人们却已经在欢庆春节。小公园自然不甘落后,也开办了自己的庙会。各种小摊挤满小广场,年画、春联、泥人、毛猴儿、鼻烟壶……全是北京人过年必备的玩意儿。来逛这小小庙会的都是附近的老邻居,很多几乎年年都来,借着这个场合请个好,拜个年,仿佛这也成了过年的一个传统项目。跻身于看舞狮、喝面茶、挑年画的人群中,虽然节目和观众的面孔大同小异,但是,我们又迎来了新的一年。扑面而来的,是北京人那对未来充满期待的美。
冬去春来,草长莺飞。北京这座古老的城市走过一年又一年。北京的美,也许在CBD的高楼大厦中徘徊过,也许在灯火通明的长安街漫步过,也许在熙熙攘攘的地铁上穿行过,但是,它最终一定会回到热情如火的北京人的身上,回到充满烟火气的生活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