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泰山之旅】
五一临近,让我不禁想起了一个月前的清明节。清明节期间,我的大部分同学选择回家,而我和我的小伙伴选择了去泰安游玩。
既已来了泰安,又怎能不去领略泰山之风采呢!而那次,我和小伙伴选择了夜爬泰山。在晚上八点钟我们到达了泰山脚下——红门,在山脚下买了拐杖,随后便携它上山了。
爬了十几分钟吧,我们到了泰山门票售票处,可那是在清明期间啊,不出我们所料,人是爆满的,但是排队买票,我们就等了一个小时,所以,真正上山是在晚上九点钟。
泰山不愧是五岳之首,再加上我们平时没有太多的健身运动,还不到泰山中点——中天门呢,我们就早已累的快撑不住了。而且当时选择夜爬,实在是又累又困,还渴!我们拄着拐杖,实在是累到不行了呢,就直接反身坐在台阶上睡觉,休息一会儿后,接着往上爬。也不知是什么激励着我,竟在一次次休息后一次次爬一段路,就这样,慢慢地,我们爬过了十八盘,到达了南天门。感觉幸福终点终于要到达了,没想到此刻,跨过南天门后,一阵阵大风袭来,吹的我们直哆嗦。山上之冷,果真名不虚传!
此刻,已是凌晨三点钟,我们休息片刻,便又往上走了走,找到一个观看日出的地方,冻到快要放弃了,困到感觉自己坚持不下去了,就在我们想要下山之际,渐渐,天边出现亮光,要日出了!于是,我们观看了日出全景,看罢,便下山回去了。这时,腿早已疼得厉害,终于到了中天门时,我们坚持不下去了,许是因为腿的酸痛,眼睛的疲惫,我们决定做车下山,下山后,更是回去就躺同学的宿舍睡着了。
虽是那一小角的日出光亮,又经历了那么多的痛苦,也觉得值得了。
【篇二:因为有书所以快乐】
每一片叶子都曾栖息过梦想,每一本好书都散发着光明和力量。书,就是一位朋友,也是一个你想去就去的乐园。
书,是一个知识宝库,让我从中得到了快乐。有人问,快乐是什么呢?“春风得意马蹄急,一日看尽长安花”,是读书人登科后的快乐:“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是诗人回归真性情的快乐。书带给我们的快乐,几乎举不胜举。有了书,快乐就在我身边。
国庆节放假了,我又蹦又跳地和妈妈一起去新华书店,心想:总算又能随心所欲地看书了!可是,才刚走到一半,妈妈的目光就被一家童装店吸引了,二话不说,拉着我的手就往里面走:“奇奇,这件衣服好不好看?这条牛仔裙是不是小了啊?有没有大一点的?”啊,说好的去新华书店呢?怎么变成看衣服了?“妈妈,还是去新华书店吧,别耽误了我看书的时间!”“真是个离不了书的书呆子,那就走吧!”“嗯!”一走进新华书店,我立刻飞奔到儿童文学类书籍那里,眼睛飞快地越过一本本花花绿绿的书。《红门》?不对。《兔子坡》?也不对。《阁楼里的秘密》?对啦!上次看到哪儿啦?哦,56页,在这里。我就像一匹饿狼,如饥似渴地读着书。在这里,我就像一条鱼儿,从小溪欢快地游向知识的大海……咦,看着看着,怎么觉得身上凉飕飕的?啊!原来我正站在空调前面,凉风正对着我使劲吹呢!得赶紧换个地方了,哎,还是算了吧,快看到精彩部分了,真不想挪动一步。我只好站在那里继续看。也不知道过了多久,只听见耳边传来妈妈的声音:“奇奇,都快要吃中饭了,怎么还不走?”我这才依依不舍地离开。虽然回家都打喷嚏了,可我还是感到很快乐。
因为有书,所以快乐!
【篇三:家乡的景色作文】
我的家乡在山东,那里风景优美,是孔子的故乡。今天,我要给大家介绍的就是家乡的泰山。
泰山位于山东省的中部泰安境内,是五岳之首。它不但因为历史悠久、风景优美而引人入胜,同时还因为它日出时的景色奇美、变化多端而闻名于世。
站在泰山脚下,抬头望去,只见雄伟的泰山巍然屹立,直入云霄,隐隐约约地可以看到山顶的南天门。弯弯曲曲的十八盘,就像一条银色的丝带,从天上飘落下来。山上的山路蜿蜒,树木青翠,松柏夹道,路旁的'野花万紫千红,山间小溪哗哗地流着,石壁上刻了很多风格不同的古人诗词,如“人间天上”、“五岳独尊”……大多数都是赞美泰山秀丽的景色。山顶,古朴典雅的古代建筑一个接一个,有岱庙、王母池、红门、万仙楼、斗母宫……名胜古迹数不胜数。在晴朗的早晨,站在泰山顶上举目远眺,幸运的话,你还能看到著名的“泰山日出”。
家乡的泰山真是景色优美,巍峨雄伟,令人流连忘返!
【篇四:予你一个金色的梦】
杜小康凝视着红门被移走的地方,既在凝视,又在思考。那扇红门在他眼前忽然呈现,又消失不见,曾经的岁月在他脑中翻滚着,曙红色的天空倒映在他的脸上,如红门曾经喜庆的景象。往事如烟,在黄昏下绽放。
他心中已没了杂念,只要能过日子就好了,哪怕更艰苦。父亲身体一直不好,母亲去街上工作了,他带着一只柳篮,在校门口卖小商品。清风拂过,吹来油麻地小学的读书声,此时的杜小康似乎已经忘了学校,但他的眼睛却悄悄蒙上了一层泪水。他暗暗想着自己有了钱,可以去向老师们借书,想到这儿,他嘴角微微上扬,虽然他已经很久没有再想起他的学业了。中午,同学们出了校园,看到了那个依旧是一尘不染,面带微笑,在阳光下皮肤泽泽生辉的杜小康。午时阳光强烈,杜小康辛勤地做着买卖,汗珠一滴一滴落了下来,这里面饱含着杜小康的困苦和梦想……
黄昏,杜小康做完了自己的买卖,一件令他意想不到的事发生了。蒋一轮老师径直向他走来,笑着说:“想读书么?”杜小康没有回答,他或许是被这突如其来的惊喜吓住了,一时不知怎么回答。他的双手不住地搓着,脸上充盈着喜悦的笑容。“跟我走吧,我教你读书!”杜小康坐在蒋一轮的办公室,在他眼里,这简直如梦般甜美,既虚幻又让人难以置信。
苦难会有,甚至是常驻心间,但对于杜小康而言,这苦难让他成长,成为了一个不一样的杜小康。每天傍晚,迎着黄昏的光芒走入老师办公室的那一刻都是神圣的。这宛如一个金色的梦。
【篇五:乐观的力量】
这个寒假,我读了《草房子》一书。
《草房子》的作者是著名的儿童作家曹文轩。他曾获得过国际安徒生奖,第九届冰心文学奖等等。本书还被改编成电影,获过奖。
这本书描述了男孩桑桑刻骨铭心、终身难忘的六年小学生活。六年中,他亲眼目睹或者直接参与了一连串看似寻常但又催人泪下、撼动人心的事件。
其中,我最喜爱的章节是《红门(一)》和《红门(二)》。这两个章节主要讲了红门中的杜小康原先是个家庭富有的孩子。别人没有皮带,很费劲才能解开裤子上厕所,只有他可以把皮带轻松一抽,就可以上厕所了。别的孩子没有自行车,而杜小康有。后来,杜小康的家产几乎赔得一无所有了,只能靠放鸭为生。这两个章节让我明白了人生路上不会一帆风顺,总会有这样那样的困难,我们要想办法克服种种困难。
我最喜欢的人物是桑桑。他在第九章《药寮》中得了鼠疮,可他没有因为得了重病郁郁寡欢,而是积极乐观地面对生活,帮助需要帮助的人。这种遇到问题乐观地去看待它的精神令我敬佩。我们的班小丁也是这样。他练习篮球非常刻苦。遇到一个比较难的动作,他没有放弃练球,而是一遍又一遍地练习着。有时被球砸到手,手都紫了;有时练着练着,脚也疼了。因为他的乐观不放弃,终于练成了高难度动作。
我也要学习桑桑,做一个遇到困难不退缩的人,把不好的事情换一个角度看,生活会更快乐。
【篇六:那一刻,我停下了脚步】
窗外的长风流淌过叶片的脉落,阳光的跃动投下过斑斑点点,抖落一地惬意。天边自在飘荡的半亩云,像极了我悠远的心情和那渐行渐远的脚步。
这个繁忙的城市赐予我属于它的节奏,脚步是那般不宁,那般狂躁,没有什么能驱使我停下脚步,就这么一直在跃进的时代中,大步向前……
老家要拆迁了……
一家人忙里忙外,不知是为喜悦或是悲伤而劳作。那匆匆的脚步声,回响在这空旷的“历史遗迹”中。
不知为什么,躁动的心一旦进入这绿林包围着的世外源林,便不由自主地停息下来,却也拴不住不停前行的脚步。因为,满载记忆的庄园逝去了,逝去了人,也逝去了情,也逝去了永不归复的魂。
脚步声在院落之间回响,回忆着儿时村庄的繁盛兴旺,环顾着今朝红门褪去的年华。说不尽的,是时代的变迁,岁月的忧伤。在这儿,没有催促脚步的浮躁,唯有留下的是一辈辈人丢下的苍桑。
祖辈的泪,折射出昔日不息的炊烟,昔日不惜的话语,还有那亘古不变的,故乡的根。
远方,长长的田埂,无数破败的土房就和我一样,望着新城市的灯火。沉厚的红门,掩映着一个又一个世界,等待着一场又一场与风的期约,呼唤着一次又一次的轮回。它,也许被一个时代遗弃,被一个远去的人遗忘,但此刻,我停下脚步,回味着,随风而去的乡愁……
【篇七:登泰山】
暑假,我们一家人一起去山东的泰安市登泰山。
我们乘车来到了泰山脚下。云雾中,一座巨大的高山展现在我眼前。一层蒙蒙的薄雾把整座山都笼罩起来,十分壮丽!爸爸说:“这就是传说中的五岳独尊——泰山。
开始登山了,我们来到了孔子登临处。原来孔子也登上过泰山啊。爸爸还告诉我:“孟子对孔子登上泰山赞叹不已,写下了“登泰山而晓天下”的千古名句。”
经过孔子登临处,我们又来到了红门。据说,通过红门就正式开始登山了。我手拿登山棒,爬呀爬!路旁山清水秀,鸟语花香,景色美丽极了。
经过千辛万苦,我们终于来到了泰山的半山腰——中天门。我们在那里坐索道直达山顶的南天门。一下索道,忽然,一阵寒风袭来,冷得我瑟瑟发抖。原来这里是泰山山顶。因为山顶太高了,所以导致气温骤降。原本38度的温度瞬间降到了15度,难怪那么冷。只见外面雾气腾腾,就像人间仙境。
我们继续前进,走过一条窄长的小路,眼前隐隐约约地出现了一幢大楼,楼上刻着“南天门”三个大字。南天门旁人山人海,到处都是人声,到处都是人影。人们有的在南天门下休息,有的在南天门合影,还有的在眺望远处的风景。爸爸看看地图说:“离泰山顶——玉皇顶只有0。8千米了。”我喜出望外,拉着爸爸妈妈的手就往玉皇顶跑去。到了玉皇顶,我站在“五岳独尊”旁,真正感受到了“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气魄!
【篇八:观《草房子》有感】
在《草房子》中,有一片油麻地,这里发生了许多令人难以忘怀的事。
杜小康是油麻地小学的一名学生。家境宽裕给了他十足的优越感,却没有惯坏他的脾气。他会把自行车借给同学骑,这也增加了他在同学中的声望。校长的儿子桑桑因为他出尽了风头而讨厌他。杜小康却邀他去打麦场骑车,并造就了一段短小的友谊。而他们贪玩导致打麦场的失火,桑桑选择看逃避,而杜小康却选择挺身而出揽下了一切责任。在这个还在念小学的人身上,我看到了他的责任心,看到了他有担当且宽容的心。
杜小康的生活也不是一帆风顺的,他的父亲被人指责卖假醋,于是,原本令人艳羡的生活骤变。祸不单行,随之而来的是又一重打击。作者似乎有意突出他家的悲剧:本想东山再起的父子俩在养鸭时,鸭却把别人家刚放下的鱼苗都吃掉了。后来,杜小康的父亲死了。他们家闪耀了好几代、象征着尊严的红门被卸走。
杜小康家的红门是最让他们一家为之骄傲的存在。灾难甫一击来,面对咄咄逼人的债主,他们怎么都不愿拿这红门来抵债。可生活的苦痛却一次次打击着他们父子俩。最后,杜小康父子俩麻木了,被生活击倒了,乃至杜小康的父亲随手就将红门拿出抵债,荣耀对他们已经不重要了。
油麻地的悲剧堆叠,杜小康只是一个小人物,可能不久就会从这里的老少口中被遗忘。但油麻地不会忘,看过这部电影的人不会忘,这个坚强、不服输、敢于承担、宽容的男孩在扛起家中的重担前,也曾是那么幸福快乐。
在油麻地这个大舞台中,曹文轩安排了其中的演员,其中最完美的,或许就是杜小康,作者刻画了这个人物的血肉,也赋予了他更深层的意义,照进了现实,照进了当时的社会画影。
【篇九:我与《草房子》的邂逅】
一个温暖的午后,我来到书店,寻找着一本称心如意的书。
忽然,我眼前一亮―《草房子》,咦?这本书的书名好奇特,看看吧,心中有一个声音呼唤着我。
刚翻开这本书,我便被吸引住了,这一个个优美的文字如一朵朵婀娜多姿的奇花异蕊。一个个沁人心脾令我陶醉其中,我像只鱼儿,畅游在这优雅﹑唯美的文字中。我毫不犹豫的买下了它。
这本书,如同一盏散发着人性光辉的明灯,点亮我的心扉,点亮我的人生。
在这“花海”中,最震撼人心的莫过于秦大奶奶。她是书中最顽固的人,在油麻地生活了几十年,房子龟缩在学校一角,被校长当做污点,被人们当做坏婆子,孩子们都怕她。然而,在一个春天,她救了落水的乔乔,在所有人的悉心照顾下,秦大奶奶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她用生命余辉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最后,她为了救一只南瓜,不慎落水,永远的离开了。
感动之余,我不禁想,是什么让奶奶在垂暮之年散发出人格的光彩?是油麻地人的爱,也是她感恩的心。关爱﹑淳朴﹑感恩写下秦大奶奶最后一笔。
而读过《红门》这一章时,更让我明白了:人生如一条迷宫,只要我们跨过坎坷,便会迎来平坦的大陆,黎明的曙光。苦难来临满怀希望,微笑面对,让所有人看到你与厄运相拼的悲怆与优雅。
《草房子》如歌﹑如诗﹑如画,带给我们美好的回忆和美丽的遐想……
【篇十:红门】
在我儿时的记忆里,爷爷老房子前那一扇红色的门是最显眼的。
深红色的红门上满是岁月走过的痕迹,虽然刷了一层又一层的红漆,但时间的铁锈依旧清晰可见,深深印在红门沧桑的脸上。红门很大,很红,在几幢并排而建的老房子里,又大又显眼。红门外是爷爷家的一小片自留地,用红色的砖砌成一个长方体,里面种过许多蔬菜:南瓜、茄子、青菜、丝瓜、辣椒,一茬接一茬地长着。自留地旁有几根碗口粗的木桩,架在一起形成一个高高大大的木架。一到每年的八九月份,葡萄藤就爬满了木头架,一串串闪着水晶光泽的青葡萄垂下来,被蜿蜒的藤蔓包裹保护起来,像是不想要被我们摘去这些宝贝。每到了这个时候,爷爷就会小心地剪下一串串饱熟的葡萄,细致地洗净,端上老旧的方木桌,让早已围坐在桌沿的我们饱尝一顿。
红门前除了葡萄架和红砖砌成的菜园子,还有一片空地,这里时常成为我和儿时玩伴度过欢乐时光的地方。记得小时候最先流行起来的游戏是跳房子和砸纸牌,用红色的碎砖块在灰白色的水泥地面上画出经纬线,不要求线条笔直整洁,只要清晰可见就行,用单腿跳格子作为基本规则,踢石子作为得分手段,踢中一个标着10分的框就能让我们兴奋地蹦起老高。踢完房子还不算完,大家纷纷拿出自己珍藏许久的纸牌又砸起来,赢了的孩子脸上挂满幸福骄傲的笑容,输的孩子脸上虽然写满了不开心和沮丧,但心里都在憋着一股子劲,要在下一次赢回来。
随着年龄的增长,物质生活的丰富,跳房子和砸纸牌的游戏也就不再流行了,校园边的杂货店里卖的悠悠球、四驱车、玩具枪和战斗陀螺成了我们人手一个的新宝贝。依然是我们几个小伙伴,依然是在红门前的空地上,我们用这些竞技性很强的玩具填满了大部分课余的时光。但无论儿时的玩具和游戏怎么变化,红门依旧不变,它就伫立在那里,像一位慈祥的老人,看着我们长大,直到我们都离它远去。
现在再回到爷爷的老房子,依旧是当年的光景,唯有红门已经消失不见了。崭新的防盗门可以替代红门成为更加安全的保障,却无法复制我们当年在红门前的快乐过往。人总是这样,在失去后才懂得珍惜,不只是饱经沧桑的红门已经不在,红门前曾经玩耍在一起的同伴也都各奔东西了。
也许有一天我们会再次聚在红门前,回忆着只属于我们的曾经。只是我们已无法知晓,那爬满铁锈的红色漆门是否还会一如当初,安静地站在我们彼此的旧时光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