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研究生的作文

【篇一:小学:晚餐】

小学六年级作文:晚餐

在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尝试过写作文吧,作文是人们把记忆中所存储的有关知识、经验和思想用书面形式表达出来的记叙方式。那要怎么写好作文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小学六年级作文:晚餐,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俗话说桌上教子,这确实是一种让人乐于接受的教育方法。一家人围坐在饭桌前边吃饭、边议论、边受到启发真是其乐无穷、受益匪浅。

周末的晚餐上,妈妈问我:你知道老家的叔公为什么一生都在农村吗?我说不知道。这时奶奶接过妈妈的话题,就跟我讲了一个有关叔公的故事:这个叔公小时候不想读书,读至初中二年级时,他有一件白色衬衣被人偷走了,便以此为由不愿再读下去了,尽管家人多方劝说,他还是于第二天就把东西全都搬回来了。搬回来之后,几天都没有一个人理他,他只好自己下田去干农活了。听到这里,我说:“叔公也真是太傻了,要是我,不管怎样都要把初中读下去。”奶奶接着说:“你知道就好,叔公就是因为不想读书而没有文化,到外面找不工作,所以只好困守在农村种田。”我听后,若有所思的点点头。

这时妈妈语重心长地对我说:现在是竞争时代、知识时代,只有知识才能改变命运,深圳的阿娜小姨在银行当了副科长还报名读研究生,小舅当了副庭长也还去广州读研究生;一个人不认真读书就没有前途,就会终生受苦;要求我要端正学习态度,认真听课,认真完成作业,努力打好基础,用优异的`成绩去实实现心中的梦想,通过自己的努力升上初中、高中,最后考上大学,成为祖国的有用之材。

这顿晚餐吃得时间特别长,非常有意义,既让我懂得了人生中的哲理,也教给了我许多人生中的经验,更让我认识到知识改变命运的道理。我一定要珍惜时光,以坚强的意志攻克学习上的困难,成为一个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的好学生,让妈妈高兴,为家人争光!

【篇二:家有“三才”】

每个家庭中都有颇具个性的人,我家就有“三才”,一位厨神,一个幽默大神,还有一个“研究生”——对应起来就是我的母亲,我的父亲,还有我,我们三人组合成了“三才”家庭。

母亲——我们家的厨神,毫不夸张的说,她真的很会煮饭。在我心目中,如果跟米其林星级大师相比较的话,我也会毫不犹豫地选择母亲做的菜。

我特别爱吃母亲做的红烧排骨,轻轻地咬上一口,嘴巴中回荡着红烧排骨的美味,甜而不腻,香中带辣,一丝一丝地诱惑着你的味蕾,让你只要吃上一小口,就再也停不下来。我也喜欢看母亲做菜和煮饭的样子,实话说,母亲煮饭就如同表演艺术一样,她那娴熟高超的动作,都深深地印刻在我的脑海里。

父亲——我们家的幽默大神,他特别喜欢搞笑。

有一次,我考的比较差,正在房间里伤心着。这时父亲回来了,看我没有出来接迎父亲,跑过来一看我一脸的泪水,顿时就说:“哎呀,怎么在下雨,房子都漏水了,我要上去看看。”我听了,霎时破涕为笑。父亲又说:“老天爷怎么变脸这么快呀,眼看着就天晴了?”而我的心情,也一下子随着父亲的风趣而转悲为喜。

我——“研究生”——因为我对许多东西都曾好奇过。

曾几何时,我看到闹钟不吃不喝走了很久,我就怀疑里面是不是住着个小人,每天控制着时间的走动。在好奇的驱使下,我把闹钟给拆了,发现里面根本没有什么所谓的小人,我又查阅资料,终于把自己的困惑给解决了。父亲戏言再也不敢把我一个人放在家里了,怕我哪一天思考房子是怎么来的,会把房子给拆了。

这就是我们融洽的四口之家!诶,前面不是说只有三个人吗?怎么又多了一人呢?悄悄地告诉你们,多的那一个人是我的姐姐,想要了解我的姐姐,请听下回解说。

【篇三:优秀作文自我介绍】

我是一个性格开朗的女孩儿,我的名字叫陈硕,看过这一姓名,很有可能有些人会觉得我是一个男孩儿,其实我是一个性情较为性格外向的女生。由于我的爸爸姓陈,也是研究生,因此一家人都期待我可以像父亲那般也是研究生。

是我一头乌亮发光的秀发,喜爱梳一把马尾巴。我有一个椭圆型的脸蛋儿,像一小生鸡蛋,在哪椭圆型的脸部,长出一双又大又灵的双眼,眼睛里的黑眼珠,像一个黑葡萄。我的鼻部高高地,嘴唇红彤彤,一谈起话来就不停,我真是喜爱妈妈帮我的这张脸。我今年十二岁了,是家中的独子,也是家中的“掌上明珠”,父亲、妈妈平常都萌宠着我。

我还在班里的学习培训尽管算不上数一数二,确是有名气,我的人缘人品也很好,班里有一大半的同学们全是我最好的朋友,在其中还有我的“真心朋友”。我不但身边的朋友,并且个人爱好也多的了不得,有:“绘画、玩手机、游水、弹琴、去看书……。我最喜欢去看书了。我不大的情况下,父亲就?我买了很多的认字指南,还常常帮我读一些童话故事书,可以说,我的童年生活便是在书海中渡过的。伴随着我年纪的提高,我们家的书也愈来愈多,如今我们家就象一座小公共图书馆,到处都是书,自己的书也是多得不计其数,整整的放了2个木柜。尽管我平时一向很节省,可是对购书却毫不吝啬,要是是我很喜欢好用的书,并且并不是很贵,我一定会立刻买下。有时我碰到一本好书,又由于价钱很贵而不可以买,我一定会翻来翻去地看很多遍才甘愿,因此每一次我一进图书店,都需看上半天。高尔基以前说过:“书籍是人们发展的台阶”。而因为我确信:好书推荐能伴我一生。我经常由于去看书而误了别的的事儿,因而父亲、妈妈常常疏导我讲:“去看书要学好适而可止”。因此有时候因为我很抓狂,思来想去,我下决心,之后一定要学好抑制、抑制再抑制!

我眼中的自己,一个喜欢读书的小姑娘。

【篇四:轻狂是绊脚石】

在每个人的成长中,轻狂对我们来说是绊脚石,对我们没有丝毫利处,所以我们应丢掉轻狂,做一个举止得体的人。

新入学的研究生郝相赫对教授出言不逊皆称他们“垃圾”,这是何等的张狂!即使郝相赫的知识水平已达到无人能比,也应知“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的道理。但是他的做法与研究生的品质成反比,归根于他内心的轻狂,他的轻狂,必定会成为他人生路中的绊脚石。

西楚霸王项羽即使在乌江死的时候也不知是什么原因使他死的。面对乌江亭长的劝告,他口出狂言:“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一昧的将失败归根于上天,而丝毫没有认为是自己的轻狂。即使被困也说出:“吾身经千余战,所挡者倒,所击身服。”如果没有身边战士的英勇善战,项羽一人能每场战争都胜利吗?这不是轻狂的表现又是什么呢?若不是他的轻狂,自以为自己手握雄兵,不在鸿门宴中杀掉刘邦,怎么落得如此情形?

相反,刘邦却没有项羽那样轻狂,自以为是。他深知自己的能力有限,曾经对部下说:“我刘邦虽然不才,但是带兵打仗有韩信,出谋划策有萧何,我唯一能做的便是听从他们的建议。”与项羽相比,刘邦显得很有自知之明,正是因为刘邦不轻狂,才使得他能从不利的条件下反败为胜,建立大汉王朝。由此可知,轻狂者即使特别厉害,也会最终落得失败下场。所以做人需谦虚,深知人外有人,天外有天,才能抛掉轻狂,做一个成功之人。

一个轻狂的民族,必不利于他们的发展。日本曾在侵略战争中,扬言说:“三月亡华!”殊不知,即使打了十四年,也没有占领中国。日本民族的轻狂害了他们,在中日战争中日本军队有如此多的青少年被迫充军,但还以为自己能取胜。轻狂的人,没有好的下场:轻狂的民族必将走向灭亡。

相反,那些名人却很谦卑,不轻狂,不自以为是。毛泽东能在开国大典前邀请自己的老师;居里夫人能获奖后请自己老师上台演讲;十大元帅之首朱德能为自己的母亲洗脚……这些人,能在成名之后不轻狂,实在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能取得成功的人,必定是不轻狂的人,故抛弃轻狂,做一个不轻狂的人。

【篇五:读书能否“钱途”论】

最近几天,我在语文报纸上看到一篇文章,叫《读书不能“钱途”论》。

这篇文章大致讲述了读书的真正作用,以及告诉我们读书的价值不能用金钱衡量。

看完之后呢,我有很多不解∶一、读书为什么不能“钱途”论;二、读书的真正意义是什么;三、读书为了什么。这三个问题,如果按照短文里面解释就是读书是为了陶冶情操,修身养性。这种回答我无法理解。

在我看来,读书应该“钱途”论。有人肯定要问我为什么∶首先,看看短文里的例子,一个研究生睡桥洞,这无疑是个笑话,一个研究生既然会如此地步;然后,我们再看看实际,平时家长总是教育我们,现在要好好读书,不然以后过不了好日子,好日子是什么?答:有钱。有人又要问了:不一定有钱才能过好日子,精神世界如果富裕,那么物质世界就不用。提这个问题的话肯定是没有注意上面的例子,那个住桥洞的是个研究生,他的精神世界不富裕吗?所以,读再多的书,上再好的学校,如果将来没有钱,在这个社会将无法生存。

现在,我们解答最后的问题,读书为了什么。这个问题是我考虑了很久的问题:首先大家想想,你们父母告诉你们的读书为了什么,我想大多数是读书过好日子,我家是开饭馆的,家境一般,老爸经常说我:“你看我和你妈现在多辛苦,就因为我们没文化,所以,你要好好学习,有文化你就不用下力还能拿高工资。”

这句话很明显是告诉我读书的价值就是为了钱。还有一次,期末考试,考的不好,老爸说的第一句话让我很伤心,他说:“你考这么差让我以后怎么吹牛?”我听了后,感到伤心:我读书就是让你吹牛吗?那我还不如不读呢。

所以,按照我们上述情况,我总结了一个等式(此等式纯属个人实际理解所得,仅供参考):

读书为了获得成功,成功为了过更好的生活

更好生活的前提是要有钱

所以读书为了钱

这个公式无疑是个谬论,可是当今社会就这样:你没有钱,办事难,你会被瞧不起,会被嘲笑,因为你没有钱。可是钱再重要,家长也不能给孩子灌谬论,让孩子从小就拜金主义,谢谢。读书绝不能“钱途”论。

【篇六:与众不同的老师作文400字】

【篇一:与众不同的美术老师】

(田凌昊)

我们班有一位“北大”的研究生。很幽默,画法高,没错,说的就是我们的美术老师啊!我们都期待他的到来。

为什么说美术老师是“北大”的呢?原来这是老师的玩笑。那一天,老师面无表情的到了教室,扫视了一下班上,我们班死气沉沉的,所以老师心平气和,一本正经,镇定自若地说:“我是北大的研究生!”这一句话直接惊到了我们,我们半信半疑。同学们都很想知道这个心平气和,一本正经,镇定自若的老师是不是北大的研究生。老师一扫视,似乎看出了同学们疑问,于是微微一笑,说:“北环大道的。”同学们像发疯似的大笑,“哇哈哈,哇哈哈……”这笑声一楼一年级似乎都可以听见。美术老师真是与众不同。

还有一次,老师要画罗西贝,画完了,“罗西贝”的身高矮矮的,肥肥的,双目有神,似乎在看着我们,罗西贝看见了还大笑呢。有的同学捧着他的腹部在那里不停的笑;有的同学竟然忍过来了,真是厉害;有的同学哈哈大笑……同学们的笑声让整栋楼都充满了魔性。

这就是我们与众不同的美术老师,全班人都喜爱他的到来。

【篇二:与众不同的洪老师】

(汪俊宏)

在我的学习生涯中,前前后后算起来有七、八位老师吧,犹如像天上的繁星一样数也数不清。但是能被我们记住的又有多少呢?而她,是我最尊敬的老师——洪老师。

一头乌黑的头发,纯朴的脸和一双水晶般的纯洁的大眼睛,如同齐天大圣的火眼金睛一般,上课时不管是哪位同学说话或者做小动作,她一眼就能看出来。

那是当我从一年级升到二年级时,我的小脑袋瓜里幻想着新来的老师是怎么样的时,突然一阵脚步声传进了我的耳朵,也打破了教室里的寂静。一位老师大步流星,笑容满面地走了进来说“大家好、我是你们的数学老师,我姓洪,大家可以叫我洪老师”。这声音高冷中带点温热。

洪老师很严厉,有同学犯了错都会严厉地批评。有一次,我忘记带数学作业了,结果让我站着上课,我一脸愧疚和害羞,但是我并不怪老师的处罚,因为自己犯了最不应该犯的错误,最后叫爸爸把作业送过来,老师把我训了一顿,同时也把我爸爸“教育”了一番。

洪老师虽然如此的严厉,但老师也是在为我们好,她的外表像冰山一样,内心却如火山般的温暖。

【篇三:与众不同的班主任】

(钟欣莹)

班主任有一双星星般的眼睛,将星辰大海收进眼底,那漆黑的眸子仿佛有着世界上最美好的事物。一闪一闪地。

还记得吗?开学第一天,他在黑板上画了一棵大树,让我们把新学期的目标写在便利贴上,再粘在大树上。如今,那棵大树已经不在了,便利贴也烟消云散了,可当时的情景依然在我心中:我们都贴完之后,路过的其他班的同学都不约而同地投来羡慕的眼光。是班主任,让我们的脸上充满了自豪,她是一个与众不同的人。她希望我们做一个有梦想、有目标的人,因为有了目标就有了前进的灯塔。

还有一次,他把图书角搬到了教室前方,又买了许许多多、各式各样的书,有:《我们爱科学》、《趣味语文》、《作文世界》、《少年科幻系列》等等,硬是不让图书角有一丁点缝隙,就是想让我们多看点课外书。现在每到课下,同学们都踊跃在班前的图书角,抢占阅读先机,生怕喜欢看的书不在了。这阅读劲儿“蹭蹭蹭”的往上涨呀……她是一个与众不同的人,一个时刻为我们着想的人。

她是一个与众不同的人,是值得被尊敬,被爱戴的。她就是我们与众不同的班主任。

【篇四:与众不同的班主任】

(万欣彤)

我们班的班主任姓刘,她美若天仙,浑身自带仙气,好似不食人烟。

刘老师给了我们其他班没有的课堂自由,那就是课前三分钟。每个上台的同学都是有备而来,他们会讲笑话、新闻以及课本上的情节,每次他们都讲得惟妙惟俏,有时还手舞足蹈,配上一些古往今来的经典动作,搞得我们全班同学都捧腹大笑。

刘老师还喜欢喝茶,而且是比较淡的。每当上课,她就会抱着语文书,端着一杯茶微笑着向我们走来。但上课时,她把茶杯放在讲台上一动不动,连看都不看一下。一到下课,笔锋一转,她就会坐着慢慢品茶,闭着眼微微一笑,就像是名符其实的“微笑天使”。

刘老师画画也超好看,以前我还不知道,直到有一次开家长会,老师在黑板上画画。画了不久,画出来的画好得让我目瞪口呆,嘴巴大得好似能塞下一个红彤彤的大苹果,还是我同桌提醒我这才把嘴闭上。

这就是与众不同的班主任,她就像灯塔,用光亮指引迷路的人,让他们找到回家的方向;她就像是爆竹,燃烧自己照亮他人。这就是她的与众不同之处!

【篇五:与众不同的刘老师】

(张月)

我有一个语文老师,刘老师,当我第一次见到她的时候,我就知道她一定不那么平凡。

一双柳叶眉的下方是那长长的睫毛和水灵灵的大眼睛,高高的鼻子下方是那红彤彤的樱桃小嘴,笑起来是多么甜美。尖尖的小脸上有一点黑斑,但不影响老师在我心中的地位。

刘老师很喜欢在上课的时候做一些让我们高兴的事情,但是只要她不开心了,那就非常的可怕啊!

一次语文课上,刘老师让我们模仿大猩猩的动作,一位同学站了起来,把大猩猩的动作模仿的生动形象,顿时,大家捧腹大笑,课堂就像菜市场一样吵闹,可能是因为我们笑的有点久的原因,刚刚还笑眯眯的刘老师脸一下子就灰了,她厉声呵斥的说道:“停”!突然就安静的只听见呼吸声,就怕空气突然安静,刘老师的眼神像箭一样可以刺穿同学们的心。

我们的刘老师虽然可怕,但是刘老师也是一个“仙女姐姐”,刘老师的“仙气”能迷倒所有的人,一下课总有同学围在她身旁,跟她讲笑话聊天,还有按摩师轮番上阵呢!刘老师的吸引力可真不一般啊!

这就是我与众不同的语文老师,一个善良美丽的老师,我最喜欢我的语文老师。

【篇七:读书的议论文】

近来不时地听到人们议论读书的价值,主要有两个声音:一是读书可以提高人的素养;另一种自然就是读书无用论了。

对于读书无用论,我是相当的不以为然。我不否认有些人不读书也能靠自己的能力混得很好,但请注意,这样的人只占极少数。我看到某些论坛上有人说本科生不如专科生,言辞之激实在令人叹服,文笔也不错。但是,这样的观点显然是很容易驳斥的。类似的,也有人在议论研究生不如本科生、大学生不如中专生云云,都是些站不住脚的谬论。就拿那篇说本科生不如专科生的帖子来说吧,作者只看到了少部分优秀的专科生和少部分在大学里混日子的`本科生,犯了以偏盖全的错误,直接导致他总结出“读书多没有用”的谬论。如果从总体上来说,毕业后谁更能在社会上站得住脚?谁能更有成就?答案就很明显了,必然是本科生。为什么?整个理论修养和人文修养都比你高一筹,你能不服吗?如果按照“读书无用论”的逻辑,那么最优秀的人非连斗大的“一”字也不认得的文盲莫属!

无独有偶,某些人只看了就业率,就说研究生不如本科生,这也是有失偏颇的。书读得越多,学习得就越深入,就业面也就相对变狭窄了。因此,研究生一时找不到合适的工作也是正常的。但是,无论从洞察问题的眼光还是解决问题的能力上看,研究生总体来说都要比本科生强,尤其是技术含量比较高的项目上,这是毋庸置疑的。

【篇八:写给奶奶的信】

亲爱的奶奶:

您好!

您的身体还好吗?我很担心这个您的身体一直都不好,虽然我小,但是这些我都知道。

奶奶,我和您呆的时间恐怕连一年都没有,甚至我都快忘记您的面貌了。现在的您骨瘦如柴,身体很虚弱,您可知道我有多么心痛,我痛,我自己没能帮到忙,我痛,我自己没有多去看你,以前的我是多么任性,要不是爸爸告诉我,我还依然那么任性。

奶奶,虽说您身体不好,但是你却依然在乎我的学习成绩,现在想起来都感觉这些在我心里是抹不掉的。您给我说过姐姐的成绩有多么好,有多优秀,我是有多么羡慕姐姐姐姐还去当了研究生,这时我立马就给您将强有力地说我要当一名警察,比研究生还要厉害,当时就给我说了一句谁说不会得去做才有意义,我就得看着你长大,我仰着头望着您那话儿,我得有多自豪啊!奶奶说你要考上了警校,我就买很多烟花和鞭炮来迎接,那时就不是你羡慕别人,是别人羡慕你。

虽然这些我都听不懂,但现在觉得这不仅是对我讲的一个道理,更是对我的期望。

还有,您平时也太节俭了,买个东西既要好又要便宜,买个洗衣粉都挑这个最便宜的,一般我都没看见您吃什么,鸡鸭鱼肉只是偶尔炖点鸡汤喝,虽然没回去喝的鸡汤肉都不多,但是汤的味道是特别的,而且一定是最鲜美的汤。

您就是这样一个人,一个会讲大道理的人,一个爱节俭的人,要没什么用的东西,您就是看都不想看一眼,然后买了东西回去,不用到最后一点点也不肯罢休。唉!这种习惯也是因为您以前贫穷的生活。

奶奶,这都不重要,重要的就是你要变得身体健康,大胆的花钱,多买些对身体好的东西。

祝您:福如东海、寿比南山

您的孙女:XX

【篇九:生命的芳香】

“奶奶,我来看您了。”一名约莫二十多岁的女子持着一束雏菊,放在了那块刻有“叶浅浅奶奶之墓”字样的墓碑前。如果不是看到这列字,人们或许还认不出眼前这位衣着普通的女子,竟是从名牌大学走出来的研究生,也不会有人知道她过去的那些事。

叶浅浅是她父母的第二个女儿。在那个没有“开放二胎”政策的年代,他们只好将她的户口迁入隔壁姓叶的人家里,而恰好叶家妻子不可生育,所以叶浅浅很快就成了他们家的一员。

就在两家人和睦相处的时候,一场突如其来的事故改变了叶浅浅的命运——因为金融投资失败,她的亲生父亲携母亲与姐姐慌乱而逃,而她的养父因为是负责人而受到了处罚,不久就入了狱。养母更是因此一蹶不振,本来羸弱的身子再受打击,日夜操劳后一病不起,靠着打点滴过日。

两个完整的家庭,如今只剩下了叶浅浅和她的奶奶两个人。奶奶似乎很喜欢雏菊,每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洒在枕边,叶浅浅总会看见那盆被奶奶放在窗台上的雏菊烁烁发光。嗅着一缕熟悉的清香,她才觉得一天才算真正开始了。下午放学回家,她看见一朵朵雏菊,淡白色的花瓣上总会沾着几滴清水,衬得整盆盆裁更加令人赏心悦目。叶浅浅是感受着雏菊淡淡的芳香入睡的,即使是夜深了她枕在桌上睡熟了,第二天也会发现自己身上盖了一条暖和的毯子——上面留着雏菊花香的味道。

“奶奶!奶奶!你看,那所国外名牌大学的录取通知书真的来了!”叶浅浅惊喜地拿着信封给奶奶看。这次,她才发现,自那次事故之后短短的五年时间,奶奶的脸更沧桑了,白头发一日比一日多,眼睛也不太好使了。奶奶颤颤巍巍地取出老花镜,拿起通知书,看了很久很久,眼中闪过惊喜,也闪过失落。

她还是走了,临走时奶奶让她把那盆雏菊也带走,说在家里也不方便照看,还是随着叶浅浅一起去国外吧。叶浅浅也应了,之后她在国外边赚钱边去考取研究生,但在学业的匆忙之中,雏菊却一日日枯萎了。当她以名牌大学研究生的身份回故乡时,奶奶却早已离开……

叶浅浅站在墓前,哽咽着说:“奶奶,你知道吗?雏菊的花语,是深藏在心底的爱啊!”

【篇十:寻找自身的盲点】

“要让我写自己的历史,我就写我的错误。”周恩来如是说。

一枚硬币有正反两面;一株玫瑰既有摇曳的倩影,也有如针的绵刺;而一个人,也许兴地有瞩目的成就,却必有或大或小的过失,这位太太正是由于站在错误的角度无法看清事物的真相造成自身认识上的错误。多年来她一直对对面的太太心有怨言、讥讽、嘲笑、恶语中伤……直到一位明察秋毫的朋友来到家里,才发现蒙上了灰渍的不是别人家的衣服,而是自家的窗子。不知在她得知真相时有没有心生懊悔,有没有将蒙在心窗上的灰尘摘去,但我知道睿智的人永远不会带着有色眼镜去洞察世界。

古话说,大智若愚。事实诚如这般,而那些看似精明的人却总是在做愚蠢的事,甚至将生命也弃置荒芜,震惊全国的复旦投毒案中的两个悲剧“主演”,便是这样的看似精明的青年人:两个复旦大学的硕士研究生。“复旦”、“研究生”这将是多少同龄人无法企及的高度,梦寐求之的学府。而这两个拥有这般才智的少年却再也没有机会将生命重来了。悲剧的起因,不可思议地,都是一些日常琐事就让林某对黄某心生不满,甚至是怀恨在心。直到愚人节那天,他决定投毒“愚弄”黄某,悲剧由此引发,两人的人生从此谢幕。这两个少年的错误正是只看别人缺点,没能反省自身。也许,再多一些时间,他们会发现彼此的闪光点,冰释前嫌同奔前程。可惜世间从来没有这些美好的假如。胸怀,还是坦荡的好。

《圣经·新约》中有一则寓言:“凡有的,还要加倍给他,叫他多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美国科学史研究者罗伯特从中提出这个术语,用以概括一种社会现象——马太效应。这种畸形的社会现象正是因为人们惯常青睐名家而带有色眼镜去审视平凡者。而这种魔咒应当如何打破?有人说,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攀升,国民素质却在不断下降,社会问题日益展露;食品安全问题,摔倒老人扶不扶问题,贫富两极分化,资源分配不均……但正如《双城记》的开头中说:“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改革开放提升了综合国力、生产力、人民生活水平,这是主流,这是功绩。这是应得到源自我们每个人内心的深刻认同的成果。当今时代,速度已然成为利益的节拍,但不是每个人在十字路口都会以利益为先。“最美妈妈”吴菊萍徒手接住坠楼女童;“最美教师”张丽莉为救学生失双腿;“最美司机”吴斌在生命尽头力保24名乘客安全……“最美现象”蔚然成风。

因此,问题确是客观上真实存在的,但遇事不能钻牛角尖,搞极端主义。有些社会现象是真实问题的映射。可论事的角度不同,映射的方向也必不相同,毕竟解决问题的实质还在于个人态度。就个人而言,生活难免不顺意,我们都会犯错。善待他人,也善待自己。寻找自身的盲点,不怨天尤人,不盲目悲喜。知人论世,通情达理。要懂得,悲观的人,先被自己打败,再被生活打败;而乐观的人,先战胜自己,再战胜生活!

热门推荐
1一件尴尬的事
2除草实践活动
3花隐笑靥
4假如我是一棵甜橙树
5你要相信你自己
6被自己感动
7那片油菜花海
8可爱的雪儿
9身边有特点的人
10在快乐中成长
11为人缘改变
12你凭什么不努力
13用爱筑巢
14冬日打雪仗
15存钱罐
16金色的秋天
17春之魅夏之美
18搬花
19冬天其实不冷
20家乡的秋天
21斗嘴风波
22嗑瓜子大赛
23那一片白衣胜雪
24紫丁香
25盲人摸象
26偏心的老师
27你让我如此陶醉
28神奇的火烧云
29那一刻,我毕业了
30高山上的故事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