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红与黑读后感】
政治的牺牲者
红色,是永不言败的奋斗精神;而黑色是处于绝望中的幻想破灭。《红与黑》确切的体现了这一点,在砍头前,于连说的那句:“我真正的罪在你们看来,因为我是一个下等人,竟敢同你们这些上等人讲平等。”更是让人掩卷三思,唏嘘不已。是什么让一个曾经意志坚强,满怀抱负的青年说出如此悲愤的感慨?是的,是政治的卑鄙残忍,利欲熏心,最后,于连被砍头了,他正是这个破败封建政治的牺牲者。
小说围绕主人公于连一生的奋斗与最终失败,其中夹杂着他两次悲愤的失败爱情。于连,是木匠的儿子,他整天看书,经常被父亲和哥哥毒打。于连,他更是哲学家,他崇拜拿破仑,崇拜他由下级军登上了世界顶峰。他坚毅努力,精明果敢,但是却是一个下等人,所以他从小就奋斗努力希望跻身上流社会,成为上等人。如此坚强的大好青年又怎会被砍头?又如何对瑞纳夫人开了两枪,而背负蓄意杀人的罪名?一切都是野心,一切都是政治的黑暗。
一个轮盘上是红色和黑色,小说中,“红色”是于连穿上红色军服而迈向成功的道路被阻塞,而“黑色”就是于连在野心驱使下的另一条路,是不顾一切穿上黑色教服往上爬。两条不同的道路,命运的断头台,是“少年野心家”最后付出的代价。于连的爱情坎坷而充满杀机。瑞纳夫人厌恶男人的粗俗,但是她对于连白皙的皮肤,温柔的眼神产生了好感。他们第一次偷偷握手,第一次萌生思念……瑞纳夫人在爱情与理智中徘徊,她知道她无法忘记这个大胆的青年。但是,她不知道,这仅仅是于连自尊心的满足,是他残暴的野心,瑞纳夫人是高贵美丽的贵族,而他却是个贫穷的下等人,他对她的爱是强烈的占有,是出于对权贵的报复。于连穿上了军服,但是他知道瑞纳夫人揭穿了他们的关系后,他恼羞成怒,买了支手枪,对瑞纳夫人开了两枪,悔恨的入狱了。对于瑞纳夫人,于连还有一丝真情,但是对与玛蒂尔德小姐是政治上追逐的爱情。玛蒂尔德少女的清高,贵族的傲慢,但是于连知道“她却能将社会上的好地位带给她丈夫”,野心吞噬了理智,于连疯狂的追求她。他不惜一切的骗取她的爱情,为的是地位,为的是权贵。两次失败的爱情,悲愤,痛苦,虚荣,自尊纠结其中,让人难以呼吸。
上流社会,纸醉金迷,利欲熏心一点一点吞噬着于连,腐蚀着于连。他亲眼目睹了上等人而你我诈,勾心斗角,他争着向上爬,最后,因枪击瑞纳夫人,而走上了断头台,断送了自己努力来的光明前途。他悲愤,他不满,他憎恨……
作者司汤达所表现的并没有对于连这个野心家给予批判,更多的是深切同情,对一个下等人拼命奋斗而没有成果而狠狠批判压在法国人头上政治黑暗的社会风气。
于连,是政治的牺牲者,红与黑,是轮盘上的人生赌博……
【篇二:项链续写】
玛蒂尔德听到这个消息后呆愣在原地,强忍住自己颤抖的双手,抓住了佛来思节的衣领吼道:“为什么你不早点说?”
佛来思节显然被吓傻了,时间仿佛停止了。不知过了多久,玛蒂尔德松开了双手,苦笑了两声,就同行尸走肉般回了家。
傍晚时分,玛蒂尔德来到佛来思节家,向那嵌着镜子的大衣柜走去,盒子里的珠宝比当年少多了,可却没有那条项链,玛蒂尔德疑惑地望向佛来思节。佛来思节吻了吻儿子的额头,其实这个男孩因患病,常年待在病房里,这几年巨额的医药费,将家底都耗光了。说到这儿,佛来思节突然抓住玛蒂尔德的双手,苦苦哀求道:“亲爱的玛蒂尔德,我求求你先别要回这条项链,我儿子的病情不断在恶化,可我们已经无力去承担这医药费了。”
可是,玛蒂尔德却发了疯似的,布满血丝的眼睛就像饿极了的野兽看见了猎物,疯狂地撕咬后,嘴角留下残余血迹,那爬满皱纹的脸,就像天地崩裂的缝隙,那么深邃,她疯了似的拍打着自己的脸,“十年,我十年的青春,都费在了这条项链上,你现在跟我说不还了?”
…………
无休止的哀求和抱怨,打破了小镇这个夜晚的宁静。
终于,玛蒂尔德拿到了这条项链。两个月后,佛来思节的儿子因病离世。
玛蒂尔德戴着项链站在镜子前,仿佛找回了当年的自己,可眼前却不断浮现那个男孩的脸。那脸色苍白、无力,可那水汪汪的眼睛却充满对这个世界的渴望与期待。想到这,玛蒂尔德的身体突然震了一下,这条美丽的项链就像沾满血的绳子,死死地锁住她的喉咙,越箍越紧……
【篇三:项链续写】
玛蒂尔德似乎听到自己的头顶炸开响雷,她呆坐在地上,浑身颤抖着,有泪顺着她的脸颊滑落。
“我会把项链还给你。”佛来思节太太松开孩子的手,蹲下抱住玛蒂尔德,轻轻抚摸着她那满是污渍的后背。
项链回来了。它被一只精致的盒子装着,一如玛蒂尔德十年前初见这个盒子。她发抖地将项链绕在脖子上,对着镜子:当年那柔美的面颊早已不复存在,只残留着一张饱经风霜、满是沧桑的皮,但脖子上悬挂的货真价实的金钢钻项链,似乎比以前更加璀璨。
玛蒂尔德把项链收起来了。不知为什么,她并不想把项链卖掉。她只是把项链放回盒子,连同她当年美好的风采,美丽的回忆,也一并放进去了。
几个月后的一天,“笃……笃……”一阵轻微的敲门声响起,可以听得出来,敲门的人好象很迟疑。玛蒂尔德在围裙上擦了擦手,旋开门把手。
门外站着一个面庞清秀的女孩,双手绞在一起,眼睛盯着脚尖。
玛蒂尔德当然认得她--这位善良的邻家女孩,在十年还债期间,帮了自己不少忙。
女孩似乎没料到这么快就开门,惊得向后退了一步。
“孩子,有什么事吗?”玛蒂尔德笑着拉住女孩的手,把她带进屋子。
“我不知道……也许……这很冒昧……”女孩的脸有些发红。“太太,我……我今晚需要参加一个舞会,这很难得……可是我没有一套像样的衣裙,您……可以借我一些钱……去买一套吗?”
玛蒂尔德仿佛看到了当年的自己,是那样渴望美丽。
“如果不可以……那……”
“不,孩子,我恰好有一套非常漂亮的裙子,如果你不嫌弃的话,你可以来试试。”
“真的吗!那太感谢您了!”女孩抓住玛蒂尔德的手,眼睛里闪着动人的光辉。
玛蒂尔德取出那套裙子,为女孩换上。十年过去了,这条裙子保存得依旧完好而且美丽,穿在女孩身上有一种典雅的美。女孩提着裙摆转了一圈,喃喃道:“真美啊。”
“等一下。”玛蒂尔德说,“还差了一件东西。”
她翻出了那一只黑色小盒子,轻轻启开盒盖,里面的金钢钻项链在阳光的照射下,折射出彩色的光晕。玛蒂尔德捧着项链,站在女孩身后,庄重而虔诚地将它绕在女孩的脖子上。
女孩瞪大眼睛,看着镜中的自己,用手指去抚摸项链,却在刚碰到项链时缩回了手,随即再把手放在项链上,描摹着项链上每一块宝石的纹路。
当晚,玛蒂尔德和女孩一起去了会场,但玛蒂尔德却没有进场,她只是站在窗边。
乐声响起,女孩牵着一位英俊男士的手,翩翩起舞,她像一只蝴蝶一样轻盈美丽,她胸前的金钢钻项链闪耀着夺目的光,她的脸上洋溢着幸福而快乐的笑容。
玛蒂尔德的眼前模糊了,她擦掉泪,退后一步,伸展双臂,绽放出鲜花般的笑容,在清辉下,随着音乐舞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