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木碗的作文

【篇一:遗憾】

亭院中,枫树依在,落叶不在,还能再生,而奶奶不在了,还能再回来吗……

奶奶在我的记忆中,是一位慈祥和蔼的人,她不管在什么时候,脸上总是带着笑容。她那标记性的笑容,往往在我的脑海中闪现,往往在夜深的时候想起奶奶,往往眼泪止不住的往下落,奶奶我想你了,奶奶我后悔,好后悔没能去见你一面……

奶奶读的书少,知道的东西也不多。就因为我小时候爱玩刀枪,拿着不知从哪捡的树枝、木棒,到处乱舞。奶奶看见了,怕那些有尖的树枝弄到我,于是就用木头帮我屑了一把木剑,连木剑上还刻有我的名字。我对这把木剑可喜欢,天天都戈拿在手里,心里要多高兴就有多高兴。有了木剑我还不满足,我就吵着让奶奶做别的东西。就这样奶奶的手工做得越来越好,而且种类还有好的。想木碗、木马、木鞋……刻得和真的一样,其中我最喜欢的就是一对木人呢,奶奶拿着他们对我说,这两人就是你和我……

家中的院子里,微风吹过枫叶一片片的落下。每当深夜,我想奶奶时,就会来到棵枫树旁。树下的叶一层又一层的,至从奶奶不在了,这就没有人来打扫了。我就总会在深夜一个人来打打,把叶子扫完后,露出了里面的一个老旧而有点腐烂样子的秋千,看着这,我再也仰制不住了,泪水哗哗的流,我摸着秋千,想到的是一个小男孩坐在秋千上,嚷着让老人推动他,而老人的脸上总是带着笑容入……

我现在多么的想时光能倒流,回到我和奶奶在一起的时光。即使不能回那么多久远,我还是想回到奶奶走的一刻,只要那一刻就好了。可是时光能倒流吗?不能,而我的后悔之心也越来越重,而一想到奶奶在临终前,还以为我准备的小东西,我的心后悔了。我每每的问自己,那一次为什么不去,为了不去,为了一个宴会,一个同学的宴会,不去值得吗?值得吗?

人往往要在失去了后,才懂得珍惜。而我现在终于明白了这件事,奶奶我想你,每能去入见你的最后一面,是我终生的遗憾……

树依在,叶依在,往事的一切都在……

【篇二:红薯粥】

今日,又喝最爱的红薯粥了。木碗依旧朴素,清香依旧诱人,味道依旧甘甜。一口软糯,一如从前,却觉得少了什么。

多年前的初秋,那时我不喜欢红薯。我认为它是丑陋的。从泥土里扒出来,满身的淤泥,甚至会爬出白乎乎的蠕虫。少时的我看中的是外表,从未关注其内心。

我也不喜回老家。初秋时分,乡下的蚊子依旧是成堆成团,你一袭长裙,换来一身包。再者,没有WIFI,没有电视电脑,成天闷在房间里,实是无趣。

直到那一天,我年迈的外婆看她小外孙女越发的不耐,提议到田埂上转一转。在母亲再三催促下,我穿了胶鞋,极不情愿的迈出了家门。

跟着外婆的脚步,慢悠悠的散步于田埂之上,乡下的秋阳暖暖地撒在身上,伴着外婆絮絮叨叨的轻语。忽的发现,天高云淡,虫鸣悦耳,稻田一望无际,微风裹着稻香与炊烟略过鼻尖,宁静惬意。余光中外婆神采奕奕的模样,令人惊讶,这还是这些天寡言少语的外婆吗?

“到了!”外婆苍老而又温和的声音传入耳中,随着外婆的指尖望去。一片茂盛的“绿萝地”?疑惑,不解。阳光中,外婆一脸慈爱,凝视着这片土地,似是回忆:“当你妈妈如你这么大时,也曾在这片土地里玩过。”

外婆熟练地拿起铲子,轻巧一铲,竟是一个脏脏的红薯!怪模怪样的红薯上,结着绿萝般茂盛的绿叶。被外婆提在手上,像故事里的小地精。我错愕不已,扬声问起:“阿婆,要挖这个?”外婆点了点头,期待的看着我。我不忍拒绝,只好拿起铲子。外婆笑了,眉眼弯弯。

一片绿叶丛中,一双粗糙又温暖的手包裹着一双小而稚嫩的手,一个弯弯宽厚的背影叠夹着一个削薄挺拔的背影,苍老的笑声中交杂着清脆的呐喊,惊起田间飞鸟阵阵。

外婆和我那一天收获丰满,满满一筐的红薯,大小不一。在晚霞的余晖中,沿着盲肠小道,与外婆肆意的唱着乡间小曲。我第一次连泥土粘上了脸也顾不上擦了。

晚上,外婆做了一顿红薯宴。当满满的红薯粥端上来时,清香萦绕,纯白的米,金黄的红薯,配上素雅的小木碗。我迫不及待的要下口,不顾外婆的提醒,忍着微烫的米粥,吸了一大口,米粒软糯却粒粒分明,红薯柔软清甜,一口下去,淡淡的甘甜唇留齿间。简简单单的一碗红薯羹却令人感到暖暖的幸福。月光下,烛辉中,一位老人满足的看着孩子的狼吞虎咽。

我还是要走了。临行前,外婆塞了好多东西给我,满满一大包。最后,又将那碗我用的小木碗用绸布包好,塞在我怀里。她说,若是我忘了,见了这个小木碗,就可以想起她了。我当时不以为然,笑嘻嘻地说:“阿婆,不会的。我会常回来看您的。”当时的我以为我忘不了,忘不了这些天的烤红薯,红薯干,红薯粥,更忘不了我的外婆。

可回城后,城里日复一日的快节奏生活,乡间闲适的日子渐渐淡去,忘却的一干二净。小木碗不知被我放哪了,诺言也早已抛之脑后。再次回乡时,却是……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孝,而亲不待。”不曾想,外婆那天站在窗口用衣襟擦泪是我们最后一次见面。乡间红薯依旧,斯人却已去。

后来,我一直在寻觅,尝试了许多的红薯粥,却总是有遗憾,总是丢了什么,许是今生也寻不回。

红薯粥缺一味,一味外婆的爱。口中香软,泪如雨下。

【篇三:最美的瞬间】

睡眼朦胧间,米香满室,每次被这无声的闹钟唤醒,都会迎来唇齿的节日。小小的勺子,舀起了一团团幸福的宠爱;腾腾的白气,升起了一缕缕温柔的感动;憨憨的木碗,记录着一个个美丽的瞬间。

小时候,我不爱吃早饭,妈妈为了给我增加营养,开始为我熬粥。一定是很早很早,妈妈就起来煮粥了。一定是很久很久,妈妈在厨房里守候。闻到粥香,我打着哈欠走向餐桌。妈妈总是朝我微微一笑,然后转身熄了文火,小心地将粥盛入我的木碗。妈妈轻轻舀起一小勺粥,撮起嘴唇轻轻将热气吹散,放在嘴边尝上一点点,再吹几下。那专注的眼神仿佛在呵护一个小小的婴儿!这样反复几遍之后,妈妈含着笑把勺子递到我嘴边。我喝了一口粥,这一口家常的米粥,让我的胃暖暖的,那味道像每个日子一样平常,也像每个日子一样透出米香。这吹粥递勺的动作,让美丽的瞬间在我心中定格。

十几年来,我总是在粥的香暖中开始新的一天。

前段时间,妈妈因胆囊炎住进了医院,医生嘱咐这段日子只能喝粥。我跑回家,找出砂锅,学着妈妈的样子挑米,淘洗,下锅,煮粥。热气蒸腾时,我第一次体会到妈妈的美丽心情。关火,盛粥,赶回医院。打开保温盒,米香弥漫里,我用勺子轻轻盛起一小勺粥,吹散热气放到唇边感受温度,再吹,反复几次后,温度适口,才将勺子递到妈妈嘴边。喝着粥,妈妈不语,只是微笑,笑得欣慰、笑得满足、笑得幸福。月光如水,病房无声,美丽的瞬间停滞下来。突然,我心底封存的妈妈笑着喂我喝粥的无数个瞬间,按照我的年龄段渐次浮起,与眼前的美丽瞬间轻轻撞击,我也被那感激、回报、担当交织在一起的快乐轻轻撞击。

爱在粥中,爱在寻常日子里。我终于也可以用我享受了多年的方式,用我的小小行动来爱我的妈妈了。

再简单不过的米粥,因为有爱,而有了特别的味道。再普通不过的日子,因为有爱,而有了珍惜的理由。再平常不过的瞬间,因为有爱,而变得美丽庄严。

【篇四:一块蛋糕】

生活中有许许多多的人拥有美好的品质,值得被人敬佩,但他们往往都是最不起眼的人。我也有敬佩的人,他是一个舍己为人的老乞丐。

他,总是拿着口破得不成样的小木碗蹲坐在中心菜场大门口,用乞求的目光盯着路上的行人,好像在说:“好心人,施舍点儿吧,我穷得响叮当,家中还有个老娘呢!”看着他那脏脏的脸,我总想给他一点儿钱,可我老是觉得他是假的乞丐,于是一直没理他。

一天,妈妈让我去买点儿土豆。进菜场时,老乞丐的破木碗里已经有了几元钱。当我出来时,老乞丐已不见踪影,原来他已经有足够的钱买一块蛋糕了。我看见他从蛋糕店出来,正想咬一口那香喷喷的蛋糕,却突然抬起头看向对面的一个角落。我顺着他的眼睛朝那边看,只见那里有一个和我差不多大但却断了左脚的乞丐男孩。老乞丐步履蹒跚地走过马路,来到那个孩子面前,把手中的蛋糕递给小男孩:“吃吧,一定要吃光,我想它很香。”可是小男孩连连摆手。老乞丐不管三七二十一,把蛋糕往他手里一塞,然后转身就走。男孩大口大口地啃着乞丐的蛋糕,那一刻,滚烫的眼泪从男孩眼眶中滚落。

回到家里,老乞丐的模样一直在我的脑海中挥之不去:我多么傻,这个老乞丐多么善良,而我却认为他是个骗子,但愿每个人都像他一样善良。

热门推荐
1跨过那道坎
2心里装着春天
3不老的厨房
4给母亲的一封信
5生命盛开的样子
6做一个有担当的人
7变脸老师
8生活因追梦而精彩
9啊!原来如此
10以书为友
11空想灭不了的黯淡
12爱和幸福
13寻找最美丽的你
14乡村书屋
15写雨的作文
16有妈妈真好
17抢橡皮
18漂流记
19《沙漠中的饭店》读后感
20我从未如此后悔过
21一件可笑的事
22田园风光
23这件事真让我开心
24桃花源擂茶
25家乡古韵多情味
26温暖的秋天
27只争朝夕
28我爱湖南的小吃
29呼唤百家争鸣的时代
30走吊桥作文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