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一张泛黄的老照片】
一日午后,阳光照进窗棂,我惬意地窝在沙发里,顺手翻看着茶几上的相册。一页一页地看下去,儿时欢快的记忆慢慢浮现在脑海里。我眼角的余光停留在一张小小的,边角还有些泛黄的照片上,微微翘起的嘴角瞬间耷拉下来,泪水渐渐盈满眼眶,虽然这张小小的照片在大大的相册中显得格外不起眼,但每次看到这张照片,我都忍不住潸然泪下,忆起那段难忘的时光。
这张照片大约摄于我三四岁的时候,照片上慈祥的老人是我的外公,彼时,他正站在我的身旁,牵着我的手,虽然只是一个再平常不过的镜头,却是我仅有的能寄托我的怀念的物件——外公他不喜欢照相,也不会用文字记录自己的生活,他所用过的物品,随着老房子的搬迁化为虚无,我的身边,仅留下这么一张照片。
外公做了一辈子农民,每天耕田、劳作,但他对于知识的渴望与重视,却是很多读书人都无法比拟的。外公只读过两年书,在读书的第二年,曾祖父猝死,身为长子的他给曾祖父办完丧事后,不得不缀学养家。长兄为父,他辛苦经营着家中的几亩薄田,扶持几个幼弟成家立业,而自己,却一生与书绝缘……外公常常抱着我坐在摇椅上,给我讲述他的故事,那些关于读书的美丽幻想,当时的我还很小,懵懵懂懂地听着,却不记得他说了些什么,但在他的述说中,因缀学回家而梦想破灭时的无助与无奈却化为一种悲凉的情绪感染着我,每当这时,顽皮的我不吵也不闹,能陪他坐半天……
转眼,我上小学了,他时常告诫我,要好好读书,好好学习,弥补他的遗憾。但那时的我欢喜的只有学校的热闹与欢乐,于是开始一味地嫌他唠叨,竟读不懂他眼里的失望与惋惜。让我始料不及的是,短短一年之后,我便再不能听到他的唠叨了,只能在梦中痛苦地忆起他弥留之际拉着我的手说:好好儿学……
我拭去眼角的泪痕,把那张泛黄的照片重新放入相册,带着那难以忘却的回忆——外公,您放心,我会好好学习,不会辜负您对我的期望,您的遗憾,我来替您弥补。
那张泛黄的照片,那些亲切的话语,定会成为我前进的动力,我会在人生的跑道上踏实地行走着,我相信,在我坚定的身影后,一定拖着一整个漂亮的夕阳!
【篇二:成长路上的好老师】
在我的成长路上,跌跌撞撞,可我从未迷恋过路旁的残香,因为总有一个鹤发童颜、手拄拐杖的迟暮老人站在我身边叮咛着我,给予我无限的力量。
这老人便是爷爷。
他只是一个成天忙于锄田种地的农民,却教会了我做人的道理。
那年春节,爷把我叫到跟前,“孙女儿,爷给你准备了压岁钱,你去找,我把它藏起来了!”“哇噻! 爷爷,放在哪啦?”爷爷没有回答,可是爷爷的眼睛却亮了,像极了一团火,一团熊熊燃烧的烈火,我惊愕住了。冥冥中,有一种本能朝着那片黑沃的土地走去。
我双手挽起袖口,拿起锄头,用力向上一抬,然后迅速落下,再抬,又落……不知不觉,10分钟过去了,我累得满头大汗,却一无所获,我用求助而生气的目光望着身后的爷爷,“钱,压岁钱呢?”爷爷笑了笑,没有再说什么,转身走了。
爷爷一瘸一拐的步伐在我的满是泪水的眼眶中模糊了,为什么?为什么这么骗我?我用仇恨的眼光怒视着这片被挖掘过的土地,在一个不起眼的角落,有一抹富有生机的绿色。这,是开春初发的嫩苗?望着它,我仿佛看到了“秋收万颗子”丰收景象。
啊! 我明白了! 这就是我压岁钱,爷爷一生中最珍爱的,陪伴了爷爷四十年的老友——土地。爷爷用他一生的宝贵经验告诉我:钱从土地中出来,土地才是人最大的财富。土地,它太质朴且沉默了,年轻人,都有谁会记着它?土地,就像爷爷。
我看着爷爷渐行渐过的身影,想到了艾青的那句话:“我爱这片土地,爱得深沉。”爷爷一生没识过几个大字,他所知道的,只是种地;他所关心的,也只是土地。他用宽厚粗糙的手,种了一年又一年的希望,他不愿意上城市去,宁可自己的二亩薄田,也从不去“享受”。他爱土地,就像爱自己的孩子一样,细心,精力都倾注在土地身上。爷爷与土地,土地与爷爷,有着血脉相连、密不可分的关系。
“做人要学会感恩,不能忘记自己的命根”这,是爷爷临终前的确确实实对我的嘱托。
是啊,做人怎能忘本?放心吧,爷爷,我成长路上的好老师,我一辈子都不会忘记,忘记这片土地,我们的根……
【篇三:永远不变的情思】
我的书桌上一直放着一张照片,是我百日的时候妈妈吻着我小脚丫逗得我咯咯地笑,感谢摄影师抓住了这精彩的瞬间,说是书桌,其实就是一块大木板搭在垒起的砖头上供我学习看书的地方,农村人,有这我很知足。
小时候爸爸在外打工,农活自然由妈妈承担,几亩薄田,硬是把俺妈锻炼成了行家里手,凡事她不甘落后,挖蒜时她连滚带爬、插秧时她行云流水、割麦时她镰刀舞翩跹,这些都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里。
农村人的身教胜似言传,农闲时,我最爱在床上听妈妈讲故事,高中毕业的妈妈,文学功底深厚,一旦讲起来,那是眉飞色舞,沉醉剧情,或柔声细语;或爱憎分明,动情处泪眼朦胧,高兴时开怀大笑,最后总不忘挠我脚心一下,感觉痒痒地,把我拉回现实。
总感觉家里的钱很紧张,买化肥、农药妈妈还经常赊账,种田靠天吃饭,下雨,妈妈担心农作物被淹;天晴,妈妈害怕农作物旱死。妈妈的表情就大蒜的行情表,只有我能读懂妈妈的内心,就是希望我出人头地,不再重复她的足迹。
我还算争气,小学我的成绩一直优异,我真的很懒,小学六年脚趾甲都是妈妈帮我剪,洗完脚,我把脚伸到她的怀里,独自看书,妈妈仿佛是在完成一件艺术品,轻拢慢捻抹复挑,末了还把我胖脚丫放在鼻前闻闻,说好臭噢,逗的我嘿嘿地笑,真是我今生不再有的享受。
我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最好的中学,离家了,住校了,很不习惯,12岁的我想念妈妈,晚上也懒得洗脚,泪水时常湿透枕巾,渴望周末、放假、休息,各种的不适应导致我成绩下滑,一次周末我睡在床上不想去学校,无论怎么说,我就是无动于衷,妈妈最后用树条狠狠地抽我的脚,最终我屈服了,上了公交,发现后视镜里妈妈在擦拭着眼角。
初二的时候我成绩就再也没有下来过,我花的钱带着妈妈的体温,我吃的饭含着妈妈的汗水,月假的时候,妈妈还想替我修剪脚趾甲,她不知道孩儿已经长大,她很难再揽脚入怀,只是在睡前,摸摸的我脚丫,问问我的家长里短。
真快,马上就要中考了,听说今年人数多,竞争力大,我莫名地紧张了,和妈妈通了电话,她听出了我的焦虑,那晚她接我回家,把我的脚揽在怀里,和我说着悄悄话:孩子,无论你最后考的结果是啥,在妈妈眼里,你都是那个最棒的娃……
我扭过头,看了一眼桌前的百日照,泪如雨下……
【篇四:大手拉小手】
脚印
小路上,阳光细碎地洒下一地,大手拉着小手,一步一个脚印走在小路上,时间渐渐流逝,小路上留下串串脚印,前方大道,金光万丈,大手拉着小手,走在日渐宽广的大道上,踏下一个个坚实的脚印,阔步向前。一个个脚印不仅仅是一次次成功,更是成长路上一点一滴的进步,大手牵起小手,一起走向光明的未来……
曾记,家乡是一个落后的小山村,交通闭塞,消息滞塞。街道上黄沙漫卷,腾起狂风,渐渐磨蚀了人们年少时的理想,蒙住了端详世界的眼睛,无数的人们只能一辈子困守在大山深处,面朝黄土背朝天,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在几亩薄田上踏下一遍又一遍浅浅的脚印,苦苦劳作,转身回望,看到的只是漫天狂沙,他们也曾向前,也曾留下脚印。物质的贫穷,精神的贫穷犹如道道铁镣,拖垮了乡下人眼中闪烁着的希望,一串串脚印终是在原地打转,开拓不了更宽广的视野……
而现如今,田里的庄稼收了一发又一发。秋日里的原野上,各种经济作物,洋溢着丰收的希望。收获的原野上各种农用机器轮番上阵,很快的便收获了一个秋天。曾经的几亩薄田已然成为了肥沃的原野,昔日拄着铁锹弓着背在地里劳作的农民,早已改变思想,使用起了新式机器。——这一切翻天覆地的变化,都得益于扶贫工作的开展,正因为党和国家的帮扶,小康路上,我们才能留下如此齐整的脚印,我们齐头并进,共同走在新时代的大道上。
贫穷不仅仅是物质的缺乏,还有精神上的贫瘠,在家乡里的一些小山沟里,很多人没有文化受旧传统观念的影响,不敢接受新鲜事物,扶贫基层工作者们走入山村实施精准扶贫,在泥泞的山间小路上,踏出一条教育之路来,同时也打开了人们闭塞的观念,使越来越多的人们走出去,就拿家乡的宋家沟来说吧,她曾经是一个不足百人的小村庄,经过扶贫工作者的努力建设,而今的宋家沟已成为一个新的旅游景点,成为家乡的一个文化名片,在这儿留下了越来越多的脚印,也传承了越来越多的文化。一个小村子到如今的景点,得益于扶贫工作的开展,一个村尚且如此,又何况一座城,一个国家呢?
我们每个人手牵手,个人的小手紧密相握,走在新时代的征程上,联成祖国的大手,密不可分。小手拉大手,大手牵小手,脱贫一起走,未来的道路上定会留下我们的脚印,时代的印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