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津贴费的作文

【篇一:在学习雷锋的日子里】

在这个被阳光所洒满的阳春三月里,阳光透过树影传递给心灵一个春天。传给我,传给你,也传给他。

一次,我不经意间的来到雷锋像前,想到了这位曾被毛主席题字“向雷锋同志学习”的家喻户晓的人物。

雷锋用自己鲜红的生命证明了自己,“用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

我曾经有幸看到过这样的一篇短文:

一次雷锋外出在沈阳站换车时,一出检票口便发现一群人围着一个背着小孩的中年妇女。原来这位妇女是从山东到吉林看丈夫的,但不幸的是他不小心把车票和钱丢了,雷锋那个自己仅有的津贴费,买了一张去吉林的火车票塞到大嫂手中。

大嫂含着眼泪说:“大兄弟你叫什么名字,是哪个单位的?”雷锋坚定的回答说:“我叫解放军,我住在中国。”说完后雷锋便又迅速的消失在人群中。这位大嫂望着雷锋远去的背影,心中充满了无限的感激。

雷锋对我最大的感触是:“做好事,不留名”,这给我带来了极大的鼓舞。

心灵的传递有何需触碰?自有爱的光芒从沉默的背影中投射,从凝望的双眼中散发,雷锋给予了我这份温暖,在茫茫人海中传递,在内心精神上完成了储存。

弘扬雷锋精神,传承中华文明。

文明学校也在这个春意绵绵的三月里,号召全体师生“文明三日行”的活动。这次活动是无私奉献,完全具有雷锋精神的公益活动。

树绿了,草青了,教室、宿舍、食堂、操场都掩映在这绿色的春天里。

在这绿色的校园内,到处都是文明的景象。

看,有些班级自己组织同学站队呢!只见他们的领队手捧着一幅共青团团旗,有声有势、整整齐齐的走出校园,不用说你也知道,他们是去敬老院帮助老人打理生活的。

瞧!操场上、草坪上、池塘边的纸屑与塑料袋,也都已无影无踪了。只能看到同学忙碌的身影和满载而归的垃圾桶。

心灵的春天在一个感到的瞬间,点燃了繁华的大地,雷锋精神在蔓延。

当旭日驱散夜的残暮时,当夕阳被朦胧的地平线吞噬时,我们不慌不忙的走着,文明三月,我们人人在行动。

风,柔柔地吹;枝头,悠悠的闪;明媚的春光洒在身上,暖在心里。烂漫的春花,啁啾的小鸟,透过春的灵秀,春的精神。啊!雷锋,你的精神像太阳,永远屹立在世界东方的天空,把光芒洒向大地。你是我们永远的春天!永远的导师!

【篇二:让雷锋精神回到我们身边】

“……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雷锋的这句话人人知晓,可在现代社会,又有几个人能像雷锋那样处处为他人着想,时时帮助他人呢?

“雷锋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车。”雷锋走到哪里,就把好事做到哪里。一次雷锋外出时,在车站看到一个背着小孩的中年妇女,得知她的车票和钱都丢了,雷锋用自己的津贴费买了一张火车票塞到大嫂手里。当大嫂问雷锋叫什么名字,在哪个单位时,他却回答:“我叫解放军,就住在中国。”雷锋做好事不留名也不求回报,他把帮助别人看做是自己身为一名解放军的责任。

几十年来,雷锋的名字是激励我们几代人成长的路标,他的精神曾经作为多少中国人的榜样。然而,雷锋精神却随着我们生活的美好渐渐远离了我们。有人质疑,有人嘲笑,也有人批判……

在二十一世纪,人人都想着怎样为自己,谁还会发扬雷锋精神帮助别人?难道雷锋精神真的过时了吗?

当你的钱包被小偷偷走,旁人看见却不敢吱声的时候;当你遇到困难,却没人愿意帮助你的时候;当你跌倒时,人们都在一旁嘲笑,却没有人来扶你的时候……你会是什么样的心情?如果这时有一个人伸出了援助之手,想要帮助你,你是喝令他走,说这种精神已经过时了,还是心存感激地接受帮助呢?我想人人都知道答案。

雷锋的事迹对有些人来说已经陌生,而对有些人来说是值得钦佩和学习的。可在生活物质水平高速发达的今天,雷锋精神不能消失,更不能认为是一种形式主义,我们反而要把这种时刻帮助他人,不计得失的精神继续传承和发扬下去,让祖祖辈辈的中国人记住雷锋这个响亮的名字!

“勿以善小而不为”,从小事做起,让雷锋精神回到我们身边。

【篇三:雷锋日记读后感】

“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润了一寸土地?如果你是一线阳光,你是否照亮了一分黑暗?如果你是一颗粮食,你是否哺育了有用的生命?如果你是一颗最小的螺丝钉,你是否永远坚守你的生活岗位……”这段精彩的语言,你或许会以为这是哪个名人的名言,但这不是,这只是《雷锋日记》中的一小段,也是他一生的写照。

每一次想起雷锋,就会想起这个故事。一次雷锋外出在沈阳站换车的时候,一出检票口,发现一群人围看一个背着小孩的中年妇女,原来这位妇女从山东去吉林看丈夫,车票和钱丢了。雷锋用自己的津贴费买了一张去吉林的火车票塞到大嫂手里,大嫂含着眼泪说:“大兄弟,你叫什么名字,是哪个单位的?“雷锋说:“我叫解放军,就住在中国”。

现在的世界,不光科技在发展,人心也在变。就拿现在的老人摔倒扶不扶的问题吧。由于媒体曝光出诸多扶助跌倒老人做好事反被老人诬为肇事者、甚至被法院以“常理判断”等逻辑推理的理由判决巨额赔款等案例,越来越多的人对搀扶跌倒老人心存忌惮。简单不过的举手之劳,有可能惹来无尽的麻烦。社会公德,传统道德,在我们犹豫的目光中渐渐丧失。不光是这个,现在我们别说邻里互助,就连邻居都可能不认识吧。

正因为这些,雷锋精神就成了当今社会上急需的了。这些年来,对很多人来说,感兴趣的不是我们自己是否在学雷锋,而是外国人在学雷锋,感兴趣的是西点军校是否有雷锋塑像,而不是我们的身边有多少雷锋。但是,不管怎样,英雄是不应该被遗忘的,雷锋精神是不应该被遗忘的。

现在有很多人觉得雷锋精神是“傻子”精神,但是,雷锋的这种“傻子”精神并没有过时,我们这个时代需要这种“傻子”精神,呼唤这种“傻子”精神。

【篇四:奉献好比长青不老的树】

鲁迅曾说过:“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儒子牛。”意思是说,他面对强大恐怖的恶势力可以横眉冷对,毫不畏缩,却是心甘情愿俯下身来为人民做牛做马。鲁迅先生这番话,表现出了伟大的奉献精神,好比一棵长青不老的树,至今仍活在每个中国人的心中。

奉献尽头是幸福。

雷锋在日记中写到:“把革命利益放在第一位,为党的事业贡献自己的一切,这才是最幸福。”雷锋他是这么说的,而实际上他也这么做了。在平凡的岗位上,他乐于助人,去到哪里,好事就做到哪里。他生活十分艰苦朴素,平时省吃俭用,可是,别人有难,他都会义不容辞的掏钱去帮助有一次雷锋因公出差,在沈阳换车时遇到一位妇女。她不幸把车票跟钱弄丢了,正愁眉苦脸。雷锋二话没说,用自己的津贴费补了一张车票塞到大嫂的手里,感动得那妇女泪珠一个劲儿地流。雷锋同志的种种行为,体现出了他助人不求回报的奉献精神,这也好比一棵长青不老的树,至今仍是人们心中的榜样,受无数人的爱戴与尊敬。

奉献推动科技腾飞。

为众人所知美貌与智慧并重的居里夫人,她却义无反顾地献身于科技事业,挤在一个矮小破旧的实验室里从事提炼镭的工作。当她在经过三年零九个月的艰苦努力,终于从400吨铀沥青矿、1000吨化学药品和800吨水中提炼出1克镭。镭的提炼成功震动了全世界。曾经有人劝她申请镭的专利,但居里夫人说:“科学家的研究成果应该公开发表,别人的研究,不应受到任何的限制。何况镭对病人是有好处的,我们不应该借此来谋利。”于是,居里夫人把她晚年千辛万苦提炼出来的镭赠给了用它研究治癌得实验室。居里夫人一生对科技界的贡献,更好比一棵长青不老的树,在每位科学家每位人类的心里牢牢扎根,钦佩之情油然而生。

真的,奉献好比一棵长青不老的树。你奉献的越多,奉献的程度越深,奉献的精神越伟大,人们就会永远都忘不了你。心甘情愿地奉献自己的一切,直到老去死去,那种站在最顶峰的奉献精神,能不为人们所赞颂,流芳百世吗?

热门推荐
1母爱
2试卷发下来之后
3站在的门口作文
4描写小狗的作文
5妈妈夸我真棒
6四季之美
7有趣的一堂课
8成长
9记忆的窍门
10打开一扇窗
11手机控的妈妈
12我和妹妹的“战争”
13毕业了
14一夜青春,十载生活
15尝试一次,再尝试一次
16家乡美景
17遇上碎片化的生活
18那一次我懂得了遵守时间
19与你一起走过的日子
20童年的梦
21奶奶的玫瑰
22人生第一笔稿费
23平凡工作中的不平凡
24乡村风光
25欢乐中华
26风雨中
27一堂心惊胆战的课
28学会放弃等于懂得拥有
29尘埃里的花朵作文
30坦然面对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