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夏韵】
骄阳似火,这个夏天将热发挥到了极致,似乎核聚变并不能满足他的炙热之心。春有春的姹紫嫣红,秋有秋的金华秋实,冬有冬的银装素裹,夏有夏的热情似火,有夏月蝉歌的美妙,他也有风雨后见彩虹的展露。夏,别有一番风韵。
刘禹锡辟常人之好。说出“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引得诗兴勃发。陶渊明独爱菊,居于隐逸。但在我的眼里夏不是大部分人眼中的“咄咄逼人”,而别有韵律。我们阻止不了夏的热情。他带来了比春天更大的生机,就连多种冷血动物也出来感染一下他们所缺的热血沸腾。夏的蝉声,不再是无停止的聒噪,而是夏的协奏。夏有磨难的过程,有见证风雨后的真谛,夏有月光最为皎洁。夏的夜最为热闹,满塘荷花,蛙声一片。天边满天星斗,似仙人在博弈,布局如此精巧。夏也是流星雨最多的一个季节。许愿的季,可见的无限慷慨热情。
夏季,有冰淇淋的无限诱惑,有感性的召唤,也有海湾对你的呐喊。这个充满着童趣的季节。夏天在小溪旁边钓龙虾,钓鱼儿,都有着夏的愉悦。夏,没有春的那番骄奢,没有秋的那番落舞,没有冬的那番凛冽。夏的韵味,是欢乐的快调,D调音。夏的昼是如此的火烈,而夜又是如此的安详谐音,昼有蝉歌,夜有蛙声,夏的生命从不停息,夏的歌声亦是神秘,是17年的出土后的生命呐喊,是游乐一天后的家族演唱,是夏所拥有的韵味,让我倒戈。
夏的雨。更是下得酣畅淋漓。他极少有毛毛细雨,即使细雨轻抚也会波无烟。他下得磅礴,下得倾盆。伴着电闪雷鸣,气势庞大,霹雳震耳,如滴滴荷花绽放在各类万物之上,又是一场交响曲。它不如春轻轻的走来,也不如秋悄然离去。它来得轰轰烈烈,走也轰轰烈烈。
夏的韵味,就是一篇华章。奏响华夏,热情气浪翻滚四海神州。夏之韵,微微情动我的心弦,让我爱上了这独特的你—夏。
【篇二:夏韵】
当树林间开始响起蝉的第一声鸣叫时,我便知道,夏天要来了。
早晨,晴空万里,云霞满天,太阳把一切都镀上了金黄色。一群美丽的小鸟在绿树的枝头上欢蹦乱跳,“叽叽”直叫。空气清新又凉爽,而且还散发出一种无法形容的芳香。深深呼吸一口气,令人精神饱满。
临近中午,天空一片湛蓝,暴烈的太阳把地面烤得滚烫滚烫。一阵微风吹来,暑热并未消退半分。蝉儿在树上“知了、知了”地叫着,声音低沉又缓慢,像在讲一个古老的故事。
老人们坐在树阴下,一边摇动扇子,一边谈论着家长里短。小鸟在树阴的保护下亮开委婉的歌喉,也加入了这个聚会,给夏日增加了几分情趣。
傍晚,晚霞映红了天空,也映红了整个海滩。海边的人越来越少了,因为他们知道,当太阳收起最后一抹余晖时,月亮和星星的狂欢时间也要到了。
我最喜欢的便是夏天的荷花。站在湖边,远远望去,一朵朵荷花在阳光的照拂下,散发出耀眼的光芒。走近一看,宽大的莲叶如同一把把绿色的大伞,供青蛙在上面跳来蹦去。莲叶层层叠叠,覆盖着整个湖面,不禁使人陶醉其中。
我仿佛穿着飘逸淡雅的长裙,脚尖轻轻地踮在莲叶上。伴随着微风,翩然起舞。耳边回荡着杨万里的诗句,乘着阳光,给它们插上了音符的翅膀。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篇三:校园的秋】
九月,秋来了。它悄无声息的潜入校园,将最后一丝夏韵吹散,看不见的脚印发散着清新,裹挟着诗意,轻轻的融入了我们的心……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雨像银灰色黏湿的蛛丝,斜织成一张轻柔的网,如梦似幻的轻笼着大学堂;淅淅沥沥的雨声仿佛秋专属的“无韵之离骚”,任凭雨水滑入口中,甜津津的,带有收获的味道;雨后,晴空万里,操场上的小水洼明镜般泛着光,似乎还依依不舍的留恋稍纵即逝的秋雨霏霏。
“秋风入窗里,罗帐起飘扬”。且听风吟,不带一丝杂音,仿佛轻纱般掠过我们面庞;当然,秋风也无时不在的表现着它的艺术天赋,为天空吹散了夏日的慵懒;为果实去除青涩的外衣;为树叶和稻子换上金黄色的礼服,为即将到来的的秋之盛会欢快起舞。
风停了,雨住了,夜深了,看似万籁俱寂了,其实不然,你看不见校园内万千片叶都在赶制自己的降落伞,为迎接大地的拥抱做着准备;有时候你会看到几片叶子在轻微摆动,却没有一点风,他们是在练舞,为昙花一现而努力,为一生目标而献身。
秋天对我们来说是结束,是小学时代的结束,它将成为记忆,尘封于脑海;秋天对我们来说也是开始,是新环境的开始,是结识新同学和老师的开始,是接受新知识的开始;秋天对我们来说更是成熟,一年长一岁,需要我们更好的迎接新的学习和生活。“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校园的秋看得见,摸不着。听不到,感得到。校园似乎没有桂花飘香,枫叶似火,可有最可爱,质朴,诗意的秋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