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青红丝的作文

【篇一:儿时的中秋节】

一年一度的中秋节又快到了,中秋节是亲人团聚的喜庆节日。月圆中秋夜,当一轮皎洁的明月挂上枝头,我们心中那份难舍的思念,在那青涩的记忆中,带着幽幽的情思,倾诉着思念的点点滴滴。

回味童年的时光,让我情不自禁想起了小时候过中秋节的点点滴滴。当时农村的经济条件还比较落后,平常根本没有什么零食可吃,只有逢年过节时才能吃顿比较丰盛的饭菜。中秋节家里可吃的月饼也很有限。在关中境内,每逢中秋节(八月十五)要给亲戚送月饼,那时父母会留下一小部分给我们分着吃,那时候的月饼一包八个或九个,用纸包着,包装非常简单,口味也很单一,相似于现在的五仁月饼,里面有青红丝、糖、黑芝麻、果仁等,但是吃起来却是满口留香,散发着浓浓的麦香味。

岁月匆匆,日月轮回,转眼几十年过去了。曾经的老式月饼基本也找不到了。但在那曾经的记忆中,皎洁的月光,圆圆的月饼,灿烂的笑声,总是会勾起那遥远的幸福和思念。

时至中秋,月饼飘香。在这样一个充满幸福的日子里,人们把对远方亲人的思念寄托于圆圆的月亮,希望月亮能够带走我们的思念,为思念插上梦想的翅膀,穿过岁月的烟尘,在如水的时光中,聆听着那团圆团聚,凝聚亲情的幸福乐章。

一轮明月,一份魂牵梦绕的乡愁,一个思念,一份难舍难分的亲情。中秋是亲情团聚的美好时刻,一家人围坐在石桌旁,拉着家常,摆上几盘水果、几份可口的菜肴、一盒月饼,幸福的喜悦溢满心间。

儿时的中秋节,儿时的一轮明月,历经岁月的变迁已变得越来越模糊。岁月带走了我们天真烂漫的童年时光,但抹不去曾经那份最美的回忆。在那段最美的童年岁月中,在我们的记忆深处,多了份悠悠扬扬的恬淡和幸福,不做作,也不张扬,流淌着童年甜甜的味道……

【篇二:家乡的月饼】

我的家乡神池是一个农业大县,那里天蓝地广,人民勤劳,有许多特产。香脆可口的麻花,肥而不腻的羊肉,劲道爽滑的粉条……而我却最钟爱那香甜酥脆的月饼。

每年中秋前夕,神池的街小巷都飘荡着月饼的香味,使人垂涎欲滴。月饼圆圆的,扁扁的,呈金黄色,上面有美丽的花纹,还写着字呢!有的写着厂家的名字,如“长祥圆”、“一品香”等,有的写着“神池”,再加上美丽的图案,使人真不忍心咬它一口。

月饼不仅外表美,而且“心灵美”。里面包着香甜的饼馅,有葡萄干、瓜子仁、果脯、青红丝,还有酒和玫瑰,吃起来又酥又甜,令人回味无穷,吃了还想吃。我特别爱吃,为此还有许多故事。一天中午,我回家直奔月饼盒,想吃一块儿。可妈妈说:“不行,饭快熟了,吃饭!”,我只好悻悻地走到饭桌旁,吃饭时,我故意只吃了一点,等爸爸妈妈午休后,我又偷了一块,大吃起来,好甜呀!我吃得嘴巴上沾满了馅,像只小花猫。

这么好吃的月饼是这样做的:把油、面和月饼馅带到加工处,只见一些成年人坐在面案周围,把面和好,抓起一小团,里面填上馅儿,揉成小球状,然后将面团压往月饼模子里,一磕,月饼形状的面团掉了出来。把许多像这样的面团摆在铁盘里,往上面涂一层糖水,送往烘烤处,大约十几分钟后月饼就烤熟了。这时千万不要马上去吃,要烫手。待凉了以后,一尝,色香味俱全,真是美味极了。

家乡名不见经传的月饼,现在已经享誉全国了。今年山西电视台《晋善晋美味道》栏目上,还介绍了家乡的长祥圆月饼呢!在北京展览会上也有家乡月饼的身影。我衷心的希望,家乡的月饼能够走出国门,走向世界,让世界友人都来尝尝神池月饼!

【篇三:中秋滋味】

我很喜欢秋天,因为她的美是难以用文字描述的。当一片枯叶随风而下,满目的金黄就会涌起收获的希望。当秋天姗姗而来,跟在后面紧拽着她衣角的孩子就是中秋节。在北方赛龙舟活动实属罕见,所以大家也只能共同赏月、品尝月饼了。

又是一年中秋节,桌子上一大堆时髦的月饼让我眼花缭乱。我本不爱怀旧,可是每当吃到一块黏糊糊、油腻腻的月饼时,也难免怀念起从前的月饼、从前的中秋。

那时候的中秋节,大家都会在奶奶家团聚。在乡村听着犬吠,闻着泥土的芬芳围坐在院子里,爸爸会把那张散发着原木香味的旧木桌搬到院子中央的枣树下,枣树粗壮的枝干向外伸展着,密密麻麻的枝叶在天空中笼罩起了一片浓密的绿荫。馋不住的我总是穿过院子往厨房跑,想趁忙找几只月饼吃。但妈妈早就把他们放到了高处,点着我的小鼻子告诉我,要等月亮出来才能吃。

等等啊等,等到满桌的饭菜已经飘香,等到大叔哥哥下班归来,等到院子中央点亮了小黄灯,月亮才慢悠悠地露出她那张圆润且镶着丝丝金黄的脸来。

装在红红的、方方正正的纸盒里的月饼这时才粉墨登场。我迫不及待地撕开包装,狠咬一口,那时的月饼真叫香。我最喜欢里面带着青红丝的五仁月饼,馅料丰富而有劲道,一边吃一边找那夹在馅里的小块儿晶莹剔透的冰糖,如若找到了,感觉是人生中最幸福的事儿,像是吃到了一种财富,在心里长久地留下儿时最纯真的感动。

大家团坐在一起,互相说笑打趣,偶尔嘹亮地喊上一嗓子,用月光温暖了儿时的回忆。

终于,我在一堆月饼中找到了一个包装精美的礼盒,从里面找出五仁月饼。一口下去,却更让我怀念童年中的中秋滋味。

【篇四:中秋的月与中秋的饼】

“八月十五月儿圆,爷爷为我打月饼。月饼圆圆甜又香… …”每当耳边响起这首歌,就又到了一年一度的中秋节。不知不觉已度过了三十几个中秋,再回首,月还是那个月,人却有不同的心情。

小时候,几乎每天都掰着手指头盼望着过节,过节可以吃到平时吃不到的好东西。二月二可以吃到咸咸的豆子,端午可以吃到甜甜的粽子,中秋节嘛,可以吃到香香的大白皮月饼。那时刚进入农历八月,我的舅舅就会带着两包新泰产的五仁月饼来看望我的妈妈,月饼的包装是油皮纸的,上面有一张嫦娥奔月图。我就等着十五晚饭后,在天井里坐着小板凳,细细的品尝月饼,月饼的皮很酥,咬一口掉渣,为了不浪费,我们经常在下面用一张油纸接着,当吃到馅里面的花生和核桃时,怎能一个香字可以形容。那时的我最不喜欢吃里面的青红丝,总觉得有股怪味,可青红丝似乎总是无处不在,有时不小心咬到一口,酸酸的,涩涩的,我就忍不住抬头,看看有些清冷的月亮,想着上面的嫦娥仙子是否会感到寂寞。

上高中时,每天都忙于学习,似乎对周围的一切都无暇关注,但犹记得高三那一年的中秋,我和同学在宿舍,喝着雪碧,品着水果味的广式月饼,对着窗外皎洁的月亮,畅谈苏轼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的豪迈;感受李清照“月满西楼”的忧郁和孤寂,惋惜李煜“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的惆怅。

随着年龄的增长,特别是在成家立业之后,中秋成了春节之外的第二大节日。今年的中秋,因去北京学习,在十五号才能返程,真正的体验到了王维所说的“每逢佳节倍思亲”,北京的繁华没能阻挡我回家的脚步,在人潮拥挤的北京南站,我看到了形形色色的人都步履匆匆地踏上了回家的旅程。在等车的时候满脑子都充斥着顺子的“回家,回家,马上回来。”一路辗转到达莱芜汽车站,看到早已在那等候的老公,那一瞬间心里觉得踏实了,似乎一路的疲乏都烟消云散。回到家中,吃着婆婆、妈妈包的水饺,看着爸爸与公公觥筹交错,心里觉得特别的温暖。饭后,一家人喝着茶水,吃着从北京捎回的稻香村月饼,再看看莱芜的月亮,好似特别圆,真的体会到了“月圆,人团圆。”

年年岁岁月相似,岁岁年年情不同。光阴荏苒,我们要把握现在,珍惜眼前的一切,祝愿在未来的每个中秋里,家家户户花好月圆。

热门推荐
1湘乡下雪的冬天
2春天的踪迹
3母爱如水
4我愿与孤独相伴
5憧憬主题学生写作
6一路担当,一路果香
7不要随地吐痰
8回忆我的童年
9别样的精彩
10神奇的大自然
11东风为我来
12来自世界的“礼物”
13发生在公园里的一件事
14蛋糕的诱惑
15共享单车的“利”与“弊”
16最容易走的路最好走吗?——读《亨利八世和他的六位妻子》有感
17春意
18我的自画像
19星光下的感悟让我回味无穷
20老师,谢谢你
21家乡的作文
22细节决定成败
23我是电脑控
24我的班主任
25阵阵绿意,片片红心
26道德的作文
27健步如飞的小蜗牛
28童年趣事
29我和妹妹给大人指路
30黄牛招待客人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