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卷首语的作文

【篇一:书中徜徉】

你曾坚持读完一本书吗?你曾反复读过一本书吗?

要是自己知识丰富,一遍看完是任务观点,要想事半功倍,还是得继续向前走。五线谱上每一个音符都引领着一首曲子完美的奏乐,你走在读书的道路上每个挫折与快乐是你从中品味到的果实,是甜是酸!那还是得从中慢慢体会。

行走在《读者》的世界里,让我发现只是就是靠坚持不懈的积累所得。虽然这类书往往只是一个个小故事组成,但引领你走向大智慧。一篇篇的文章看过去,犹如进行一次智慧的旅行、心灵的沐浴。《读者》似良友,常伴长相知。我喜欢《读者》他让我感受酸甜苦辣咸的味道。当你回首重读已读过的《读者》你会发现文章的可读性。美,也是一种升腾的能量在围绕着你,更会感受到读书的乐趣。

行走在《读者》的世界里,你踏进的第一步会有卷首语的出现,对我影响最深的就是卷首语部分的文章。这里面的文章挺有震撼力、经典性的,还很有新意。读后会让你受益匪浅的。我记得曾读过《读者》中卷首语部分的一篇文章《走向光明的所在》说的是阳光的苏醒照亮了世界万物,变得富有生机,并从感观给予了阳光更美的诠释。由此引出阳光不只来自太阳,也来自我们的心。只要我们心里有光就会感应到来自世界的力量。打开心内门窗,走向光明的所在。文章的深寓哲理,让我体会到光的力量,心灵美的重要。这第一步会像涓涓细流慢慢引领你走向光明彼岸。让我们《走向光明的所在》吧。

行走在《读者》的世界里,也许你曾为某一篇文章感动而流泪。也许你曾为某一篇文章开怀大笑。也许你曾为某一篇文章而哀伤……这是你的全神贯注、身临其境,细细品味《读者》会为你带来一片“静”,帮你带走世俗的纷扰。让你感触到人生中不带任何修饰喜与悲。

《读者》的世界需要深入去理解。不只是《读者》这一本书需要这样,要做到举一反三的效果就得记住反复两字,不管遇到何等的挫折,都不能轻言放弃追求。因为我们知道人生会有潮涨潮落。相信爱读书者必得大智慧。

在《读者》的世界里我原做一名忠实的读者。

【篇二:读者伴我成长】

“偷得浮生半日闲”。如今得社会高速发展,品一杯香茗,静读一本好书倒成了一件奢侈时光的事情,在数个躁动的日日夜夜中,《读者》是一味良药,伴我变得简单如一,变得恬静如水。

壹人生若只如初见

那时,刚入小学不久的我,便喜欢迈开小肉腿,往家周围的书店里跑,哦,那本有着蓝白色封面的书,似乎很好看,不足之处就是放的太高了。我踮起脚尖,一只手小心翼翼的按着书架,一只手卖力地往上够,哎,偶然间的惊鸿一瞥,另一本书插图极雅致的薄薄的书,吸引了我的注意力,我好奇的翻开第一面,当时识字不全的我,看着这么多密密麻麻的字组成一篇文章,内心暗叹“字”到用时方恨少,可它总能吸引我继续看下去,稚嫩的朗读声磕磕绊绊的传来。初遇《读者》,伴我度过一个暖意融融的午后。

贰一弦一柱思华年

六年级时,老师推荐我们去阅读一些有益的杂志,首选便是《读者》,下课后,老师见我对《读者》很有兴趣的样子便笑着从书架中抽出两本来递给我,让我去仔细的品读里面优秀的文章,此时的我如获至宝,兴奋地亨起了小曲,摩挲着苍劲的“读者”二字,不禁想起多年前的那个午后,那日放学回到家来不及放下书包,把作业抛到脑后,拿起一本便在不知不觉间沉浸其中,我似一颗久未逢雨的幼苗。贪婪的允吸着知识的甘霖。我犹爱“卷首语”,它是本章的精华,一件小事,一种哲思,浅悟一人生,不同心态亦有不同悟。“文苑"里,借鉴写作;“人物"中,感受风采;“点滴"事,以小见大;“社会"上,看破百态……我喜欢读者中的每一篇文章,虽想多读一些,但又觉“增一分太肥,减一分太瘦",它抓住了我的心,抓住了我的灵魂。我在暑假时只要去书店必买一本《读者》,现在每当翻开一本曾经看过的《读者》时,总会想起那段美好的与他相伴的时光,不察时间的流逝。

叁此情可待成追忆

现在若是有时间的话,我依旧会买一本《读者去打磨浮躁的心,不过这样的机会不多,但是,即便如此,我也常在走入迷境,感到迷茫无措时,去回味它,是它一直引领着我走向光明,我不愿让《读者》在记忆中深锁,它会伴着我走过之后的岁月。

《读者》是世人世事的解读者,我是它的阅读者。它伴着各行各业的人在生活中变得热爱阅读,沉下心,懂得阅读,做《读者》的读者,在纸墨中享受美好的年华。

【篇三:知识永远不会“褪色”】

这是一些褪色的年代久远的杂志。当我第一眼看到它的时候,泛黄的封面上,“读者”两个大字映入眼帘。随手翻开,即是这一期的卷首语:“最近有人见过我吗?”只这一眼,便让我爱不释手。

妈妈告诉我,这是她很多年前就一直喜欢的一本杂志。从1981年创刊至今,已整整三十余载。据说,曾经有中国人的地方就有《读者》——这是一本多么有广泛影响力的书啊,我开始细细品读。

1996年四月的这一期中,《道义之债》讲的是美国的洛迪,由于一次抢劫,使别人损失了18000美元。他便觉得这是道义之债,自己一定要还清,即使这个还债过程一直持续了31年之久——道义之债虽然依法无需偿还,但高尚的人却会自愿偿还。而这种精神,这种高尚的品质,在如今的社会,是多么的值得人敬佩,让人反思啊!《雪域格桑》却告诉我们,人要坚强,要努力向梦想去前进。现实中的故事也印证了这些事实——袁和是一位上海姑娘,她付出了比别人更艰辛的努力,终于踏出国门学习,但是却得了癌症,但她还是努力学习去读硕士。功夫不负有心人,在一年多的时间里,她终于拿到了硕士学位证书。但没过多久,就被死神带走了。袁和以她的勇气和毅力,在异国他乡塑造了中国人不朽的形象,我不由得为她点赞!

《读者》每一期的封面,也是与众不同的。或油画,或摄影,简约而大气。中间的漫画插图,更是我的心头之好。简单而夸张的手法,让人从中懂得真、善、美,引起心中的共鸣。

如今的《读者》,内容与形式与时俱进,赢得了更多人的喜爱与拥护。我喜欢它的“旧”,也喜欢“新”的它。——这,就是《读者》给我所带来的阅读的快乐和收获知识的喜悦。

不管是旧版与新刊,它们都是我的“心灵鸡汤”——知识,是永远不会褪色的!

热门推荐
1我爱读书交流会
2植树节作文
3我有了一对翅膀
4我爱春天
5长大后我就成了你
6教室旁的“小树林”
7令我感动的人
8一次有趣的活动
9生活万花筒作文四年级
10校园我成长的摇篮
11我的外婆
12我身边的小能手
13青春作文
14感恩老师
15快乐的植树节作文
16爸爸的鼾声
17未来的世界
18父母的爱
19抓鼠记
20我在倾听中得到快乐
21寻春
22我的弟弟
23我的理想
24今晚新月如钩
25畅想2059
26的秋天作文
27人间有味是清欢
28优秀作文
29池塘游记
30今天我当家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