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棕香的作文

【篇一:不同寻常的端午节】

端午节的今天,艳阳高照,这天对于我来说有着不同寻常的意义——生地会考。

早上,阳光透过窗户照射到我的双眼,格外刺眼。我伸了个懒腰,不知不觉两腿已经下了床,用鼻子嗅了嗅那迷人的棕香,踏着脚步,悄悄地来到厨房。

“呐,这是谁的狗鼻子,这么lingmin?”我完全没有丝毫要理会的意思,而是用手边剥边吃着粽子。

“真是有了粽子忘了娘啊!”老妈发出这一生感叹后,我对她笑了笑,做出一副我爱吃我任性的模样。

中午,正在苦心钻研地理书的我,被老妈一声狮子吼给召唤到卫生间。姐姐们都在洗手,我好奇地将手放入盆中,清凉浸透着我手心里的每一个细胞。水中混合着艾叶和蒜飘着。

饭后,朋友在楼下呼喊着我。我们手挽着手一起走着,回归到自己那一队。我们陆陆续续地上了车,终于可以享受夏日里最受欢迎的空调啦!找好位置坐好后,我和朋友聊起了天,表面上是谈笑风生,实质上心里的紧张感还是有的,毕竟是中考。

在车上,我看见一位老奶奶带着两个女孩儿上了车,她们东张西望,寻找着位置。我盯着她们,往同学那边靠了靠,留出一半的位置,我向他们点了点头,示意她们坐下。那个小女孩蹦蹦跳跳地走到我的位置坐了下来,我尴尬地坐在同学的腿上,看着她那张快乐的笑脸,我的心也算平静下来了。

下车后,在茫茫人海中,寻找着自己的考试号及班级,我带着眼镜,在密密麻麻的文字和数字中搜寻着……进了考场,一片安详。我拿着发下来的试卷,扫了扫题目的难易程度。汗水浸透着我的手心,我往衣服上擦了擦。做完后,教室外已经是倾盆大雨,我将一本书顶在头上,来到集合的地方,接下来各自分散回家。

生地会考结束也意味着端午节过去了。这天不仅带给了我丝毫的紧张,也让我体会到了助人为乐的快乐。

【篇二:陪伴】

我愿牵着你的手,走过这座桥。桥上是绿树红花,桥下是流水人家。你经历的一件件小事,犹如一方方青苔铺满了这小桥。桥的这头是青丝,那头是白发。

记得小时候,我最好的玩伴便是外婆。那时候,总爱在庭院里放上两把小椅儿。午后的阳光透过一层层的枝丫洒向庭院时,我与你便会坐在庭院中。您总是在做针线活,在一块布上绣牡丹,荷花等美好的事物。我总是在一旁看着那飞舞的细针,在棉布上留下一朵朵娇艳的花。不觉中,似乎有几缕淡淡的清香飘入鼻腔。阳光斜射在您的身上,在您的身上镀了一层金色的光芒。微风轻撩衣角,您在风中慈祥的笑着。

童年,是被花香所笼罩的,您在阳光中灵巧地绣花。

时光的齿轮在不停的转动着,不知不觉中已经步入了初中的大门儿。五月,棕香飘飘,端午节悄然而至。周末,便骑着自行车到外婆家里去。阳光像碎金一般洒满了人间,田野上的麦苗,在阳光中发出了黄澄澄的光芒。微风轻拂,麦苗们舞动起了华尔兹,在风中甜甜地笑着。

“咚、咚、咚”,我敲了敲门,您打开门。刹那间,满院的棕香充斥了鼻腔,氤氲在空气中,甜甜的。“外婆,你准备包粽子子呀!“当然了,你小时候不是最喜欢吃粽子了吗?”您柔声说道,那双眼睛里似乎包含着无限的柔情,泛出亮晶晶的光芒。“对呀,我一直都挺喜欢的”。喜悦像浪花似的一层层地涌上心头,都这么长时间了,外婆还一直记住我的喜好,心里不禁微微的颤动起来。

少年,一张张粽叶温暖了岁月,使我的世界春暖花开。

片片雪花纷纷扬扬地飘落下来,缓缓投入土地的怀抱。火红的灯笼在夜晚中散发出光芒。春节,悄然而至。晚上和你坐在一起看电视,不经意间的抬眸,发现您的头发已经被染成了白色。您脸上的皱纹如同飞舞的蝴蝶。看着您逐渐浑浊的眼球,我只愿有一束星光落到你的眼眸。

现在,我只希望时间慢点、慢点,好让我可以陪您看到日光挂在柳梢。

陪伴,是一种暖暖的情,一种无声的语言。陪伴无声,爱有言……

【篇三:记住这一天】

【记住这一天】

陈天正

早晨,拉开窗帘,让迫不及待的阳光进来,照亮整个房间。今天,是一个特殊的日子,是一个故事的尾声,又是另一个故事的开始……

我来到学校,一年级小朋友还是与往日一样在教室外玩耍,今天,只有今天,我开始关注,每走上一层。我就望望以前的教室,里面传出早读的声音,却不是我们的声音。我来到了我的教室,所有人穿上了那绿色的服装,上面写着:那一年,我们一起毕业,2018毕业季。我们今天要去拍毕业照。

毕业照,代表六年生活的结束,但我们还是把最开心的面孔找了出来,挂在脸上。

在教室时,我们从短到高,最高的人拿着“我们毕业了!”这几个牌子,几个人期待的还是那风车,那是拍照的道具,我们笑道:“你们的童心也太泛滥了吧!”

我们走出教室,来到美雅剧场前,每个人拿着自己花了两节美术课完成的名字牌,坐在阶梯上。老师发给我们颜色的纸,让我们折纸飞机,我们可谓各显神通,我们每个人的纸飞机基本都不同,我是最原始的。我们奔跑起来,纸飞机在我们手中,五彩的纸飞机载着我们的童年,向天空飞去,操场上留下我们欢声笑语。

终于,博士服发到了我们每个人的手中,所有人的眼中,闪过一丝悲伤,但很快又露出笑脸。我们与老师坐在一起。“3、2、1。”在倒计时中,“我们毕业啦!”博士帽一起被扔在空中,每个人都十分开心在镜头上,而我却偷偷流下泪水。

我们六月而来,也六月而去……那一天,那一年,舍不得和童年告别。让我们尽情怀念吧!这个肆无忌惮的夏天,我们归去来,在心底永不告别。

【记住这一天】

洪晖羽

时光荏苒,又是新的一年,圣诞老人即将来访,可又有谁知父母到底编织了多少美丽的谎言呢?

夜幕到来,我卧于床上,无法入眠,想像着和新年老人的不期而遇。夜深了,朦胧间,一缕淡淡的灯光照进我的房间,是父亲!身后还跟着母亲。

只见父亲,一手拿着手机,一手不知拿着另外的什么东西,踮起脚轻轻走近我的床边,又把东西轻轻放在我的枕边,又踮起脚轻轻地离开了。

我屏着呼吸刚悠然呼出,眼前又出现妈妈如皮影戏似的哑语,父亲停住脚步,一阵木然,脸上一片茫然。耳圈传来母亲轻柔而又急促的声音:“快,得在贺卡上写着新年老人祝你快乐,不然女儿会认出其中的破绽!”紧接着又是一阵轻微的脚步,只见父亲一手拿着手机,一手在贺卡上一笔一画,认真地写着,过了一会,房间恢复了夜的黑暗,夜的静谧,无言中,我侧过一个身,婉起一个甜甜的微笑。

现在我长大了,过年过节我还是能收到礼物,我和父母心照不宣。但在我的心里多了一份感激。我记住了那一天,那道美丽的背影——那缕幸福之光。

【记住这一天】

温逸朗

生活中,总有些日子令你难忘,它也许不同寻常,端午节那浓浓的棕香使我念念不忘。

在端午节前夕,家家户户中都是一个个四角尖尖的棕子,来到桥边,一条条龙舟竞渡,不停地追赶着。

我们一家来到了外婆家,只见一片片翠绿的棕叶与一些米。外婆走出来,拿着一些绳子:“这个端午节,我们一起来包棕子吧!”

走进厨房,外婆做了示范:先将棕叶折成四边形,留下一个口,然后再将米与肉放入其中,最后再用绳子绑起来。

看着外婆的方法,我也试着,将棕叶包成一个四边形,可是留的口太小了,外婆见了,立刻走过来,将叶子重新包一遍,我再次拿起一片棕叶,试着包一遍,成功了,再放入米、肉,只剩下绑绳了,可是我竟然忘记了如何绑棕子,一旁的外婆笑了笑,又给我做了示范:将绳子留个圈,把另一头穿进去,一个棕子又完成了。

我拿起绳子,系在了棕子上,再按照外婆的方法,完成了包棕子。

一上午,我们包完了棕子,一家人满头大汗,静静地等待棕子出锅。然后,一家人吃着棕子,看着河中赛龙舟……

这天,让我念念不忘,也值得我们铭记:每逢端午佳节,扑鼻的棕香总让我想起了这天,想起乡音乡情,想起与外婆相处的美好时光。

【篇四:粽香寄情】

端午粽香浓,几番相思,几多滋味。重温旧时光,往事随风。

——题记

端午节的味道在悠悠的棕香中悄悄地化开,素净的白瓷碗里静卧着一只粽子,一缕棕香将我的思绪牵向了远方。

小时候,每到端午节,我最爱缠着外婆裹粽子,外婆在阳台上置了两张小木凳,我撑着下巴,目不转睛地紧盯着外婆。外婆取出温水浸泡过的芦叶,微微地抖动两下,似有似无的香气在氤氲的水汽里飘至鼻腔,我总是忍不住深深地吸气,舍不得放走一丝一缕的香味儿。外婆见了便露出一抹慈祥的笑,点一下我的额头:“你这只小馋猫!”我便不好意思地露出讨好的笑脸,恳求道:“好外婆,我想快些吃到你裹的粽子啦。”外婆两只手指拈住芦叶稍,娴熟地将粽叶围成一个细巧的圆锥,灌入小不半勺珍珠般晶莹白亮的细糯米,紧接着再撒入几粒洗净的“大红袍”赤豆,再细细铺上一层糯米,使得那几抹暗红若隐若现,格外诱人。外婆又取一片碧绿的芦叶覆在“圆锥”的口上。我瞧着外婆的动作,立马递上一根红色的彩绳,外婆便笑眯眯地接过绳子,在芦叶上绕上几圈,系上一个漂亮的结。碧绿的芦叶衬上鲜亮的红绳,平添了几分节日的喜悦。

等待粽子煮熟是一件令人倍感“煎熬”的美事。随着锅炉上一缕缕悠长悠长的水汽渐渐地弥漫开来,我早不记得已经催了外婆多少次,而她总是和蔼地笑笑:“再等等,棕香要慢慢才能熬出来,”棕香越来越浓郁,终于溢出厨房,整个家里到处都是香味。我的心如同煮粽子的锅炉一样,也咕嘟咕嘟地翻着幸福的泡泡。

开锅的一瞬间,粽叶的清香与粽子的甜香融成一曲美妙的合奏,年幼的我寸步不离,黏在外婆身边,从客厅到厨房,再从厨房到客厅,眼巴巴地看着外婆帮我剥粽子。外婆一边叮嘱着我,一边打开粽叶,蘸上一点白糖,仔细地吹凉了,再小心翼翼地送到我嘴边,黏糯的米粒粘住了我的嘴巴。外婆问:“好吃不?”我只是用力点头,外婆的脸上便洋溢起得意而欣慰的笑容。她用手捏捏我圆圆的脸蛋,我便笑得滚到她的怀里。

长大以后,逐渐知道了端午的来历。在古老的传说中,那个忧国忧民、心系天下的诗人报国之志难酬,纵身跃进汨罗江。那一只只粽子寄托的就是百姓对他的崇敬与思念。

端午还是一个多情浪漫的日子哩。在沈从文的笔下,湘西有一位名叫翠翠的美丽姑娘正是在端午邂逅了让她心动的男子,于是,在热情似火的龙舟鼓点中,美好而朦胧的感情在淳朴的湘西酝酿、发酵,飘香,谱成了一曲婉转动人的田园牧歌。

年年端午,岁岁棕香飘。童年已经走远,往事渐渐淡忘,过往的爱却早已凝结成种子在心海生根、发芽,直至有一天开出美丽的花儿,温暖我一生。

窗外,到处都是棕香。这几日也许在神州大地,千家万户都相继在煮粽子吧。这棕香该一直萦绕在这片土地上,如同我们古老的文明一直延续下去。

【篇五:端午粽香】

一团团雪白的糯米,一片片碧绿的粽叶,一颗颗鲜红的枣子,一条条青青的绳子。这就是我端午节包粽子要用到的材料。

端午节这一天,家家户户的门上都要挂上艾蒿,这是习俗来着,是需要我们一直延续下去的。

当然,端午节的重头戏还是吃粽子和包粽子。

告诉你,这个不用着急,我妈妈不是正在努力包吗?

我手痒痒的,实在忍不住想大显身手一番。于是我拿起一片竹叶,学着妈妈的动作,慢慢把它折成个圆锥形。然后,把叶子拿平,在里面放米。可是呀,一切可没有我想象中那么容易,这些个小米粒好似跟我过意不去,一不留神就从我手里悄悄溜走。我赶快拿了第二张竹叶来,不够又再来一片,结果啊,我包的粽子就像“大肚子将军”一样,可壮啦。

包完粽子,接着就来蒸粽子了,妈妈先在锅里倒满水,再用小火蒸一个下午,久不久的,就会有淡淡的清香飘散出来,可诱人了。

一揭开锅盖,那些粽子变得更大个了,个个是你推我挤,争着让我把它们吃掉。

咬上一口,忘也忘不掉,这一种棕香,长久地伴随着我,芬芳了我的童年时光……

【篇六:有趣的端午节】

“五月初五是端午,棕香艾香满堂飘。”快看快看!街上人山人海,热热闹闹,今天是中国传统节日—端午节!

端午节吃粽子是必不可少的,但是包粽子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奶奶为了做粽子买来了好大一堆东西:糯米,各种馅,粽叶,丝线……奶奶笑着说:“饿了吧,小馋猫,我们动手吧!”我看着奶奶三下五除二地把一个粽子包好了,我也跃跃欲试。我立刻把五六片粽叶叠在一起,卷成一个蛋筒的形状,接下来放上一点点糯米加上自己喜欢的馅,再加上糯米,裹成一个“蛋筒”就好了。再把多余的粽叶围着整个粽子转圈,扎上丝线就能放进锅里煮了。

当我满怀信心的时候,现实给了我重重“一巴掌”,不管我怎么弄,里面的糯米总是会漏下来。我心想:莫非它没有下巴或者是无肚棕?我把粽子拿在手上翻来覆去地研究,好像都很完美呀!在我再三检查之下,终于发现有个小角落里果然有一个细微的洞,真是漏网之鱼。为了图方便我直接又拿起一片粽叶围在小洞洞上,眼看着结束了,“砰!沙沙沙沙沙沙!”我包的粽子撒了一地!没等我开口,奶奶微笑着说:“裹粽子的时候也要有方法,要横向,竖向,多角度去尝试,总会成功的!”于是我按照妈妈的方法,一次,两次,三次……果然成功了。

当看见自己包好的粽子时,我心里比吃蜜还甜,因为这是我独一无二的劳动成果。

【篇七:江西的春节作文】

春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每逢春节快到时,大街上到处张灯结彩,商店里的货物琳琅满目,逛街的人络绎不绝:有的买新衣服,有的买年货,有的买对联……人们个个喜气洋洋,到处都洋溢着喜庆的气氛。

俗话说“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虽说各地风俗不一样,但喜庆的心情是一样的。其实最快乐的要属我们小朋友了,不仅有压岁钱,还可以轻松自由的玩耍。

离春节还有几天,家家户户动手大扫除,名为“扫尘”,干干净净迎接新的一年。老人们最忙碌:奶奶就开始包起了粽子,炸好了扣肉。那浓郁的.棕香肉香扑鼻而来,让人垂涎欲滴。爷爷把买来的对联、“福”字贴在门上,奶奶和妈妈在厨房里张罗晚上的饭菜,虽然很累,但大家都很开心。

除夕夜,全家老少欢聚一堂吃团圆饭,丰盛的菜肴摆满了一桌。鱼是必不可少的,并且都要剩下饭菜,寓意“年年有余”。晚饭过后,大家聚在一起看春节联欢晚会,零点的钟声终于敲响了,家家户户燃起了鞭炮,热闹非凡,新的一年开始了。小朋友们对长辈说一些吉祥话,长辈们都会给我们送上压岁钱红包,祝我们在新的一年里学习更上一层楼,心想事成。

春节是快乐的节日,是丰收的节日。过年的感觉真好呀!

【篇八:又是一年棕香时】

“端午时节好风光,又闻粽子飘清香。烈日炎炎到仲夏,长梦绵绵回家乡。”一首绝句《端午节》脍炙人口,反映出人们对端午节的喜爱。

五月的风飘过发际,留下的只是一缕缕粽子的幽香。却勾起我心底柔软处一圈圈的涟漪,记忆深处像墨滴入水中慢慢漾开……

五月的端午节是家乡的大节,节日的前一天,奶奶就忙着张罗着包粽子的事。糯米是自家地里长的,又白又香;粽叶是刚刚摘的,透着一股清新的绿,散发着一阵幽人的香。想着奶奶巧手裹出的七窍玲珑的粽子,我好像已经闻到那股诱人的粽香了。

奶奶用手搓着和了有馅的糯米,和一旁的我唠起家常。我在一旁也学得有模有样。只见奶奶从水中捞起碧绿的粽叶,将三四片叠在一起,再将粽叶卷曲成一个漏斗状,然后将准备好的馅料和糯米装进去,左手握紧粽叶,右手将剩余的粽叶紧紧裹在馅料上,双手反复折叠,并不时加力紧住松散的粽子,最后用一根粽针插入粽子内部,将多余的粽尾插入粽针的针眼,一咬牙一用力将粽针穿过粽子,而粽尾也随着粽针到了另一端。就这样一个紧密实在玲珑小巧的粽子就诞生了。而一旁的我,学得也算有模有样,只可惜粽子好似被五花大绑起来一般,看得有点别扭。

粽子下锅了,把包好的粽子浸泡在水里,煮上半天。粽香顿时飘满屋内,我大口大口地贪婪地呼吸着这粽子的清香。

吃粽子是最享受的了,拎着粽尾,一个个新鲜的粽子便出锅了。吃粽子的过程就像是倒带播放包粽子的过程。随着粽叶的剥落,一个个粽子露出了庐山真面目,雪白柔软的糯米包裹着不同的馅料,咬下一口有黏又甜,让人回味无穷!

无论是无可追忆的怅惘还是把握今天的美好,那一缕幽香却藏始终在心头。又是一年粽飘香,飘来的是与家乡亲人共裹粽子的温馨,飘来的是一家人其乐融融的团聚品尝,飘来的更是百折不挠的文化继承和发扬!

【篇九:因为你我爱上】

因为你,我爱上端午

端午的味道,就是那萦绕在唇边,久久不散清清淡淡荷叶的清香,甜甜蜜蜜糯米的温软,那是外婆的味道,我爱这端午,是因为你——我的外婆。

记忆中的端午总是在外婆家度过。艾叶清恬而略带苦涩的香气,浓郁而热烈的填满这小屋里美好的一天。母亲与外婆忙于在厨房中包粽子,粽叶牵萦着水的清冽,全数扑在我的脸上,我好奇地扒在厨房的灶台上。只现外婆那纤长却又骨节突出的手在粽叶间游走,丰盈的白米与细腻的豆沙和成芳香的乐章,细细的蓝丝裹起了粽叶,也包住了外婆藏在粽叶里的那颗柔软的心。

蔼蔼雾气中氤氲着深翠舞衣。粽子出锅了,齐整的码在盘中,像待要上台的演员。轻展开来,缕缕香气缓缓升腾,沁入我的心田。小山状的白米似堆积的珍珠山,一点羞涩的暗红若隐若现。再淋上晶莹剔透的桂花蜜,那蜜顺着白米缓缓流淌,为每颗珍珠裹上金黄的外衣。一筷入口,荷香,米香,蜜香瞬间爆炸开来,冲击着跳动的味蕾。那无糖的豆沙突显出自然而古朴的醇厚,那是外婆那颗细腻的心。

抬头,只见外婆垂眼低眉,细细品味着粽子,那缓缓流露出的满意与喜悦,被嘴角层层叠起的皱纹托住,若坠复倚。抬起眼,眼中饱含着如水般清澈的情感,仿佛如歌般诉说着她慈爱的心。

她的爱,都裹挟在这糯软的米中,填在了我的心里。爱与棕香交织在一起,在小小的屋内旋转,跳跃,挥之不去。午后的阳光洒下层叠斑驳的光影,打在几个月前就已经停滞的钟表指针上,似是希望将这一刻永远定格。那段美好的时光永远的离我而去。而那棕香却时刻划过记忆,穿过时光机器,牵起我的手。那萦绕的香气,是外婆温柔的气息。

对端午的这份留恋,让我有些恍惚:究竟是外婆让我恋这端午,还是端午陪我追忆外婆。

每个端午,我定会买几只粽子与一把艾草,这是我的思念。我想,一定是因为外婆,让我爱上这个适合追忆的节日。

【篇十:端午】

一片绿叶包裹着糯米,用一捆细绳扎起来,放到锅里慢煮,那粽子香味飘散着。关了温暖的灯,来到屋外,摆起铺子来,一声声的粽子唤醒了人们的记忆,那脸上的笑容从未消失。

已近农历五月,心中的棕香萌动着。在记忆的书签,儿时的那段记忆如潮水般涌上心头……

太阳晒暖的午后院子里,我坐在木凳上,等待着奶奶做好包粽子的准备,一盆浸泡的糯米,一把煮过的粽叶和一团线绳,整齐的摆在奶奶面前。只见奶奶熟练地拿起一片粽叶,在水中涮过后折成漏斗的形状,然后把糯米放入其中轻轻压实,又拿起一个蜜枣放在里面,再把粽叶合起,用一根细细的线绳,三下四下,转来转去一个粽子就包好了。

看着,看着,我被奶奶包粽子的姿势震惊了。

“奶奶,为什么要包粽子“

“端午吃,为了纪念屈原。“奶奶的手一直忙碌着,一边耐心的回答我的问题。

等待是个漫长的过程,当一股清淡的棕香慢慢飘满院子时,奶奶已经将一盆粽子端到我面前了。剥开粽叶,香甜的棕味沁入心脾,吃上一口,唇齿留香。

猛然间,脑海中浮现出屈原的背影。一条沉重的河流和一页小舟,在寂寞的歌里,飘过五月,这时候,两岸的艾叶,总在痛苦的抖动,他愤愤走入江中,而那些鱼儿却没有感动,几千年还在游动,结满眼泪的沉甸甸的粽子,在我们心头,泪流满面,无法沉默。

抚摸着散发香草芳香的小粽子织品,我会让那棕香流传久远,久远。

热门推荐
1快乐,来自于爱心
2做一个有礼貌的孩子
3平潭岛之旅
4写给未来自己的一封信
5校园的早晨
6阳光下的微笑
7误解
8植树节作文
9八年级优秀作文
10我的好朋友
11我的姥姥作文
12记一次成语接龙游戏
13五月端阳
14乡村乡情
15校园的樟树
16嘿我成功了
17海底的探险之旅
18管鲍之交读后感
19在我成长的道路上
20一封家书表孝心
21冬日即景
22我的妈妈
23我家的小猫
24我做了一项小实验
25清晨小院中的活力
26路与行
27挫折是小插曲
28给妈妈的一封信
29逃家的小兔
30坚持给我带来的启示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