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破碎化的时代】
如今的时代,繁忙,已成了大城市的标签。像一个个高能的马达,在城市中的每一个人每天都在庸庸碌碌的生活着。忙碌的人们,每天的生活都和一样东西挂上了钩——互联网。在这个网络横向发展的时代,电子产物,无疑是给人们带来了许多便利。但真的只有便利吗?网络,把人们的时间截断,将人们的生活改变,甚至让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产生了巨大变革。让这个时代,变得破碎化。
时间,往往在不经意间,被偷偷截断。虽然描述起来很复杂,但是其实每个人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当你想要专心致志的畅游在书的海洋时,你会被那响起的手机铃所吸引,从而把书丢到了一旁;当你想要上网查询文学资料时,你会被那装饰得五彩缤纷的网站链接给悄无声息地吸引走;当你在聚精会神的想要攻克难题时,又会被那父母玩手机时外放的声音吸引住,导致无法专心。就是这三件小到不能再小的事,悄悄地让你失去了读一本好书的机会,失去了增长学问的契机,又失去了攻克完难题后自我陶醉的喜悦。就这样,网络将我们有意义的时间给悄悄碾碎,让它显得无比破碎。但回过头来想想,其实这些时间并不是被我们抛弃了,而是它就在我们被网络深深吸引时,毫不犹豫的抛弃了我们!
人们在一天中频繁的使用着网络技术,虽然网络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不少便利,但相对的,也让人们的生活变得空虚无比。现在的“低头族”日益增多,在上下班的路上,最常见的现象,就是所有人都低着头,沉浸在网络的世界里。举个例子,在路上,就算是遇到关系再好,再亲密的人也不会有一次交谈,一句话,甚至是淡淡的一句“你好”。因为人们都毫无察觉地被网络披上了一层浓厚的妆,走在路上,不会有人认得出你,你也不会认得出别人。就这样无限循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这个城市,这个社会,甚至是这个时代,都会被披上一层暗淡的纱,虽然繁华,但却会显得毫无生机。就像一具巨大的机器,永远按照指定的设置单调地反复工作着。一直是一副外表光鲜亮丽,但其实内部空洞虚无的虚伪景象。
虽然现实是无比残酷的,但我们还是抱有着那渺茫的希望。我坚信,终有一天,我们会挣脱网络的枷锁,找到一所安乐,祥和的心灵的庇护所,重拾我们原本的那份热忱,那份温馨。期待着,在不久的将来,我们会在那纯洁清澈的彩虹之巅,没有空洞,没有虚伪,重新坦诚的相遇。
【篇二:破碎的生命】
我认为,生命是由长段的,一份份的时间组成的。
但我曾在地铁上,公交车上看到了这样的,破碎的生命:他们大多都捧着新一代的智能手机,浏览一部浅显的言情小说,或者是抱着冷漠的心情随意翻阅今日新闻。
我看到的不仅仅这些,我还看见了,他们的生命在被割裂,成为一个个的碎片,也是一个个小小的模具,这样才能盛放下同样碎片化的时间。碎片化的一切,也正渐渐成为主导。
新闻阅读固然是一件好事,有助于了解时事政治,所谓“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但现在的新闻浅显无用,极少有新闻媒体深究一系列单一事件之后所蕴含的社会现象与深度,他们的目的只是让读者知道何时何地什么人发生了一件什么事。碎片化的信息,就这样成为了最锋利的利刃,并逐渐割碎人们的生活。
破碎化是时代发展的必然产物,愈来愈多的人们来到了城市,慢节奏的生活被一下子加速加速再加速,由此诞生了快节奏,快节奏生活又催促了愈来愈多繁华喧嚣的诞生,人们开始不在意“长篇大论”。没有读者,媒体也无法生存,所以,这并不完全是媒体人的错误。
最根本的原因是人们浮躁的心,都市的灯红酒绿,纸醉金迷,功名利禄变成了人们所追求的,很少有人能够静下心来再去阅读书本——特别是那种杰作。而书本却能真正带给我们想要的,不破碎的信息,它们会在人脑中留下深刻沉重的印象,并在不远的将来,形成一种对人有益还伴随一生的东西——修养。修养又会促进人更多地阅读各类杰作,这是一种良性循环,反之,就是恶性循环。
作个比喻,人类的记忆像一片纯净的白色沙滩,破碎化的信息就是海滩上的泥沙,而名著中蕴藏的道理则是海滩上屹立不倒的雄伟巨石,每天潮起潮落都会带来各种各样的沙泥,但它们第二天又会被带走,还会有新的沙子被冲上岸来,可谁又会记得沙子呢?人们记得的只会是那永久树立永久存在的巨石。
书是人类漫漫人生路上不灭的灯塔,它一刻不停不辞辛劳地指引我们进步。高尔基说:“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在我看来的确是这样的。所以,多读书吧,如果你不想被割裂,不想被无用的信息控制,多读些书,总归是对我们有好处的,多读些书,可以让人的生命充实,心灵富裕起来的。
【篇三:破碎化的生活】
我的生活是碎片化的,我一天的生活不是一样的。
早上,我爸妈早早叫我起来去上学了,我迷迷糊糊的起来了,我从朦胧中起来了,我穿上我的校服,我一晃一晃的走向厕所准备刷牙,我先拿起我的牙刷刷牙我挤了一点牙膏在我的牙刷上面,我开始刷牙了,我按了一下我牙刷的按钮,牙刷开始斗起来了,我把他放进嘴里,刷牙了,刷完之后我洗脸,都干好之后准备上学,我背起书包上了车。
我和爸妈一起在家门口买了点早饭出发了,我在路上吃,每次都没吃完就到了。
到了学校之后我开始上学,我们早上都有早读的周一早读是语文,周二是英语,周三是语文,周四是数学,周五是语文,我今天早读是英语,因为语文老师没来学校,我们的语文课也换成了地理课,我今天早上吃的是寿司全家里的,结果上第二节课的时候想拉肚子,我就憋住,下了课我向同学借了纸去拉肚子了,我想一定不能慢慢的了,因为下节课是英语课,所以我迅速的好了,回教室发现才下课5分钟,我就玩了一会儿,上课了,英语课上老师给我们讲,我们学校的蓝皮书(英语回家作业本),老师讲了第三章,但是没讲完。
下午,我吃完中饭之后我回到了教室,发现教室有点吵,我当做没听见,安安静静的回到了座位上,等临时班长上去时全班一下子安静了,我惊呆了,我安安静静的拿出我的书《查理九世九尾灵猫》安安静静的在我的座位上看起来,过了一会儿,下课了,我发现看书耗费时间好快呀!我才看了35页就下课了。
下午有2节信息课,然后就是大课间,我们上完了两节信息课之后,老师叫我们分组,因为下周一秋游,我们正在分组时一个老师过来说可以排队了、,但是我们班好多人都没听见,我们分完组了之后,老师又说可以排队了,我们还是没排,过了3分钟之后老师生气了,跑过来大喊:排队了!我们出去发现除了我们2班,其他班全部走了,他们都已经到会议厅了,但是只有我们在教室里大吵大闹,老师十分生气,我们见老师生气了,赶紧排队,去会议厅准备听讲座,等我们到呢里的时候,除了我们其他3个班全到了,我们一入座讲座就开始了,这次讲座讲的是昆虫的影身术。讲座听完之后我发现已经放学30分钟了。
我回家老样子8:00补完课,洗澡睡觉。
这就是我碎片化的一天,早上刷牙洗脸吃早餐,剩下的半天时间上课,晚上补课睡觉。
【篇四:遇上破碎化的生活】
生活就像一个玻璃杯,“嘭”的一声,变成了碎片。破碎化的时间,破碎化的社交,破碎化的一切。每一个人都逃不过生活逐渐变成碎片化的现实。
在地铁上,在公交车上,比比皆是低头看手机或是iPad等等的电子产品的人。刷微博、刷朋友圈、刷QQ空间这已经成为了许多人的日常。手指快速滑过,有时点一个赞,有时发一条评论……这都是碎片化的阅读。对于朋友圈里发表的“今天我好累啊”等等,无疑都是流水账。相比于书籍,它给不了你心灵上的慰藉,甚至连快乐也给不了你!
我相信各位的家庭时间也变得碎片化。我们曾经在餐桌上激动地分享着发生的趣事。可那一幕不复存在。现在的餐桌上,人人都拿着手机。在春节、中秋节等等重要节日,还没吃上几口饭,便匆匆放下筷子。迫不及待的抢红包,凑五福……没有一句真诚的祝福,开口就是“送我个xx福吧”。家人之间,只有手机的声音。谁又想过,曾经幸福又热闹的日子会变得如此破碎,如此没有人情味。
参观景点时,曾经的我们仔细参观着、观察着。互相交流自己所了解的,自己的感想……现在的我们仿佛只知道拍照。自拍,托别人帮自己拍照。改变了自己,变成了一个盲目的人。
大家都知道最近有一个很火的游戏叫做《王者荣耀》。朋友同学亲戚一见面,第一句话就是“开黑吗”。对于长时间的相处培养出的感情甚至都比不上一局王者荣耀来得快。
现在的孩子的周末都奔波在各种不同的补课地点。上午补语文,还没等休息了几分钟,就又被拉去了下一个补课地点。正奋笔疾书地写着作业,思路流畅,却被网课、练钢琴等等所打断。回到作业,原本的思路灰飞烟灭,又需要重新的思考。
手机,让我们身边的温情一点点的减少。一句寒暄的话都会被手机所阻挡。在这个时代中,又有多少人保持着一颗初心?只有让我们放下手机,我们的生活才会渐渐回归完整。
【篇五:遇上碎片化生活】
在移动互联网大为发展的今天,我们的生活逐渐都被碎片化了——碎片化的时间,碎片化的阅读,碎片化的购物,碎片化的社交等等。碎片化的生活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我们的心态与认知。
碎片化的阅读,带给我们快餐式的体验。俗话说一本纸质书就好比一顿精美的大餐,让人慢慢去品尝和回味,又好比是一阶阶楼梯,需要我们一步步爬上去,最后抵达知识的海洋。反之电子书就是一顿快餐,给人们带来快捷和便利,又是一部电梯,一条途径,使人能够快速的到达目的地。
纸质书是一个整体,它的内容非常详细,需要人去揣摩,它的有些知识是不好消化的。正因如此才需要去细读去把内容读懂,但这样却会浪费人们很多的时间。鲁迅曾经说过:“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挤总还是会有的。”那有没有什么方法能让纸质书的一个整体被压缩成一个小碎片,为人们挤出时间呢?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大为发展,还真的能做到把纸质书碎片化,那就是现代年轻人最喜爱的网络电子书。电子书的出现引来了不少人的关注,而纸质书却慢慢的被人遗弃,遗忘。因为电子书里描写的大多都是省略掉了书中不需要的内容直接把重点和最精彩的情节用最简单易懂的方式写出来。电子书好是好,但再好它也只不过是一个碎片,有些人就会利用电子书来去赚取他人的钱财,使我们阅读到一半就需要付费或突然跳出一些商业广告,我们只好无奈的停止阅读。一次又一次,接连不断的这样下去我们就会迷失方向,不知道自己是来读什么的,此时我们读着被破碎化的书籍,同时我们的生活也会在不知情的状况下不断被破碎化。总之纸质书和电子书都各有各的好,各有各的坏,主要还是看个人的喜好,靠自己选择阅读的方法。
碎片化的生活又可以包括碎片化的购物,在过去人们总是在市集或商场里精挑细选的挑出一样东西,然后排队付钱把它买走,而如今人们已经厌倦了漫长的排队和辛苦的挑选。现在科技正在已离弦之箭的飞快速度不断的发展、进步。早在几年前就已经有淘宝、天猫、京东等各大网络平台供人们网购。网购的出现给人们提供了许许多多的方便,我们无论在哪里都能够轻松的挑选到自己喜欢的物品。也不需要排队,只需等几天快递就会自己“走”到你家,这种把购物简化成一个“小碎片”的便捷方法深受人们的喜爱。但在看不见实物的情况下,买来的物品真的会好吗?答案是要看你的运气,为什么说要看运气呢?因为有些不良商家会把网上的图片极为不同的劣质品卖给你,当你想去看其他买家给店家的评论时会发现全都是好评,这又是为什么呢?那是因为你被骗了!给店家好评的其实全都是店家找的“托儿”,这是为了让你放心购买他的商品。
我本人有过一次经历,一天我想在淘宝上挑选一个铅笔盒,忽然我看到一个又便宜又精致的铅笔盒,我不放心,因为价格标的那么便宜,于是就把评论打开了,我看到大家都给店家好评,就放心的把它给买了下来,激动的等着新铅笔盒寄来。铅笔盒终于寄来了,我兴冲冲的打开了快递,结果却让我失望了,寄来的铅笔盒其实就是个“小铁块”,望着“碎片化”的铅笔盒,我的心也“碎片化”了。
网络和科技就像一把双刃刀,好的一面给我们提供了方便,坏的一面是让现在越来越多的人沉迷在里面或是让更多骗子在网络里“横行霸道”,我们的生活就因此碎片化了。
【篇六:遇上破碎化的生活】
在移动互联网大为发展的今天,其如同一张巨大的网覆盖着地球的每一寸土地,将其分割为一块块网格,而我们的生活也无法幸免,被分割为一块块碎片。
在地铁或公交车上,我们常常能发现许多人都拿着手机,或在阅读,或在看视频,又或在刷着朋友圈,许多类似的事实其实就是我们的生活逐渐被碎片化的证据。
在发明纸张之前,人们通常使用厚重的竹简阅读,这使得阅读成了一种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的事情,纸张的发明大大改善了这一情况,可对于字数繁多的书籍仍不起作用。直到电子书的出现使人们能够随时随地的阅读,人们甚至可以在各种零碎的时间阅读。在地铁或公交车上,在上厕所时,亦在吃饭时,人们能够见缝插针地阅读。
正是这种快节奏的生活方式,使人们获得了许多好处。人们能够抓紧每一分每一秒地充实自己,在节省时间的同时又节省了钱财。碎片化也代表了人们能够有选择的去支配自己的时间,也就能增加时间利用率。快速,实惠,以及充分利用零碎时间的特点,都是碎片化生活所特有的优势。
碎片化生活似乎能让人们的生活更加有意义,但其实它有着一些弊端。在许多方面,我们都需要花费长时间进行高度集中的思考,而这恰与碎片化相违背。就好比阅读,我们无法像读实体书一样深入体会其中的意境,想象一下你拿着手机,在人潮拥挤的公交车上随意浏览,这样的阅读环境所带来的阅读体验实在堪忧。我们无法在阅读时让自己的心平静下来,对于读过的书,也只是匆匆而过。而苏轼在翰林院读《阿房宫赋》至四鼓,不知读了千遍百遍,在这样的环境下才造就了一代文豪,而若是在碎片化生活下,这是难以完成的。
我们遇上碎片化的生活,就应该对其保持一种清醒的认识态度。看到“低头一族”们,不能就想着随波逐流,也不能一味的批评碎片化生活的某些弊端。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生活方式,碎片化生活或许不适合你与我,但不一定不适合他。
【篇七:遇上碎片化的生活】
上学时我从来都没有这样的生活,但是在寒暑假里,我基本上天天都过着碎片化的生活。
记得五年级的暑假里,早上八点半,我起床了。吃好早饭,我便坐在沙发上休息了,就这样单纯的呆坐着,实在是有点无聊了,便想着找点事情打发时间。我开始在客厅里翻箱倒柜,翻着翻着,我发现了家里新买的吸尘器。我就对忙着洗衣服的外婆说:“我帮你用吸尘器吸一下地板的灰尘吧,反正我也没事情做!”看到我要帮她做事,外婆笑着答应了,我便开始用吸尘器打扫了。新买的吸尘器真是方便啊,不一会儿我就把家里的地板打扫得一尘不染了。这下我又没事做了,随手从书架上取下了一本书,看了起来。才过了没多久,我就觉得书有点无聊,干脆躺在沙发上等吃饭了。
吃完午饭,外面起了风,太好了可以放风筝了!想着我就拿着角落里的风筝和绳子下了楼。但是我怎么都放不上去,仔细一想,一个人放风筝是有点难度的。出于无奈,我只好打消了这个念头。把风筝放好后,打开电视津津有味看起了喜欢的《动物世界》。结束后,我就和姐姐聊起了最近发生的趣事……
吃完晚饭,我们一家出去看了个电影。看完回家时间已经不早了,洗完澡我就上床睡觉了。
这就是我破碎化的生活,一会儿做这个,一会儿干那个,一停下来就觉得没事做了。哎,我真是一刻都不能停歇啊!
【篇八:遇上破碎化的生活】
如今现代人生活的节奏逐渐正在变快,而生活也正因为一些各类软件而变得更加方便的同时逐渐变得更加快节奏化。
安逸的午后我想像童年时期一样静静的度过这悠闲的时光,我翻着自己正在阅读的书籍整个人沉浸在书的海洋之中。突然一声突兀的铃声响起“你好,我们这是……”。又是广告推销。我心想随便应付了几句便挂断了电话。唉,别人打断的感觉可真不好。回到了我的房间刚刚一通电话可真叫人难受。
我让自己心慢慢平静下来继续投入到那一波三折引人入胜的章节之中。可不料天不遂人愿一声令人猝不及防的提示音响了起来,我感到了十分的烦躁,我颇为无奈地再次拿起了听筒:“喂!是谁呀?喔,原来是班长,有事吗?”从听筒那端传来了声响:“哦,是这样的,班级有一个工作需要你来帮忙。”班级的工作当然是要做的,可我还不是十分情愿,因为自己本该悠闲的午后却变得忙活起来。
也许是心中有一些怨气我很快就完成了作业。完成了总可以开始我的阅读了吧。我翻开了书本闻着手机等阅读工具上没有的墨香心中无比平静也只有真正的阅读能让我喧燥的内心平静下来。静下心来后我开始了一些沉思。现在的时代街上的低头族可以说是比比皆是,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大家除了游戏外其实更多的是阅读,阅读一些破碎的信息。在这个嘈杂的世界中静下心来细细品味一本好书已经很难了,但我坚信只有真正的阅读才能收获更多,我们要做到不忘初心。
遇上破碎化得时代,我们要坚守阅读的初衷。
【篇九:遇见破碎化的生活】
“破碎化”的字面意思十分简略,也就是从古至今所用来形容被分割,被分段的时间,生活,阅读,社交,购物等。如今的生活也越来越被破碎化,比如在等地铁或者等公交会掏出手机刷几条微博,或者翻看翻看QQ动态,有时等的时间太久也会打一盘游戏,这样既不浪费时间,也能使生活变得更为充实,为什么不更加坦然的接受?
但我们有没有想过,一但生活真的被破碎化,我们可能永远也无法完整的做一件事情。
假设,你在看书,情节一波三折,跌宕起伏,激发了你的阅读兴趣。可突然一个电话过来,是广告骚扰电话,说在某某市有一座房子,投资风险不大,利润又多,虽说你不可能去投资,“啪”的一声挂了电话,但是你的阅读,就会被中断。再假设,你的妈妈一个电话过来,让你去写作业,你不得不放下手中的书,写完一大堆作业。你的班主任又是一个电话,让你去学校办点事,忙了整整一个下午,你的书籍,却没有看完。破碎化固然好,但往往会一事无成。
在互联网发达的时代,生活早已不像从前那么井然有序,如上文提到的阅读,除此之外,还有很多很多。
老年人一般在吃早饭时,拿着几张报纸,戴着一副老花镜,读的津津有味,可主体是吃早饭,副体才是看报纸。又如年轻人上班无聊的时候,摸出手机来一盘游戏,导致领导的话大多都没有听见,又拉不下面子去问同事,只好自个儿琢磨,本来十多分钟完成的事非弄它个一个多小时,怎么说也是百害而无一利。
相信同学们写作业的时候也会打几个哈欠,产生一种厌烦的感觉,换一种作业写写,再拿篇英语课文读读,更或者拿起乐器开始练习。此叫“流水作业”。自然是无什么利处的,弄了半个小时,一样也没完成。生活为什么会破碎化,又为什么回不到原来?
说起来还得怪我们万般感谢的高科技时代。
手机,互联网,消遣的游戏,都是从中而来。
讲真从前我个人的观点,真是觉得碎片化其实挺好。但是碎的太过于离谱,太过于多样,反而对我们的生活带来不便。
该如何来挽救碎片化?
你可以列一张清单,把一天内要完成的事情统统列在清单上,哪怕中途有人打断,你的计划,却不会被打乱。
劳逸结合,井然有序,不必太繁复多样,合理的碎片化,这才是真正的生活。才是我们该有的生活。
说了半天,这碎片化到底是正是邪,还是需要你自己的安排,一切的一切,都在你自己手里。
遇见碎片化的生活,从而预判出你内心的选择。
【篇十:遇上碎片化的生活】
在如今移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今天,人们逐渐开始埋头于一些有关互联网的事物,由此以来,人们的生活就开始变得零零碎碎,当各种杂乱的事情一上来,人们就开始被生活中的那些琐碎的事物忙得手足无措,因而生活也不得不做出一些改变了。
也因此,人们的生活被肢解得零离破碎,人们也渐渐开始对这样的生活产生了一些感想与认知,破碎化的生活给人们带来了一系列的变化。人们不得不在各种时间的夹缝中存在着,无奈地从各种事务中抽取时间,但是,那些在马路上、在公共交通上低头看手机的人并不占少数,这种情况的发生,是不是可以理解为人们因互联网而失去了自我调节时间的能力呢?
从我们最初接受的教育中不难发现,其正统的价值观向来是提倡凡是要一心一意做下去的,这样看来,现在我们所有的这种碎片化状态也未必是一种好的状态吧,也就不能再为自己扣上一个节约时间的高帽子,抽取碎片化的时间表面上是一种珍惜时间的表现,但实际上却又无法摆脱自己浪费时间造成的恶果,不仅从在办事效果上事半功倍,更加会使人们自己的心态走下坡路,人们将不太愿意相信自己可以有很大的精神力量伴随着自己前行,就一个人的总体发展而言,恐怕未必是件好事吧。
当然碎片化的生活也并非要被我们所排挤,有不少伟人都是通过利用好碎片化的时间而获得卓越的成就的,不过大前提还是得要以专注做事为主体、利用碎片化时间为辅,当这二者相互结合之时,往往可以产生巨大的效益和能量。遇上这样碎片化的生活,难免会带来许多庞大的信息量,甚至会附带一些毫无价值的糟粕信息,这时,前人早已为我们指明了道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顺着这条路走下去,给人们带来的认识也是不可估量的。
碎片化的生活已经成为了当今社会的主流,如果无法改变这一切,不妨从自身开始适应,这世上总没有完美的处境,而锻炼出一颗完美的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