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游击队的作文

【篇一:清明节扫墓】

清明节快到了,我们一家准备去扫墓,在街上买好祭祖要用的东西,有贡品、有蜡烛、纸钱等等。

一切准备就绪了,我们出发了,在路上我看到,一大片农田,很多农民伯伯在田里种豆子和瓜,瓜有西瓜、黄瓜、南瓜,豆子有四月豆、黑豆、带豆,正所谓“清明前后,种瓜点豆”。

不一会就到了墓地,我有点害怕,感觉这个地方阴气沉沉的,但看到大家都不怕,我也就走了过去。我放好了贡品,最好看的是那盘鸡。鸡身很肥很大,那鸡头带着紫色的鸡冠,昂首挺胸,翘起来,似乎还要打鸣的样子。

等墓地边上的墓纸压好了以后,大家就开始敬香。只见爷爷毕恭毕敬,好像嘴巴还小声地嘀咕什么,我听不见。我便问爷爷:“爷爷你在说什么?”爷爷说:“我跟你的太公说,‘我们一大家子来祭奠您了,您的在天之灵好好安息吧’”。我追问道:“太公他听得见吗?”爷爷的神情有点迷茫,说:“听得见的,应该听得见的,苍天有灵!”

接着,爷爷说起了太公当年的往事:有年春天闹了旱灾,好在我们村边有条小河,可以灌溉,所以早稻有点收成。有一个小游击队来到我们的小村庄,已经没有粮食,饿了好几天了。我太公连忙叫大家捐粮,于是游击队战士就去打国民党反动派了。后来,国民党的溃军来了,见到鸡鸭就杀,见到珠宝就抢,太公一听溃军要来,就急忙带领大家躲到村子旁边的深山树林里去,等那些溃军走后,才又带领大家回到村里,看见家里被抢得一片狼藉,大家都又气又恨……爷爷说到这里,竟然哭了起来。这件事虽然已经过去了很久,但爷爷依然记在心里。

我听了,不禁对太公肃然起敬,老祖宗们过得也太不容易了,而他们却是多么了不起啊!清风徐来,松涛阵阵。我想,大地也在寄托哀思吧。

【篇二:读《闪闪的红星》有感】

故事发生在1932年初冬。在中国革命的红色摇篮江西,有一个叫柳溪的山村里,居住着几十户贫苦人家。他们受尽了恶霸胡汉三的盘剥和欺压,饥寒交迫,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年仅八岁的潘冬子就是穷苦人家的一个普通孩子,他和小伙伴天天眺望南山,盼望着当了红军的爸爸早日打到柳溪,除掉胡汉三。胡汉三闻知红军就要打过南山,惊慌失措,准备逃命。

潘冬子挑柴经过胡汉三家门前,被正准备仓惶逃命的胡汉三拦住盘问,逼他说出他父亲潘行义的下落,并丧心病狂地把潘冬子吊打拷问。这时,红军在潘行义的引导下,打进了柳溪,解救了潘冬子。柳溪建立了红色政权,潘冬子也参加了打土豪分田地的斗争。但由于冬子的小伙伴胖仔的父亲罗麻子做了“内奸”,胡汉三逃离了柳溪。

转眼几个月过去,已到了深秋。冬子的爸爸潘行义随部队一起开始了第五次惨烈的反“围剿”战斗。为了配合红军前线作战,柳溪村男女老幼全都动员起来,在胡家大院建起了临时红军医院,冬子的妈妈领着姐妹们做起了护理员,给伤员们喂汤喂药。

冬子和小伙伴们给正和敌军战斗的红军叔叔送食物。当孩子们进山之际,突然对面的山谷里有一队敌军悄悄潜伏进来。机智勇敢的冬子带领小伙伴们破坏了敌人企图偷袭红军后路的计划,红军赶来围歼了敌人。

由于“左倾”路线的错误指挥,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了。潘行义和中央红军一道开始了艰苦卓绝的二万五千里长征。临别前,潘行义给冬子留下了一颗闪闪的红星。

红军撤离的消息很快传到胡汉三的耳朵里。可恶的胡汉三又回来了!柳溪陷入一片白色恐怖之中。

潘冬子和母亲暂时离开柳溪,转入了深山老林。为了掩护乡亲们撤退,潘冬子的母亲壮烈牺牲,潘冬子看到母亲的死,变得更加坚强。在闪闪的红星照耀下,潘冬子积极参加对敌斗争,他在战斗中破坏了吊桥,切断了敌人的后路,使敌人缴枪投降;他巧妙地把盐化成盐水,躲过敌人的搜查,把急需的盐送到游击队手里;他和小伙伴把情报及时送给游击队,将敌人的运粮船弄沉了,破坏了敌人的搜山计划;他多次沉着机智地应付了胡汉三狡猾的试探和盘问,最终满怀仇恨地砍死了胡汉三,机智勇敢地配合游击队端了敌人的老巢。

父亲潘行义终于从延安回来了!父子相见感慨万千,他们面对青山,心潮澎湃,深深怀念牺牲的亲人们。红军奉命改编为新四军,父子俩一同奔赴抗日前线,踏上新的征程。

【篇三:国家兴亡,匹夫有责】

战争,是个我们生活在和平年代中从未经历过的事。战争虽然残酷,但若没有当初的八年抗战,中国一,我们可能早已不复存在。这今天的和平不知是多少烈士用鲜血换取的,八年抗日战争更是每个中国人都应当铭记在心。

《铁道游击队》就是抗日战争的一个缩影,影片主要讲述了抗日战争时期,在鲁南铁路沿线有一支铁道游击队,他们破坏日军铁路运输,有力地打击了敌人。就算他们遭到了日寇和国民党两面夹击,他们依旧突出重围与他们进行着最后的抗争。

这虽然是部黑白影片,老掉牙的电影,但正是这种感受才使整个故事更真实。

或许有人不以为然,认为只要经过训练,不论谁都能做到这程度,但这“铁道游击队”却是由铁路工作,矿工甚至流浪汉组成的部队。我不惊叹于他们的能力,而惊叹于他们心中的那份责任。他们并没有因为自己的身份而不去抗日,不论怎么样,他们都认为自己应当为抗战而出一份力。他们心中的那团火,那份热情,那份责任,才是真正打动我,打动所有人,甚至也令我们热血沸腾的!

正所谓国家兴亡,匹夫有责。

【篇四:烈士在我心中高中作文】

【篇一:烈士在我心中高中作文】

历史风云的卷帙舒展,苏中大地上英杰的伟绩代代相传。

鲁迅先生说:“苟活者在淡红的血色中,会依稀看见微茫的希望;真的猛士,将更奋然而前行。”

一九二六年,在帝国主义的逼迫下,北洋军阀面对同胞们的请愿,竟下令开枪,死伤二百余人,造成震惊中外的“三·一八惨案”。北京女子师范大学学生刘和珍遇害,年仅二十二岁。以刘和珍为代表的青年不是苟活之人,她们为了中国而死,是真的猛士。猎猎西风中,民族的鲜血灌铸而成的红旗傲然挺立。

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逝去了,便有更多的人崛起。“杀了夏明翰,自有后来人。”在里下河这方沃土上,出现了更多的英杰,他们肩扛红旗,担起民族的解放事业。

一九三二年,高如云在里下河出生。一九四七年,高如云投身革命,参加游击队,先后担任副指导员的通讯员、连部通讯员。

四月二日晚,游击队转移新驻地,一个地痞向“国军”告密,游击队面临两面包抄。不幸被捕的高如云面对还乡团的审讯,不予应答。敌人恼羞成怒,杀害了高如云。高如云壮烈牺牲时年仅十六岁。

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他们是继往开来的先驱,是跨时代的壮士,亦是我们一生追求的榜样。他们不曾“匹马戍梁州”,亦未“自首为功名”,祖国的统一是他们毕生的追求。新时代的我们,应该思辨其劳,继往开来,为祖国的发展前赴后继。

当其贯日月,生死安足论!我们走在时代的前端,既歌且喜。未来的宏图大业,将在我们的手中展开。

你是一部永不落幕的长诗/风的挽歌撩拨你卷起卷落/传来委婉的音符/凝固成一尊雕塑/笑看人间云卷云舒。

哲人日已远,典型在夙昔,风檐展书读,古道照颜色。

烈士在我心中!

【篇二:烈士在我心中高中作文】

脚步缓缓地踏上石阶,心中肃然升腾起一股敬意。远远站在平台上,映入眼帘的是那块巍峨的纪念碑与那八个金光闪闪的大字:人民英雄永垂不朽。

已不是第一次来到姜堰烈士陵园,心情却依旧如同以往。耳畔依稀传来阵阵风儿刮过的声音,说不出的一种肃静,道不尽的一种沉重。

幼时的我懵懵懂懂,却总能在踏入这片地方时立刻静下心来。现在我终于懂得了当初为何会如此。

“他穿的衣服补了又补……”我的心为之一震。是的,他们即使自己受苦受累也不愿民众过得辛苦。“同志们都劝他换件衣裳,他总是说,没事,还可以再穿。”他省吃俭用,将存下来的钱全数用在党和民众身上……”他是徐克强,也是每个牺牲的烈士。

恍惚间,身旁矗立的一棵棵松柏已然成为那些喊着“向前冲”的革命英雄们。烽火连连的战争岁月,火光一点点染红了天际。“冲啊,冲啊……”一声声呐喊在炮火声中突兀地响起,一个身影倒下,另一个身影又冲上前……他们迈着坚毅的步伐,永不退缩,因为他们无畏的精神。他们书写了辉煌的历史。

我许久才回过神来,心里久久难以平静。那声声呐喊,似乎还盘旋在耳旁。那段尘封着的历史,究竟耗尽了多少英雄的生命,我们无法计算。我们不会忘记,永远不会忘记,是你们的昨天造就了我们的今天。

烈士永存!

【篇五:站起来的巨人】

中华民族是一个饱经风霜的巨人,它既经历过唐朝的繁荣、宋朝的发达,也经历过清朝的腐败以及日本残暴的践踏。但是,今天,巨人站起来了!

为了抗击日本侵略者,许多爱国人士付出了一切。《铁道游击队》这部电影形象在重现了当时的情形。抗战时期,山东临城枣庄一带活动着一支铁道游击队,他们专门在交通线上牵制敌人,被老百姓称为飞虎队。他们一直顽强地与敌人对抗。最终,日本经不住中国的抵抗,于1945年宣布无条件投降。

这部电影虽然只有短短80多分钟,但却把人物形象展现得淋漓尽致。李正身为政委,头脑十分的冷静。在敌人来搜查的时候他不慌不忙地扮成一个账房先生;在刘洪失去理智跟敌人硬拼的时候,他能够压灭自己冲动的火焰,带领队伍撤退,使队伍免遭损失。芳林嫂身为剧中鲜少的女人物,就算被俘,也绝不屈服。

他们都是英雄。可是只有乱世里才能出英雄吗?肯定不是。我们生在太平时代,也有太平时代的责任。虽然我们不用到战场上去抛头颅。洒热血,但我们新时代的武器是笔。我们只有好好学习,才能振兴祖国。

革命先烈们是以他们的身躯为我们铺了一条前进的道路。他们永不放弃的精神和坚定不移的毅力也留在了这道路上,渐渐影响着我们。我们在这条路上前进的时候,要永远记得革命先烈们所付出的一切,并将这一切转化成我们进步的动力。少年强,则国强。想要振兴中国,身为少年的我们就必须努力!

看,世界东方沉睡的巨人正在渐渐苏醒。它站了起来,向世办宣告着自己的强大。

【篇六:铁道游击队观后感】

【《铁道游击队》观后感】

汪雨萱

“爬上了飞快的火车,像骑上奔驰的骏马,车站和铁道上,是我们杀敌的好战场……”一首歌,一首普普通通的歌,却能带来无穷的力量,引领抗日英雄们走向胜利!

《铁道游击队》是一部抗日电影,主要写了主人公大队长刘洪在山东临城,枣庄组织了一个游击队。他们用了各种办法,伪装成鬼子,假意讨好鬼子,使两辆火车相撞……拿走敌人的武器,壮大自己的队伍,他们打赢了敌人,将敌人从中国的土地赶了出去!

我最印象深刻的情节是游击队员扒上火车的情景:游击队员分工合作,由两个人负责开火车,其余的人负责假装讨好鬼子,和鬼子喝酒,给鬼子表演魔术,每个人都拿出了自己的拿手好戏,等到信号后他们一起赤手空拳干翻了所有日本鬼子,取得了胜利!

从这可以看出游击队员们任务的难度,一不小心还有被鬼子杀害的危险,但他们仍是义无反顾的去了。他们所表现出来的熟练与默契,说明他们已经不是第一次这样做了,而是每天都像这样拿生命去保卫祖国。在这部电影里,我能深刻感受到:抗日英雄们拼死保卫祖国的决心与取得胜利时的喜悦!

“爬上飞快的火车,像骑上奔驰的骏马……”仍是这首歌,仍是这个调,给我的感觉却大不相同了。这首歌包含的不只是勇敢,更表现出了游击队员们的爱国之心!

【《铁道游击队》观后感】

姜景仁

“西边的太阳快要落山了,微山湖上静悄悄,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这首歌虽然朴素,但激起了我们内心的斗志……《铁道游击队》,这是一部让人难忘的电影。

《铁道游击队》这部红色电影主要讲了:抗日战争时期,山东枣庄的一支抗日武装队伍大队长刘洪带领的铁道游击队,他们在纵横数百里的铁路干线上,与日军斗智斗勇,创造了一个个震撼人心的传奇故事,最终使日本侵略者和伪军纷纷无条件投降。

铁道游击队还有一个名字,叫“飞虎队”,飞虎队队员们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的优良品质。

他们特别聪明。当他们一群人坐在一块开会时,日本人刚好过来查户口,他们立刻把枪藏好,还装作在打牌,可是,日本人的狗却发现了枪,马上就要翻出来了,飞虎队队员们都急得象热锅上的蚂蚁,多亏了小坡急中生智,立刻将手中的琵琶放在地上,这才没被日本人翻出枪来。

他们特别勇敢。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飞虎队队员们不畏艰险,一次又一次跳上火车,将日本侵略者的武器统统扔下火车,与其他队员分工合作,一些人扔,一些人捡,这份勇气与智慧帮助他们很快获得了很多武器。

他们非常了不起……他们是一支热爱祖国的队伍,是一群铁打的战士,更是那五星红旗上,金灿灿的五角星上的一角!

【篇七:铁道游击队观后感】

在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几个黑影跳上了一辆奔腾的火车,神不知鬼不觉地将粮食、弹药等物品从火车上卸下来。帮助老百姓,武装自己,同时还要完成上级下达的任务,他们就是――铁道游击队!

看完《铁道游击队》这部令人振奋的电影后,我不禁更深入地了解了负重前行的先烈们。原来,这支在抗战期间称为日本军队的心腹之患的队伍,在历史的长河中真的存在。他成立于1940年1月25日,这是一支从百姓中走出来的抗日部队。虽然并不是正规部队,然而他们却用机智勇敢在交通线上多次打击日寇,牵制住了大部分进山“扫荡”共产党的日军兵力。为了将他们歼灭,日本小林部队甚至动用特务队并勾结国民党反动派,联合进攻铁道游击队,却仍没有如愿,甚至损失更加惨重。看到游击队员们灵活地牵制敌人进行反包围,我不禁为他们的勇气感到无比的自豪。

古人云: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共产党之所以能统一中国,一个最重要的原因便是得到了民心,拥有了百姓的支持。因为铁道游击队英勇的事迹以及那颗向着百姓们的心,所以,人们都亲切地称他们为飞虎队。在这部影片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便是当他们打劫火车时,给火车填煤的群众在得知他们是八路军时,手上愈发快速地来帮助他们。而当日本鬼子抓不到飞虎队,因此迁怒于藏匿他们的村庄,将这里烧毁时,游击队大队长刘洪的那种誓要与日寇同归于尽的行为,虽然莽撞,却足以看出他对百姓们的爱护和深深的愧疚之情。这种鱼水情深,愿意为对方奉献自己的精神使我激动泪目……

西边的太阳就要落山了,鬼子们的末日就要来到……当影片的插曲响起时,我仿佛看见胜利的曙光已在前方。电影中最激动人心的地方便是结局,1945年10月,1000多人的日军向不足百人的抗日游击队投降,相信看到这里的所有中国人,此时的心情定是澎湃不已。

现在的中国日益强大,再也没有谁敢侮辱中国人,东亚病夫这个词早已销声匿迹。而这一切都是因为我们有一个强大的祖国,当我们身处他国,更因自己是中国人而感到无比的自豪。

祖国,我为您骄傲;中国,我为您自豪!

(国庆节即将来临,谨以此篇献给我最爱的祖国。祝祖国妈妈,生日快乐!)

【篇八:红色故事印我心】

今天我看了红色经典故事,看完之后,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我现在是一名十岁的小学生,而在战争年代有许多比我还小的朋友,他们是那么地勇敢,运用智慧和敌人进行着斗争,有的小朋友为了祖国的解放甚至丢掉了生命。

看了这么多的红色故事,其中最令我感动的是放牛郎王二小和潘冬子。

在河北涞源的一个小山村里住着放牛娃王二小和他的爹娘。1943年的一天,一声震天动地的响声,鬼子的炮弹落在了二小的家里,他温暖的家和亲爱的爹娘就这样离他而去。后来,二小参加了儿童团,跟着柳老师和吴连长学到了很多知识,他知道打走了鬼子,自己长大了还要建设我们的国家。鬼子的一次大扫荡又要开始了,吴连长带着队伍去山那边,做个包围圈等鬼子来钻。鬼子来了,二小看到鬼子向乡亲们转移的方向走去,心里真着急,于是他就唱着放牛歌走了出来,吸引鬼子的注意力。鬼子让二小给他们带路,二小故意领着鬼子在山里兜圈,狡猾的鬼子起了疑心,鬼子头拔出刀威胁二小。二小心里很镇定,表面去装成很害怕的样子,对鬼子说,那边有条路穿过去就能找到八路军。鬼子相信了二小,就跟着他走了。到了八路军埋伏的山沟,二小机灵地从沟地往山上跑。吴连长一边高喊要二小快跑,一边开枪打死了向二小瞄准的鬼子。可是,鬼子小队长端着枪,追上二小,把刀扎进了二小的身体,将二小挑到了山坡上。八路军发起了进攻,消灭了鬼子,乡亲们安全了,可是二小却安详地闭上了眼睛,他再也听不到吴连长和乡亲们的叫喊声了。

还有一个印象深刻的是潘冬子的故事。1934年秋,主力红军撤离了中央根据地。参加主力红军的父亲出发前给冬子留下了一颗闪闪的红星,冬子把它当做宝贝似的收藏了起来。红军一走,大土豪胡汉三又回来了,柳溪又陷入了白色恐怖之中。冬子的母亲作为游击队的交通员,走东村奔西庄地传达着党的精神。在一次行动中,冬子妈被胡汉三的“靖卫团”围困在熊熊烈火的草屋内,母亲的从容就义,使小冬子突然长大了许多,他怀揣爸爸留下的红星,承担起了游击队交通员的工作。他为山上游击队筹盐,巧妙地躲过了“靖卫团”的搜查。冬子还机灵地做了米店的伙计,搞到了确切的情报,破坏了胡汉三的搜山计划。冬子在沉着自如地对付了胡汉三的多次试探和盘问后,抓住良机,砍死了胡汉三。

通过这些红色经典故事,我找到了红色的足迹,那是革命先烈用鲜血挥洒而成的,中华儿女为了新中国的建立抛头颅,洒热血,我的心中有个红色的种子生根发芽;通过这些红色经典故事,让我知道了我们现在幸福安定的生活来之不易,没有这些革命先烈的流血牺牲,我们就不能坐在明亮的教室里上课学习,所以我要好好地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更加勤奋地学习。

【篇九:红灯记读后感】

读了《红灯记》这一篇故事,使我受到了很大的启发:这一篇文章的主人公是:李铁梅姓陈,父母都被日本鬼子杀害了。李玉和姓张,叫张玉和都是铁路工人。李奶奶:丈夫也是铁路工人。红马灯是指挥火车通行的信号灯。

他们三姓本不是一家人。为了抗击日本侵略者,他们组成了一个新的革命家庭。都是游击队的交通员。红马灯是联络信号。交通员接头的暗号。一次松岭根据地的交通员把一个重要的密电码交给了李玉和,并让李玉和转交给北山游击队的磨刀师傅。由于鬼子搜查的紧,李玉和没有把密电码交出去。贪生怕死、卖友求荣的王局长当了叛徒出卖了李玉和。把转交密电码的事,告诉了日本鬼子大佐鸠山。

鸠山为了得到密电码,先是引诱,后是酷刑最后又将李玉和、李奶奶、李铁梅一起抓进大牢。他们都没有屈服。日本鬼子得不到密电码就将李玉和、李奶奶杀害了。李奶奶、李王和都壮烈牺牲后,鬼子还跟踪李铁梅妄想得到密电码。机动灵活的李铁梅最后乔装成慧莲的样子,很快就把密电码交给了北山根据地的交通员磨刀师傅,完成了任务。从此,铁梅接替了李玉和的位置,成了党组织的正式交通员。日本鬼子鸠山被新四军抓起来。

读了红灯记使我懂得了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是成千上万的革命先烈用自己的鲜血和生命换来的。

李铁梅15岁就参加了革命,成了革命党组织的正式交通员。而我呢?今年也十几岁了,生活在一个新社会,长在红旗下,过着幸福美满的生活,有什么理由不好好读书呢?作业多了就怕苦,有时马马虎虎,不看题、不理解做完就了事。由于作业不认真学习没有刻苦劲,所以考试成绩不好。就如三年级期末成绩四门功课平均92分。这怎么能行呢?怎么能对得起我们飞跃发展的国家呢?更对不起我们老师。也对不起平时省吃俭用节约下的钱来资助我学习的老师、叔叔、阿姨们。

从此,我一定要好好学习,决不辜负大家对我的希望,多掌握知识。向红灯记中的李铁梅那样。将来成为我们伟大相国的有用人才。

【篇十:我爱圭山】

红色圭山是我的家乡。圭山高大雄伟,是石林县最高峰,海拔2601米。圭山的人民勤劳勇敢,圭山的水清、凉、甜,圭山的杨梅酸又甜……我爱圭山。

革命战争时期,英勇的圭山游击队在石林、弥勒、泸西这一带打响了革命第一枪,为革命战争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绩。因此圭山赢得了革命老区、红色圭山之称。《圭山游击队之歌》传唱至今,曲调依然是那么流畅、灵活。

三角水库是我家乡的主要水资源,这里的水清、凉、甜,它像妈妈的乳汁一样,世世代代哺育着圭山儿女健康成长,圭山儿女忘不了母亲的哺育之恩。

杨梅山蜿蜒起伏,雄伟壮观,山梁上架起了一座座风力发电设备,照亮了整个圭山。每年夏天,杨梅山上的杨梅成熟了,红里透紫,红得发亮发黑,让你见了就想吃,让你见了就直流口水。当你摘个放在嘴里,真是甜津津、酸溜溜,感觉美极了。我最爱吃家乡的杨梅。

圭山森林公园植被茂盛,药材丰富,有千年古树,也有世界珍稀动物,可谓药才宝库,又称小动物们的天堂,小动物们可喜欢这里了。

圭山出厂玉米、烤烟、洋芋、水果……,地里还埋藏着丰富的煤矿资源,就是这些养育着圭山儿女。

我爱我的家乡,因为这里的人民勤劳勇敢,因为这里的水清、凉、甜,因为这里的物产丰富,更因为我喜欢吃家乡的杨梅。

热门推荐
1钢琴,想说爱你不容易
2不敢忘记
3舌尖上的家
4第一次经历地震
5社会新时代
6留住心底的那缕阳光
7如果我是《小王子》里的那只狐狸
8大课间
9信念
10爱撒谎的猫咪
11给军人爸爸的一封信
12诚信引领我成长
13冬天之希望
14我的卧室
15共享也是“共护”
16致过去的我
17彩秋
18那缕轻月依然
19大街·小巷
20当我面对真情的时候
21生活的魅力
22洋葱
23我变成了老师
24未来的衣服
25我的拿手好戏
26谁的本领大
27捉贼记
28这个夏天
29生活深处
30难忘的一学期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