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精明人的作文

【篇一:《离开雷锋的日子》观后感】

自从观看了《离开雷锋的日子》这部影片后,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雷锋的电影、雷锋的事迹,我们从小知道的就不少。但乔安山呢?作为与雷锋同一班的战友,曾多次受到雷锋的热心帮助。班长,这一个词在他的心目之中是如此的神圣。然而,班长却意外的死在自己车旁,他的心情是何等的煎熬、何等的难受。

雷锋离去了,带给人们的是无尽的伤悲、惋惜,带给乔安山的却是一辈子沉重的包袱。谁都记住了雷锋,他用短短22年的生命向全世界人民树立了一道道德指标、树起了一座代精神的丰碑,人们都惦记着他、崇拜着他。可那个一辈子默默无闻的乔安山呢?他却是用一辈子延续雷锋的精神,用他的一生来向世人诠释何谓雷锋精神,向世人宣告雷锋离开了我们,但雷锋精神却永远与我们同在。

他作为一名公交司机为难产的妇女改变路线,面对众人的赞扬时,他只是哽咽地说了一句:“如果班长还在,他会比我做得更好!”多么淳朴的人啊,那一刻我眼睛湿润了。

别说助人为乐,更别说舍己为人,有些人甚至连严于律己都做不到。在片中,乔安山的儿子也不断劝说父亲:雷锋精神已经不适用了,在现代的社会已经没人做好人了,要做就要做精明人。在他们的车子在野外陷入泥潭后,面对着经过的人的一次次拒绝,我们可以看出乔安山对一直坚信的助人为乐的雷锋精神是否还存在有了那么一点迟疑。可是,当那一群天真无邪的孩子在清晨的阳光中出现后,他与我们一起坚信着雷锋精神会永垂不朽!

雷锋离开了,但他的精神一直与我们同在。无论在什么样的年代,它都会带给我们新的诠释,但助人为乐的精神是始终不变的,也正是我们这个物质性社会所迫切需要的,更是我们代表先进文化的中国共产党所需要的。

的确,有些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些人死了,但他却还活着。雷锋他一直活着,活在我们心中,活在我们身边,因为我们身边有无数像乔安山那样的活雷锋,告诉着我们:这个世界依然是美好的。

【篇二:志不强者智不达】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人,只有自强自立,矢志不渝,才能不留遗憾地活着。

“大丈夫当如是也。”刘邦的这一声感慨,或许恰是他精彩人生的序幕吧。即便我们不能否认他个性中无赖的一面,但是更应该注意到他从一介布衣到君临天下的原因——志存高远。正是有威加海内之志,才懂得隐忍谦让,赢得战机;更因为有安定天下之心,才能礼贤下士,吸纳贤良。

反观项羽,虽一时兵力强盛,却无坐拥四海之志,始终停留在“富贵不还乡,如锦衣夜行”的纠结中,他的失败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同为刘氏子孙,几百年后的西蜀后主刘禅,在国破家亡之后,却能谈笑自若,甚至有“此间乐,不思蜀”的荒唐话语。纵天府之国,人才辈出,摊上这样一位庸碌的君王,蜀汉天下又岂有不沦丧之理?

所以,他人的帮助,终究只是外力。即使站立,也不过是在被搀扶着的情况下,得以暂时的不倒罢了。只有当一个人内心的意志汹涌燃烧,化为不竭的动力支持他傲岸而立时——这是不同于躯体的站起——他的灵魂才真正站立起来了。

电影《阿甘正传》为我们讲述的就是这样一个故事。纵使因智力的残缺而被嘲笑,纵使因身体的缺陷遭人戏弄,但那又怎样?生活仍在继续,每一个未知的明天仍有希望。

主人公阿甘智力虽不及他人,但始终坚持着:坚持相信善良,坚持相信正义,坚持相信暴风雨后还有黎明。上帝是公平的,他给了阿甘无与伦比的意志,阿甘也始终践行着自己的人生信条。比起那些用计谋行骗的“聪明人”,比起那些斤斤计较、终日叹息的“精明人”,阿甘的言行,难道不彰显着更可贵的智慧与光芒吗?

站起,是决心舍弃惰性,拥抱梦想;有了灵魂的崛起,才能引领行为的改进。

因此,当一个国家千千万万的民众站起之时,便是国家崛起之时。用个人的梦想与意志,勇气与智慧,汇聚成国家的命运之河。只要国人之志不绝,我们的国家便能傲然屹立于世界。

“我想要在那最高的山峰伫立,不在乎它是不是悬崖峭壁……”耳畔回响起《追梦赤子心》,我更加坚定了自立自强的决心。

【篇三:了解法治关心法治】

国有国法,家有家规。每个国家都是因为有法,才能日渐兴盛,有法才能正常运转。

有句古话说的好,“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在一个人的成长中,首先要懂法,法律才是最重要的规矩。

法治是一种法律至上、严格依法办事的治国的原则和方式。它包含了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要有良好的法律意识;另一方面要有良好的法律。要得到普遍地服从和遵守,核心就是依法办事。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社会实践的原则,是马克思主义法治观在中国的最新理论成果,没想到吧!法治在社会上的地位是很高的哟!法治又是社会制度的基本载体,虽然法治这么的有用,还是有人不把法治道德放在眼里,甚至认为热爱祖国是“假正经”,危害祖国是“正义卫士”;遵纪守法是“窝囊废”,违法乱纪是“有能耐”;帮助他人是“冒傻气”,损人利己是“精明人”;勤俭节约是“太抠门”,大摆排场是“真风光”;诚实守信是“死脑筋”,自私自利是“有心计”……这些人的思想真是又荒唐又可笑。

法治不但是现代文明的标志,是人民智慧的结晶,而且法治又是一种治国方略和国家治理形态,所以我们常说:“依法治国”。

所以小朋友们要多阅读一些法律知识,特别是和自己有关的法律,如《未成年人保护法》、《未成年人犯罪法》……这样,就能用法律来保护自己的权益了。

热门推荐
1蜗牛历险记
2留一点老时光给自己
3我看孝顺
4走进初三
5我的家
6告别小妖读后感
7汤姆索亚历险记读后感
8那是一次拼车的尝试
9采摘之乐
10放风筝
11形形色色的人
12国清之旅
13坚守的作文
14四季的美景
15可乐瓶的经历
16爱臭美的妈妈
17勇往直前
18难忘西瓜田
19暑假我为爸妈做的一顿饭
20第一次煮面条
21定格在晨曦中的一幕
22我是小小漂流瓶
23打水漂
24想起那件事我就很开心
25未来的磁悬浮房子
26无声电视中的母爱
27团结就是力量
28我有个梦想
29学会欣赏
30大西北之旅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