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离开雷锋的日子》观后感】
自从观看了《离开雷锋的日子》这部影片后,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雷锋的电影、雷锋的事迹,我们从小知道的就不少。但乔安山呢?作为与雷锋同一班的战友,曾多次受到雷锋的热心帮助。班长,这一个词在他的心目之中是如此的神圣。然而,班长却意外的死在自己车旁,他的心情是何等的煎熬、何等的难受。
雷锋离去了,带给人们的是无尽的伤悲、惋惜,带给乔安山的却是一辈子沉重的包袱。谁都记住了雷锋,他用短短22年的生命向全世界人民树立了一道道德指标、树起了一座代精神的丰碑,人们都惦记着他、崇拜着他。可那个一辈子默默无闻的乔安山呢?他却是用一辈子延续雷锋的精神,用他的一生来向世人诠释何谓雷锋精神,向世人宣告雷锋离开了我们,但雷锋精神却永远与我们同在。
他作为一名公交司机为难产的妇女改变路线,面对众人的赞扬时,他只是哽咽地说了一句:“如果班长还在,他会比我做得更好!”多么淳朴的人啊,那一刻我眼睛湿润了。
别说助人为乐,更别说舍己为人,有些人甚至连严于律己都做不到。在片中,乔安山的儿子也不断劝说父亲:雷锋精神已经不适用了,在现代的社会已经没人做好人了,要做就要做精明人。在他们的车子在野外陷入泥潭后,面对着经过的人的一次次拒绝,我们可以看出乔安山对一直坚信的助人为乐的雷锋精神是否还存在有了那么一点迟疑。可是,当那一群天真无邪的孩子在清晨的阳光中出现后,他与我们一起坚信着雷锋精神会永垂不朽!
雷锋离开了,但他的精神一直与我们同在。无论在什么样的年代,它都会带给我们新的诠释,但助人为乐的精神是始终不变的,也正是我们这个物质性社会所迫切需要的,更是我们代表先进文化的中国共产党所需要的。
的确,有些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些人死了,但他却还活着。雷锋他一直活着,活在我们心中,活在我们身边,因为我们身边有无数像乔安山那样的活雷锋,告诉着我们:这个世界依然是美好的。
【篇二:志不强者智不达】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人,只有自强自立,矢志不渝,才能不留遗憾地活着。
“大丈夫当如是也。”刘邦的这一声感慨,或许恰是他精彩人生的序幕吧。即便我们不能否认他个性中无赖的一面,但是更应该注意到他从一介布衣到君临天下的原因——志存高远。正是有威加海内之志,才懂得隐忍谦让,赢得战机;更因为有安定天下之心,才能礼贤下士,吸纳贤良。
反观项羽,虽一时兵力强盛,却无坐拥四海之志,始终停留在“富贵不还乡,如锦衣夜行”的纠结中,他的失败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同为刘氏子孙,几百年后的西蜀后主刘禅,在国破家亡之后,却能谈笑自若,甚至有“此间乐,不思蜀”的荒唐话语。纵天府之国,人才辈出,摊上这样一位庸碌的君王,蜀汉天下又岂有不沦丧之理?
所以,他人的帮助,终究只是外力。即使站立,也不过是在被搀扶着的情况下,得以暂时的不倒罢了。只有当一个人内心的意志汹涌燃烧,化为不竭的动力支持他傲岸而立时——这是不同于躯体的站起——他的灵魂才真正站立起来了。
电影《阿甘正传》为我们讲述的就是这样一个故事。纵使因智力的残缺而被嘲笑,纵使因身体的缺陷遭人戏弄,但那又怎样?生活仍在继续,每一个未知的明天仍有希望。
主人公阿甘智力虽不及他人,但始终坚持着:坚持相信善良,坚持相信正义,坚持相信暴风雨后还有黎明。上帝是公平的,他给了阿甘无与伦比的意志,阿甘也始终践行着自己的人生信条。比起那些用计谋行骗的“聪明人”,比起那些斤斤计较、终日叹息的“精明人”,阿甘的言行,难道不彰显着更可贵的智慧与光芒吗?
站起,是决心舍弃惰性,拥抱梦想;有了灵魂的崛起,才能引领行为的改进。
因此,当一个国家千千万万的民众站起之时,便是国家崛起之时。用个人的梦想与意志,勇气与智慧,汇聚成国家的命运之河。只要国人之志不绝,我们的国家便能傲然屹立于世界。
“我想要在那最高的山峰伫立,不在乎它是不是悬崖峭壁……”耳畔回响起《追梦赤子心》,我更加坚定了自立自强的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