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竹凳的作文

【篇一:月的怀想】

好久好久没有看着月儿了,印象中,它似乎有皎洁明媚之时,有昏黄浅红之时。记得最深的是中秋月圆之时那朦胧的诗意。

农村的孩子是极为盼望八月十五之日的中秋夜的,每当那天,家家都会举行祭月的。准备各种水果,米食,香烛,木屑。一家人等待夜黑时,那份安详与宁静是那般深沉的啊!将供品一一摆上灶台,点上香炉,送上祝福,祈求平安。屋里忙,屋外也忙着,烧天香是一同进行的,这时的孩子最快乐,看着红烛流泪,希望香快些净,那可让那满台的供品落入孩童手中,口中占上福气,品上甜蜜。当香火既尽之时,化元宝,化莲金盆,将满满的祝福,送给月儿,带给家人。

月就那么静静地看着这一切。匆忙又幸福地进行着。我习惯了在这月半之时,坐在小竹凳上,捧着串串葡萄,看着月儿的脸,直到累了,倦了,才起身爬进被窝,隐隐约约记起那月儿的微笑。我一直都在想,月儿那般看着人间,是否人间也有她的亲人,在等着她归家呢?

那是遥远的孩童时候的中秋之夜,温馨而又匆忙。如今的中秋月夜有的是什么呢?对月也无了念想。只有月在孤寂的空中,怀想着那时的热闹,怀想着那时的浪漫,怀想着那时人们对月神的敬仰与爱慕。如今,科学的进步,化去了月儿神秘的面纱,她变得那般平凡了,没有人看到月会想起那美妙的婵娟,更多思及的是被人命名的一座座环形山。月的怀想是那么简单,单单希望人们有时能轻抬头看着她的温柔,如今也变得遥远了。

如今的八月半,中秋夜,头顶没了无边的空寂,是一盏盏比明月更加美丽的水晶灯。桌上不是送给月神的份份供品,而是人们欢聚时的山珍海味。时代变了,风俗变了,连人的气味,品性都变了。月在窗外偷偷地看着屋内,流着泪隐入层层深云了中,怀想过往的祝福,在泪中送出幸福。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如今呢?明月即使在,几人问明月。月的怀想,想念那份逝去的温暖,想念那层薄薄的面纱。在中秋之即,明月总是那般令人怀想。

【篇二:我爱敬亭山之美】

祖国的山河秀丽如画,祖国的山和绚丽多彩。而我最爱的却是那小有名气的敬亭山。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这是古代赫赫有名诗人李白,曾在敬亭山观赏的时候留下的一首名诗:《独坐敬亭山》。还有谢朓的《游敬亭山》。自从这两首诗写成以后,敬亭山声名鹊起。

这次,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去了敬亭山,果然名不虚传的“江南诗山”

首先,我们通过了检票处,来到敬亭山。一进去,就让我眼睛一亮。远远望去,山虽不高,却满目青翠、郁郁葱葱,十分壮观。只见山脚下矗立着一座石牌坊,上面刻有“敬亭山”三个苍劲有力的大字。我拉着爸爸妈妈迫不及待地穿过牌坊,快步向山上走去。我跟着诗人的脚步向山上走去,踏着石子路,这在树阴下。树沙沙作响,风轻轻拂来,地上的小草生机勃勃,路边的野花露出“笑脸”。小路右侧有许多奇形怪状的石头,上面刻着古代诗人在此留下的诗句,有描写花草树木,有赞美美丽风光。这些石头与敬亭山巧妙、自然的融合,真不愧为“诗山”啊!越往山上走路越陡。我和爸爸妈妈走得有些累了,就在一个山旁的休息处稍作休息。山的四周全是竹子,有嫩的,有老的,有浅绿的,有枯黄的,有的细如手腕,有的粗如碗口,可不相同。一阵凉风吹来,顿时觉得神清气爽。竹林深处有一尊石雕像,她就是传说中住在山上的唐朝“玉真公主。”刻得真是惟妙惟肖!我坐在竹凳上,感受着风的吹拂和竹的清香,真是令人心旷神怡。

到了山顶,我深吸了一口气。哇,那里的空气是多么新鲜!我享受着这独特的快乐,在山顶上快乐的跳着……

我爱敬亭山,爱它那美丽的风光;爱它那神奇的风;爱它那无与伦比的风光……

【篇三:古木老房,牵动我的情思】

深绿的小山上立着一间矮小破旧的小木房,那木房便是我已逝老太的家。

小时候每逢周六周日我就会上山去看我那慈祥的老太。山很高,台阶很多,幼小的我没上十几阶就得歇一会,可这依旧阻挡不了我看老太的决心。

到了山腰我飞一般地冲向老太住的小木房,大声喊道:“阿太,我来看你了。”老太坐在竹凳上笑眯眯地看着我,用那沙哑的声音对我说:“好好好,让阿太好好看看。”打量了我一会儿就转身走进了身后摇摇欲坠的木房,不一会儿拿出了好多吃的,喝的。向我喊道:“娃儿,你看我留了什么给你?”我则兴冲冲地走到老太身旁坐下,阿太眯着眼睛笑了。

几个月后,阿太住院的消息就被我知晓了,去到医院,还没有见到阿太就要回家了。

又过了几天,奶奶对我说阿太回家了,我就叫奶奶带我去阿太家去看看她。阿太坐在木房前,她瘦了许多,身后的木房也萧瑟了几分。我努力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老太像往常一样说笑,告别。

接下来的几天奶奶没有带我去见老太,她总是忙前忙后,以至于经常丢下我一个人在家,百般无聊的我想起老太,可是却没有去看她。

直到有一天,我家挂上了白布,那时我才知道太太她,走了。下葬那天,天空阴沉沉的布满阴云,乌黑的天像要塌下来一样,使人喘不过气来。我静静地坐在凳子上,手上拿着不知道从哪里捡来的小纸片玩弄着,心却早已飞远了去,忆到老太,只觉鼻子一酸,冰冷的泪水滴下,一颗又一颗。

回到太太的小木房,屋前竹凳萧萧,鸡鸭乱叫,木屋苍苍。推开吱呀的木门,灰尘扑面而来,与老太的情景历历在目。

望向那山,看到那木房,我仿佛回到了与老太相处的日子,老太的笑容。老太的一举一动都永远刻在了我的脑海里。

回过神,眼前仍是那矮小的山,小小的木房。

【篇四:又到一年中秋时】

仿佛是用画笔染上了墨,天空渐向昏黑,一轮明月镶在空中,虽不是“古道西风瘦马”的荒凉,亦没有“俄倾风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的意境,却有种伤感在我心中弥漫开来,正如那天空的墨色,一点点铺开……

今朝远非昔日可比。往年的中秋,一家人都搬了竹凳坐在小区门口的树下乘凉赏月。我非要坐在奶奶的膝盖上,身上沾着明亮的月光,要她讲故事与我听。

奶奶少与老人们讲话,除非是熟人。此时,她操着浓重的湖北口音,说起了一个“故事”。

奶奶的朋友去世了,她的孙女哭得好伤心,喊着‘要奶奶’……奶奶有些发愣:“你说我能陪你多久?中秋还能过几次?一次。三次……也许是十五次……算算……你都可以上大学了……”

那时的我虽年幼,但还是隐约能听出话中的意思,但那时我只觉得她神神叨叨,不耐烦的喊:“奶奶能陪我很久,别人的奶奶又不是我的,你喜欢别人的小孩。”我不耐烦的跑开了,看不见她的神情,月光依旧沾在我的身上。

该回去了,我笑嘻嘻的喊了几句奶奶的名字,奶奶扑过来假装打我,我迅速跳开,笑得更欢:“嘿嘿……打我呀打我呀……”

我对这个“喊名字游戏”上了瘾,每年见到奶奶都会喊她的名字,可现在……

奶奶已到享福之年,那双上过北京、上海,下到农田、山路的脚却无力再动了,那双哺育三个孩子的生满老茧的手也被病魔拴住了……她也不知道我的名字了,她不认识我了。任我再怎么喊她她也不会打我了……

月光依旧沾在我的身上。

奶奶,你看得见吗?今年的月亮格外明亮,明晃晃的,真像是“白玉盘”。

又是一年中秋,却没有了奶奶,圆圆的月亮祝福全家团圆,却物是人非。

月亮还挂在空中……

【篇五:身边的景物】

在我的身边有许许多多美丽的景物。有绿油油的小草、红红的小花、郁郁苍苍的大树,这都是我喜欢的景物。

我最喜欢的景物是外婆家后面那片竹林。那些竹子威武挺拔的树立在竹林里,就像一群士兵守卫着这片土地。竹子的叶子密密麻麻,不可计数。

一到春天,春雨过后,笋牙儿探出了它的小脑袋。它的身子绿油油的非常可爱。竹子的作用广阔,它可以用来做一道美味可口的菜,还可以做竹蓝、竹凳等……

夏天,天气炎热,我和小伙伴每天都会去竹林玩耍,因为竹林就像一个保护伞可以为我们遮去夏天的炎热。

秋天,竹子的叶子渐渐变黄了,风一吹它的叶子落了一地,就像铺上了一层厚厚的地毯,踩上去软软的舒服极了。

冬天,雪花满天飘舞竹子上面堆积着一层厚厚的积雪,有些竹子因为雪压的太重的缘故,所以它的枝干被压了下来,但是它有着顽强的生命力再重也压不死它。

我爱我外婆家那片美丽的竹林。

【篇六:学校,我为你自豪】

每当人们赞扬我们学校的时候,每当兄弟校的同学对我们投以羡慕的目光的时候,每当我们的高中部以低分率招进而三年以后以高上线率为大学输送众多优秀人才的时候,每当我们的老师在省内时刊物发表一篇篇有水准的教研论文的时候,每当我们学校的学生在各种竞赛、体育类比赛中获奖的时候,我们,作为联合中学的学生,无不感到荣幸。我真想面对我们亲爱的学校放声高喊:“学校,你是我的自豪!我为你感到骄傲!

回顾往昔,我校有着一部艰辛而光荣的发展历史。创校之初,茅棚草舍,板桌竹凳,条件简陋得让后生晚辈们难以想象。然而那确实是事实,也就是那样的事实面前,二十六年前一批有远见的开拓者,拿起了柴刀,挥起了斧头,批荆斩棘,艰苦奋斗,为我们的今天建立奠定了不朽的丰碑。五十三年,沧海桑田铸辉煌!不说那鲜花翠竹的丛丛簇簇,不说那校舍的布局和敞亮;瞧,这面陈列的“市一级学校”的光荣称号!

啊,光荣啊!你是历史的结晶,你是奋斗的见证,你更是一场代代相传的接力赛。

现在,每当我们怀着自豪的心情阔步迈进学校大门的时候,每当我们兴奋地涌进微型机室或多媒体室的时候,每当我们想起学校领导和老师对我们关怀的备至的件件往事时,啊,亲爱的学校、敬爱的老师,我们的内心无不充满感激之情、无不充满自豪之感。学校培养了一代又一代优秀的人才,为联中的明天创造辉煌。一栋栋突而崛起的图书馆、科学馆、四十周年的纪念堂、校舍等都展示着联中的一天天发展、壮大。最近还打破联中无校车记录的历史。

作为高二级的学生,我们在分享了前辈的光荣,享有自豪的同时,我们还应为学校的今后兴旺发达尽一份心,贡献出一份力量。接过它光荣的接力棒,把它传向未来,创造更大的光荣,铸就更新的辉煌!

【篇七:让我印象最深刻的人】

在我的心中,有让我温暖的父母;有让我激动的老师;还有乐于助人的陌生人,但是在这么多人中,我却还是选择了她——一个缝补匠。在我的心中,她就如同一轮的明月,皎洁的月光一直照亮着我!

一个初冬的早晨,天空中飘着毛毛细雨,天还没亮。我提着包上新华书店买书,走着走着,我衣服上的拉链“刺啦”一声裂开了‘’也许它也耐不住严寒罢工了。没办法,我只好向大街边望了望,心想:“还这么早,缝补店一定正没开门。”这时,我的眼珠扫描到了一个黑暗的角落,一旁的路灯照射着那里,我依稀可以看见:一个衣着寒酸的老婆婆坐在竹凳上,微风吹拂羞她的衣襟,雨点拍打着她的帽子,她一动不动地坐在那里,拿着针线,缝着组扣。我大踏步地走过去,试探着问:“婆婆,我的衣服拉链坏了,能修好吗?”她抬起头,看了我一眼,我从她的笑容中可以看到她的脸上布满了人生的智慧沧桑,她和蔼可亲地回答我:“好的,小姑娘,十分钟后你来取吧。"我答应了,将衣服递给她,冒着雨向书店走去。

当我选好书时,我才发现我的钱包放在衣服里了!心想那个老婆婆会不会……我立刻折回缝补小摊,老婆婆已经笑着在那儿等我了。见我气喘吁吁地跑来时,她用那慈祥的目光看着我说:“小姑娘,你这件衣服里有个钱包呀,诺,下次小心点,衣服的拉链己经帮你修好了,你看,像新的一样!”我的眼泪已经瞩迫不及待地想流下来了,老婆婆的身影在我眼里立刻高大起来,像一座山。我感激地接过衣服声说:“谢谢!”我说完就失在早晨的余光中……

天空中的明月照亮星辰大海,而老婆婆照亮我的心灵,她还像路旁的路灯,温暖我的心灵……

【篇八:有这样一种幸福】

落叶纷飞,秋日的午后,阳光暖而不刺眼,风儿轻而无凉意。坐在窗前的小桌边,轻轻拂开额前的发,透过木窗,望见了那个熟悉的背影正在整理些什么。

她打开,翻出一件件泛黄却干净的衣服,一件件,轻而缓地取出。像是稀世珍宝。细看,也就是我儿时的几件衣服吧。霎时,心中不禁柔柔地想:十几年了,她竟保存得如此完好,真是用心啊!

回头,她已从家中搬出一张阔竹凳,是要晒衣服了。她从上层捧出一件小袄,轻柔地拂去久置后的灰尘,动作缓得似乎被时间定格在秋阳中。我深吸了一口气,怕去惊扰这美丽的瞬间。她拍拍小袄,寻见了上面有个小洞,于是。嘴角就漾起了甜甜的笑,那笑容似是把秋阳都感染了,地上的光斑在跃动着,就如我的心,扑通扑通地。跟随她的动作,勾起了我童年的回忆。那个小洞,也是我不听她的话,与同伴放鞭炮给碰的。为此,我还受了半天的罚。那时,我还小,天天缠着她给我讲那些似乎永远也数不过来的故事。被我缠得没奈何,她自会舒颜一笑,声情并茂地诉说着。我时而抬头注视她温婉的面容,她抚摸着我的头,回以轻轻一笑。现在,我也长大了,可又有多久没有好好看她一回?脸在无意间泄露了心底的情,泛得通红。不禁把目光聚集在她身上。此时,衣服已摊得差不多了。她弯下腰一件一件地拍去衣上的灰尘,甜甜的笑始终挂在她的嘴角,没有忙碌后的倦怠,只有满脸洋溢的幸福。

我站在窗边,一种奇怪的感觉像根软软的皮筋穿过我的身体,触得我的心酥酥麻麻的,心间的温度一点点地上升,满满地,装载着甜蜜的味道。

对着斜阳,我舒怀笑了,原来有这样一种幸福就是你只需默默地注视着爱你的人,为你幸福地做每一件小事,心甘情愿,不求回报。却总是这种幸福,让你的心中也装满了幸福。

【篇九:乡下风光】

我的故乡——大朗,是一个景美、人美的地方。

在我的家乡的春天,池塘是一个特别有农趣的地方。池塘十分的绿,绿的宛如一块无暇的玉石;池塘非常的清,清的侧如一面玻璃。透过“玻璃,”可以看见池底的沙、石,鱼儿们正在玩“躲猫猫”;池塘很静,静得可以让你感觉它正在“屏息。”一阵凉风习习吹来,池面上便泛起一层层涟漪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波光粼粼。“嘎嘎嘎”忽然,从叶丛后游来成群结队的鸭子。鸭子的毛发金灿灿的,就好似一块块大黄金掉入了水中,把人们都引得前来观看。可真所谓“春江水暖鸭先知”呀!

在炎炎夏日,人们聊天、谈笑的欢乐声把村庄淹没了。你瞧!前村后庄的人们一手拎着小竹凳,一手握着把扇子,纷纷聚集到大榕树下,谈笑风生。每个人就好像一个音符,每说一句话,便会奏出段美妙的乐趣。大家一起说话,音符一串连一串,便成了一首欢快的曲子——多来咪发唆啦西多……榕树上的知了也和着人们:吱吱吱……一切是多么安详。

秋天枯黄的叶子离开了树妈妈的怀抱在空中迎风飞舞,像只只金蝴蝶,引得孩子们前来玩耍。孩子们光着脚丫,甩着小手在落叶上蹦来跳去,像极了一只只俏皮可爱的小兔。孩子们轻快地踏着脚板,男孩们弯曲着双腿,女孩的小发辫儿上下摆动着可愉快了!孩子们使劲踏着洒落一地的落叶,使叶子发出一阵阵悦耳的声响,“沙沙沙”好像一个快乐的歌舞团,载歌载舞。

我的家乡,无论坐在榕树阴下,还是蹲在池塘边,还是站在落叶上,都有一道独特、迷人、和谐、自然的风光。这就是我的家乡,我爱它!

【篇十:那抹阳光】

午后,阳光洒遍小院,我正坐在那里,在颜料和画架木板的包围中,为年近九十岁的老爷画像。

老爷坐在梧桐树下的竹凳上,略倾着缩着的身子,双眼微闭,享受着午后的安逸。阳光从梧桐树叶的缝隙中跳下,落在老爷饱经风霜的旧马褂上。花白的眉毛上闪烁着迷离的光点,却并不颓唐。我尽力将这幅风景记录下来。

一旁进进出出打牌喝酒的人,总是那样兴奋,来去的脚步匆匆忙忙,仿佛永远也不会静下来体味夏日阳光的美好。我正欣赏着这农家小院独有的特色,忽然“喵”一声,一只猫从脚下飞快地窜了过去,正在发愣,调色盘上五彩纷飞的颜料便在我招牌似的红T恤衫上安了家。一旁站着的姨姨瞧见了,怒火中烧,狠狠用一根绳子拴住那只猫的脖子,嘴里骂骂咧咧地嘟囔着:“看你再乱跑!”说着将绳子另一头系在了竹凳上。我诧异地看着那只瘦得只剩皮包骨头的猫。“这小畜生是你老爷从外面捡来的”姨姨看着我说。我继续打量着毛色灰黑,毫不起眼的小东西。是勒得太紧,它不自然的扭头,爪子上下挥动着想挣脱。

“唉,画画吧”我对自己说,目光又朝向老爷。老爷已经睁开眼,像是叹了一口气,摇摇头,慢慢躬下身子,颤颤巍巍的将手伸向那只猫。“一定是摸几下,安慰下罢了”我想。可是老爷的手却伸向系得死死的绳子,慢慢地,柔柔地将绳子解开,在老爷温柔的目光中,猫抖抖身子,响亮得“喵”一声致谢,被感化似的,安静的卧在老爷脚边,乖巧地睡起午觉。老爷又缩起身子,微合双眼,只是嘴角多了一丝欣慰。

如果善良是孩子与生俱来的天性,那么一位历经战争,饱经世事变迁的老人,同样有如此柔弱的心。我思索,是什么让正处中年,置身社会的人变得冷漠?莫非是铁石吗?难道在阳光下,那片心灵深处的冰还未升华?

也许我想得太多,太严重了吧。“唉,画画吧”我又一次对自己说。来阵风,将梧桐叶吹得跳起了舞,老爷身上的星星点点也欢快的动了起来,更鲜亮了,仿佛照亮了老爷金子般的心。低头,努力画出那抹金灿灿的阳光。

热门推荐
1一个可爱的人
2我和秋天有个约会
3《狐狸与乌鸦》续写
4让传统文化在我们心底扎根
5班上的活“雷锋”
6参观东山书院
7秋游红山动物园
8我爱你中国
9你好,泉州
10我眼中的世界
11桃花
12以书为友
13开学典礼优秀教师发言稿
14放飞亲情的风筝
15我眼中的作文
16水培豆芽
17未来的生活
18二十年后回故乡
19倔强的黑鱼
20老师出差了
21读书的乐趣
22黄蜂来袭
23受伤的小鸟
24最爱是那微笑时
25游白羽公园
26你是我最钦佩的人
27我心目中的三国英雄
28秋天的田野
29梦的色彩
30我也是富翁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