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取长补短的作文

【篇一:开放包容,取长补短】

教育话题的争议从古至今从未停息。历史虚无主义者猛烈的抨击当今我国教育:“中国式教育主要为了‘分数’,并未能培养人才、促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应该效仿西式教育。”“守旧派”则搬出我国上下五千年博大的文化,回击并扬言:“没必要!”这两种极端的代表都是不可取的。在我看来,立足国情、开放包容、取长补短、相互结合才是推动教育发展的新出路,促进中华民族伟复兴的正确之路。

开放包容,取长补短,是推动我国教育发展的新方针。西方教育的理念及其模式固然有他国目前不可超越的优势,但也存在弊端。上下五千年文化虽博大精深,但历史的车轮不停的朝前滚动。我们要认清自己的不足并与时俱进,也要反对“国外的月亮就是比国内圆”的极端思想。更要深深地根植于上下五千年优秀的传统文化之中,以开放包容,取长补短的态度去建立起一套符合我国国情的教育理念。吸收西方教育的优点,发扬我国教育精华两者相结合,这样的教育理念才是优秀的,这样的教育模式更加多彩绚烂。

开放包容,取长补短给予一个国家教育新动力。闭门造车不可取,这个时代唯有相互交流才有利于促进教育发展。在我国并不是所有的学府都像岳麓书院那样全为中华文化,中华思想的学府。我国知名学府清华北大便是典型的开放包容类大学。无论教学质量还是教育环境,人文精神,都备受世界各国留学生的喜爱与赞誉。清华北大两所大学的教育理念也证明了中西结合,开放包容是一个国家教育的新动力。

远离教育层面开放包容,取长补短何尝不是影响其他领域的重要因素。“闭关锁国”我们见证了固步自封,高傲自大带来的严重危害——科技落后,没有先进的武器与侵略者抗衡;经济落后,民不聊生。吸取教训后,在邓小平爷爷的带领下我们迎来了“改革开放的春天”。经济发展更加迅猛,医疗水平大幅提高,科技发展更加迅速,人民生活更加丰富多彩。因为开放包容,取长补短我们审视自己;因为开放包容,取长补短我们了解自己;因为开放包容,取长补短我们变成更加强大的自己。

西式教育也好,中式教育也罢,都存在其弊端,也有各自的优点。我们应该以开放包容取长补短的态度,立足本国,吸收他国精华,建立起更好的教育方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添一份力量。

【篇二:橡皮和铅笔】

橡皮和铅笔是一对要好的朋友,它们互相关心、互相爱护,生活得可快活了。

有一天,橡皮和铅笔说到了自己的作用。橡皮说:“我可以把你写的字弄干净!”铅笔回答说:“我不仅可以写字,而且可以画出漂亮的图画,还是我的用处大,对吧?”“什么?应该是我的用处大。”橡皮恼怒了。橡皮和铅笔不可开交地吵了起来,从此,它们不再是好朋友了。有一次,铅笔画了一幅画,可是有地方画错了。于是,铅笔硬着头皮去找橡皮帮忙。恰巧,橡皮闲着没事做,正好想去铅笔家。铅笔说:“橡皮,咱们和好吧!”“好啊!我正想着这事呢。”橡皮同意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不要拿自己的长处去跟别人比,说不定别人的长处就是你的短处,所以我们要取长补短,做一个长处多多的人。

【篇三:踢足球】

“耶,我们赢了,太棒了!”这是怎么回事呢,让我们来看一看吧!

原来,是我和哥哥姐姐们正踢足球呢!

比赛开始了,我和二姑父一队,剩下的人一队。我们人少,所以先开球。

一上来,哥哥他们就发起了猛烈的攻击。哥哥想拦二姑夫,可二姑夫迅速把球传给了我。我那时正好跑到球门边,可大姐接到了二姑夫的球,想传给二姐(守门员),可踢到了我膝盖,踢了个“任意球”,我的球也滚到了球门那边,所以被二姐抱住了,我被气得七窍生烟,但也无能为力。

因为他们踢了任意球,所以我们发球。我先把球传给二姑夫,再迅速跑到球门边,这时,只听二姑夫猛喊一声:“石头(我小名)接球!”我回过头来,球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飞向球门,我补上一脚,我这一脚可了不得,球不但进了球网,还“飞”出了球网,我们队得了一分,我高兴得欢呼雀跃。最后,以三比二的成绩赢得了比赛的胜利。

虽然我们赢了,但我发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短处。比如,我哥哥防守好,但射门不精准;我是射门好,但过人比较费劲,所以我们一定要取长补短。

这一天,我不但玩得开心,更重要的是我懂得了:我们要相互取长补短,发挥自己的长处,补掉自己的短处。这场球,我没白付出。

【篇四:取长补短】

下午,牛爷爷请了长颈鹿、小山羊一起去牛爷爷家做客。因为长颈鹿的脖子长,脚也很长,所以它就想:我一定比小山羊能吃到的多。小山羊脖子短、脚也短,所以它也想:我一定比长颈鹿能吃到的多。

长颈鹿和小山羊同时到了牛爷爷家,牛爷爷高兴地说:“你们来了,饿了吧,房子的左边和右边有好多水果,你们想吃就去吃吧。”长颈鹿和小山羊听见了,像离弦的箭一样冲了过去,看见了有一个大葡萄架。葡萄架上的葡萄像一个闪闪发光的紫宝石。长颈鹿看见了大口大口的吃了起来,但小山羊一跳起来只咬到了一个小葡萄,可掉到了地上摔得四脚朝天,长颈鹿看见了,摘下来一串给了小山羊,然后把他扶了起来,小山羊开心地说:“谢谢!长得高真好。”他们又去了房子的左边,那里是一个蓝莓园,深蓝的蓝莓像一个蓝弹珠,小山羊看见了冲了上去,也是大口大口地吃了起来,长颈鹿脚分开成八字,可是两分钟后才吃到了两个蓝莓,并累得气喘吁吁,长颈鹿叹了口气,小山羊看见了,去拿了个袋子,摘了二十个蓝莓递给长颈鹿,长颈鹿说:“谢谢,长得矮真好。”并吃了起来。

牛爷爷看见了说:“你们会取长补短,真是太好了。”最后,它们俩个成了最好的好朋友。

【篇五:“取长补短”的来历】

我们现在都认识“取长补短”这则成语,也明晰了它的基本含义:吸取别人的长处,来弥补自己的不足之处。通俗地说:就是要善于发现他人的长处,学习他人的优点,来弥补自己的不足,达到完善自我的目的。可是,大家知道“取长补短”的来历吗?那就让我来告诉大家吧!

这要追溯到古代战国那个时期,有一个非常弱小的国家叫滕国。由于那时特殊的历史环境,弱小的国家总会受欺负的。为了自身国家的安全,滕国只能寻求大国的帮助。当然,滕国的国君意识到:要为滕国的未来着想,只有自身富强起来,而不能总依赖他国的庇佑。

就这样,他思来想去,和大臣们探讨商议,也没有想到可行的办法。后来,他听说著名的思想家孟子经过这里。孟子非常有学问,而且见解独到,必定有强国良方。

孟子就劝滕国的国君施仁政,效仿尧舜,而且又说到:“今滕绝长补短,将五十里也,犹可以为善国。”意思就是要他发挥地区优势,截取长的地方补上短的地方,必然使滕国强盛起来。滕国的国君听了没有妄加评论,只是微笑应付。

此后,“取长补短”一词就一直沿用下来。

热门推荐
1第一次炒大米
2不会变的是飞翔
3一直陪伴着我
4见证
5送别时的礼物
6善待人生
7学着把自己炼成一块真正的钢铁
8打乒乓球的作文
9寂寞的童年
10爱哭鬼表弟
11外婆家
12吃货表弟
13“先甜后苦”与“先苦后甜”
14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作文
15生命无语
16我家的动物成员
17美味的板栗
18二十年后的家乡
19记一次有意义的小记者活动
20生活中的发现
21中山公园
22最可爱的人
23贪小便宜留遗憾
24我和蚊子的战争
25冬天的校园
26的童年作文
27一张照片的故事
28温暖我的人
29木兰草原美好的记忆
30繁星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