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养蚕的作文

【篇一:写爸爸还是写妈妈】

开学第一周的双休日,老师布置作文的题目是“感谢”。想不到我在写这篇作文时,引起了爸爸、妈妈的一番争执。这件事说起来还十分有趣。那是个雨天,午饭后我开始写作文。题目的横线上填什么呢?我想了想,爸爸是一家之主,明天又要外出打工了,就写爸爸吧!

“作业多吗?”爸爸走过来问我。“写作文呢!”

“题目是什么?”我腼腆地笑了,没有回答。

爸爸低头一看,“不行!不行!别写我,写你妈妈。你妈很辛苦啊!”

听了爸爸的话,我把“爸爸”改成了“妈妈”。

妈妈在厨房听到了我们的谈话,“什么爸爸妈妈的,给我看看。”她拿起作文本,看到作文题目是《感谢妈妈》,连忙说:“傻丫头,写你爸爸。你爸常年在外,吃不好,睡不好,明天一早又要走了。还是写你爸爸吧!”妈妈说的都是实话,为了我们这个家,爸爸在外打工七八年了

于是,我又把“妈妈”改成了“爸爸”。妈妈搓搓手说:“哎!这才对。”说完,妈妈又去厨房忙活了。爸爸朝我摆摆手,低声说:“别听你妈的,还是写你妈。你妈一个弱女子,要种田、喂猪、养蚕、采茶……多不容易啊!我明天就要走了,家里全靠你妈。听话,就写你妈,啊?”

也许爸爸对我说的话被妈妈听到了,妈妈又走过来温和地对我说:“你爸爸明天就要去北京了,要到下半年才能回来。这篇作文就写你爸,算是为他饯行吧!”

外面的雨还在下,爸爸催我写妈妈,妈妈催我写爸爸,这叫我怎么写啊!我看看爸爸,又看看妈妈,忽然眼前一亮,有了!

他们一起凑过来,看见这个题目——《感谢我的爸爸妈妈》,都笑了。

外面的雨渐渐小了,停了。太阳慢慢地出来了,暖暖的,照着我的脸,也照着我的心。

【篇二:蚕】

2009年,我向同学要了几只刚出生的蚕。那蚕又细又小又短又黑。我为它准备了一个盒子,底下铺了一层桑叶,把蚕放进去,又盖一层桑叶。

约有两个星期后再去看它们,蚕脱下了乌黑的西装,换上了雪白的衬衫。也许是买了盗版的衬衫,上面有几条黑条文,穿上去像斑马一样。

蚕宝宝们很好,每天吃了就睡,睡了就吃,无忧无虑,自由自在。老师说,蚕只能活两个半月。也不知它们是否担心自己的生命。两个半月后,它们都变成了蚕蛾,生了几百个蛋,然后它们就悄然离去。

蚕变成蚕蛾后就证明它活不了多久了,可它仍要活下去。前一个月,它从“小黑”变成了“小白”,后一个月忙着脱皮、吐丝。生命虽然短暂,但绝不浪费一分一秒。两个月的生命,为了后代活下去。蚕可能比人伟大,它们只有两个月生命,两个月后它就能知道自己的死期,但毫无畏惧。快变成蚕蛾时,和以前生活一样;变成蚕蛾后更加珍惜时间,看着后代出生才悄然离去。

蚕,有趣的昆虫。养蚕,有趣的事情。你也可以养一下蚕,体会养蚕的乐趣。

【篇三:蚕宝宝】

最近几天,班级里是什么东西把同学们的眼球吸引住呢?原来是一个个白白胖胖、圆圆滚滚的可爱蚕宝宝呀!

我的同学陈映菡,她家里足足养了3万多条蚕哪!看着可爱的蚕宝宝,又怎能不惹人喜爱呢?

我也迫不及待问她要了三条来,实在是太可爱了,就算是铁石心肠也会被这大胖小子、大胖妞给萌化了吧!

我们班几乎人手一条蚕宝宝,每个蚕宝宝都可爱至极啊!有的蚕宝宝左看看、右看看,摇头晃脑,两只黑黑的大眼睛,我看着都被它感染到了。

我给这三只蚕起了三个可爱的名字,一只白白胖胖的叫白胖;一只白白瘦瘦的叫白瘦;还有一只背上有斑点的叫作点点。怎么样还不错吧,我可是想了好久呢!

瞧,白胖、白瘦和点点都在吃桑叶呢!看,白胖和白瘦正在抢那片最嫩的桑叶吃呢!点点呢就去凑个热闹,结果也被卷入了抢桑叶战争中。

吃饱了桑叶,三兄弟精力充沛开始了顽皮模式:三个顽皮鬼一起闹,爬上爬下,甚至要三人齐心协力爬出这个盒子。这三只机灵鬼,左摇右摆不让我抓住它们……

春天是个万物复苏的季节,也是个养蚕的好季节,可爱的小蚕宝宝在迎接你的到来,你的蚕宝宝会是什么样子的呢?我在这里拭目以待,等着看你的小蚕宝宝哟!

【篇四:养蚕】

今天下午,同学们把自己在清明时养的蚕拿来了,现在已经成了茧,他们茧子有的是白色的,有的是金黄色的,有的是红艳艳的……

同学们都议论着谁的大,谁的吃得胖。还有人把茧都给弄破了,里面有蛹,树皮样的颜色,一碰还会动,把我吓得半死不活的。同时老师还照相,为了保证谁发表了作文,可以把照片贴到上面去。

还有同学的茧都已经出来了,一只只白白胖的蛾姑娘,它们并不着急着飞走,听说它们是要产下卵后再走。王欣走过来说:“咱俩来交流,你看我的蚕已经全部成茧,你的呢?”

“我的也是你的。”我一边说一边笑,我们班一个学习最差的学生,今天下午竟然拿了一箱茧,好多人都问她要。

于是她就给了好多,太受欢迎了。班里有好多人都把茧用小刀给割破,为了看茧里面有什么。王欣想要破开一只茧,结果把蚕切死了,场面太恐怖了。我们交流得很热烈,这下对蚕的生长过程也有了很深的来了解。

这次养蚕交流会太有意义了!

【篇五:“蚕宝宝”养成记】

科学课上,老师给我们讲了有关蚕宝宝的知识。我很好奇,小小的虫子竟然有这么大用处。回到家中我给爸爸讲了这件事,爸爸看出了我的疑问,决定教我养蚕。太好啦!我高兴地蹦了起来。说干就干,我找来一座精致的“豪宅”。那“豪宅”其实是个鞋盒,它很宽,还有个洞,通风透气,非常适合蚕宝宝住。里面再垫上蚕宝宝最爱的美食——桑叶,这样蚕宝宝就吃喝不愁啦!

两天后,网购的蚕卵来了,一粒粒只有芝麻大小,是黑色的。爸爸告诉我,蚕宝宝就住在里面,随着气温的升高,它们不久就会孵出来哦。果然,下午放学回到家,有几只蚕宝宝就破壳而出了。新生的蚕宝宝非常小,只有两三毫米长,全身乌黑,象小蚂蚁一样,怪不得课本上叫它们“蚁蚕”呢。我专门挑选了最好、最嫩的桑叶,切成一小片一小片的,喂给它们吃。每天放学回家,我第一件事就是去看我的蚕宝宝,几天后,我发现蚕宝宝的头变白了,头部明显变大了,我放了一片桑叶给蚕宝宝,小蚕立刻爬上去大快朵颐,有的从边缘往里吃,有的从中间往外吃,还有的很狡猾,看见别的蚕在桑叶中间啃了一个洞,就立即扑过去,把别的蚕顶开,把位置霸占过来。

大约两周后,我发现蚕宝宝变得跟以前有明显不同,以前的蚕又黑又瘦,现在竟然变得又白又胖了。它们的食量也变大了,刚放进去的桑叶,一会儿功夫就被啃完了,仔细听,你还能听到它们吃桑叶时发出的沙沙声,真是个“大胃王”呀!更有趣的是,蚕宝宝有时一动不动,没多久就从屁股后面滚出个小黑球,原来它在拉粑粑呀!听爸爸说,蚕宝宝拉出来的粑粑叫蚕砂,既能入药,还可以填充枕头呢!

“蚕宝宝”在它们围满桑叶的家中长得很快,一天一个模样儿,每天放学回家我把新摘来的桑叶撒到盒子里时,它们便立即蜂拥而至,有的还倒着趴在桑叶上玩个倒挂金钟,真是可爱极了。我还给班里好多同学送了蚕宝宝,同学们可高兴了,每天都讲着蚕宝宝的变化。

四周后,我的蚕宝宝的身体变黄了,却不吃东西了,我很奇怪,以为蚕宝宝生病了。爸爸说:“蚕宝宝快要吐丝了。我赶紧把蚕宝宝放到准备好的小方格里,只见它们爬来爬去,选了一个角落,为吐丝做好准备。开始吐丝了。它们先吐出一些丝固定好结茧的位置,再来回不停地吐丝,大约一个晚上就结成茧子了。爸爸告诉我,蚕宝宝结茧只吐一根丝,长度有1000多米呢,我们穿的丝绸就是用这根丝织成的。又过了一段时间,我的蚕宝宝”竟然都死了,我很伤心,也很舍不得,每天放学再也不能看它们了。我很想知道它们是怎样死的,于是我学着爸爸我从网上查了一下资料,知道蚕宝宝在茧中变成蛹,过十几天后,再变成蚕蛾,蚕蛾从蚕茧里咬开一个小洞钻出来,与别的蚕蛾交尾后就开始产卵。刚产出的卵是黄色的,过了几天就变黑了,当蚕卵变黑时,蚕蛾就会死去,它的一生就这样结束了。

通过这一个多月的养蚕经历,我体会到养蚕非常辛苦,每天喂蚕宝宝清理房间。我还知道它的一生经历了卵、幼虫、蛹、成虫,我们穿的衣服是成千上万只蚕吐出来的丝织成的。当然更快乐的是每天和同学们分享养蚕的快乐与收获。

【篇六:养蚕】

这学期的科学课,老师给我们布置了一项有趣的作业——养蚕。带着兴奋和期待的心情,终于等到妈妈从网上给我买回来的学生科普养蚕套装,我开始了我的第一次“养蚕之旅”。

一到家我就迫不及待地打开了包裹,它们一个个长着黑乎乎的小眼睛,白白的身子在慢悠悠地移动着,可爱极了!看它们这么小,我心里面疑惑了,问妈妈:蚕这么小,真的能够养大吗?妈妈笑了笑告诉我说:“那是蚕宝宝,你现在要每天观察它们,负责它们的吃饭问题喔!”我胸有成竹地说:“OK!”

我把蚕放在盒子里面,把桑叶平均分给它们,看见它们蠕动着又瘦又小的身子,好像在说:“这么多桑叶,我们可以大吃一顿啦!”第三天我就开始犯愁了,赠送的桑叶吃完了,怎么办呢?就询问爷爷,爷爷每过几天就带我一起摘桑叶,满满一大袋,我要把我的蚕养得最健康,最强壮。

果然,经过几天不停地吃桑叶,它们黑黑的皮变成白色的,也长大了很多。它们大口大口地吃着桑叶,有时还把头抬得高高的,吃几天桑叶它们就不吃了,原来它们要退下旧皮,换上新装。过了20多天我的蚕开始发白了,已经长得和我的小拇指那么大小了,白白胖胖的身子扭来扭去,吃起桑叶来发出“哧哧”的响声,真好玩!每天放学回来,睡觉前我都要去看看它们,有时,我把桑叶放在蚕身上,蚕过一会儿就把桑叶咬了个洞,从洞里钻出头来,得意洋洋地看着我,好像在说:“小主人,我多了不起,我开了一个天窗呢!”

可是,突然有一天蚕宝宝开始不吃桑叶了,我非常着急,爷爷说它们要“上山”了,让我和他一起去准备一些小树枝,给它们搭一个支架,把它们放在上面。不到2天的时间它们就吐丝结茧了,它们好像越吐越密,把自己严严地包裹在了里面,最后成了一个椭圆形的白色蚕茧。听老师讲过蚕的一生很短暂,蚕会变成飞蛾离开。一想到,我的蚕宝宝要离开我,我的心里面就有点难过。

原来以为蚕就是每天不停地吃桑叶,什么也不用干,没有想到它们能够结出这么多美丽的茧,这让我想起“蚕吐丝,蜂酿蜜,人不学,不如物”。短短一个多月,小小的蚕让我体会到了养蚕的无穷乐趣,也教会我如何照顾小动物,要做一个有责任心、有爱心的人。

【篇七:养蚕】

那神秘盒子里究竟藏着什么东东?糖果还是零食?啊!原来是正在蜕皮结茧的蚕儿。

养蚕交流会开始了。说实话,我有点儿后悔,我应该把我那最奇葩的胖蚕儿拿过来,让班里的同学”一饱蚕福“。我那蚕可胖了,只要它吃的桑叶,就没有蚕敢找它“共享美食”。我想这就是它长膘的原因吧!唉,现在后悔莫及,也改变不了现实,向现实屈服吧!

不聊废话了,说正事。等等,一股”人工暖流“向我所在的方向快速涌来。原来我的后桌拿蚕了,让我也来观赏下。人群拥挤,我也是硬着头皮挤上去的。前方,我看见了,有一些黄色的茧,有“透明的蚕”——原本蚕是“夹心白色”的,现在已变成“透明黄色”。经过我的推测,这应该是马上要吐出昂贵蚕丝的蚕儿。很快,后桌的蚕儿已经无人欣赏了,前方那一家又开始火爆起来……

既然是交流会,那就要分享秘诀。接下来我收藏多年的“养蚕宝典”就要公布于众了。前方高能,请注意!很简单,养蚕一诀:小蚕出,要保暖;下垫纸巾,上盖棉花。养蚕二诀:桑叶大,要撕碎;均匀撒,能吃饱;桑叶上,没有水,若有水,肚子疼。养蚕三诀:蚕儿长,要结茧;盒中放棍子,方便茧儿出。

养蚕秘诀牢记于心,养出的蚕儿肥又壮。通过今天的交流,我会收集更多秘诀,制成加强版”养蚕宝典“!

【篇八:养蚕交流会】

星期五下午,四九班怎么这么热闹?原来他们在开养蚕成果交流会。

语文老师大步走向讲台,在黑板上写出了这次交流会的主题后,就开始讲关于蚕茧的知识。比如说茧的颜色有白、灰白、金黄、浅黄、红、粉红等,他还让我们量一量蚕茧的大小,我量的长约3厘米,宽约1。5厘米。老师说茧里的东西叫蛹,蚕蛾就是从它变来的,还说谁要想看蛹长的什么样子,可以把茧剥开看一看,但是不要剥的太多,这样它会死的。

一听到这话,同学们都开始剥起来。我和杨俊逸先剥了一个黄茧。刚开始剥时,我们生怕茧被剥死,只是一点点的把丝抽出来,可是抽了很长时间也没有抽完。于是杨俊逸决定用指甲掐茧的一头,想把茧掐个小洞。但是这个方法还不如抽丝,掐了半天,也没断几根。最后我们只好用出了绝招———用刀割。这个方法果然管用,我们在杨俊逸掐过的地方用刀一割,就出现了一个小洞。可是我们发现这个蛹很黑很软,感觉不正常,一问老师才知道这个蛹已经死了。我们好不容易割出来的居然是个死蛹,真失望呀。没办法,我们只好又挑了一个蛹割起来,这次终于是个活的。我们把蛹弄出来,仔细观察,发现它全身土黄色,头像蜜蜂的头,身体是一节一节的,一共有八节,每节都有两个对称的黑点,背上还有一条黑线,看起来很可爱。我们俩把它放在一张白纸上反反复复的看呀看呀。

这时,放学的铃声响了,我拿着心爱的蛹高兴地回家了。

【篇九:我努力读懂蚕】

以前每当看到同学们春天开始养蚕时,我就特别反感。我向来不太喜欢蚕,它那绿色的血液、柔软的身子以及黑色的大便,看着就让人恶心、想吐。

记得七岁那年的一月份,寒风凛冽,窗外纷纷扬扬的下着雪,像撕碎的枕头从空中撒下。我缩手缩脚地裹在被子里,格外暖和,让我不肯离开床铺。看着这床比我睡过的所有的被子都暖和的被子,我不禁好奇起来,问妈妈:“这床被子里有什么,怎么这么暖和?”“哦,这是蚕丝做的。”妈妈笑着回答。我摸了摸被子,里面毛茸茸的,果真是蚕丝。我心里想:没想到我最讨厌的蚕吐出的丝竟然能织成如此暖和的被子,造福人类,这种奉献的精神难道不值得我们的赞扬和学习吗?

冬去春来,万物复苏。抱着好奇的心理,我到校门口买了几颗蚕籽,准备试着养蚕。过了几天,几条小小的黑蚕破茧而出,在盒子里动来动去。

等它们五次蜕皮,已经是一个月以后了。虽然黑色的大便污染了它们的形象,但是它们蠕动着的白胖胖的身体,却十分惹人喜爱。

五月的一个早晨,我惊喜地发现:我的几只蚕已经开始吐丝了。它们从嘴中吐出金黄或白色的丝,嘴巴在空中东点一下、西点一下,不停地连接着一丝丝细线,一圈一圈地把自己包裹起来。过了几天,它们变成飞蛾从蛹里钻出来,交配完后就立刻死了。我十分伤心,还给它们做了隆重的葬礼。

从此以后,我深情地爱上了蚕,几乎每年都养蚕。我把自己的外号取名为蚕蚕,把博客名、QQ名都取名为蚕蚕。

也是从那时起,我读懂了蚕的精神:奉献。它们努力织出蚕丝,不是为了自己,而是来造福人类,却从来也不图回报。它虽然很小,却有着高尚的品质。这使我想起了李绅的《悯农》:“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农民们辛苦劳动,不是为自己,而是为别人,为后世子孙“吐丝”、“织被”。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我们要学习蚕的精神,为他人多做一些,学会奉献。

【篇十:我发现了蚕的另一种食物】

谁都知道,蚕只吃桑叶,可是我发现了蚕的另一种食物——莴苣叶。

有一次,学校老师给我们养蚕,我们很开心,我们把老师给我们的桑叶全都给蚕吃,蚕吃得饱饱的,可是第三天,桑叶被吃光了,我去外面到处找桑叶,可真的没找到一片桑叶啊。同学们都在养蚕,桑叶供不应求,无处可找,情急之下,我试着让蚕吃其他植物的叶子。

于是我找了好多种和桑叶相像的叶子有无花果的叶子,蒲公英的叶子,生菜叶,榆树叶子。当我把无花果的叶子放在蚕宝宝面前,蚕慢吞吞地蠕动,到无花果叶上闻了闻,我以为它要吃的,可当我离开的时候,蚕宝宝转身爬走了,我又用生菜叶试试,这次蚕宝宝连闻一下都“省”了。

怎么办呢?难道我的蚕宝宝只能饿肚子吗?这时,妈妈恰好买来莴苣,我看到莴苣叶子青翠的颜色,心想,蚕宝宝要吃吗?我挑了几片嫩嫩的叶子,放在蚕宝宝的面前,一开始,它慢慢地在叶子上爬,我有点儿泄气了,转身离开了。

晚饭后,我来看蚕宝宝有没有饿死,居然发现蚕宝宝啃掉了一大片莴苣叶。原来蚕宝宝会吃莴苣叶,高兴地叫了起来。看来只要在生活中多观察,多试试看,善于发现,在生活中做一个有心人,往往会有意想不到的惊喜!

热门推荐
1春之梦
2关于减肥的作文
3军训初中日记
4有一种力量
5母爱似水柔情
6我来编童话作文
7胆小的同学
8家乡的变迁
9我和未来有个约定
10怀念其乐融融的日子
11不爱写作业弟弟
12太阳之旅
13杜甫优秀作文
14不期而遇的温暖
15一次难忘的小记者活动
16追寻那渐远的初中生活
17童年趣事
18父恩若书
19我的好朋友
20瑞雪迎新年
21我们班的表演小达人
22美丽的校园
23银杏树
24漫游大理
25回味作文
26神奇的鞋子
27春节在老家的最后一天
28美丽大方的历史老师
29文具童话作文
30秋天的颜色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