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我的偶像】
三尺书房,博览群书,看尽世间风景。
从小,我就对书中风趣而又蕴含哲理的文字所吸引。等到少年强说新愁时,我便爱上了古诗词。而“诗仙”李白,也逐渐成为我的偶像。
李白是唐代浪漫主义诗人,被誉为“诗仙”,和杜甫合称“李杜”。从他的词中,我体会到了“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的思乡之情;领略到了“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的自信与昂扬;感受到了“桃花潭水三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的感激与惋惜……
记起我“春风得意马蹄疾”之时,却被第一次月考敲响了警钟。其他人欢声笑语,我却看不到远方的希望……
我决定拿书来冲淡忧愁与悲伤。正当这时,李白的诗再次跳入我的眼帘。没错,李白早已在惆怅与迷惘之中,“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在玄宗面前,他让杨贵妃磨墨,让高力士脱鞋。即使在被贬之后,仍然坚信“天生我才必有用”;独自享受“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的自由;发出“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感慨……
而我呢?一次小小的失意考试就垂头丧气,对人生充满灰心。想想李白吧!他的人生颠沛流离,充满坎坷。却依旧悠然自得,享受生活乐趣,认为“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既然李白可以战胜挫折,我为何不可以?之所以他成为我的偶像,是因为他的自信、坚毅和浪漫在我的脑海中留下了深深的烙印。我重振旗鼓,寻找解题方法,掌握文章思路,更加努力学习,让我的青春变得绚丽多彩。
我将大笑,我将歌唱,我将学习李白,学习他的自信、坚毅和浪漫。
【篇二:美好的相遇】
砚台,一方端正儒雅,涵藏了多少文人墨客轻吟的诗句,承载了千年历史风华的记忆。“非人磨墨墨磨人”,那一次相遇我真切地体会到,何谓墨磨人心。
路边一家墨香四溢的小店里,一个老奶奶端坐在桌旁,认真地磨墨。金黄的阳光流动在她的满头银丝里,跳跃在小小的墨锭上,流转到那一方古朴的砚台上。我安静地走到她身边,她缓缓停下手中的墨锭,微笑着随手拉过一把木椅让我坐下。一种奇妙的感觉飘逸在身边,没有其他店里推销的嘈杂声,没有平日生活的压力,就这么恬静的氛围。
她在磨墨,我在看。
美好的气息随晕开的墨香一起氤氲着。她食指放在墨锭顶上,其他四指扶稳锭身,手臂放平,一圈一圈地来回打转。一边转,她一边喃喃着:“这磨墨,不能像研墨那样求快,慢慢来,有耐心,墨才会细腻。”我静静地听着,看着她缓而有力地磨着。那块墨锭,则慢慢地化开,缕缕墨丝溶在水中,扩散开来,像是随风飘舞的云烟,又像是池塘里泛起的涟漪。她磨着,每一个动作都伴有淡淡的墨香。
须臾,清水不够了。她小心地拿起旁边一个砚滴,轻按上面的一个小孔,微微倾倒出几滴清水,慢慢地,等它们吸收着浓浓的墨汁。她则沉心静坐,继续磨着那浓郁的墨汁。我也静下心来,尽情地感受着这一丝特别的幸福,一切尘世的喧嚣嘈杂似潮水一般散去,世界只剩下我和她、那块小小的墨锭、那方砚台。
她累了,便停下。“你来试试。”她淡然地说。我心里有些紧张,但还是接过墨锭,学着她的样子,在墨水上来回转着。“慢一点,否则会起泡沫。”她说着,轻轻推着我的手,带着我一圈一圈地研磨。我听到了墨与砚台的喁喁细语,触摸着墨锭的韵律,看到了磨沿着砚的纹理在翩翩起舞,在这缓缓的墨香里,我的心像是沉入了那渲染开来的墨圈中,一种安然的感觉温柔地融进了情愫,缓缓流淌……
一块墨锭被磨去些许,一段迤逦的时光悄悄徜徉而过。在这短短的几十分钟里,我与磨墨第一次相遇,还邂逅了一位看淡了盈利、只是耐心地研磨着时光的老人,当然还有一颗经过了研磨的内心。
有时候我们为了尽快见到成效,总是急功近利地加快步伐去完成,可那些只是敷衍了事的,往往很快就会被淡忘在记忆中。所谓“慢工出细活”,有些事物是需要静下心来去耐心研究,才能有细致周全的计划和富有意义的成果。
磨墨就在于慢。慢慢地研磨,慢慢地思考,慢慢地倾注感情,过一段像墨落砚台荡云烟的恬淡生活。
【篇三:关于墨】
一幅水墨画,便是一处景,画中有景,景里含情。点点墨花开尽了人世繁华,道道墨痕诉完了人间沧桑。
墨,一种单一的颜色,但它却又是千万种颜色。千万的黑凝聚于一体,成就了墨色。淡墨、中墨、浓墨,水与墨完美地交融铸就了这种奇妙的色彩。当墨渲染于山水中时,天下磅礴之势便融入其中,这时的墨可是山中鸟兽的绚丽皮毛,可是万千碧波中的清泉一瓢,也可是那深秋枫林中的火红落叶。群山为黑,唯水独白。墨虽为黑,却为群山带来青翠,墨亦非白,却使水雾缭绕于山间。古代文人用这墨写人写物写沧桑,画山画水画离殇,这墨绚烂出一方梦幻天地,氤氲出一幅烟雨江南。白墙,黑瓦,小桥,流水便从那画纸上随着墨香深植于人们心中。
墨,钟情于宣纸,唯有在那宣纸之上才能肆意洒脱,酣畅淋漓地展现自己。饱蘸浓墨,于宣纸之上寥寥几笔,那墨便晕染开去,流动出王羲之的兰亭序,奔腾出徐悲鸿的奔马图,那人间之势,便清晰地跃然在那一张小小的宣纸之上。宣纸随着那墨的深入而逐渐变得柔滑,轻触那一个个由墨书写而出的字,仿佛触到了文化的厚重,历史的深幽。
取一方砚台,浇上少许温水,握一块墨锭细细地研磨,时光仿佛在这一方小小的砚台之上静止,沉淀。墨锭承载着一份历史的厚重,跨越千年,来到如今这世界。现在虽有那墨汁,但那由墨粉与水的混合物还有什么值得人迷醉的呢?唯有自己在那砚台前细细地研磨,才能体会到那墨的空灵与缥缈吧。磨墨就如同一场庄重而严肃的祭典,这既是对墨的尊重,同样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致敬。人在磨墨,墨亦在磨人。有人说水墨无情,而我却觉得这水墨同样有情,那墨同样能看人世繁华,能品人生如梦。
墨,宛如一位窈窕的江南女子,温婉贤淑,极致优雅。这从墨滴入水中时的姿态便可得知。当一滴墨滴入水中时,它并不是随即消散于水中的,而是分为一股股细丝,缓缓地沉入水底,向四周散逸,这似烟却非烟,似丝却又不是丝的墨线,便是那墨优雅的灵魂。几场春雨后,墨在这片多情柔软的江南之上开出朵朵素雅清幽的花,不与牡丹比富贵,不与莲花比清高,只是自己静默在历史的一旁,在那宣纸之上晕染出一方水墨天地。江南在水与墨的交融中氤氲而出,而墨也在江南的美景之中透露出高雅的气质。这江南不知是在水墨之中,还是水墨之中有着一处烟雨江南。
那墨,雕刻出人世的悲欢离合,书写着游子的思乡之心,勾勒着历史的兴衰崛起。这墨已不是墨,而是一位从历史风尘中缓步而出的老者,荣辱不惊地静默着,听潮起潮落,观云卷云舒。
毛笔几番勾挑,那一处处山水奇景便跃然纸上,水墨画虽不如速写的简略,也没有素描的立体,更不具油画的妖娆,但水墨却是那样宁静恬淡。苦练素描,或许能将原画原模原样地临摹在纸上,而苦练水墨画却无法完全地描绘出原画,因为墨含有一种磅礴的气势,独特的神韵,不是每个人都能描画出来的。
墨香依旧,流水潺潺,江南的墨已融入我的心中,那墨,可望,但却无法触摸,墨,世间最美的颜色,就如同那江南一般,停留在缥缈的烟雨之中。清晰?模糊?恐是无法知晓了,只需记得在那极致的美景之中,曾有那一抹墨色荡漾。
【篇四:因为创新世界才会进步】
创新,是需要有勇气、有创新精神、创新意识的人来开创的。从以前到现在,社会有了翻天覆地的巨大改变,从最初的黑白电视到如今的多功能智能电视;从最初的马车到现在的汽车……这些发展,都是创新给我们所带来的,让我们的生活充满精彩!
假如世界不创新,那么时代就不会进步,人们永远停留在以前的旧社会,没有创新,思想就没开拓,那就没有文明,没有变革,人们就不会知道新的事物,这样就会严重的影响人类历史的进步。所以,创新对于我们来说,是不是十分的重要呢!
从历史发展进程来看,各行各业都在不断创新。比如我们所用的笔,古时候用的是毛笔,然后再到圆珠笔,钢笔,到现在的中性笔……都是在不断地变化。毛笔在古时候要用墨水,并且还要先磨墨才能使用,别说这磨墨有都么麻烦了,就单说毛笔,在写字作画的时候,一不小心就会弄到衣服上,假如让我生活在古时候,像我这样毛手毛脚的,一定会弄得到处都是,所以特别不方便。随着时代的创新,新的时代新的事物,现在我们用上了钢笔、中性笔,这些笔可比毛笔好的太多了。不只用着方便,而且外观漂亮,携带方便,现在的钢笔还分为两种,一种是吸墨的,另外一种可以直接换墨管,至于中性笔,用起来更为的方便,它和钢笔相比,根本不用担心会弄到手上和衣服上了,现在考试都用的是中性笔了。这一切都充分说明了创新给我们带来了方便,快捷。
如今现在这时代这么发达,这么进步,谁又能说得清以后世界会变得怎样呢?正是因有许都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让这个世界变得更文明、更进步、更美好!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有这种创新的思想,开拓新思路,创建新世界。我们新一代的时代人,应该努力学习,奋发向上,从先辈中获得力量,开创新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