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松声的作文

【篇一:话题最新作文】

在绿树遮映的弘一法师骨塔下,时光的力量已经渗透到旁边高耸的碑石上,“悲欣交集”四个红色耀眼的大字在萧瑟的松声中屹然不动,年复一年,它又在告诉人们些什么呢?这样密而不宣的内心轨迹,我是没有能力揭示它的任何光片羽,也许你也不能——但我想起来了,那年大师正在书斋中打坐,有一位女子携友而来——那是大师出道前认识的,也许有十几年不见面了,当满山门的弟子都期待一次亲情上演时,大师却执意下令把她赶走,这一举动曾经引来世人唏嘘不已,只有大师自己清楚,只有那“悲欣交集”能告诉我们一些只言片语。

人生的境界是自己的意识组成,浮华的世界仿佛越来越模糊这一点,太多的外人期望,众目已待,太多的众望所归充实进我们的生命,造成了自己理想世界的空白,这样的空白太宽太大,如栖鸟飞过汪洋,使人言语起来陷入了犹豫,在夜阑时分清醒地想象,什么是你孩提时的憧憬和梦想,如今它们在你生命的哪个角落?

同样存在着人的空间里,我们不免发现古人的自我认识相当清醒。太多的文人骚客,仿佛除了写作与习画,其他的事顾及很少。李贺说:“我生二十不得志,一心愁谢如枯兰。”才二十岁的人,心旌已经褴褛,像他这样的年龄,正是旁人急于升官进仕,正是他人期望宦达的年代,而他却不顾暇这些,当后人抽丝剥茧地打开他固守的精神世界的产物发现,凄美与惊艳——这样令人惊讶的精神果实,惟独没有蒙翳。

跟随他人的期望可以声名显赫,可以去争取物质世界的充裕,这事实上已成为一种倾向,像古人那样自娱自乐在这个精神世界日渐泯灭的社会中早已销声匿迹。但只是在无功利的同时,内心澄澈如水,如入无碍之境,司马迁在他人眼里完全是个废人,苏格拉底日日拖着肥大的身躯踽踽而行,贝多芬在他人看来是个聋子,但他们都超乎他人的期望成为伟人。我们不禁要反省他们对于人生的自我认识,凡是精神伟大的人都拥有一颗自我认识的心,强烈的精神意识能帮助他们摒除外界走向的干扰,在他们心中自己选择的走向是通向精神殿堂的捷径,不论世殊事异,他们在自己选择的路上奋斗拼搏,从未放弃,“艰难困苦,玉汝于成”,他们在他人期望的悖论中走向辉煌。

有人用一生的光阴,寻求他人期望的成功人生,商业家劳心劳神,政治家殚精竭虑,只有有心人才会追源溯流,从自己认定的精神家园中打捞成功的鱼群,最终他会像渔家拉动海带一样,将自己成功的人生越拉越绵长,最终拉动整个大海。

【篇二:站】

去年夏天天热,我便跑去山里避暑。上山的路上,遇到一棵松树,高的出奇,看了令人平生一股庄严肃穆之感,但急于赶路,便没有仔细地瞻仰一番。

一日,正逢空山新雨后,便踩着山中清脆的鸟鸣,去山腰处观松。松被簇拥在一片茶园之中,到没有被茶树的葱葱绿意冲淡它那深厚的色彩,而是绿得更沉重,像是一朵青色的云,从天空压下来,稳稳地立在那儿。

走近一看,树枝粗壮,腰身比景区里的一颗八百年的松树还要多个几丈,这棵树只怕已是千年了吧。一抬头,便看见它的枝桠像手一般抓向天空,高耸入云。

它的长势极好,“枝干遒劲”用来形容显得心有余力而力不足。一阵大风吹过,也只是表面的叶子微微颤动,“松枝一何劲”就是描写的这样的景象吧。它的腰板极直,站得稳若泰山,如东海龙王的定海神针,似是凭那坚强挺拔的身躯撑起了这一片天。几千年来,风吹不到,雨淋不垮,雷劈不死。

树千年挺立,人虽活不到千年,却也该如古松一样,骄傲而端正的站立。常言道“坐如钟,站如松”就是这个道理。人,该站得松般笔挺。古往今来,并不乏站如松的典例。

是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是李太白的“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是郑燮的“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看看这些松般笔挺的人,哪一个不是流芳千古?

试想,若世间人人都站如松,那世界上岂不是松海片片,松涛阵阵,一片美丽祥和?这却只是试想罢了。即使如此,还是该站如松,堂堂正正,挺直腰板做人。该站如松,稳稳地扎根地里,蓬勃生长,永不止息。

这时,听到一阵悦耳松声,似是在附和我。

热门推荐
1引人入胜的书看图写话
2美丽的家乡
3我们班上的“闲事佬”
4地球病了
5吃垃圾的怪物
6我喜欢读《云朵上的学校》
7奉献点亮美好明天
8住宅的花儿
9爸爸做饭记
10植树节作文
11红绿灯的自述
12彩色的夏天
13给物理老师的一封信
14学打乒乓球
15我变成了一棵植物
16我爱家乡的四季
17五一劳动节作文
18那不一样的美丽
19看得起自己
20宋元之绝唱,千古之婺江窑
21一场激烈的篮球赛
22时尚的阴影
23今年的父亲节
24我的暑假生活
25无名的小花
26我的妈妈作文二年级
27
28我家的后花园
29那天我回家晚了
30记一次游戏作文四年级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