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疏风的作文

【篇一:雨作文】

这两天持续下雨,街道上、房屋上积满了雨水。许多人都抱怨老天爷这雨下得太不及时,上班麻烦、要给房屋防水……,但也有极少的人去享受这场雨。

雨与雨之间也有不同。先是一场牛毛细雨,从里往外看根本看不到雨滴,只有出去沐浴在雨中才能感觉到星星点点的雨落在身上,清清爽爽的。“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这句诗非常有意境。小雨“滴滴答答”轻敲着一切生物,像是在向大自然表示问候。一派生机勃勃的十分美好的景象。

接着就是瓢泼大雨自上而下倒了下来。这样的雨就不像刚才的雨那样那么温柔了。如果说刚才的那场雨像小姑娘一样温柔又可爱,那么现在这场雨就如同一个泼辣的妇人,毫不吝啬向世人展现她的暴怒和咆哮,一大群雨滴向地面“砸”去。“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这也不同于一般的“打叶声”,甚至还有了雷和闪电的相陪。乌云密布,黑压压的一大片。此时的天气倒闷热起来,让人喘不过气。

最后,“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第三场雨一般情况下都没有声音,轻轻地滋润着万物。此时的天气开始露出一道鱼肚白,最后又仿佛被一把利剑劈开,乌云逐渐消失,被白云取而代之。虽然没有声音,但这场雨仍在下,不被任何人知道,无私奉献。

其实,生活中大多数人都像前两场雨般,给人类做贡献,却怕人类不知道自己一样,不想做“无名英雄”,做了一点好事就大喊大叫。只有极少的人像第三场雨,默默无闻的做了不少贡献,却永远不卑不亢。现在,还有多少人是第三场雨呢?

【篇二:品它百遍也不厌倦】

初见,是在一张浅白的卷子上: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我的心莫名地颤动了一下。

窗外,一朵花在秋风的吹动下,旋转落下,眼前朦朦胧胧地浮现出一幅美丽的图画:在一间清幽淡雅的闺房里,一名女子,淡妆素抹,轻窝在床。似乎是一夜没有睡好,她缓缓地睁开眼,眼角挂着一丝悲伤。身旁,另一名女子抬起白玉般的手,轻抚在她的额头,一下一下地揉着。桌上摆着一个青色的瓶子,一旁的蓝瓷杯里还有未喝完的酒,散发着淡雅的清香。

忽地,她想到了昨晚那盛大的雨势,想到了几天前在院内盛开的红色海棠,想到了那个在她心头徘徊的身影。她锁紧眉头:院子里是否还是一片萧条?那朵海棠是否在凋零呢?那个人是否会出现在门口?

她的声音有些颤抖:“外面的海棠怎么样了?”身旁的女子低着头,缓缓道:“还是与昨日一样。”

青丝一缕缕垂在锦被上,柔柔的指尖滑过。她抬头又看了看身旁的女子,嘴唇动了动,却没有再开口,只是苦笑了一下,窗外似乎有一个声音在响:“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不知不觉,夕阳已经斜挂在山头,散发出柔和的光芒。大雁飞回来了,发出一声声哀鸣,她的眼睛有些湿润,那个身影又一次在她心头徘徊,一朵花随风飘落。她身着披风,取来笔墨,一滴泪无声地落在铺开的宣纸上……

【篇三:《相思垢》诗歌】

元夜琴鼓奏,花街灯如昼

欢声笑语印若眉头

十指曾紧扣,揽不住永久

不过一夜雨疏风骤

欲除相思垢,泪浣衣满袖

那把红豆或已腐朽

语罢无人授,只道人自愁

不过此夜云游,何苦挽留

【篇四:真没想到】

窗外雨疏风骤,肆虐的狂风无情地吹着路边的小草野花,仿佛要将一切撕成碎片,那“哗——哗”声已然成了凄厉的哭喊。而教室里,白炽灯亮着,气氛却愈发紧张。

谁能想到品学兼优的小明会做出这种事呢?假传老师的旨意,组织捐款,要不是被同学无意发现小明用同学们捐的钱买了一袋子糖果,这钱就稀里糊涂的没了!事情被同学撞见后,立刻在班里传开了。放学时,同学们就将小明拦了下来。

面对同学们的质问,小明辩解说是已经捐了一部分。而正在气头上的同学们怎么可能相信他的话呢?双方吵得一发不可收拾。

吵着吵着,一个同学气不过,随手拿起小明的本子向小明扔过去——只听得“哗”的一声,本子里夹着的红钞票宛如一只只红蝶翩翩旋舞落下,并伴随着几个硬币掉落在地面的清脆声音。一瞬间,同学们目瞪口呆,然后哗然。小明的嘴唇嚅动了几下,似乎想要分辩些什么,却什么也没说。

“哼!”有位同学瞥了一眼站在一旁不知所措的小明,冷笑一声:“证据确凿,真没想到你是这种人!”其他同学也依声附和。

小明没有说话,却只是将本子拾起来。这时,一张白色的纸片飘落,那位同学眼疾手快,一把抓住,而当看到上面的字时,轻蔑之色渐渐凝固在脸上。纸上的字迹歪歪扭扭,个别还用拼音代替:“糖果好吃,谢谢哥哥。”旁边还附着画,隐约看得出是几个孩子,脸上洋溢着笑容。

小明不言一语,只是拎着书包走进狂风暴雨中。同学们你看着我,我看着你,不知如何是好。

当第二天小明来到学校时,自己桌上放着一沓子用纸包住的东西,打开,却是一张张钞票,量还比昨天多了些。顾四周,只看见同学们嘴角浅浅的弧度。

窗外还下着纷飞细雨,拂过树梢,掠过花草的轻风也伴着雨,呵护万物。依旧风雨,却柔情千般,温情万种。

【篇五:遇见李清照】

在幻想中,我见到了她,那个“千古第一才女”那个写出“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的她,那个“此情无处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的她。

我多想想亲眼看看那时的大宋,看看在那古人清奇画风下也可使人一眼惊鴻的她。我想,她应该会卧在一叶小舟内,拿着酒壶,酒意微浓,对略含诗意,这样的场景使她做出多首名篇,像《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也有在婚后为寄相思之情,寄托于酒,道出“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的感叹,更有亡夫后内心悲苦大醉六回中所著的“凤凰台上忆吹箫”。她一生所记有十六次醉酒,年少时的少女心气到成亲后的少妇心思,最后又至夫亡的内心悲苦,后半生坎坷不断,也让她的诗多了些消愁。我想,在封建的古代一个父亲竟允许自己的女儿喝酒,这是多么开明。若宋朝未亡,夫君未死,她可能会平安一生,一直做那个本来的自己。

她经历了朝代的变更,也经历了战乱,可她依然不放弃自我,与现实斗争,用乐观来面对一切未知。

热门推荐
1书香袅袅
2那时,我懂得了坚持
3好书推荐
4贵州冬令营手记
5爱祖国
6畅游未来世界
7以家为话题
8加油吧,豆苗
9遇见碎片化的生活
10学生作文
11新学期展望作文
12刺猬苹果看图写话
13雨水的烦恼
14桂花香
15童年里,我因有义卖书市而快乐
16忘不了你的帮助
17学骑自行车
18感谢你盛装莅临我的青春
19假如我有来生
20我的同学像小动物
21尖叫的海棠读后感
22围棋比赛
23猜猜她是谁
24写景的作文
25我眼中的色彩
26一次难忘的排座位
27校园的春天
28最快乐的一件事
29寻找街头错别字
30一碗牛肉面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