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让渡的作文

【篇一:逃避自由】

在宇宙中,人生而孤独。为了摆脱这种孤独感,许多个体宁愿放弃宝贵的自由,而组成或大或小的团体。此谓:逃避自由。

在叔本华眼中,脱离人群的天才,是具有强大的心力的。

有时候,身处一个群体久了,难免放弃一些自身的价值观——有的时候是时间打磨了性格的棱角,有时这纯粹是为了适应集体化的生活。好比一个新兵,总是要受到欺负;而等到新兵熬成老兵,也觉得理所应当去欺负后来的新兵。

群体化的力量,有的时候很可怕。群体,有时是酝酿“平庸之恶”的场所;群体,有的时候是没有逻辑的。

为了一份安全感,多少人逃避自由,选择群体,而最终却走向了安全感的异化。群体的反面是个体,作为群体的一员,很容易将自己的情绪与少数的个体对立起来。如此,很多时候,群体依托着安全感的基石,为外界带去了不稳定因素,给少数派造成了不安全的感受,从而使得群体自身走向了安全感与自由的反面。此谓“安全感的异化”。

在逃避自由的同时,进入群体,意味着接受某种标签。接受标签,意味着接受分类,意味着接受社会伦理价值体系的“规训”。

在波普文化语境下,工业大生产带来了千人一面的社会化平庸。接受规训,从某种程度上,是个体走向波普文化的一种退让。

个人让渡出了自身的某些自由权利,换取一份安全感。某种意义上,这很类似于个人将自由权让渡给国家。只是前者的让渡,更加充斥着一种表面上的“民主”——因为接受个人权利让渡的,是集体,而作为集体一部分的个体,是拥有部分个人权利分摊的。更何况,群体下的个体,也会接受他人的那份权利让渡的平均数。看似民主公平。但是这样的权利大杂烩,带来的势必是个体意识的泯灭。看似拥有很大自主权利与掌控权的个体,实则是集体主义机器的一颗螺丝钉。

如是,汉娜·阿伦特意义上的“平庸之恶”,便成为了可能。

这,就是逃避自由的风险。集体行动的逻辑,从来是暗流汹涌的。

热门推荐
1值日
2微笑面对生活
3我爱家乡的田野
4甘当配角
5这里的风景最动人
6我身边的好老师
7物虽小,勿私藏
8假如我是正义守护者
9有这样一个人
10学习给予我快乐
11校园足球赛
12我的老师
13一路风景
14雨幕中的最美
15特殊的考试
16学校是我家
17一件开心的事
18我的手机迷妈妈
19遇上碎片化的生活
20深沉的爱
21瞧,她就是这么酷
22家乡的小吃
23记忆深处的半截直尺
24路上洒满阳光
25词语接龙
26成长
27我爱校园
28我相信残荷也美丽
29秋游
30母爱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