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家乡的端午节】
我们家乡的端午节,是孩子们快乐的节日!
端午节这天,我们小山村里到处弥漫着节日气氛,每家每户门前都挂上艾草,大人们用这种方式来求平安保健康;我们小孩子都穿上盛装,快乐地窜东家走西家,我们不仅可以炫耀自己漂亮的衣裳,还要以顺便“调查”一下各家准备的午餐美食,时不时还可以尝尝鲜。我们好像一只只快活的小鸟,叽叽喳喳地飞来飞去。
蒸包子、馒头、包粽子是我们家乡的习俗,我妈妈蒸包子和馒头时,总要先把荷叶平铺在蒸笼里,这样蒸出来的包子和馒头白白胖胖的,特别清香,我一口气可以狼吞虎咽地吃掉两个呢!吃完包子我就和小朋友们一起玩耍,去看外面的绿色植物和呼吸新鲜空气,然后一起和孩子们打闹嬉戏,到了傍晚的时候我们也觉得玩得差不多了,也很累了,就各自回家了。这个时候我刚走到门口,就闻到了一股粽子的味道,我赶忙跑进屋子,问妈妈是不是有粽子啊,还没等妈妈回答,我就看到了饭桌上摆放了有各种各样的粽子,而且味道也不一样,我随手拿起一个粽子吃了起来,我就觉得自己好像被端午节的气氛所包围着,浓浓的亲情让我感受到了妈妈和全家人对我的爱,让我过上了一个非常快乐有意义的端午节!
愉快的端午节就这样在我的快乐中不知不觉得结束了,以后每一年的端午节我都要在快乐中度过,和小朋友们一起玩耍,吃粽子,让大家感受到这一年一度的端午节是多么难忘的一天。
【篇二:外公外婆回家了】
外公外婆回家了,家里只剩下我、妈妈和爸爸三人。我心里既不踏实也不开心。
外公回家了,好吃的饭菜也跟着回家了!妈妈爸爸会给我做什么呢?下面条、煮饺子、蒸包子?都是我好久不吃的东西,可是如果每天都吃,想想都难受。外公回家还把我所有爱吃的饭菜都给带走了!
外婆回家了,我干净的衣服也跟着回家了!妈妈是否知道要每天都帮我洗衣服呢?想想都不放心,还是得学着自己洗起来。
我从小就是跟着外公外婆长大的。他们就像我的影子,吃饭和我在一起,睡觉和我在一起,玩乐和我在一起,甚至大小便时外婆也和我在一起。每天早上外公都骑着电动车送我上学,我坐在车后面,微风吹拂着我的脸颊,那滋味可比坐在妈妈的汽车上快乐多了!每天晚上睡觉时我特别怕热,外婆又特别怕冷,我的身上总是火热,外婆身上却总是冰冷,外婆拿我当她的热水袋,我便拿外婆的身体当冰袋。外婆说我们这样是各取所需。有时晚上醒来时发现外婆不在我身边我总是嚎啕大哭,每当这时外婆又出现在床边把我搂紧。我和外婆的感情只有我才能明白!
从外公外婆回家的那天起,我就每天期盼着他们早点回来,天天数着我的手指头和脚趾头。盼啊盼啊……眼泪止不住的流下来。浓浓的思念让时间变得好慢好慢,我很想他们。
外公外婆,我真的盼望你们早点回来。
【篇三:平凡的伟大】
致一位伟大的妈妈
---题记
有一种爱叫母亲;有一种支持,来自母亲;有一份关心,源于母亲;有一个伟大的人叫母亲。
母亲•童谣
自我记事起,母亲便时刻忙碌着。母亲的头发很长,我儿时便羡慕着,直至长大,我也不明白母亲为什么要剪去长发。父亲总是很忙,他常常很晚回家,家务和工作一齐压在母亲肩头,压弯了腰,压白了发。
还记得那段童年中的黑暗岁月,我因插班生而受到同学甚至是老师的有意排挤,我每天都郁郁寡欢,每当母亲问起时,我便扑进她怀里号啕大哭。现在回想起那段过往,竟有些好笑。母亲一直哄着我,我的泪湿了她的衣襟,每当这时母亲便轻哼一首歌谣,哄着我。次日我便离开了那个地方。后来听父亲提起,那次母亲的眼眶是红的,她找了一宿的解决办法。
在我眼里,母亲就像超人,可以解决任何困难。
母亲•厨艺
我已渐渐长大,那个听歌谣的小姑娘却好似停留在昨天,母亲的长发也留在昨天。
母亲不会做饭,她只会些的蒸包子之类的简单活儿,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母亲便会早早的起来,一个人在厨房研究着什么,我好奇地去看过一次,母亲在学做饭!这令我感到惊奇,也同样感动。母亲小心翼翼地把菜端出来,满脸期待望着我和父亲,其实味道并不好,我看见了母亲手上的烧伤痕迹,心里一颤。
我尽量委婉地表达了自己的观点,母亲的脸上一闪而过的失落,她却只说到:“我记下了。”日后,母亲便有了多次尝试,味道也越来越好了。
父亲曾问我,母亲为什么不用本子记下来,我说:“她记在了心里!”
【篇四:学包包子】
星期六我回家时闻到了一股香喷喷的味道传来,妈妈告诉我那是在蒸包子呢!我好兴奋呐,我喜欢的包子,包子,我来了,我来了,今天我一定要把你全部消灭掉!
接下来我还想和妈妈学包菜包子,今天我非学会不可。
先要把面粉和水放在盘子中揉,直到揉成了一个大面团为止,再把大面团放在钉板上,在山上一些面粉量才不会粘上去。
首先用刀具切一个小面团,将它揉圆之后,再用擀面杖擀薄,在放馅进去。
现你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放,比如玉米,胡萝卜丁,肉或者菜和肉……都一样丰富,口感特别好。
包包子的最后一步最困难的,那就是把包子转一圈,转出褶子,妈妈屡次教我,我才知道做的,我也不知经过了多少次的试验才成功的。
最后我们就拿去蒸,蒸了好一会儿才蒸好的,出来的包子是外形很好,很软,口感是特别赞的,特别是刚做刚吃的。
今天我们不只是蒸了几笼包子,做了几十个,据妈妈统计,从下午回家到晚上时一共吃了七个大包子。
做包子的过程,你学会了吗?包子是很好吃的哟。
【篇五:我的拿手好戏】
虽然我年纪不大,但是我却是我们家的“资深大厨”,因为我已经有三年的做饭经验了。其中就有我最拿手的——蒸包子,这一点,连我爸爸都要甘拜下风呢。
说起做饭,我还要感谢我爸,我妈的了,他们的工作繁忙给了我做饭的机会,他们的信任给了我胆量,最重要的是他们的耐心教导成就了我!还有一点,让我悄悄地告诉你,那是因为——我还是一个吃货!哈哈!
好了,牛皮不是吹的,我就给你们介绍一下我的蒸包子大法吧。想要包子蒸的好,首先面一定要发酵好,我用的是一些酵母,用适当的温水泡开,和上一些面粉。为了保证面粉能够发酵的快,我常常会在里面加一点白糖,有时还会在里面加一点牛奶,这样处理了的面团蒸出来格外好吃。这个秘诀还是爸爸从网上搜来的呢!
面往往是提前发好的,当看到被揉成团的面变成了蜂窝状的胖球球,可以蒸包子了,包子馅有很多种,我往往根据家里蔬菜的情况或者我的心情进行选择,要不怎么说自己做饭好呢?想比什么吃什么,想吃什么馅的就吃什么馅的。
我喜欢猪肉葱馅,肉呢,小区外面的肉食店里就有。
大爷听我说是要蒸包子用的,大爷总会热心的给我把肉用机子搅碎,还嘱咐我少放点盐。回家后,我切上两颗新鲜的大葱,锅里热点油,加上肉和葱末,
少许的鸡精和五香面,适量的盐和酱油,搅拌均匀。
肉馅也就准备好了,接下来就可以包包子了。
发好的面揉起来,特别有弹性,像打了力气,感觉挺好玩。我先把面团搓成条,再分成一块一块的,然后分别揉一揉,擀成片,把肉馅放进去,然后两只手就包好了,我包的包子像一个个又大又圆的巨型饺子。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最后就差上锅蒸了,蒸锅里放上一些水,蒸屉里的包子排上队,盖上盖子,二十分钟后,这香喷喷的包子就熟了。爸爸妈妈妈一哄而上,哎,谁让我的包子实在太好吃了!
一次,我们这里举行义卖活动,我把我们家刚买的自助蒸包子机拿下楼,这个蒸包子机的第二层放着一个小小的冰柜,冰柜里放着这一天早晨才包好的包子,我在这上面写着:“一块钱一个包子,好吃不贵!”
过了一会儿,我开始蒸包子,别人觉得很神奇,闻到了我这儿,我这后面排了一大堆人。
第一个说“说我来一个包子!”我手麻脚利的拿出一个小袋子,装了一个包子递给他,他接过后,将那个包子放入嘴里,说道:“恩,真好吃!”
我大度欢喜,后面的人听到第一个人说的话了,更加积极的靠上前来买我做的包子。由此,我蒸包子的好吃是人人赞同的。
怎么样,我蒸包子的技术是不是棒棒的,这可是我与爸爸妈妈切磋,交流很久的成果。
有次奶奶来到我家,发现我在厨房里忙活,心疼极了,狠狠地批评了爸爸和妈妈一顿,不过,我告诉奶奶,我理想不仅是当建筑师,而且还要成为超级大厨的呢!我这是提前来做铺垫,做准备了呢!
【篇六:一只烤鸭】
已经忘了是什么时候,记忆中仿佛是个萧瑟的秋日,大概在一个九月,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日子,我跟着父母回到了外婆家。
我并不清楚是因为什么,见到久违的小姨和表弟其至还有些兴奋,叽叽喳喳吵嚷个没完。可是妈妈带着我们去了医院,弥漫着消毒水的气味,呆板的医院,我一点儿也不喜欢的医院。在沉默中,我们走过一扇又一扇门,最后看见了外婆。瘦弱的身体,空空的病号服,双眼无神的外婆,一下子,妈妈和小姨像是被按了什么开关,故意显得欢快的语调让我有一点点不舒服,但我只是安静地坐着。看着眼前被病魔折磨的不熟悉的外婆,我有点心痛又心酸,虽然大人们想要瞒着外婆,但我知道外婆生了很严重的病,再也没办法蒸包子、包饺子、收拾家务的大病,我是懂的。
“惟惟!”我听见外婆唤我小名,一抬头才发现偌大的病房此时只剩我们两人。外婆指着桌上的一只烤鸭让我吃。她说她本来想多吃点补充营养,早点好起来,可是却没有胃口。其实我也没胃口,但为了让外婆开心,我努力地大口吃着,好像要把以前没吃的外婆做的包子饺子全吃回来。窗户关得很严很严,可我耳边却似乎有风。我听见外婆说着,絮叨着又像叹息般:“怕屋里乱成一团喔,鸡啊鸭啊……”
我停下来呆呆的,又扬起头对她说:“外婆,不怕,您安心养病,过几天就回去了。”
外婆,不怕!
后来由于我要上学,就回家了,我和外婆再没有什么过多交流,也许是我记错了……但我知道,我相信外婆也感受到了,那是来自一只烤鸭的勇气,暖胃暖心的勇气。外婆不会怕,我也不会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