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金华的作文

【篇一:二十年后回母校】

一转眼二十年过去了,我成了一名设计师。

我乘上了飞机回到了故乡,从北京到金华。到了金华机场,哇,这个新建的金华机场这么大,停了有五十几架飞机,边上有一些小吃,不要一分钱。在旁边的是和我一起去北京又回来的同学,她也成了设计师。她说:“被看了,应该去我们的母校环城小学了。”我们走了一个地下通道,不到五分钟,母校就到了。这么快,我记得以前坐车都要四十分钟呢!

在校门口,旁边有一快门牌没有变,还是写着“金华市环城小学”但是门变成了自动门,走进去有一条路,上面装上了篷,很凉快,因为旁边装上了空调。

我们走到了四(1)班的门口,门是用玻璃做的,也是自动门,我们看到的教室和以前完全不一样,安装了中央空调,电脑很薄,像十张纸叠起来那么厚,黑板变成了折叠形的。中午午睡时,桌子上有一个按钮,一点,就变成了一张床,现在的教室变好了,每个教室都一样。

我们还看见了吴老师,已经四十多岁了,她在教二十乘二十四等于多少?吴老师穿着一条黑色连衣裙,短头发,戴着眼镜,脸上已经有皱纹了,咦,怎么没有看见厉老师呢!吴老师说:“厉老师已经很老了,前几年就退休了。”

后来,我们去了餐厅,餐厅,是每人一张桌子,只要一点桌面上的一个按钮就会出来中餐,你不喜欢吃,可以换一下,只要再点一下,就又出来了,吃的是西餐,不用人烧,食物也不会坏,因为他有特别的保温箱,一个晚上才能做好一个中餐,每一天都不一样。

母校变化真大啊!我想,再过二十年变化一定会更大!

【篇二:记金华双龙洞】

汽车载着爸爸、我……在蜿蜒曲折的公路上平稳的行驶着,今天我们便是要到叶圣陶先生笔下的金华双龙洞去游览一番。

“哗哗…”往停车场下来一路耳闻水声,沿着乡间小道一路而下。八月的太阳烘烤着大地,在东奔西转后,我们早已汗流浃背。站在洞口向里望去一阵凉风扑来,让人神清气爽。左侧便是刻着“双龙洞”这三个大字的石碑。这三个字仿佛就写出了此洞之美。早已想去勘探一番的我,心中一阵激动,恨不得马上坐船进洞。

在这样一个凉风习习的洞口,眼前是一团狭小的孔隙,溪水清澈见底,整个双龙洞的溪水便是从此孔隙流出。我们将从此孔隙进入洞内,我们乘上了船,平躺在船里,小船便开始了挪动,在进孔隙时仰面的石头时凸时凹,要是微抬头,一不小心准会磕破额角。小船缓缓流动之下,不一会儿便到了内洞中。

内洞真是超出我们的想象,到处金光闪闪,彩色的灯光点缀着洞内的奇珍异石,早已不是叶先生笔下的举着煤油灯了。在洞顶盘着两条双龙,一条黄龙,一条青龙,两条龙在洞中戏嬉,身上的鳞片栩栩如生,“双龙洞”也故此而得名之。在双龙的不远处有一把青龙宝剑,是徐霞客先生发现的,若不是导游指引还真是难发现,现在细细回味还真是个奇迹。往洞内走便是一座小龙宫宝殿,宝殿中早已为我们准备了丰富的美餐,灯光的照耀下隐约出现了一只鸡挂在石壁上,前方有鲍鱼,上方便是一只龙虾和金华火腿,又沿内洞往里走,里面便是些奇石,形态各不相同,虽然不比作什么也很值得人们欣赏。

“双龙洞”尽管我感受不到像叶圣陶先生所写的那种意境,但它奇、秀、险般的魅力留在了我的脑海。

【篇三:我的家乡】

我的家乡在浙江金华,它位于浙江省中部,金华风景秀丽,环境优美,它还是全国十大宜居城市之一呢!

金华有许许多多的特产,有金华火腿,有金华佛手,有金华酥饼,有武义宣莲……最值得一提的是金华火腿和茶花。

金华火腿色泽鲜艳,红白分明,瘦肉香咸带甜,肥肉香而不腻,用火腿炖汤,尤其鲜美,让人闻着都垂涎三尺。而茶花呢,是我们金华市的市花,一到花季,红的,白的,紫的,粉的,都争先恐后的盛开,姹紫千红,大街上的绿化带,小区,公园,到处可见,美丽极了。

金华还有许多名山大川,如武义牛头山,相传它是由老子的坐骑,青牛化成的。牛头山风景秀丽,潭水清澈见底,山林一碧千里,还有许多可爱的野生动物出没。还有不得不说的金华双龙风景区,双龙洞树木茂盛,环境幽静,山间云雾飘渺,还有神奇的溶洞景观,到了夏天,可是一个很好的避暑生地呢!

而我们金华市区,由一条弯弯曲曲的婺江贯穿,分为江南和江北,江的两边站立着一幢幢高楼大厦,柏油马路上,车水马龙。金华的公园数不胜数,公园里,小朋友们跑来跑去,热闹非凡。到了夜晚,随着灯光的亮起,又是另一个美丽的景象。

金华的美,说也说不完,小朋友们,你们一定要来金华玩哦!

【篇四:滑草】

我们在金华,午饭过后,大家就去滑草。

起初我们只看到那从高到低用塑料做成的笔直的跑道,感觉这跑道没有我们想象中的那么美好:跑道不是很长;没有弯弯曲曲的弯道会没意思;没有机关重重会令人乏味……既然阿姨买好票了,我只能试着去坐坐喽!

我和弟弟一起坐上像救生圈一样的圆圆的坐垫,后面的工作人员用力一推,我们就连着坐垫一起往下滑了。突然,一股刺激的感觉涌入心中,感觉心都提到了嗓子眼,这时坐垫又来了一个大旋转,让我的背朝向了后面,我坐在垫子上忍不住大声喊道:“呀——啊——”最终垫子落到了地上,我好像发晕了,等别人叫我,我才反应过来,感觉真得很刺激,于是我又重新跑回起点,还想再玩一次。

跑道上的滑草结束了,我们又玩起了另一个游戏:我们五个人排成一排,躺在草坪上,那草看着柔软,躺着却像针一样,扎得我痛死;等到妈妈喊开始,我们就一起翻身,往下滚;滚啊滚,滚到了跑道尾端,我感觉头上好像长了一个馒头,但是游戏的愉悦让我不觉得痛,只觉得快乐。

今天我玩得真开心啊,下次我还要到金华来滑草!

【篇五:游金华双龙洞】

夏日炎炎,酷暑难耐。你是不是和我一样想着怎样“偷个凉”?

这偷凉的圣地当然非金华莫属了!这次金华之行和姑姑全家一起。姑父先教我怎样自行买票,在照样画葫芦按下确定支付时,我心里有着满满的知足感!坐上火车后有一种冲动,想向全天下昭告“我会独自坐火车了”的冲动!

我们先后去了黄大仙站,朝真站,桃源站。我们感受了黄大仙庙的宏伟和独特的宗教文化,还目睹了朝真洞的曲折而深长,崎岖而高旷,更领略了桃源洞的石帷重重,石笋悬空、石乳晶莹,重重叠叠,姿态万千,水石交映的美景,这里布列着琳琅满目的奇岩怪石,如帐似幔的钟乳石。

此次“偷凉”不可少的点是双龙,叶圣陶先生笔下的双龙令人向往,不知是否正如叶圣陶先生所描述的那样美丽奇幻。先到新浦东站,从入口就可以感受到里面的阵阵寒气,刚迈进去时,我就叫唤着:“不行了,不行了,太冷了!我就现在等你们了哈。”可最终敌不过他们的推搡阻拦,只好咬着牙往里冲了!最无奈的还是我表哥,堂堂男子汉居然用我来给他挡风!我于是和他打闹起来了,姑姑她们看了都笑:“多大人了,还打呢!”,看着这热闹的气氛就觉得里面再寒冷也没无所谓了!

一会我们便来到了最期待的双龙洞洞口,抬头望,山相当高,洞口很高很宽,大的能容200多人,在洞口最显眼的当然是两个龙头,一条黄龙,一条青龙。这两条龙还有一个传说:这两条龙是王母娘娘派去看守一个湖的。有一次,人间发生了严重的旱灾,两条龙就用湖里的水去救了人们。这件事被王母娘娘知道后,王母娘娘非常生气,于是就用法术把这两条龙变成了石头。后来人们为了纪念这两条龙,就把这里命名为——双龙洞。

知道了这些,我们再往里走,在里面我们要坐船过孔隙到内洞。孔隙只能容得下两只船,我们六个人躺在一只船上,船慢慢地开了,在孔隙里我感觉上方的石头朝我挤压过来,躺在船上我一动也不敢动,船开了几十米就到了内洞,在内洞里有许多石钟乳和石笋,还有老寿星、乌龟、蝙蝠……最有趣就是龙王请客,龙王很大方,那有“金华火腿”“金华佛手”“北京烤鸭”“南京板鸭”,这些真让我们大饱眼福啊!

双龙洞不仅凉快,而且有趣。这次偷凉,不仅偷到了凉,而且还偷到了独一无二的美景!

【篇六:我家乡的特产】

我的家乡在美丽的浙江中部,是个鱼米之乡,最出名的三大特产:佛手、火腿和酥饼。

今天我要介绍的是我最爱吃的酥饼,妈妈说这个酥饼可是有着悠久的历史,是唐朝的“混世魔王“程咬金发明的。据说程咬金以前是个卖烧饼的,有一次烧饼太多没有卖完,就放在了炉子上让火一个劲的烘烤着,第二天,烧饼里的肉油都给烤出了香味,这就是传说中的酥饼。

酥饼不仅有着悠久的历史,还有香脆可口的味道。记得我第一次尝到酥饼的时候,是在我5、6岁的时候,那天我陪妈妈走在巷子里,老远就闻到了一阵阵香气扑鼻的气味。我转头问妈妈:“这个是什么气味,好香啊,我的馋虫都要跑出来了!”妈妈笑呵呵地看着我,牵着我的手直接走到店里。我开心的走进店,柜子里摆放着各式各样的包装礼盒,里面装的热气腾腾的酥饼。大门口放着一个大大的圆桶,我好奇的往里张望,只见密密麻麻的酥饼堆成一座小山,小小的酥饼圆溜溜的,散发着浓浓的香味,金黄金黄的真是可爱!老板见我目不转睛地盯着小酥饼,赶紧走过来笑眯眯地说:“小妹妹,我送你两个的小酥饼尝尝!”接着老板拿给我的热酥饼,我赶紧咬上一口,不一会儿,两个小酥饼就灰飞烟灭了。天那!这也太美味了!

小小的酥饼色泽金黄,上面点缀着几颗黑色的芝麻,一层又一层,每一层都很薄,里面的馅是干菜和肉,一口咬下去,香脆可口!妈妈见我这么爱吃,直接买了两大袋。每当回想起这个事,我还是会不由自主地流口水!

现在,大街上已经有很多不同种类的酥饼了,除了干菜馅的,还有肉松馅、杏仁馅、红糖馅……而金华的酥饼也从金华的小街小巷,走向了全国各地。现在,不论你走到哪里,是不是都能闻到这诱人的香味呢?

这就是我家乡的三大特产之一,也是我们小朋友的最爱,它不仅给世界多了一份美味,也给金华带来了荣誉。

【篇七:成长的孤独】

那天我挫败地想到,就算是在很久很久之后,再给我一次遇见她的机会,我也依旧无法拥有摆脱这种相望无言的尴尬气氛的勇气。我没有那种自来熟的天赋,也没法唤醒一份好些年前的亲昵与熟悉。所以这个世界在那一刻只剩下了两个沉默对立的人,局促地等着,等着对方,先开口。

人生总是如此奇妙,你总能在好多年后遇见你好多年前彼此熟悉的伙伴;虽然她已经在我心中消失了好久好久,久到记忆淡薄,但是,当我一看见她,我就知道是她;那张青涩的面容与好些年前那张稚嫩的面容合在一起——好似这个童年老友一点而也没有变过。格格再站到我面前已经是2016年的春节了。她在金华,我在宁波;直到见到她我才发觉:原来我在金华还有个朋友,原来时间过得这么快,好些年前结识的朋友,如今时隔多年,终于又见到了。

我在人群中瞧见她,内心一霎那的喜悦如巨大的海浪拍打着心头。我有一瞬间想走上去,但是看着她熟悉又有点陌生的面容我又迟疑了。她还记得我吗?她还会像以前那样和我一起玩耍吗?她……迟疑间,我已看不到她的背影。直到长辈们把我们拉在一起,笑呵呵地看着我们。显然这些长辈们可都还清清楚楚地记着我和格格小时候的交情,还有那些调皮捣蛋的事——什么扔摔炮砸到车子啊,什么放烟花放进人家屋子里啊……现在想起来还有点不好意思。可是当我满心欢喜地看向格格的时候才感觉到了不自在:我们两个熟悉又陌生地相互打量着,心中各自奔涌着重逢的喜悦,但偏偏有那么一堵墙,硬生生地把我们隔开了,各自封闭在各自的空间里。我奇怪地去推这面墙,却发现根本推不动;沉思了许久,我又抬头看了看格格有些陌生的奇异眼神,忽地就这么明白了。

——从心里搭建起来的墙,又如何能推得倒?

这么多年下来,重新见面的两个人,早就各自蜕变了无数次;相对站着,或许早就已是陌生人。

我苦笑一声。原来我们都变了,只是我们不知道而已。

我们一个个,在世界的边端,各自奔跑着,走着各自没有交集的人生;从小孩到少年,多少挫折,多少欢乐,又如破茧成蝶般经历了多少次;每次睁开眼,或许就是个全新的自己。我们这般成长着,蜕变着,得到了什么,也失去了什么。

成长总归是孤独的。而我们,更是如此。

【篇八:我爱金华的葡萄】

“远看玛瑙紫溜溜,近看珍珠圆溜溜,掐它一把水溜溜,咬它一口甜津津。”大家知道这是什么吗?对,这就是金华葡萄。

春天,葡萄架的藤蔓上长满了嫩绿的枝叶。过了几个星期,葡萄架的枝叶上开了许多满天星似的小花,雪白雪白的。初夏,枝叶长得非常茂盛,就像一个绿色的凉棚,凉棚下挂着一串串青青的葡萄。七、八月份,葡萄渐渐成熟了,看上去就像一串串紫色的珍珠大灯笼,又像一把把合上的小紫伞。

于是,馋嘴的我从葡萄架上摘下一串葡萄,轻轻一扭,一拉,一颗葡萄就被我摘下来了。我马上剥开皮,看见了晶莹剔透的果肉。我把皮放进嘴里,有点苦,还很酸,果肉却很甜。原来,葡萄皮把葡萄肉的酸量都吸收了,甜份就都跑到果肉上了。

葡萄的品种可多了,有巨峰、红富士和黑美人……葡萄的维生素含量可高了,它还有很多用处,皮可以做药,还可以做成美味的葡萄干……

我爱吃金华美味的葡萄!

【篇九:偱着课本游金华双龙洞】

自从学了《游金华的双龙洞》之后,我对这个神奇的洞穴充满了遐想。暑假里我如愿以偿的去了双龙洞游玩。

那天,我们一大早就出发,快中午时分,总算到了双龙景区。游览了仙瀑洞之后,我们就来到了双龙洞。一到洞口,迎面而来的寒气似乎令你感到走进了空调房一样。走进外洞,便看到石壁上刻着“双龙洞”三个字,苍劲有力,很是雄伟。参观完外洞,我们来到了孔隙,乘上小船,虽然水路只有几米,但是上面的巨石,压迫着让我们无法抬头。和书本上写的不一样的是,现在的小船不用人工了,不一会船靠岸了,马上就要到内洞了。

走进内洞,仿佛到了一个神秘的仙境,顶上倒挂着形态各异的钟乳石,加上灯光的点缀,变得如梦似幻。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寿星与仙桃”,一个垂着长长胡子的老寿星似乎在看着地下的仙桃石,而旁边的一只“癞蛤蟆”也虎视眈眈地盯着“仙桃”,似乎随时要冲上去咬一口似的。在它们旁边的是“龟蛇大战”一条白蛇,一条黄蛇,与一只乌龟,似乎也是为了仙桃而大打出手,最后乌龟挣脱龟壳逃跑了,现在都有龟壳的痕迹。可惜洞内的双龙和我玩起了躲迷藏,没有找到,可能旅行总得带点遗憾吧!

双龙洞再往里走,就是冰壶洞了,现在两个洞连在了一起,变成了洞中洞,老远的就听风“哗哗”的水声。走近了,发现是一道大瀑布从洞顶飞流直下,在灯光的点缀下,如梦似幻。

随着科技的进步,我们告别了叶老的时代,希望明天的双龙洞更加美丽!

【篇十:醉清风】

清风徐来,醉入我心……

过这样一位乡村女医生。她从学校毕业就来到了四川凉山的一个小村里当了村医,曾向山区群众立下铮铮誓言,“只要人民需要,她随叫随到”。她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十六年,无论刮风下雨,无论严寒酷暑,她翻山越岭,守护每个村庄,守护每个她力所能及的生命。一次出急诊时,她意外失去了已经孕育了三个月的宝宝。但这之后,她还是没有放弃,依然选择坚守,十六年间,她亲手接生了476个孩子,虽然她自己不曾有过子女。

她,不就是大凉山间的一股永远也不会退去的清风吗?唤醒生命,守护生命,陪伴生命走过每一个属于自己的春秋冬夏。她的美,让生命沉醉,她的美让世人敬佩,她就是中国乡村最美女医生——马丽。

他也是一阵清风,虽然他面容苍老,虽然他浑身恶臭,但他却是公认的好人,醉美的清风。

一个普通农民,每天面对着垃圾桶,身上臭烘烘的,谁都看不起他,嘲笑他这个“捡垃圾的”。他看见别人的嘲笑,自己也只是笑。一位他知道自己吃的是捡回来的菜叶,住的是茅草屋,穿的是十几年的粗布衣。可大爱无言,就像徐徐而来的清风。他用十五年的时间,用自己捡破烂的收入资助了上百名贫困学生。

当人们惊讶,议论,不解,甚至愈加嘲讽的时候,他还是默默无言,继续着自己的事业。关爱生命,护持生命,自己甘愿做不被任何人注意的一股清风。他就是齐鲁大地一股厚重而质朴的清风——刘胜兰。

清风,可有她的年龄?扎根乡村,奉献青春,可以化作醉人的清风。含辛茹苦,无私奉献,可以化作醉人的清风。清风可以年轻,可以苍老,也可以风华正茂。

十年前,一位战士因奋不顾身搭救一跳江女青年而壮烈牺牲,年仅28岁。生前,他工作兢兢业业,学习积极上进,团结同志,热心助人,深受领导和战友的好评。死后,他的事迹震动金华,享誉神州,他成为2007年感动中国年度人物。风萧萧,江水寒,壮士一去不复返。同样是生命,同样有亲人,他用一次辉煌的陨落,挽回另外一个生命。别去问值还是不值,生命的价值从来不是用交换体现。他在冰冷的河水中睡去,给我们一个温暖的启示。

这个启示就是,舍生取义是短暂的永恒,就像亘古不变的清风。我们常常无时无刻地追问自己人生的意义,也许意义不在于追问,而在于行动。他用纵身一跃放大了自己生命的价值。他就是金华永恒的绿色清风——孟祥斌。

中国有多少这样的好人化作一股股醉人的清风,化作一股股最美的中国风,化作一股股最炫的民族风,照亮历史,迎接未来。我,也愿用自己的青春化作醉人的清风,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之路拂尘扬帆。

热门推荐
1成长的快乐
2研学游
3身边的好人
4美丽的大海
5霸气的女汉子也有温柔的一面
6父爱的光芒
7老虎发通知
8秋天的乡村作文
9你我心中最美的风景
10厨房是一个音乐厅写一段话
11胜似亲人
12插上科学的翅膀飞
13共享时代
14那一刻暖意流淌心间作文
15总想对你唱
16没有鞭炮的年
17我们班的“开心果”
18他的笑容进入我的视线
19精彩的海狮表演
20追求理想
21偷吃的滋味
22可怜的我
23一句话的力量
24友情
25一件开心的事
26猜猜他在做什么
27珍惜生命
28难忘的秋收
29男子汉
30蝴蝶花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