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孝亲的作文

【篇一:敬老孝亲作文400字】

【篇一:敬老孝亲】

古人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意思是说我们不仅要孝敬自己的父母,还应该尊重别的老人,爱护年幼的孩子。

有一次,我和妈妈坐公交车,在一个站台时一位老爷爷走上车了,但这是车上已经没有位置了。这时,妈妈叫我可以把位置让给老爷爷,让我跟妈妈坐。我有点犹豫,但想了想,还是把座位让给老爷爷吧。于是我走到老爷爷跟前说:“老爷爷,那有个位置,您去坐吧”。老爷爷笑着说:“谢谢你啦,小妹妹”。听到这句话,我的脸有些发红,如果不是妈妈叫我把位置让给老爷爷,可能我就不会把位置让给老爷爷坐了。不过我觉得帮助别人的滋味还真好呢,心里美滋滋的。

敬老孝亲的品德源于古代,我国古代也有尊老爱幼的事迹,如春秋时期,孔子最有名的弟子子路,小的时候,由于父母体弱多病,家里很穷。有一次,父母想吃米饭,可家里一粒米饭都没有,怎么办?小小的子路,于是,翻山越岭,走了十几里的山路,从亲戚家里背回来了一小袋米。看着父母吃上香喷喷的米饭,子路忘记了自己的疲劳,邻居们都夸子路是个孝顺的孩子。黄香9岁的时候母亲去世了,他十分悲伤,就把对母亲的爱和思恋全部倾注到父亲身上。冬夜,天气寒冷。黄香就先钻到父亲的被窝里,躺一会儿才回到自己的床上睡觉。夏天夜里很热,黄香就手执蒲扇,对着父亲枕席使劲扇着。黄香长大后,朝廷觉得他是个人才,让他担任魏郡太守。有一年,魏郡遭受特大水灾,百姓苦不堪言。黄香拿出自己的钱财赈济灾民,百姓没有不感动的。

这些事迹是多么的伟大啊,连古代的人们都是尊老爱幼,再来看看我们现代人又有多少人事尊老爱幼呢,看到这些伟大的事迹,我们又有什么话可说呢。在这里,我希望我们现代人都能像古代人那样尊老爱幼,使我们国家的每个人都尊老爱幼!

【篇二:敬老孝亲】

老人,是我们的长辈,他们一生都在为社会做贡献。即使是在晚年,他们也仍然在为国家的下一代呕心沥血。让长辈过得舒心舒服,难道不是我们应该去做的事吗?况且,尊敬长辈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每个中国人必须传承的。

但是如今,公交车上仍然有老爷爷老奶奶艰难的站着没有人让座,我很奇怪,为什么到了今天还会出现这种现象呢?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麻木不仁。好多年轻人已经忘记传统美德,只顾自己舒服,对老人家的艰难处境视而不见。这种行为非常不好,我们千万别学。我们应该及时的给老人家让座,让他们舒心感觉社会的温暖。其实,我们能给长辈做得事情还是特别多,比如说在长辈腰酸背痛的时候帮他敲背,在公车上给长辈让位,在过马路时帮忙照顾等等。这些小小的事情,既传承了传统美德又给社会传递了正能量。

尊敬长者的故事在古代也比比皆是。观承千里探亲就是一个感人感人的故事,说清代安徽桐城的方观承是一个出名的孝子,他的爸爸和爷爷都是朝廷官员,后来因为文字狱使其爸爸爷爷到珠链,流放到黑龙江充军。所有财产充公。年幼的他无依无靠,栖身寺庙,但是他并不为堕落,年幼就步行千里去探望亲人,一路历经千辛万苦,终究达成愿望,当一家四口抱头痛哭之时天地为之感动。古代的人如此孝顺,我们又何尝不能呢?

尊敬长辈,让我们行动起来!

【篇三:尊老孝亲,从小做起作文】

子游有句名言叫: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这句话的意思是让我们尊敬老人,孝敬亲人。

不久前,我在一本书上看到了这样一个故事:有三个女人在河边挑水,有一个自豪女人说:“我的儿子的像牛一样健壮。”另一个女人也自豪的说:“我的儿子唱起歌来,像夜莺的歌声一样动听。”第三个女人只轻轻地说了一句:“我的儿子什么也不会。”打完水后,三个女人挑着水往回走。水很沉,刚走了一半你的路程,她们便累得上气不接下气,突然从远处跑来了三个男孩,翻着跟头向这儿跑来,另一个男孩唱着那动听的歌跑来,只有第三个男孩低着头向母亲身边跑去。其他两个孩子都向自己的母亲炫耀自己今天的收获,那第三个男孩二话没说,就帮母亲挑水。这时,正巧有一个老人经过此地,正巧看到了这件事,其他两个女人都向老人询问自己的孩子怎么样,可是那老人说,他只看见了那个什么也不会的孩子。

读完这个故事,是我百思不得其解:为什么那位老人说他只看见了一个孩子?经过我多遍读故事,我终于找到了答案,原来,其他两个孩子只是炫耀自己,并没用实际体现,而第三个孩子虽然什么也不会,但他懂得如何孝敬亲人,这比什么都重要。所以,老人才说他只看到了一个孩子。

现如今,有多少人不关心不敬重自己的亲人及父母,是他们不会吗?不,不是的,这是因为他们不仔细观察生活中别人为你的付出,也觉得是理所应当的。总而言之,尊老孝亲,从小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

【篇四:敬老孝亲】

相信大家看见“敬老孝亲”这个词,都会想起家里的亲人,尤其是比较年迈的老人家。是啊,小时候要感谢母亲的生育之恩,感谢父亲的辛勤劳动,感谢爷爷奶奶的悉心关怀,感谢所有支持自己的亲人们。所以,我们在什么时候都要有一颗敬老孝亲的心!

每当我看见爸爸妈妈在辛勤劳动的时候,我就会跑上去帮他们扫地,但是,这种敬老孝亲的传统美德也渐渐被人遗忘了。

有一次,我去马峦山爬山,在回来的时候,好不容易冲上一个座位,却上来一位老奶奶,他们的旁边坐着一个玩手机的一个年轻的小伙子,这时车上已经没座位了。突然,一个急刹车,老奶奶差点就要摔倒。这时,旁边的人开始小声的议论:“这个小伙子为什么不让座位呢?”有人干脆说:“你为什么不让座位呢?”听到那么多人议论,这个小伙子只好怀着愤怒的心情让了座位,这个老奶奶才尴尬的坐下了。

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华传统几千年的传统美德,难道就这样被遗忘了吗?不,从今天起,让我从身边的小事,从让座的开始,让这种好的风气,在我们身上散发无限光辉!

让座,虽说只是一件小事,却令人深思,我们要将“敬老孝亲”这种美德拾起,将它发扬光大。

【篇二:孝之道,贵以专】

儿时,我曾听隔壁的姐姐对她妈妈说:“妈妈,你现在对我这么好,我却无法回报您,妈妈,我爱您,虽然我现在在读书,但是我将来一定要让您过好日子,不让您受风吹雨打……”我听后便跑回家,对妈妈说:“妈妈,您苦吗“您累吗”我想读书,我要上大学,将来把您捧在手心里!”妈妈听后,热泪满眶的说:“好孩子,你长大了,孝顺了!”我好奇的问:“妈妈,‘笑’是什么啊?我没笑啊?”妈妈说:“傻孩子,不是哭笑的笑,孝顺是一种传统美德!”

对呀,我国有孝的传统,孝敬父母的人历来被人们所称道,所尊敬,不孝子孙经常被人们谴责。所以,我们要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孝亲敬长的优良传统。

说到孝,我们首先应该孝敬我们的父母。

父母给予我们生命,含辛茹苦的哺育我们成长,教我们做人,父母有恩于我们,可我们却难报那三春晖。所以,我们要从现在开始,从小事做起,去孝敬他们。

我们心里应该时时刻刻想着父母。父母累了,就给他们捶捶背,洗洗脚。父母管教我们,我们应该接受,我们要体谅父母的辛苦,理解父母的艰辛,心里时常想着他们,在家里,做力所能及的事,在学校好好学习。

这是我认为对父母最好的孝敬方法。但是,一个孝字,不单是只针对于自己的父母,还有长辈以及其他人,所谓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我们还要孝敬其他长辈。

爷爷奶奶年纪大了,行动不方便,我们应该多帮他们处理生活琐事,经常陪他们谈心、散步、锻炼,让他们有一个愉快的晚年。

对自己的长辈如此,对别人的长辈更应该如此,如果每个人都懂得孝敬老人,那么,这个世界将多么和谐美好啊!

孝,虽说只是简简单单一个字,但是却很难做到,因为孝需要我们的付出。

孝,写起来,笔画不多,却需要我们持之以恒,一日两日的孝顺,也许很容易,对自己的亲人孝顺,也很容易,可社会需要的是持之以恒的、广义的孝!

让我们加入“孝”的行列,持之以恒的去做一个孝顺的孩子吧!

【篇三:孝亲敬长】

金文“孝”字,为子承老形。小篆之孝,从老的上半部分,从子,意谓子背着父母,意即子能承其亲,并能顺其意。故其本意“善事父母者”,此之谓孝。——题记

姥爷生病了,躺在白的令人恐惧的房子里,白色的床单,白色的病号服,还有白色衣服的护士医生穿来穿去。空气中弥漫着令人窒息的味道——苏水与苹果的气息。姥爷也不知是什么病,只是静静的躺在病床上。爸爸透着窗户无奈的向远方望着,一声一声的叹息。妈妈的双眼红肿着,低着头什么也不说。我年幼,不知什么叫衰老与死亡,但也有一种无以言表的惆怅。

与姥爷隔床的是一位老头儿,他的亲人也不在他身边,偶尔来一两个人,提着篮水果,捧着簇鲜花,刚刚坐下,手机就叮叮当当的的响了起来满是歉意的看了一眼老头儿,又步履匆匆的走了。老头的笑容便凝固在脸上,缓缓地,无奈地耷拉下眼皮。

——姥爷是幸福的,老头儿是不幸的。我一直这样以为,因为老头儿总看着我们一家人痴痴的笑。

几个星期后,老头被推进了走廊尽头的手术室。眼睛里含着浑浊的泪。

许久……许久……

老头在一群人的簇拥中回来了,他们中,有穿白衣服的,有穿西装的,还有穿各色秋衣的,一个个泪流满面。

本来沉寂的病房一下子热闹起来,但这热闹比沉寂更沉寂。

姥爷在我们的悉心照料下出了院。回院收拾姥爷的东西,旁边的床空荡荡的,我的心猛然抽搐了一下,就像……

——他走了吗?

路过医院的那片草坪,我看见前面有个熟悉的身影——老头儿。他被一位穿西装的中年人背着,一位高高的妇女和一位胖墩墩的小男孩牵着手走在他们身旁。夕阳的斜晖将他们的影子拉的好长好长,好温馨好温馨……

梧桐的叶一片一片的落下来,有一片竟钻入了我的衣领——好凉哟——我明白了,这分明就是在安慰我这颗迷茫的心。生命是短暂的,如白驹过隙,如梭似箭,终有一天,都会如这叶般残去,落下,只剩下一缕萧瑟的秋风。我无言了——我知道了,姥爷是幸福的,老头儿也是幸福的——都因为一个简简单单七笔的字——“孝”

曾经不懂,为何弟子规中要“首孝悌,次谨信”?孝悌为何在谨信之前?现在,似乎明白……而今的我们又该如何?

羊有跪乳之恩,乌鸦有反哺之情。人何以堪?我们要有感恩之心。何时你见父母的额头又增皱纹,双鬓又添白发,内心是否有一丝悸动,一缕惆怅?当我们风华正茂,而父母却老了,我们的青春之花正是用他们的垂朽浇灌而成的。此恩不报又待何时呢?

卖身葬父,扇枕温衾,苦竹生笋。感天动地的孝故事。我们或许做不出如此震撼人心的事,但我们可以做自己能做的事。或许一个深深的拥抱,一声关怀的话语,哪怕一个感恩的眼神都让父母倍感温馨。我们将拥抱、话语、眼神给予了太多的人,但都忽略了他们。

夕阳下,父亲,母亲,我三人行走在林荫道上,我知道在我的身后一片一片的叶子在萌发。是啊,我只能这样示意这简简单单七笔的字。

【篇四:让“孝亲之花”永开我们身边】

这学期开学伊始,我跟着一年级刚入校的孩子,又重读了国学经典《弟子规》。让我再一次重温了经典对文化的传承,再一次了深刻明白“孝”于我们每个人来说是最基本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是我们每个人终生的使命。那么,孝是什么?对于小学生来说,怎样做才是孝呢?

一、

“百善孝为先”。孝顺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每个人最基本的道德准则。《弟子规》告诉我们要孝顺父母,具体要做到些什么?其中,最为重要的是尊重长辈。

现在的孩子,已经习惯于被家里的长辈捧在手心,而长辈们过度的疼爱使得孩子们渐渐的变得目中无人、自以为是、粗暴无礼。而《弟子规》中,通过讲述古人的孝亲故事,让我们明白了,“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有了长辈才有了我们,父母对我们的呼唤,应及时应答,不要拖延迟缓;父母交代的事情,要立刻动身去做,不可拖延或推辞偷懒。父母的教诲,应该恭敬地聆听;做错了事,父母批评我们,一定是有原因的,要虚心接受。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做到尊重长辈是非常容易的。只要我们凡事能够设身处地的为长辈着想,把礼貌用语常挂嘴边,长辈们就能感受到我们的尊重,尊重长辈就是一种孝顺。

二、

“家和万事兴”。兄弟姊妹和睦相处、夫妻之间相敬如宾也是对长辈最大的孝顺。

随着时代的发展,计划生育新政的出台,不少家庭都欢喜的迎来了“二胎宝宝”。但是这些“二胎宝宝”有的也成为了他们哥哥姐姐的“眼中钉,肉中刺”。许多家庭,并没有得到原本想要的幸福美满,换来的却是鸡犬不宁。时代的发展,也让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不少都市人把生活、工作中的压力转接到家人身上,常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与家人发生争执,使得长辈和孩子原本宁静的生活遭到破坏。有的老人为了躲避这些“纷争”被迫离开了家,过上了颠沛流离的生活。《弟子规》告诉我们:“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当哥哥姐姐的要善待弟弟妹妹,做弟弟妹妹的要尊重哥哥姐姐。兄弟姐妹和睦相处,父母心中就快乐。在这和睦当中,就存在孝道了。

通过学习《弟子规》,通过感受古人对待兄弟姊妹、对待父母亲人的方式,让我们明白了“家和万事兴”的真正含义,让我们在对待兄弟姊妹,对待亲人爱人时,更多了一份包容、一份真诚,一份友善。

三、

人们常说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镜子。孩子的言行举止、仪表仪态都能成为家庭教育的一个写照。因此,一个人端正的仪表也是对长辈孝顺的一种体现。

《弟子规》告诉我们“冠必正,纽必结;袜与履,俱紧切。置冠服,有定位;无乱顿,致污秽。”出门时,衣着要整齐,穿衣服要把纽扣扣好;袜子和鞋子都要穿好,鞋带要系紧,这样全身仪容才整齐。放置服装要有固定的位置,不能随手乱丢、乱放,以免弄皱、弄脏。良好的仪容仪表不仅是对自己的尊重,也是对他人的一种尊重,更是对长辈孝顺的一种表现。

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保持端庄的仪表,展现好的精神面貌,为我们的长辈“代言”。

四、

孝,不一定要做到仲由那样,百里负米,也不一定要做到王祥那样,卧冰求鲤……我们不能像他们一样做到大孝,用我们力所能及的方式来回报我们的亲人;以反哺之心来孝顺长辈;以感恩之心来回报亲人,让“孝亲之花”永开我们身边。

【篇五:奶奶的眼神】

“常回家看看,回家看看……”当他们啰啰嗦嗦重复一些老掉牙的故事时,请不要怪罪他们!因为你在成长而他们却在变老,那就请你紧紧握住他们的手,陪他们慢慢地走,就像当年他们牵着你的手一样。

你听!一个姑娘正在嚷嚷要回乡下去看望爷爷奶奶,刚好又有时间,于是爸妈爽快地答应了。这个姑娘便是在下!我还提前打了电话告诉奶奶这个喜讯呢!从电话中都可以听到奶奶那激动的心情。

回到乡下,奶奶出门迎接。我十分吃惊,望着奶奶那已弱不禁风的身板,望着奶奶那已白发苍苍的双鬓,再望着奶奶那已不利索的腿脚。我心中大声呐喊:“奶奶你怎么了?你怎么变了?你为什么会老去?不,不要。我永远也不要你变老。”可再看看奶奶那清澈的眸子,充满了笑意,让我无比惭愧。因为爸妈工作忙,又离得远。奶奶呢?又喜欢独居一处。我们已多久没有探望奶奶了。哎!

快乐的日子总是过得很快,离别终究会到来。所谓“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至今我都记得,在离别时,奶奶结结巴巴对我们说的那句话:“就,就不可以……再留两天吗?”她越往后说声音越小。只见她那无助的眼神,泛起了泪花,奶奶悄悄地用手背擦了擦眼角。只听见爸爸柔和而又坚定地对奶奶说:“对不起,妈,我们工作还有事……”话还未说完,我看见奶奶的眼中闪过一缕失落,但是当她听到下一句时,她的眼角露出光彩。“妈,不过多久,我们还来看您。”她喃喃自语似的:“好,好,还来,还来哦!”我心中一酸,十分不是滋味,哎,老人需要的是什么?不就是一丝关怀,一次关心,一声问候吗?孝是一种美德,多好的字眼,却如此难做,“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

感受亲情,孝亲敬老。我们被浓浓的爱包围却无所知,我习惯了被爱而不会爱人。让我们呼唤心灵,感受亲情,孝敬长者,从现在开始!听成长的声音,看岁月的痕迹,忆关爱的点滴,做真情的回报。

【篇六:这是爱】

在英华小学里面,校长给全校新老学生布置了孝亲作业,每一个孩子都认真的对待这件事情。

有一个三年级的孩子一回家就把书包扔在了沙发上面,跑去给自己的爸爸说:“爸爸我来给你洗脚吧!你以前一直都是给我洗脚,而我在今天给您洗脚。”爸爸道:“好孩子,你终于长大了,懂得帮爸爸洗脚了。你说你要什么,爸爸给你买!”孩子道:“爸爸我帮您洗脚,我是不会要什么东西,做儿子的就应该给父亲洗脚,这是天经地义的事情。所以我不买东西。”爸爸道:“好孩子,晚上再洗吧!白天我还有事,先走了。”那个孩子一直期盼晚上的到来。

晚上慢悠悠地来到了他的身边,爸爸用沉重的步伐走进了屋子里面,他见了爸爸那么累,就赶紧拿了一个盆子,往里面倒了洗脚水,给爸爸说:“爸爸起来吧!我来帮您洗脚。”爸爸道:“好,好,我起来,你给我洗脚。”后来,弟弟看见了就照着我的样子给妈妈洗脚,妈妈见了说:“好孩子我明天做好吃的。”那个孩子和他的弟弟一起说“好!”

那个孩子就是我,我就是那个孩子。爱就是这样的。

【篇七:孝亲敬长】

从古至今,人们一直在歌颂那些孝亲敬长的孝子,并以他们为灵魂人物谱写了一篇篇动情的乐章,一首首感人的诗歌。

孝亲敬长是中华民族的一种美德,是懂得感恩之心的人的一种常情,是晚辈们为长辈服务照顾表现出来的一种天经地义的责任和义务,要发自于人的内心世界,没有任何虚假的成分和空幻的色彩。

我们家里,外公外婆虽然没有年迈到拄拐的年纪,没有年迈到每天都要我们端茶倒水的年纪,但是我从小就常常听到爸爸妈妈教育我们应该怎样孝敬长辈。比如还在我牙牙学语、蹒跚学步的时候,每当有好东西吃了,爸爸妈妈都会教我们把好吃的东西先分给长辈享用,最后自己吃。看着外公外婆跟我们一起享用美食,我们大家心里就特别开心。所以从那时候起,我们家就养成了这样的习惯,不管是家里烧了好吃的还是从外面买了好东西回来,家里必须每个人都要吃到。

记得暑假的一天,妈妈上街买回来几块正方形的大蛋糕,我和弟弟觉得这次的蛋糕特别好吃,所以吃了还想要吃。下午看电视时我们又忍不住想去偷吃,但想到剩下的那块是给外公留的,等外公下班回来吃,我和弟弟都咽下了口水,相互说:“这块蛋糕一定要留给外公回来吃,我们想吃下次再买好了。”等外公回来的时候,我们赶紧拿起蛋糕迎上去让外公吃,外公只掰半块去,把剩下的分给了我和弟弟,然后我们三个人都笑哈哈地吃完了蛋糕。即使是外公不上班的日子,每次外婆烧好了饭,我们也总要等外公回来再一起吃,如果外公没有回来的话,我们必定要给外公打电话,催他回来吃饭,等外公回来之后,我们再一起围到桌边,一家人一起愉快地吃起饭来。

爸爸妈妈平时忙,很少有时间跟我们讲关于孝敬长辈的大道理,但是家里点点滴滴的小事和爸爸妈妈习以为常的言传身教,都在教导我和弟弟:人总要懂得感恩,感恩就应该孝亲敬。孝亲敬长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我们马家的做人美德,是我们晚辈应该学的,必须做的!

“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更何况我们是要感激于长辈养育之恩的新时代少年儿童呢?

【篇八:《孝亲是一种美德》观后感】

今天吃完晚饭后,三年级全体同学要去五楼报告厅开“孝亲是一种美德”主题中队会。

我们进入五楼报告厅后,看了一个视频叫:“2017寻找美的孝心少年的节目”。里面最让我感动的是,小安娜,他的大名叫王安娜。小安娜的妈妈在他三四岁的时候就离家出走了,他的爸爸因为别的地方工作出了一场意外也去世了,他的爸爸受到了一个巨大的打击,所以,小安娜的爸爸也病死了。家里只剩下小安娜的奶奶和祖奶奶了。她的奶奶得了重病必须要住院,只能让小安娜来给90多岁的祖奶奶做饭了。有一次,下着非常非常大的雨,小安娜还是要去诊所给他的奶奶拿药。小安娜每天早上都要自己去菜园里割菜。到了六岁的时候他也进入了幼儿园,小安娜很喜欢笑,每次上幼儿园都是笑着去笑着回来的。她的奶奶经常哭,小安娜总是说:“不要哭了,不要哭了。”她的奶奶就不哭了。帮助小安娜的人,给了他们10000元,这样,小安娜的家庭就会变得越来越好了。

小安娜才六岁,就可以拿菜刀、洗衣服、做饭了。所以,我以后也要帮助妈妈干力所能及的事情,在学校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不让妈妈担心了。

【篇九:美丽的眼界】

我在网上看过过这样的一个故事:有一个人在沙漠中寻找着水的源泉,他累急了,也渴急了,看到前面有一个小村庄,兴奋极了。到了村庄里,村庄里的心眼并不好,他们只看的起有高贵有钱的人,那个人失望极了,跑到一个角落里缩起来,他冷极了,饿极了,渴急了。他心想:“天下还有太平吗?人间这么乱,人心这么坏,日子怎么过啊!”一个很有钱的人来到他面前,给了他充足的水,给了他充足的食物,他实在是太累了吃完就晕过去了。他醒来时,还没来得及感谢那个人,就发现那个很有钱的人走了,只留下一个小纸条。

小纸条上写着:朋友当你看到这个纸条的时候我已经走了,至于我为什么帮助你,那是因为我跟你一样,当年我也流落在沙漠里,又饥又渴看到了这个小村庄。我很兴奋以为里面的人能帮助我可没想到,他们都很贪心,当我快饿死的时候,一个人帮助了我,他也不留姓名,给我留下了跟这个相同的纸条。还给了我100块黄金,我当时很感动,所以我也希望你也能像我一样帮助别人。(纸条下是100块黄金)

之后那个人很感动处处帮助别人,传递爱和美。我们现在的世界不也是这样吗?当我们有困难的时候总会有人来帮助我们,这就是帮助别人的美。人间还有很多美孝亲的美、危险的时候冲进火场救人的美、植树造林保护地球环境的美、雕塑艺术的美。

各种美对于我们来说都是必不可少的,所以我们要把这些美都传达出去,这样才算的是真善美的小世界。

【篇十:我的孝亲故事】

在我心里,妈妈是我最亲近的人。妈妈每天起早摸黑,要上班,还要干家务活,因此,我一定要好好孝顺妈妈!

那天下午,我放学回到家里,一下子瘫在沙发上大口喘着气,自言自语地说:“呼,真累啊!都是这该死的楼梯!”我忍不住抱怨。过了一会儿,我搬起书包,往房间艰难地前行。“真沉啊!”我拿出作业本,把其它事都抛在了脑后,认真地写起作业来。

“咔嗒”,妈妈下班回来了。我连忙放下手中的作业。走到门前,去迎接妈妈“归来”。可是只见妈妈精神憔悴,面色暗黄,精力疲惫。

“妈妈,您累不累?”“不累,不累。”妈妈努力打起精神,怕我担心。可是没过三秒钟,妈妈就又“软”了下来。“宝贝儿,快去做作业,妈妈去做饭。”妈妈话还没说完,就向厨房走去。我看着妈妈这般疲乏,我下定决心,快步朝厨房走去,对妈妈郑重地说道:“妈妈,您工作了一天,太累了,您先去休息吧!炒菜做饭的事就交给我吧!”妈妈一听,正在淘米的那只手瞬间停了下来,充满困惑地问道:“你能行吗?”我答:“哎呀,您就放心吧!”打发走妈妈后,妈妈竟一下子睡着了!

我挽起袖子,准备了一番。接着,我又是淘米,又是洗菜;又是削皮,又是切块,忙得不亦乐乎。我先做了个西红柿炒蛋。嗯,味道不错。但接下来就要炒青菜了,天哪!那声音真是刺耳极了……但是,我一想到要让妈妈休息,我来做饭,就是孝亲啊!于是,我鼓起勇气,放了油。“呲啦——”我笃定地炒着,放了点盐、生抽。“唉?好像也没那么可怕嘛!”我自言自语道,“真是虚惊一场!”最后就是炒牛肉了,这可是我的拿手好菜!我三两下就完成了。

我把饭菜装好,菜盛好,端到桌子上。去叫妈妈,妈妈由于刚才的小睡,气色好了一点儿。当妈妈看到我做的菜时,高兴得几乎要叫出声。“这真的是你做的吗?”“那当然了!”妈妈的眼眶里溢满了泪水,说道:“我的儿子长大了,会孝顺亲人了!谢谢你,儿子!”我听到妈妈的赞扬,我也很开心。妈妈和我开心地吃着饭。

妈妈,您不仅教我知识,还教我怎样生活,怎样做人。可我觉得更重要的是,你使我知道了送给家人最好的礼物,那就是——孝亲。谢谢您,妈妈!

热门推荐
1端午粽香
2四季
3我喜欢的菜园
4感恩不晚
5春天的暖阳
6难忘的拓展训练
7可爱的小狗
8喜你为疾,无药可医
9散步
10发生在课堂上的故事
11慢的境界
12保护这幅水墨画
13我最喜欢的小动物作文大全
14拨动心弦的炫耀
15张家界游记作文
16第一次砍价
17嘿,泡温泉的感觉真好
18做鬼脸
19烧不坏的手帕
20不长大该多好
21初中这就是我作文
22春节
23拉开了的距离
24一路秋色
25风来了
26学生作文
27篮球记
28独一无二的冰激凌
29快乐过春节文明伴我行
30我真了不起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