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读《走走停停》有感】
当代少年,很少经历大风大浪,也没那么多所谓的伤感和深刻需要表达。这部小说也并非单纯地呈现成长的过程。成长只是一段生活的标志,平淡、琐碎地渗入到每个人的生命之中。
那些正在逝去的十三岁和将要到来的十四岁,是一季季无法遏制的花期。占据我们大半青春的友情、爱情,并不是毫无声息的,而是蔓延至各个角落。青春的花语从流水的方向看,也不过是一场春日里的桨声丽影。从花苞到绽放,它们经历过所有的纯真、倔强和期待。
作者张牧笛优美的字行句里都透露着青涩、淡然,犹如阳光下美好的童话。看得出来,张牧笛的内心世界温柔细腻,豁达坚定,也许是因为她原本就有一颗少年诗心。
荷塘里,荷花花瓣上晶莹剔透闪着亮点的露水,仿佛是青春留下的点滴。天空上,一道道白痕在苍穹上狠狠的刻下,仿佛是少年刻骨的回忆。合上这本书,眼前还有淡淡的主角的影子。他们的青春平淡无奇,平淡得没有记忆,甚至我看完后都忘了某些平淡的情节。但从细水长流的角度看,又是如此深刻。
《走走停停》以其自身的真实与清新,描绘出青春的灿烂和怅惘。它是一次精神之旅,一次对生活和梦想的唯美沉思。
【篇二:成长的故事】
我一直都很想把一块橡皮完整地用完,从过去到现在却一直没能实现。它们有的“惨遭毒手”,有的
“下落不明”,有的“碎尸万段”,个个结果都很悲惨。橡皮呀,你可曾知道,我不是有意伤害你,你的命运如此曲折,我也为你感到痛心。心中的遗憾爆炸了,成了一朵又一朵的蘑菇云,但硝烟还依旧在,我忘不了那些痛心与遗憾。
关于钱财
不知哪天起,我突然对金钱如此渴望。也不知脑子那根神经变异,竟想起去写书。有了想法当然回去做,一路进行得轰轰烈烈。从确定主题到构思,从人名到故事情节,从手写到输入电脑,从开始下笔到最后“弃笔从摄”。到最后才发现那百万稿酬不是那么容易得到的。想当边金阳,想当蒋方舟,想当张牧笛,一切幻想都随着清脆的撕纸声“唰”一下都化为昨天的彩虹。想要成功必须付出得很多很多,只有一步一步向前,拿着自己的旗子狠狠地插在地上,我侵占这儿了,我才成功。
关于拍摄
自从有了数码照相机,天天揣在口袋里,见到什么好玩的`、好看的……都“咔嚓”一下。一天夜里,夜黑风高,又下着小雨,打着闪电,见有如此景致,我便立刻拿出照相机,让身边的同学拿着伞,开拍,随着一声响亮的快门声响过,瞬间周围的行路的同学大声尖叫。我俩忍俊不禁,捂着肚子笑了好一阵子,可以说是笑疯了,知道为什么吗?因为闪光灯没关,也许别人以为我们被什么闪电击中了,但是,我俩却还活生生地站在哪儿。哈哈,一切的事都是那么的不可预料,但我的心已经开出一朵怒放的花了。
最近清理照片时,突然发现原来有那么多美好的瞬间留下了,看似幼稚的照片我却不敢删去,在“是”与“否”中徘徊时,最后我毅然选中“否”,我要留下它们——即使太过天真认为留下就能保存美好。那些浮现在脑海里的记忆,顺着眼前一张张照片,重新被赋予鲜活的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