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湄潭的作文

【篇一:象山游记】

湄潭的象山就是一个自然圈,秋天是那么美丽,如同五颜六色的花园画面,走进其中就走进了自然圈。

象山的路两旁,满是樱花树,茶园。茶园里是桂花树,微风吹来,黄的绿的叶子纷纷落下,在茶行的树下,脚踩着落叶吱吱响,站在象山公园的山顶,你可以看见半个湄潭的景色,特别是下蒙蒙细雨时,看远方湄潭,就像披上了轻纱,是那么的美丽。小鸟站在茶树上唱歌,那婉转的声音犹如天籁之音。后来,鸟从枝头飞向天空,带着自己的希望向天边飞去。我真想留住他,但我知道小鸟也要自由。

雨愈下愈小,我却不想走。因为象山是那么安静,散发着淡淡的香气,我舍不得离开,我想更深层次的感悟象山。这时,我站在樱花树下,樱花树的叶子纷纷落下,这时我想起了这里每年都要举行樱花节,各地的人都来观赏樱花,那粉红粉红的颜色,美丽极了。

雨没下了,我依依不舍的离开了象山。

【篇二:在疫情中的我】

1月的一天,我和妈妈出去看电影。妈妈说:“一定要带好口罩,不能摘!”我非常不解,戴口罩干嘛?我就一直闷闷不乐的。口罩戴着非常闷。“我透一下气行不行?”我一路上都在问妈妈,但妈妈的回答永远是一样的:“不行!”

过了几天,我去了帆船冬令营。回来后,我激动万分:明天就要回老家了!晚饭时,我知道了新型冠状病毒的存在。于是,第二天,我特意叮嘱我的爸爸道:“带好口罩,千万不能摘下来!”

当我到了湄潭时,发现离我的老家湄潭很近的贵阳都有了肺炎。于是我想:“这病毒不是在武汉吗?怎么传播得那么快!”我意识到,这个病毒传播得很快。在离开湄潭的前一天,贵州感染了一例疑似新型肺炎,大人们都很紧张。如果没有这个病,那我和哥哥就可以一起去放一个晚上的烟花了,还可以去看望各位长辈。可是,现在我和哥哥只好窝在家里,哪里也去不了。

离开湄潭后,我去了我的姥姥姥爷家:都匀。在路上,我一直因为要回一年才能回两次的老家感到激动。结果,晚上6点到都匀,才吃了一个晚饭,爸爸就收到上级的通知要回去工作,我们只在都匀待了一个晚上。

回到深圳后,本来可以去看电影,去KTV的。结果因为这个肺炎,我哪儿也不能去,只能窝在家里面。开始的时候我觉得好无聊,什么都不能干,无聊透顶。

后来,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在家里做作业,阅读,锻炼身体,看电影,做美食,让寒假不再枯燥无味。我又看了许多关于在医务人员的文章,他们为了照顾病人都回不了家,还冒着生命危险上“前线”。我才发现:能回到家的人是最幸福的,有的人想回家都回不了啊。于是我再也不无聊了。

祝医务人员们平平安安。武汉加油,中国加油!

【篇三:湄江春景图】

家乡湄潭春天的景色就像一张张美丽的图画,令人陶醉,令人赞美。

春景一:春风

当茶海里的茶精灵——春风苏醒后,它叫醒了采茶的人,叫醒了万物,还叫醒了沉睡的春天。小草探出了脑袋,茶姑娘上山采茶了,蝴蝶在花丛中翩翩起舞,鲜花中,有的花宛如一位亭亭玉立的少女,有的花像一名羞涩的少女含苞待放。茶叶也探出了脑袋,疯狂地长了起来,游客们从远处来参观茶海,我们一家人也不例外,我们站在观景楼,看着茶海,我想起了诗人吴雪俦的诗:“万里茶海万里平,春平采茶近清明。红裳绿衣翩翩舞,妙曼歌声处处闻。”

春景二:樱花

大年刚过,二月刚到,一朵樱花的来到让它的兄弟姐妹在一夜之间睡醒了,五湖四海的朋友都来参观樱花,我的家乡一共举行了三次樱花节,樱花有白色、粉色、红色、大红色,蝴蝶蜜蜂都纷纷地来采蜜,还有外国人也来我们这里观赏樱花,我还用所学的英语帮助了外国人。樱花都开在象山公园,樱花蜿蜒在象山公园的道路上,从大桥上去,游客们一路拍照留恋,还一路吃着小吃,个人的垃圾都用了一个塑料袋装了起来,从上面往下看,樱花就像两条带子装扮公园,飘落下来的樱花像仙女一般妩媚动人。

春景三:湄江河

湄潭又称湄江,湄江河环绕在湄潭四周,湄江河热闹而宁静,傍晚,人们可以钓鱼、下象棋、喝茶、聊天。钓鱼的人每往河里放入一个鱼竿,就如放飞一个梦想,大妈们在广场上欢歌跳舞,在河边散步的人也越来越多。

这就是我的家乡--湄潭,一个让人留恋往返、如诗如画的地方。

【篇四:暑假游记】

黔北小江南,湄潭风景多。避暑去哪里,偏岩塘度假村是圣地。

——题记

这个暑假也许很多人都出去游山玩水,一览祖国的大好河山,感受不同的地域风光和民族文化,品尝各地的美食,玩得不亦乐乎。今天我要给大家推荐我们茶乡湄潭避暑纳凉一处不可多得的地方---偏岩塘度假村。

偏岩塘度假村坐落于湄潭县鱼泉街道新石村,湄汶公路旁,距县城四公里,于1998年建成。是集休闲、食宿、垂钓等一体的山水农庄。周末和节假日吸引了湄潭以及周边县市的游客来此游玩,每年的三伏天,很多重庆、成都的游客来到这里避暑垂钓,调适心情。

上周星期三,亲人相约,我和父母再次去了偏岩塘,也不知是第几次去这个地方了,只记得这地方我曾经在那里荡秋千,玩跷跷板,观赏塘里的游鱼,和小伙伴们玩得特别的开心。这天跟前几天一样,太阳刚出来就像火球,炙烤着大地,气温迅速升至30度以上,好多天都持续在33度左右,地里的玉米、辣椒等农作物被晒得没精打采,有的几乎绝收。尽管天空万里无云,空气异常的燥热,丝毫没有消减我们赶往偏岩塘的兴致。

中午两点,我们开车出发了,很快就来到了桃花江畔的乌鸦坝,然后沿着一条不到三米宽的盘山公里向上爬,这山路弯急坡陡,路面虽然铺的是柏油,但驾车的和坐在车上的人都心生恐惧,好在上山和下山的为单行道,否则错车真无法。这段路从山脚到度假村所在地也许在一公里内,所以短暂的紧张后,车子已经来到一个非常平坦的地方,打开车窗,清新的空气扑面而来,真是豁然开朗,哇!这是人间美景。

驻车后,站在塑有“偏岩塘度假村”的大楼前,一阵凉风袭来,一行人异口同声的说:“太爽了,真是好地方”。随后,喜欢娱乐的大人们,迅速走进娱乐室,有的打麻将,有的玩扑克,有的边吃水果边聊天。各做各的一份事去了。我也没有闲着,领着小伙伴悠闲地在鱼塘边散步,漫步鱼塘边,不时听到鱼跃水面发出的啪啪的声响,看到几斤到十多斤重的鱼从水中跳出水面又迅速落入水中的场面,此起彼伏。我觉得很奇怪,走过去询问一个垂钓的伯伯,他告诉我,原来是因为多日不下雨,鱼塘水源干涸,注入塘里的活水太少,塘里缺氧,鱼儿难受才不断地跃出水面,听了伯伯的讲诉,我长知识了,也为鱼儿捏了把汗,祈祷老天爷快快下一场雨,拯救苍生。

偏岩塘这个鱼塘大概有三四亩,被分成三大块,中间有一米多可供游人和垂钓者出入的路,因为此塘是湄潭县钓鱼协会的垂钓基地,经常在这里举办垂钓竞赛,吸引了远近爱好钓鱼的游客前来垂钓。塘的东面建有一幢两层高的楼房,造型独特,登上此楼,真是高瞻远瞩,湄潭县城风光尽收眼底。塘的南面是郁郁葱葱的森林,塘坎边用小砖和混泥土塑了一条龙,大概有三四十米,像是鱼塘的守护神。塘的西面是宾馆,设施设备齐全。楼后就是一座高峻雄奇的大山,注入鱼塘的水就出自大山的一个泉洞,十分清澈,由于地理位置高,周围没有任何工厂,人们都居住在山脚下,因此没有遭遇污染,炎炎夏日,用手捧起山泉,可直接饮用,凉透心底。

沿鱼塘慢步一圈后,我和玩伴选择宾馆前那片绿荫地,这里建有可供游人打牌、下棋、聊天的桌子,还有秋千、跷跷板,大人孩子都可以玩。在树荫下荡秋千、玩跷跷板,尽管烈日当空,也不感觉热。怪不得,我们来后,接二连三的又来了很多游客,不久停车区就难找空位了。

我发现,度假村的主人待客特别热情,一拨又一拨的客人来了,迅速招呼入座,随后便沏上一壶香气四溢的湄潭翠芽茶,听客主交流,一些说的是普通话,只见主人将他们带入宾馆,后来得知他们是外地来此避暑的。

时间过的真快,下午五点半后,游客们陆陆续续的就餐,我们的亲人团也点了度假村最具特色的辣子鸡和鱼火锅,配上农家时节蔬菜,丰盛的佳肴让我们个个赞不绝口。正吃间,只听见一人大喊:“快拿网兜来!”“快拿网兜来!”这时,店主迅速从厨房冲出来,拿起网兜,奔向鱼塘中间的垂钓者,两人配合,捞起一条又大又长的鲢鱼,店主说:“快来看,这条鱼可能有十五六斤哟!”就餐的人们围过来,一饱眼福。

偏岩塘度假村,下午凉爽得特别快,九点过后,暑气似乎就散尽了,一些年长的身体欠佳的人,需要披上长袖了,否则有可能感冒。我们离开时,别的游客都已经走了,度假村变得十分寂静。蝉叫声和蛙鸣声不时传来,似乎在护送我们下山。

难忘偏岩塘之旅,回家的路上,我在车上静静的想,度假村的主人太有经济头脑了,能在二十年前,选准这一人间仙境,大手笔规划,建成一个“住在农家,食在农家,玩在农家”的旅游休闲度假村,太了不起了。每一年的盛夏,都是主人财源滚滚的时节,满满的幸福和喜悦从他送走游客时的笑脸可以看得出来。游客们在这里收获的又何止是美景和佳肴呢?

【篇五:湄潭茶海】

湄潭,一座镶嵌在贵州西北部的美丽城市,这里因茶而闻名世界。春天采茶的日子,我和班上的同学一起来到了这个美丽的小城,一起来感受这里的茶文化。

茶海,顾名思义,那真是茶的海洋,只见一层层的梯田上种着一排又一排的茶树,向远望去,一望无边,绿色一片。家长们都陶醉于自然美景。可同学们早已一只手挎着篮子,另一只手不停地在茶树上开始采茶了。刚采了几分钟,这发现采错了,应该采一芽一叶,大家立马哀声一片……

熟能生巧。很快,我们便发现采茶其实很容易,只要在一小棵茶树里找到只有它1/100的一小棵芽就行了。这对于我们来说是件小事,可家长们却觉得十分困难。他们在茶园里转来转去,用那“专玩手机”的眼睛在茶田里找着,几转下来,没采到一颗。原来家长们也那么贪玩呀!

过了一会儿,有个农民伯伯来“查岗”了,说我们“小将出马,一个顶俩。”

同学们在采茶时,嘴上虽然有说有笑,但手脚却忙个不停。刘玉茹眼疾手快,不停地把手放在茶树上,又立马放进篮子里。而杨紫越慢条斯理地把茶芽采下,这才放进篮子里……

不久后,几乎每个人都快把篮子装满了。可农民伯伯却又把同学们带到菜田里,传授技巧。只见伯伯飞速地采着茶叶,不到10分钟,就有了一篮茶叶了。

在这个与阳光相约的日子里,我们采了一篮茶叶,同时也是我们心情收获喜悦的日子。

【篇六:游象山】

象山,位于湄潭城南,是湄潭的著名的景区之一,是我国国营最早的茶叶基地,始建于1939年,现景区占地5000亩。

早就听闻象山的伟大与美丽,好几次都想去象山游玩,但由于没有时间,只好不去了,转眼间一年一度的樱花节又到了,这次我一定要去象山玩一玩。

早上刚起床,妈妈便拉着我去洗漱、吃饭,一切准备就绪之后妈妈便带着我去了象山。

我们到了象山山脚看见了一大堆小吃摊摆在那里,有卖凉食的,他们吆喝着卖凉粉、凉面、冰粉,卖冰棍……还有卖烧烤的,他们吆喝着,卖羊肉串、牛肉串、豆腐串……各种各样的小吃摊,摆在了我们的眼前,让人目不暇接,真想坐下来品尝一番。走过小吃摊,踏上象山的石梯,我们慢慢的走上了象山。

山腰上,我们看见了各式各样的风筝在天上自由飞翔,看着,看着,我仿佛飞上了天与风筝肩并肩,妈妈走到风筝铺前买了一个风筝后,回到了我的身边,她对我说快来放风筝呀。说着便拉开了风筝线,可没想到风筝竟然飞不上去,过了一会儿,我和妈妈费尽九牛二虎之力,终于将风筝送上了天空。又过了好一会儿,由于风停了,我们只好放弃了风筝,继续往山上走。

我们穿过了一条小道,走进樱花大道,我不禁被这里的美景震撼到了,一棵棵大大小小的樱花树,正绽开着一朵又一朵的樱花,显得十分浪漫。樱花大道,宽有四米,可同时通过两辆小轿车。在这美景之下我拿出手机,拍摄了几下,就继续往上走了。

走着走着,妈妈问我知不知道“中茶所”,我答道:不知道。妈妈便告诉了我中茶所的来历。一九三九年抗日战争处于相持阶段,民国政府便实施了产业救国的政策。民国政府,委托张天福,李连标到贵州考察,最后决定在湄潭建立民国中央实验茶场研究所,简称“中茶所”,中茶所开辟象山种茶555。5亩,并建有30余亩的良种苗场,于第二年开始生产红茶出口,换回大量的枪支弹药,支援抗日战争。听了这些,我不禁心中多了一些感慨,也多了一丝自豪。

这就是象山,我家乡里的一个美丽的景点!

【篇七:这就是我】

我,陈一丹,湄潭中学七年级的一名中学生。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小巧的鼻子上架着一副暗紫色边框的眼镜,一张能说会道的嘴子镶嵌在下面,也就凑成了我。

我平时没事,就爱看一些武侠电影,最爱看他们江湖上的打打杀杀。因此,我也深受其影响,最爱行侠仗义,替人打抱不平。还记得那个阳光明媚的周末下午,我走在回家的路上,思考着老师讲的那道数学题。路过一个阴暗的小巷时,隐约瞥见里面有人,似是在争吵。出于好奇,我蹑手蹑脚地走过去,仔细一瞧才发现,原来是几个男生准备收另一个男孩的保护费,还不断用一些不堪入耳的语言辱骂他。那个男孩年纪不大,哪见过这架势,被吓得缩在角落,不敢出声。一见这场面,我骨子里的嫉恶如仇立马叫嚣着,命令我必须挺身而出。我一个箭步冲上前,大叫道:“你们要干什么!”那几个男生明显被我这一叫惊到了,不过很快恢复了。面目狰狞凶神恶煞地威胁道:“去去去,个臭丫头,少管闲事!”我此刻才注意到,他们身上穿着湄潭中学的校服,我突然灵机一动,冷笑一声道:“你们不怕我告到袁老师那儿吗?”他们自然明白我说的意思,恼羞成怒,抡起拳头准备朝我打来,我却毫不畏惧地说:“哟,你还敢打人,这可是要记大过的!”他们听了,自然也不动了,撂下几句狠话变匆匆逃走了。

我还有一个最大的缺点——粗心。有一次,数学作业发下来,我开心地翻看,准备看看是不是A等的时候,发现是C等,我气愤地往前翻了翻,发现我将“一张扑克牌30平方厘米”写成“平方米”,老师幽默地写了一句:“你的50张扑克牌怕是有半个足球场那么大了吧!”看到这句话,我不由得羞愧起来。

这就是我,一个爱打抱不平,十分粗心的人。

【篇八:我爱我的家乡】

我的家长——湄潭,它位于贵州高原北部,大娄山南麓,乌江北岸。这里,山清水秀,植被优良,气候宜人,富有天然氧吧的美称,是一个宜居、宜游、宜发展的好地方。

我的家乡是久负盛名的鱼米之乡,有茶园面积60万亩,其“湄潭翠芽”48次获国家级金奖,2015年,“湄潭翠芽”“遵义红”在米兰世博会上,获“百年世博中国名茶金奖”,湄窖酒曾获国际莱比锡金奖,湄潭“茅贡米”连续5年夺走国家金杯。在国家命名的“全国农村改革实验区”等十多个荣誉中,湄潭人是最骄傲的是“国家级生态示范县”这块牌子。

我的家乡是个旅游的好地方,景点很多。百里湄江风光旖旎,万亩茶海碧波荡漾,北面水神奇古朴,湄江湖秀丽动人,天门峡雄奇险峻,仙谷山景色迷人,十里桃花江如诗如画,27°景区展田园牧歌画卷。这里有浙江大学西迁陈列馆,红九军团旧址,民国中央实验实场旧址,贵州省茶博会,贵州省茶工业博物馆,进入上海吉尼斯纪录的天下第一壶茶文化公园,现代红色文明的发祥地——田家沟,中国第一个国家级农垦实验场基地——象山,世界地质杰作的又奇观——奇洞天,虽然有这么多的景点,但是我喜欢的还是茶海,站在山上,一阵微风徐徐而来。茶海真是“横成波,纵成浪,近是涛,远是潮,馨香扑鼻,翠绿可餐。”

湄潭的乡村,是那样的自然,小路、茶园、鲜花……,一切都是那样的迷人。

湄潭的风景怎么说也说不完,怎么写也写不完,但我相信,湄潭的青山绿水,人文景观一定会让你陶醉。

我爱我的家乡!

【篇九:我的家乡】

我的家乡湄潭位于贵州高原北部,大娄山南麓,乌江北岸。这里,山清水秀,植被优良,气候宜人,富有天然氧吧的美称,是一个宜居、宜游、宜发展的好地方。

湄潭是久负盛名的鱼米之乡,有茶园面积60万亩,其“湄潭翠芽”48次获国家级金奖,湄窖酒曾获国际莱比锡金奖,湄潭“茅贡米”连续5年夺走国家金杯,还有“国家级生态示范县”这最让湄潭人感到骄傲的荣誉。从湄潭的每一份荣誉都可看出湄潭在成长。

我的家乡湄潭有许多美丽的景点,有进入上海吉尼斯纪录的天下第一壶茶文化公园,现代红色文明的发祥地——田家沟,中国第一个国家级农垦试验场基地——象山,世界地质杰作的又奇观——奇洞天等等。万亩茶海就是一个美丽的景点,进入茶海,你会不禁陶醉在这一片茶的海洋,茶的芳香中,一个个采茶姑娘就像一只只蝴蝶,在碧毯上翩翩起舞,她们一边采茶,一边唱歌,每采摘一颗茶芽就孕育了一份希望,她们像蜜蜂一样,用勤劳的双手酿造生活的蜜。

站在观景楼上,一眼望去,宽广辽阔,条条茶行,蛟龙出海,玉蟒匍匐;片片茶园,绿浪浩瀚,碧毯铺陈。再看茶海的形状,横成波,纵成浪,近是涛,远是潮。这所看所景,总会让人产生一种宽阔胸怀,让人放开心胸,抒发情感。

我的家乡湄潭还是一个革命老区,1935年,红九军团在罗炳辉、蔡树藩、何长工的带领下,驻扎湄潭14天,保卫遵义会议的召开,遵绥湄江红军游击队在湄潭辗转湄潭、绥阳、遵义战斗,留下一段段可歌可泣的故事。所以,我的家乡湄潭在革命抗战时期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我们湄潭人也为此感到骄傲。

万亩茶海是湄潭茶文化的象征,它的芳香一定会让人为之倾倒,湄潭的青山绿水、人文景观一定让人陶醉,这是一方秀美的土地,一位位纯情的姑娘。我爱我的家乡。

【篇十:茅坝行】

七月,我行驶在茅坝的田野上。

客车在公路上奔驰,两旁是“绿”。随着树飞快倒退,我们来到了目的地——贡米之乡茅坝。

首先,我们去的是农耕博物馆。那里陈列的是老一辈的物品。有锄头、铲子、还有装水用的桶。其中最让我印象深刻的就是锄头了!凝望着锄头,那上面早已布满的红锈;蜘蛛在上面安家。我仿佛看到了人们拿着锄头下田耕种或是坐在树下乘凉时,一手拿着锄头,一手拿着烟斗。青烟缭绕,树下的人们拉着家常,时不时露齿微笑。我拉回思绪,继续往前走。第二间房子里在播一个影片。影片讲述的是“米”怎样生产的。让我们明白:“米,不是从超市里买来的。”我们看完影片,继续往前走。第三间房子里有两个蜡像。一位女人站在灶台后炒菜。男人那就坐在灶台前烧柴。旁边有一张桌子,桌子上摆着一壶酒,和几个碗。我走出门,望向农耕博物馆,心里对它说:“感谢你啊朋友,让我增长了不少知识!”

我们坐上车去往下一个地方。车子在“绿”的海洋里成了一个点缀。我望向绿油油的世界,仿佛那“绿”有魔力似的,一切烦恼都被吸走,令人心旷神怡!

紧接着,我们来到了龙脉皇米有限公司。这个公司是由27位农民自行组成的。这里的农民全是社员。这里提倡田园直购。而这个方式的好处是减少中间商环节。

在这里,我了解到了茅贡米的来历。在嘉庆年间湄潭永兴茅坝人朱龙鼎带着永兴茅坝米入朝进贡。嘉庆吃了茅坝米赞不绝口。下旨钦赐“湄潭永兴茅坝米为宫中御膳用米”从此茅坝米作为皇室贡米。

“江水缓缓禾苗青,鹅鸭牛豚篱边行。炊烟袅处山歌醉,谁知贡米出此村”。一下,我想起来我们的老师傅治淮的诗,对照我们今天的参观,真让人感概万千,受益不浅。

茅坝——湄潭人民的米文化之母。茅坝,我们祖先和大自然共同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

热门推荐
1战胜困难的路上洒满阳光
2学骑自行车
3挫折请勇敢面对
4母爱
5来之不易的幸福
6什么改变了我
7读《鲁滨逊漂游记》有感
8天空的三个孩子
9我的绿色家园梦
10小狗多多
11偶尔停下来
12家乡的趣事
13语文期末考试作文
14中秋赏月
15精彩的运动会
16初中这就是我作文
17那味道缕缕温情
18铸剑读后感
19期末考试
20初心
21她不是我
22春节的美食小学生作文
23舞蹈家蒲公英
24我最喜爱的小闹钟
25社区的傍晚
26与自己竞争
27父爱一生的幸福
28我们这一班
29未来的房子
30秋天的树叶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