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茶饼的作文

【篇一:美在庐山】

这里,自古以来就有无限风光在险峻的说法,我的心沉浸在这令人陶醉的风景中,云雾缭绕。

缆车行驶在林中,杂草丛生,假如是雨季来这里,漫步在石阶上,雨珠滴滴嗒嗒地落下来,倘若撑起一把伞,雨季凉爽,雨后的庐山更为壮观,白色的云雾围绕在山巅上,时不时有几只红喙白身的鸟儿穿过雾气,高傲的飞翔,如同人间仙境一般。

荷花立在湖中央,多么吸引游人。碧绿的荷叶,在阳光的照射下泛着银光,蜻蜓点水如同翩翩起舞的少女,晶莹透彻,漫天飞舞,夏天的庐山气候闷热,但景色却越发吸引游人,闭上眼睛,聆听蝉的鸣叫,感触到大自然生命力的迸发,朝气蓬勃。

湍急流下的瀑布,雄伟壮观,伴随着远方的山座循序渐进,瀑布的柔美与峦山之间的险峻呼应,吸引更多摄影爱好者,溪水清澈见底,像导管,输出了瀑布流下的泉水,美呆了。与山石林立相呼应,跳跃的猕猴,纵横交错的枝桠,相依为命的蚂蚱母子无不呈现出一幅美丽的图画,承载着大自然的号召,仙人洞中溪水从石崖中滴下,多么充满意境,吕洞宾端坐在正前方,长长的胡须,嘴角微微翘起,活灵活现,仿佛其正腾云驾雾,端坐在庐山顶端一般。

三叠泉是众人皆知的胜地,以及幸运石,不老峰等等,为看优美,线条柔和,清澈的泉水,爬上爬下六千个台阶也是值得的,各种怪石耸立,奇形异状,赞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唯有湛蓝的天幕里,庐山如玉。

晚上在回宾馆的路上,各种店铺,烟酒卖场浮现在街道两侧,包括小吃店,形态各异的过路人,以及在路旁边脱了鞋,拼了命拿着扩音器叫卖“茶饼,好吃的茶饼”的大婶。新时代与旧时代的结合,注将重现。

在晚风的吹拂下,静静的,庐山如同一个可爱沉睡的婴儿,显得格外幽静,这谁也说不清,我只知道,眼前的景象,展示出了它应有、全部的风采,这就是庐山。

【篇二:茉莉花茶的味道】

有一种味道,它包含了我对他的思念;有一种味道,包含了他对我的爱……

——题记

周末我回到奶奶家,万千枫叶染红了群山。我沿着红色的道路走进了村头。这时,一位老人背着手,弯着腰,抽着烟,一步一步,步履蹒跚的走了过来。这是谁?我走过去,向他看,他也抬起头,便立刻换出了笑脸。呀,这个笑脸我认识,这是我的爷爷呀!他怎么……我在发愣的功夫,爷爷已经走来了:“哟,这是谁来了,我一出来你就来了,啧啧,又长高了。”我赶紧说道:“爷爷,您咋出来了,不应该我去见您么,您咋出来了?”“哎,少来这些,就你嘴甜。”

进了屋,我与爷爷并排而坐,便说道“爷爷,赶紧泡壶茉莉花茶,想这口想了好长时间了。”“哟,你看看,只顾着看你这滋溜溜儿的长这么高,我都给忘了泡茶了,唉,长得真快呀。”爷爷说道。我看着爷爷离去的背影,不禁有些辛酸。爷爷烧好了一壶水,把茶叶放在壶里,用水一烫,焖一会儿,再把水给倒掉,重新换上一壶,倒在我拿好的杯子里。不一会儿,香气扑鼻,茉莉花香充满整个屋中,仿佛漫步在茉莉花茶的世界中,白色的花,绿绿的叶,清香的花香,让我把所有的忧愁都忘记了,徘徊在童年的往事中。这时,我想到了对面村的刘爷爷。“爷爷,咱对面村的刘爷爷咋不跟你絮叨了”我问道。“他呀,到人家女家享福去喽,唉,这么想想,时间过得真快,那年你才多小,我就抱着你到地里干活,那时的老刘才比我小两岁,他比我有能耐,还会唱戏,整天在地里哇哇哇的唱个不停,我记得他唱得兴奋了,就去拿个小酒,一边喝,一边唱,还一边干活,只要你说他唱得好,他就把你抱起来耍,你玩累了,就过来找我喝水,你清水不喝,偏喝花茶,问你苦不苦,还说要再放点茶叶。”爷爷含着泪说道。我思了一会儿,又说道:“得嘞您,那时的茶叶可比这香多了,就您一泡,我就往上凑,一喝,尝不出啥口味,看您这么喝,我也想喝哩。”我继续喝着,这茶水格外的香甜,爷爷抽烟,我吃瓜子,没有比这更幸福的了。

转眼间,一下午就没了,我得走了。爷爷一直把我送进公交车,还给了我一小包茉莉花茶饼。我久久望着它,不知这里面包含了多少爷爷对我的爱。我望着那个一明一灭的烟头,不知这里面还包含了爷爷多少忧愁。那沁人心脾的茉莉花茶的香气,那包含着爷爷对我的爱的茉莉花茶的香气,它永远陪伴在我人生的每一个脚印。

写到这儿,我停下笔,将那包茶饼泡开,香,好温暖,好幸福,但这好像没有爷爷的味道。茶,正如爷爷与我经历的一切,苦而清新,清新而香甜,愈想愈可觉察出浓浓亲情,秋天是万物丰收的季节,也是情感收获的季节。

欲把亲情看思茶,千品万品味愈浓。人生如茶,亲情更如茶。

【篇三:茶香飘满园】

今年春游去了中国茶叶博物馆,我从那里学到了很多知识。

到了博物馆前面,映入眼帘的是一条石板路,石板路旁边是一望无际的茶园。只见茶树矮矮的,椭圆的叶子上长满了小刺,你一不小心,就会被刺扎得哇哇叫。绿绿的茶树一排一排地“站”着,越来越高,往山顶上看,是无边无际的茶树,就这样形成了一个龙井茶园。

沿着小路走上去,我们来到了一块平地上,那里有一个高高的亭子,阿姨们在亭子里认真地讲龙井茶的冲泡方法。泡龙井茶十分讲究,要进行三步曲:一是从茶罐中轻轻地取出茶叶,放进玻璃杯中,茶叶刚刚好漫过整个玻璃杯的底部;二是采用“回旋斟水法”向杯中倒入少许水;三是提起水壶,上下提拉倒水,反复三次,中间不能断。这种冲泡方法有一个很好听的名字,叫“凤凰三点头”。

接着我们就去参观茶叶博物馆。一踏入博物馆,我们就被深深地吸引着。只见一面用石板砌成的墙,上面有一个大大的“茶”字,一股股水从茶里缓缓流下来,表明着茶与水亲密的关系。茶史厅里陈列着各式各样的茶具、茶壶、茶磨具等等,它们的历史很悠久,并且每个朝代都各不相同。茶萃厅里摆放着许多圆形和长方形的茶饼,这些茶饼你如果不仔细看,还以为它是一块块黑色的石头呢!在去茶事厅的路上,我们看见了一台四个木桶连体的茶叶揉捻机。我们全部都涌了上去,齐心协力,推动了揉捻机,这台揉捻机是上世纪50年代从皖南山区征集来的。茶事厅里陈列着许多茶叶以及茶叶、茶树、茶籽的标本。

通过这次春游,我知道了陆羽写的《茶经》是世界上第一部茶叶专著,了解了茶叶的历史、茶的品种等知识,春游不仅让我开拓眼界,还体会到了春天的快乐。

【篇四:走进百丈泉】

今天,我们凌云作文的老师租了一辆公共汽车,把我们送到了百丈泉公司的茶油生产基地参观。老师介绍说,这是一家很大的食品饮料生产企业,成立于1999年,坐落在兴国县红门工业园。

一进大门,我就嗅到了一阵清香。啊,茶油的香味果然真是香啊!我高声说道。

大家迫不及待地想去里面看。老师大声说:“集合,集合!拍照片啦,拍照片啦!”我们马上站成了两排。第一排中间的人拿横幅,然后第二排中间的人拿长幅。只听见咔嚓,咔嚓,咔嚓!老师飞快地拍了几张照片。

拍完照片之后,一位阿姨说:“第一排的小朋友先穿上白大褂,等一下要观察我们是怎么榨茶油的。”说完她给我们第一排的同学发了一件白大褂。我们穿好了,她就带我们进门,说:“欢迎大家来参观我们百丈泉茶油基地!”原来,这阿姨是这里的工作人员。

经阿姨讲解,我们知道了榨茶油的过程。一筐筐形状各异的油茶籽,被倒进粉碎机,很快就被碾成了茶籽粉,蒸熟后,工作人员把茶籽粉倒入压饼器。只听见“当”的一声,茶籽粉被压成了饼,然后将茶饼一块快装进油压机,装满了饼,就开动油压机,随着“嗞!嗞!”的声音,茶油就榨出来了。

同学们分批继续参观。参观完以后,有的玩起来了,有的在记笔记,有的就坐在椅子上吃东西。我吃了百丈泉公司生产的油炸红薯片、鸭脖、鸡翅,真好吃。

几个小时过后,老师又用公共汽车把我们送回教室。啊,榨油真是有趣啊!今天真开心啊!

【篇五:游大唐贡茶院】

炎炎烈日,丝毫抵挡不住我们出行的脚步。我们满怀着期待,来到了长兴,来到了著名的大唐贡茶院。

大唐贡茶院外面的场地十分开阔。青灰色的石条铺成的台阶,延伸到院门口,清爽而又洁净。贡院的木门,看起来有些陈旧,让人觉得有一种岁月的厚重感。门上的匾额题着“大唐贡茶院”五个苍劲有力的大字。

进了院门,一座气势恢宏的建筑矗立在眼前,这就是陆羽阁。

我们拾级而上,步入阁中。我被铜板上的字画吸引了,尤其是上面刻着许多不同字体的“茶”字。导游告诉我们,“茶”字有两种不同的含义:第一,是把“茶”字拆开,和是一百零八,表示喝茶能长寿;第二,是“茶”字意为草木之中有个人,意蕴着喝茶能陶冶情操。

登上陆羽阁,一尊有着仙风道骨的陆羽像,呈现在眼前。陆羽把自己的一生都献给了紫笋茶,当地人尊称为“茶圣”。

我们沿着西廊来到品茶处。看着眼前郁郁葱葱的修竹,听着悠扬悦耳的古筝,闻着淡淡的茶香,多自在呀!我还了解到一个小小的紫笋茶饼要经过釆、洗、蒸等九道工序!

“真是喝茶容易制茶难啊!”我不禁发出这样的感叹!

大唐贡茶院,茶道的圣地,一个值得我们景仰的地方。

【篇六:记忆中的味道】

记忆中,总有一种味道让我魂牵梦绕,无法忘怀。我心中的这种味道,当属母亲做的酥油茶了。也许总是让我忘不了,总是若有若无地陪伴在我左右。——题记

从懂事到现在,尝过了许多的汤水饮料,有刺激的碳酸饮料,一口饮下,好像万马奔腾般浩荡;有口味淡淡的稀饭,一碗下去,也就只为填饱肚子。唯有那,母亲做的酥油茶,让我好似被冬日里的暖阳照着,温暖甜蜜。

酥油茶是藏族独有的饮料,在盛大的节日和宴会,在欢送友人、迎接远宾时,漂亮的姑娘们会一手举着红亮亮、盛满油酥茶的木碗,另一手拿着系有一条洁白哈达的茶壶,向长辈和朋友敬茶。那是我第一次觉得除了酒会醉人,茶也会醉人,浓香四溢,热气腾腾,恨不能融化在那温暖的香茶中。

妈妈是做酥油茶的好手。她会烧上一锅上好的泉水,掰下茶砖,冲好茶后,只取三分之一的上层茶水倒进茶壶,调上盐巴,再往酥油桶里放进只有拳头大小的酥油。再将剩余的茶水倒入酥油桶内,用力上下搅动使其混合均匀。这时候你会看到淡咖啡色的茶水慢慢变成了淡橘黄色。酥油茶也就制作完成了。

小时候我调皮好动,妈妈做茶的时候我总是在一旁捣乱。把茶饼藏起来,让妈妈找上半天。还一直故弄玄虚说不是自己干的。妈妈会一边唠叨着:“我明明放在这里了呀。”一边到处搜寻。我就会在一旁掩耳盗铃地帮忙寻找,再偷偷到藏匿茶饼的地方,拿到茶饼后,炫耀地说:“妈妈,你看,我找到了,我厉害吧?”妈妈会心一笑,总是会刮着我的鼻梁说:“你呀,这么调皮,啥时候才能长大。”我会顺势钻到妈妈的怀抱里,撒娇说:“我才不要长大呢,我想一直在妈妈身边陪着您。”

那时候的欢乐记忆犹新,好像昨天刚刚发生似的。那时候天真贪玩的我也已经长大了,陪妈妈的时间越来越少。每次离开家去学校,妈妈总会习惯性地为我煮上一碗酥油茶。我依旧会陪着妈妈一起煮茶,只是不再像原来那样只会帮倒忙添乱了。如今的我几乎可以熟练地独立煮茶了,但我还是很享受和妈妈一起煮茶的时间,温馨快活。妈妈会一边唠叨着注意安全,一边娴熟地为我煮茶。当我喝下酥油茶时,好像有一种神奇的力量附着在我的身上,我会放下离别的悲痛,意气风发地走出家门。因为我知道妈妈的关怀在茶里,我喝下了茶,会把妈妈的爱融化到骨子里。如今学业越发忙碌,回去的时间越来越少。在这寒冷的高原上,我总是情不自禁想起妈妈的酥油茶,热气腾腾,芳香四溢,喝一口下去就好像拥有了举起几十斤重物的力量,就好像在寒风中妈妈亲手为我披了一件厚重的棉服般温暖。

记忆中这抹酥油茶的味道,给予我遨游书海的信心与决心。我时刻记得妈妈的话“多读书,你才能出人头地,走出去看看”。我会带着酥油茶的味道,朝圣般虔诚地奔着目标努力。

【篇七:品茶】

古马铃声起,林道几回环;搪瓷普洱醇,清气总相缠……

阿三从包囊中掏出茶饼来,边拽着马绳,边盛出开水,摆好茶碗,雾气在脸间氤氲……

阿三,一介马夫,去年我才与他相识。

韶华飞逝,现时已是盛夏,这苍山里,来往的游人,来往的马夫,皆是一身风尘。许多游客是揣着一怀旧念,第二次踏上这林道,例如我们一家人。然而,我到处张望,却不见阿三的马坊了。

阿三的马坊在麓边上,几乎快倒了,去年我来时已仅是几桩枯木,一片碰麻,一张木桌,几碗清茶了。阿三那会儿便坐在椅上,拧着他的麻绳。这间铺子是他父亲留给他的唯一的念想。听阿三说,他父亲以前是茶马古道上的马夫领头,后来运茶时,马队遭了山难,至此便没回来。他守着铺子好多年了。如今,那树下的铺子已经拆去。

我瞧见了阿三,上前去,他坐在马车上,比去年又老了许多。凌乱的白发几乎掉光了。他许久方才认出我来,招呼我和妈妈坐下。

“马坊,没咯!”他用浓浓的土话打破了沉寂。

他说,政府要重修茶马古道,要把沿路的马坊都拆了,只留下他一个老人,几匹老马和一辆老车。他拴好马绳,咯噔,咯噔,马蹄声起。今年,我们仍旧雇他的马进山。

我知道他的失措与无奈,他的彷徨与辛酸,我甚至能看到马坊倒下的那一刻,他长饮普洱,泪眼茫然,内心那一片坚硬的墙轰然倒塌的绝望……

马车在林间缓缓穿梭。婆娑的树影,星碎的光晕,随眼帘律动。在林间的驿亭稍作停歇,阿三便习惯地从包囊中掏出茶饼来,边拽着马绳,边盛出开水,摆好茶碗,雾气在脸间氤氲。白搪瓷,红普洱,一碗清茶,摇着这仲夏的午后。他示意我,我端着搪瓷碗,慢慢啜着,滚热的醇香,在我舌尖刺激着,有淡淡的甜味,入喉却是微微的苦涩。

盛夏的蝉鸣,不绝,不倦。可我心里却静悄悄的。

马夫世家,可能要淡出红尘。茶马古道上的千百个仲夏,纵有千百个匆匆的马队,一声不吭地赶着马,驮着茶篓,来来往往。这是一个更更迭迭的年代,这年代里,有千百个没有年代的老故事。一介马夫,年轻时在马背上闯荡,去了半生,在多少次绝望中挣扎,又咬着牙坚持,却最终敌不过岁月。彷彷徨徨,匆匆忙忙。

马车摇晃,咯噔的马蹄,叮当的马铃,终是到了山顶上。阿三再三拒绝了妈妈给的车费,摆了摆手,告别了我们。他佝偻而无声的背影,渐行渐远……我知道,这次是阿三的马车生涯中的最后一趟了。过几天,他就要卖去他的老马,他的一切……

我的眼前再次浮现出他苦短脏乱的白发,他一生在马车上驼出的背,他枯柴般的手臂,他紧握的马绳,他的搪瓷碗,他的家当,还有他仅有的年华。马夫!走罢!紧握你的光辉岁月,最不屈,最坚强!

他赶起马来,不紧不慢,挥响马鞭,马车颠簸着,驶入了茂林之中。

马铃声又响了,只可惜,是最后一响。

再啜一口阿三的普洱,香醇的,苦涩的,一如他的一生……

【篇八:茶饼】

暑假,姐姐去了安徽黄山西递写生,我早就听说那里有各种各样的美食。茶饼是那里的特色,而且非常好吃,我迫不及待地想要姐姐买回来给我品尝。

盼望着,盼望着,姐姐今天终于回来了。果然,姐姐一进屋,我第一眼看到的就是姐姐手里提着大包小包好吃的,我高兴得手舞足蹈。姐姐给我带了很多黄山的特产,有芡实糕、黄山烧饼、黄山茶饼等等。我急不可耐地把每个都打开尝了一个遍,最让我回味无穷的就是黄山茶饼了。

黄山茶饼是黄山的著名糕点之一,它营养丰富,老少皆宜。姐姐买了四种口味,菊花味、桂花味、毛峰味、黄山茶味,各式各样。我先打开一个菊花味的茶饼,茶饼的清香味四处飘逸,茶饼的形状圆圆的,像平时吃的小面包。我把它掰开,里面是黄色的馅,看起来美味极了。我咬上一口,一股很大的菊花香味飘入在我的嘴里,让我回味悠长。刚咬下去是酥脆的外皮,里面的馅有一种软酥酥的感觉,好吃极了。接着我又拿出一个毛峰味的,毛峰味的颜色绿绿的,像一块绿色的宝石,漂亮极了!里面的馅也是黄色的,吃起来有一股茶香味,就像抹茶味道似的,特别好吃。我狼吞虎咽地连着吃了好几个,真是软嫩酥脆,芳香四溢,可谓是山珍海味一般。为了分享这美味的茶饼,我特意给大姨妈,二姨妈她们留下了一些,每个味道都有,让她们也尝一尝姐姐从黄山带回的特产。

美味的茶饼,你的味道留在我的心头,只要一想到你的美味,就会让我垂涎三尺。有机会我也一定要去黄山西递看一看那里的美景,亲自去体验一下那里的风土人情,再次尝一尝那里的特色美食。

【篇九:长学问了】

踏一地落叶,迎一袭秋风,乘上大巴,一路向南,直达杭州茶园。

下车,步入主厅,四壁用暖黄的墙纸包裹,陈列着西湖龙井的照片与人们的劳作日记。

一边,阵阵茶香穿过人群,飘入心中,带着雨露的湿润与泥土的芬芳——是师傅在炒茶。

我凑去,只见一位老人正低头认真地翻炒。他将一大盘嫩绿饱满的茶叶倒进锅,生火,手插入叶中不停地翻来翻去,茶叶的香气也越来越浓。

好一会儿,原本满满一锅已变成了小半锅,叶片干裂,香气四溢。师傅微微笑了笑:“炒茶可是个细致活儿,没有手法和技巧可是炒不成哦。”

望着一小锅茶叶倒进包装袋,不禁感慨:多少人在烈日暴晒下辛苦摘来的茶叶,却只够炒这么一点,看来要好好利用每一片叶子,让它发挥作用。

看完炒茶,我们来到了茶室。

古色古香、典雅,我迫不及待地跳上座椅,等待专业人员授课。

一位着汉服的姐姐端着茶叶、开水走上讲台。

一天下来,我口干舌燥,抓起桌前的茶叶就往杯中扔。

“啊……”那位姐姐大惊失色,连忙抓住我的手。我有些不解:怎么了?难道是心疼你这上等的茶叶?她拿去我手中的大半茶叶,将小部分放入杯中,加入4/5的水,解释道:“小妹妹,喝浓茶可不好哦,容易加快心率,升高血压。古人云‘淡茶温饮最养人’入茶三分,才是对身体最好的。”

我不禁捏了把汗:幼时的我随了奶奶,爱泡浓茶,甚至还会重复喝上三四天呢!

她提起水壶,摆上两只杯子,一只杯中倒上满满一杯白开水,另一只则泡上茶叶。随后,她精心量了五毫升的黑色液体,均倒入两只杯子,举起杯:“看,我刚才倒出的是碱。两杯水中,白开水的那杯并没有将碱排出,而茶叶水的那杯却将减排出了一半。”定睛一瞧,的确,两杯水,茶叶水明显比白开水明亮许多。我挪回座位,暗叹:没想到茶叶竟有排毒功效,平时还真小瞧了它。

将茶一口吞下,正准备扔掉茶叶,重新再泡,但姐姐却将喝剩的茶叶倒入盘中:“泡过的茶叶含有大量维生素,可制成茶饼,更入味。”说着,她将一块茶饼塞入我口中,醇香立刻蔓延开来,夹着茶叶特有的清香。

随后,她随手拿起几片茶叶,放入口中,嚼两下:“其实,茶不仅能喝,还能嚼哦,它可以灭菌,防止口腔溃疡。”

我忍不住赞叹:长学问了!长学问了!没想到茶叶还可以嚼,还有如此效果,真是不来不知道,一来全明了啊!

夜晚,我忍不住翻开相册,炒茶,品茶,嚼茶……一点一点,映着我兴奋的脸庞。一次旅行,不仅仅是让我饱览山川秋水,更是走进生活,了解当地的特色民俗,风土人情。真的是,长学问了。

热门推荐
1母爱
2试卷发下来之后
3站在的门口作文
4描写小狗的作文
5妈妈夸我真棒
6四季之美
7有趣的一堂课
8成长
9记忆的窍门
10打开一扇窗
11手机控的妈妈
12我和妹妹的“战争”
13毕业了
14一夜青春,十载生活
15尝试一次,再尝试一次
16家乡美景
17遇上碎片化的生活
18那一次我懂得了遵守时间
19与你一起走过的日子
20童年的梦
21奶奶的玫瑰
22人生第一笔稿费
23平凡工作中的不平凡
24乡村风光
25欢乐中华
26风雨中
27一堂心惊胆战的课
28学会放弃等于懂得拥有
29尘埃里的花朵作文
30坦然面对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