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橘乡,酒乡,我的家乡】
这里,有连绵丘陵,滔滔长江;这里,有青葱的桔树,醉人的酒香。我在这里生活,这里,是我的家乡——龙泉。
在靠着三峡的小镇上,却没有那样的雄伟气势。更多的,是一份安静美好。而正是这份安静美好,哺育了山包的梯田上那成片成片青葱的桔树。
在我很小的时候,最爱的季节是秋天,像现在一样的秋天,抹着丰收的金色,让人陶醉在这份喜悦中。那时的我,会偷偷溜上田坎去,在成片成片的桔树间穿梭。树叶儿青青的,香香的,摘下一小片,放到鼻子前面嗅,就好像透过这香气,闻见了整个家乡的气息,如此清爽。
看见谁家又在收桔子时,我又会不安分地到处跑,在山坡上,田坎下,人们的晒谷场上,尽是一片橙红色,如火,似灯。不论在哪棵树上,随手摘下橘子,都吃的津津有味,一瓣一瓣地细心剥开,白色的经络包裹着红色的果肉,放到嘴里,尽是清凉的触感,或酸或甜的汁液流淌在舌尖,流淌在血液里,芳香诱人。
今年,桔树开出洁白的小花了,而且格外繁多,苍翠的绿树衬着,那么惹人怜爱。花谢之后,一定又是一个丰收的好年头吧。我这样想着,随后便陶醉在桔树的清香中。
桔树的白花开谢后,空气中的清香便没有那么浓烈了,却又有另一股香气熏得人醉。呵!差点忘了,在这座安静的小镇上的喧闹——“稻花香”集团。
曾经在学校的组织下参观过这个规模不小的公司。沿着柏临河走,那天天气很好,于是,蔚蓝的天空整个儿映在河水中,河水垂柳的辫子带起粼粼波纹,我看见,洁白的云朵在碧水中荡漾。再往前走,当水中只有房屋的影子时,那幢酒瓶一样的高楼就一定映入你的眼帘。
我去的时候便有些震惊:这完全是“珍品一号”的放大版。身在龙泉,却不知道每天都缭绕在鼻间的酒香是从这幢标志性建筑始发的。现在想来,还真有些羞愧。
震惊过后的记忆便不再那么清晰,只记得楼前石壁上的浮雕还有宽敞大厅墙上的一幅集团领袖和主席握手的照片。一股自豪之情便不由自主第升起。后来便是参观车间,酒窖。
也是自那一次以后,“酒乡”的形象在我脑海中才鲜明起来,每每嗅到酒香,便会忆起那灰白色,贴着红色图案的大楼,忆起泥土建起的酒窖里更加浓重的酒香。
在这样一个小镇里,每天望着青葱的,挺拔的桔树,闻着酒香长大,不论走到哪里,都不会忘记吧。
桔香,酒香,这里是我的家乡。
桔乡,酒乡,这里是我的家乡。
【篇二:竹泉村一日游】
2015年4月5日,是一个让我难忘的日子,因为我们获奖选手到竹泉村游玩,
竹泉村位于沂南,是AAAA级景区。“竹泉村”名字的由来是因为这里的风景主要是翠竹、清泉和古村落,这些景物的布局多而不杂,古村落里处处是青翠竹林和汩汩清泉。
一进竹泉村,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整片整片的青青翠竹,苍翠欲滴,风一吹,绿竹发出沙—沙的声响,仿佛是仙女在吟唱,动听极了。
竹林中间,有一条用磨盘铺成的小路,小路旁边有一条水流平缓的沟渠。顺着这条小路,我们来到了一个广场,广场中央,有一口泉眼,泉眼周围用石头围起,这就是“竹泉”--全村水的源头,谁能想到,全村的水都是来自这么小的一个泉眼。大家可以从这里打泉水,用什么工具打呢?不是用桶打,而是用一种有长长把手的竹子做的打水的舀子,这种舀子在古代很常见,今天有机会尝试一下真是太有意思了。
这里除了泉眼,还有十二生肖喷水池,雕刻的栩栩如生的石头十二生肖,围在一个圆形池塘边,正在激情地喷水呢。
再往前走,我们就可以看见古村落了,一座座房子耸立在小路两边,这些房子不是用砖、瓦等材料做的,而是用石头垒砌而成,用木头做栅栏。房前屋后种着连翘,黄黄的连翘点缀着有些冷硬感觉的石头房子,增加了春天的气息。栅栏上还有木牌,木牌上印着小房子的名子,每座小房子都有自己的名字,这些名字很高雅、别致,比如“倚翠楼”等名字,潺潺流动的溪流,围绕着整个村子,就像护城河一样。
沿着房子中间的路向前走,经过一个小山岭,就到了百兽献艺的马戏团了,马戏团里,节目精彩,威武的老虎和雄壮的狮子,听着工作人员的指挥,在地上不断的打滚,乖顺的就像一只大猫。憨厚的狗熊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因为它的表演实在是太精彩了,工作人员拿来双杠和单杠,狗熊立马表演起了翻单杠和走双杠,这有意思的表演赢得了大家的一阵阵掌声,狗熊的最后一个节目是吊铁环,工作人员把铁环吊在单杠上,狗熊在上面表演空翻,平日里狗熊笨笨的身体现在变得很轻巧,就像个体操王子。
顺着马戏团,往北走,我们来到了百货一条街,这条街有个好听的名字,叫“丽水街”。这里全都是卖当地的特产的,这里小吃的很有特色,有粉皮卷大葱、玫瑰馅的酥饼等,还有一个专门蒸酒的地方,叫蒸馏房,我们还看了蒸酒的制作工序--先把粮食放到一个发酵仓里,然后等粮食发酵后就可以造酒了。我和妈妈还品尝了当地的米酒呢,这米酒滋味不错,入口有一股淡淡的香味,随后的感觉是酸酸的,真是绝佳的饮品呀!
在蒸馏房附近,我们还发现了一个窖子,这是一个酒窖,顾名思义,就是珍藏酒的地窖,酒窖旁边,还有一块磨盘,上面写着“古村落酒窖”,窖址始于清乾隆年间,原来这是一个古窖!
由古窖向南走,我们可以看见有几座庙,庙是祭神的地方。旁边是古代大官住的房子,走进去坐在高大的古木椅上,那气势真像古代大官那样威风凛凛。
下午一点,我们来到福寿广场,福寿广场是入口广场,也紧邻着出口。这里人很多,很热闹,有唱歌的,有扭秧歌的,还有打鼓的,广场中央还有用玉米堆成的玉米塔。我们大家在这里集合一起做游戏,太有意思了!
快乐的时光总是那么短暂,仿佛一眨眼,我们就要走了,到了车上,我虽然离开了竹泉村,但是心却留在了那里。
【篇三:童年的记忆】
有人说童年是一本故事书,写满了天真快乐,让人流连忘返。而我的这部童话里装着一个个大大的酒窖。坛坛好酒,沁人心脾。
从两三岁的小毛孩开始,酒就勾住了我的魂魄紧紧不放。挺大人们谈起,那时我就有偷喝外公剩下的一口白酒,然后淘气地将酒杯扔到灶炉下的‘壮举’了。外公回屋一瞅,红彤彤的脸,呼呼大睡的我逗乐了他们,惹得外公摸着胡子傻笑,仿佛看见了不错的接班人。但直到傍晚,他才在灶炉下找到灰头土脸的酒杯。
五六岁时望着爷爷手捧的小杯,一盘上好的花生米,倚在安乐椅上小酌的享受,让人心里直挠痒痒。那浓浓的酒香薰得人陶醉,如梦如痴,垂涎三尺。
到八九岁出头,家庭聚会上,我偷偷溜到姑爷喝剩的酒杯旁,盯着那晶莹剔透的“白酒”,俩眼放光,瞪得发亮。正准备扑过去,却被姑爷一把拎起,他笑着问:“想喝吗?”随即一口闷下“就是不给你!”我不满的挣扎反抗,两脚在空中拼命打转都是徒劳无功。他捏着那又黑又直的络腮胡哈哈大笑“真是个小馋猫!”
过了龆齿之年,满怀着好奇心,我又輕叩脑海里那座酒窖,对它着了魔。攒了好几星期的零花钱,迫不及待的冲进商店,费尽口舌,才以帮老爸卖酒的借口拿下店主,得到兄弟伙间口口相传的饮料——菠萝啤。紧紧捧着它,就像稀世珍宝似的。窗外的阳光洒进屋子里,抚摸着瓶身闪闪发光,一股暖意带着满足窜上心头。“这几周的零食没有白少吃!”我摸着下巴小碎步溜进卧室躲在角落,黑黑的没有光,用力一拉“嗞!”白色的小泡沫争先恐后的蹦了出来,橙黄色的‘果汁’哔哔窜入馋猫嘴里。突然,回味的苦涩使我咬牙切齿、大失所望、难以下咽。试着再尝一口,“呸!”我沮丧的吐了出来,好似热情的花朵突然垂下了头。咬着嘴唇、泪如泉涌,整个眼眶都包不住心里的悲伤,“嘀嗒嘀嗒……”顺流而下,涂满了脸颊,继而嚎啕大哭,仿佛房子都在颤抖,无助、失落,小孩子那‘求而不得’的悲伤痛苦喷涌而出。待情绪渐渐平复,我只好撅着嘴,眉头紧皱,红着眼把剩下的半瓶藏进桌角里,角落黑漆漆的,难受极了。
但倔强是孩子的特权,我不依不饶,此后积累了许多‘作案经验’一次不幸被逮住了,额头一丝冷汗擦过,我灵机一动,指着杯子说是雪碧,小眼睛瞪得大大的,嘟着嘴,满脸无辜与可爱。不料老爸径直过来尝了尝,我埋下头,心里凉了半截。可他一口干下,发出‘啧啧’的赞叹声,大概是多年未过瘾了吧,笑着说:“不要告诉你妈妈哟!”
到了现在,偶尔在同学聚会上喝得满脸通红,还能梦见‘李白提壶去买酒,遇店加一倍,见花喝一斗!’
我虽然是喝着白开水回味,但甜甜苦苦仍烙在心头,摸摸鼻下的小胡子,望店门而却步。
童年是人生大酒窖里特别的一坛,每一份回忆都是一种口味,一坛坛经得起岁月的洗礼,固然有苦涩的,但若肯放放,时间会酝酿出一坛坛陈年老酒,历久弥新、五味杂陈,值得每个人细细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