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凤眼莲的作文

【篇一:忆西溪】

今天翻开我小时候的相册,随手拿起一张照片。哎!我就想起了我小时候最喜欢去的地方——西溪湿地。

第一次游西溪的情景浮现眼前。记得那是一个星期日的早上,我们9点就到了西溪湿地。一幅如诗如画的水村田园风光,就慢慢地展现在我的眼前。西溪湿地果然名不虚传,放眼望去,水绿如蓝,鲜花开的如火如荼,远的青山,近的溪水,丝毫没有尘世间的一点喧哗。岸上的柳树,樟树,梅树,柿子树。柿子树上结满了又圆又大的果实,红得像灯笼一般。元宝树上挂满了元宝状的花串,既漂亮有喜庆。看着这硕果累累的景象,不自觉的微笑,心情喜悦。绿叶肥大的桑树、竹、芦苇等各色亚热带植物,深深浅浅,层层叠叠。水面上点缀着一些凤眼莲、青萍、绿荷……看我的眼花缭乱,目不暇接。空气中弥漫着清甜朗润的花、果、草的香甜气息,微风抚来,香气沁人心脾。

绕着沿水环堤的小径一路而行,停伫在古朴的小桥上,波光摇曳,竹林茅舍,烟树人家,让我心生宁静和喜悦。

走过小石桥就到了渔村,这里的房子就更别有一番风味了。白墙黛瓦,纯洁的墙,配上恨死的瓦,真的是非常协调的搭配,房子傍依这小溪。小溪边家家户户基本都有一条属于自己的小船。一条船上还站着一个渔夫,由于刚下过雨,都还披着蓑戴着笠,船上的鱼篓里还有几条小鱼。一幅捕鱼而归的收获场景。房舍上炊烟袅袅升起,是农家在烧晚饭了。炊烟慢慢在弥漫、升腾,俨然一幅烟树小桥流水人家的水墨画。

时间过得真快,转眼天色已晚。这时又下起了淅淅沥沥的小雨,我们也该回去了。依依不舍的走出西溪,我还陶醉在,西溪的美景中。

放下手中的照片,西溪的那些树,那些花,那些水,那些竹子。都清晰的在我的脑海里,这些都深深地保存在我的记忆中,难以抹去。

【篇二:水葫芦的呼唤】

嘿,我是活泼可爱的绿色使者——凤眼莲。我先做个自我介绍:我是一种草本植物,生命力比较强,爱穿着一条心形的绿裙子在河里生活,人们也亲切地称呼我为“水葫芦”。

我的祖先来自南美洲,一百多年前曾经被当作观赏植物来到中国,而且人类也发现我的优点很多:如吸肥能力特别强,能大量吸收氮、磷等元素,使水质得到净化,有“净化能手”的美称;我还可以当作青饲料等等。那个时候别提有多开心了……

可是渐渐地,人们越来越讨厌我了。原来我的繁殖能力真的“惊人”——我把河面都遮得“严严实实”的,在湖泊、小河流等都形成了“绿毯”,这样限制了水的流动,同时遮住了阳光,降低了水体中的氧气含量,使大量邻居窒息死亡,湖面上的船只也被我堵塞了。就这样,我的家族越来越难以生存,还被列为“中国十大害草之一”,我是多么伤心呀!

可是再想一想,这也不是我的错呀。为什么在五、六十年代我是那么受欢迎呢?为什么要把我引进中国呢?这些都是你们的错。

你们有没有注意到,水比以前“脏”了,人类的生活污水,特别是工业废水都到水里来了;水下的邻居也被大量捕杀;各种有毒物质在水里越积越多了,水也变得越来越“富营养化”了……而这些对我来说提供了更加有利的生存环境,使我更加“疯”长。

那么,人类应该怎样利用我呢?首先让我为更多的家畜提供饲料。第二也是最关键的就是人类必须要停止向水里倾倒垃圾,排放污水,让水变清。第三让科学家好好地研究我,说不定在不久的将来我还能走上餐桌,同时带来健康。

人类同胞,救救我吧!这是我由衷的呼唤,让我来为你们做一些贡献吧!

【篇三:有趣的水葫芦】

上周五,科学老师叫我们带一些水葫芦来上课。周末,爸爸到老家捞了许多水葫芦,我把它们带到了学校。

上课时,老师叫我们仔细观察水葫芦。水葫芦美其名曰,长在水中,像个小葫芦。水葫芦的叶子是深绿色的,而且也非常大,叶柄中间有一个大大的囊,这个囊有一个名字叫海绵体。海绵体里面充满空气,使它浮在水面上。它的根毛绒绒的,好像一支粗粗的毛笔,又像是女同学黑黑的长发。到了秋天,水葫芦还会开出一朵朵美丽的花,因此它还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凤眼莲”。

水葫芦的作用有很多,它可以进化水源,具有吸污能力,在所有水草中,被认为是最强的。它也可以做饲料饲养动物,还可以用于造纸、入药……但是,水葫芦也有一个可怕的名字:植物杀手。因为它的繁殖很快,能在短短的时间内覆盖整个水面,使许许多多的水生植物享受不到日光浴,许许多多的鱼儿得不到足够的养分,从而导致环境的破坏。

水葫芦真是一种有趣的植物,今天的科学课收获可真不小。

热门推荐
1词韵绕梁味浓情更浓
2难忘恩师
3勿忘国耻振兴中华
4教养的味道
5军训日记
6描写石头的作文
7别样的考试作文
8我的新老师
9接受
10同桌印象
11我身边的好老师
12嘱托
13状物作文
14碎片的记忆
15种糖果
16家乡的井
17成长中的脚印
18换个地方跑操
19我的读书故事
20魔术厨房
21我们班的活雷锋作文
22游小南海
23可爱的小仓鼠
24虫鸣
25亲爱的少年
26这样的我
27我们的新校园
28残芳
29狐狸医生
30我爱我家乡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