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贷款的作文

【篇一:不背时间的债】

俗话说“人生苦短”,细想起来也确实是这么回事。人的一生,就算活到80岁,总共才2万9千多天。其中三分之一的时间处在睡觉中。再除去吃饭、游戏、探亲访友、旅游观光等等等等,细算下来也就剩下一万四五千天了。这短短的时间我们怎应该不好好珍惜?可是,现实生活中,又有多少人每天都背上了沉重的“时间债”?

你想一想:周末回家,第一件事是不是扔掉书包直奔电视机或者电脑?在冗长的韩剧中,时间一点点流逝,在刺激的游戏中,时间悄悄溜掉。吃晚饭了,狼吞虎咽之后,又跟电视、电脑“相亲”去了。直到上床睡觉了,才想起今天的作业丁点没写。“总是要等到睡觉前,才知道功课只做了一点点。”《童年》的歌谣又在耳边回荡。哎!明天早晨早早起来再做吧!我们常常这样安慰自己。可到了第二天该起床时,却总是想再多睡一会儿,于是时间又在我们身边大摇大摆地晃过去了。好不容易起来了,但还是慢吞吞的,孰不知现在用的时间是洗脸刷牙的时间。洗脸用的又是做别的事时间。快返校了,作业还没做完,于是,头也不抬,奋笔疾书,管它对还是错,先应附上再说吧。想想这个周末,游戏时间背了作业时间的债,睡懒觉时间背了洗脸刷牙时间的债,作业时间又背了收拾整理下周用品时间的债。这些债,何时还?

我们在学校时,上课不认真听讲,不懂的知识课后要向同学请教,背了课余休息时间的债;作业完成不好,老师批评教育,心理伤心难过,影响了下一节课的听课质量,又背了这一节课学习时间的债;自习课贪玩,老师布置的作业没完成,又要多拿出点吃饭、睡觉、休息的时间补,孰不知又向时间“贷了款”。

一个周又一个周,一个月又一个月,一年又一年,我们都算不清背了多少时间的“债”,日子就在浑浑噩噩中晃过,希望就在得过且过中一点点消失,前途就在沉重的“债务”中毁于一旦。我们又有什么法子还呢?我们又如何还得起呀!

人生本来就短暂,再加上这样的挥霍,那时间就更短了,我们向银行贷款可以还清,但向时间贷款,永远也还不清,还不了。与其背着一身债务疲惫度日,哪如珍惜分分秒秒让人生更加充实的好?昂着头的秕谷空虚一年,被当做柴草付之一炬;成熟的谷穗谦逊地低头,留给世人甘甜与力量。难道你愿意做一棵秕谷?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快改掉借债度日的恶习吧,不要等老了才后悔!

【篇二:坚持】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这句话想必大家都听说过。它同时也告诉了我们,坚持就是成功必不可少的一个努力过程,我们必须坚持到底才能取得最终的胜利。想要实现自己的梦想,就要坚持、就要努力,这样才可以成就梦想。

坚持总是说起来容易,要做到却非常的困难。就如同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被关在纳粹集中营的两个人一样。一个人始终相信自己可以得到救援于是坚强的活了下来。而另一个人却因为太过悲观最后再被救援的半年前在监狱中死去。

我想如果故事中的第二个人知道也一定非常后悔吧。明明再坚持半年便可以得到救援,却恰恰在紧要关头放弃而导致了这样的结果。

而我们在有了前人的教训之下就更不应该犯这样的错误。物极必反,所以当我们到了最低谷也依旧要相信会有转机。毕竟不到最后一刻,谁也不知道是输还是赢。

让我感到更可惜的是这样一个故事,大概是之前在某本书上看到的故事。故事讲的是一位企业家因为一个决策的错误导致了公司的危机。需要一笔资金来周转,于是他去找银行贷款,但由于贷款数目过大以及风险大,银行没有批准。但后来几家银行经过讨论,认为该人信誉良好等原因决定批准贷款。却在打电话给企业家时得知企业家在昨天晚上因太过绝望而自杀死亡。

这不得不说是一个让人叹息的故事。如果企业家始终坚持在困境中坚持的话是有很大可能用这笔钱东山再起的话。可惜他并未能坚持下来。

坚持虽然很难,可咬牙坚持下来的人却能够得到成果。就如同阿里巴巴的创造者马云一般。正是因为他的始终不放弃,才有了今天的阿里巴巴,今天的马云。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成功的关键在于你要持续不停的走,也就是要坚持不懈,永不停歇。

【篇三:草房子读后感】

相信大家一定听说过“人无信而不立”这句格言。确实,人无信用寸步难行。一个人如果不守信用,会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损失。这个寒假,我有幸读了《草房子》一书,其中的《生死考验》最使我感动,也让我真真切切地明白了诚实守信乃做人的根本。

《生死考验》主要讲了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名叫桑桑的小男孩得了一种许多医生都看不好的怪病。在他生命的最后时光里,他想起了曾答应妹妹柳柳带她去看一看城市的样子,终于有一天,他背起妹妹来到了城墙上,柳柳左看看,右看看,兴奋极了!可桑桑却无力再从地上爬起来了。

当我看完这篇文章后,泪水溢满了我的眼眶。特别是那一句“桑桑几乎无力再从地上爬起”。我不禁掩卷深思:桑桑本来可以多活几天的,但是为了自己对妹妹的承诺,他毫不犹豫地背起柳柳登上这一百多级台阶,由于体力的不支,最终倒下了。他用自己的生命实现了自己的承诺,难道他算不上是个诚实守信之人吗?这不由地让我想起前不久我在电视上看到的一则新闻:有一个姓王的人急需要贷款,请求朋友为他担保,可钱到手后的他却从此杳无音信。朋友不得不为他还上贷款,同时也把他告上了法庭。法院找到姓王的人后,让他支付朋友帮还的贷款,可他却无力支付,最后被拘留了。这个不讲信用的人,以后还会有谁乐意借钱给他呢?

而在平时,我有时也不太守信用。记得有一次,我和好朋友约好去镇上买一些学习用品,在华联超市门口汇合,可是我却没有守约,那天我沉迷于电视竟然忘了与朋友的约定,害得朋友苦等了1小时。俗话说:“言必信,行必果”,今天我读了《草房子》这本书以后,明白了这句俗话的真实含义。

当然,这本书带给我的远不止这些,但“信用是无价之宝”这句话时刻告诫着我,激励着我。同学们,要想做一个成功人士,那首先要学会讲信用,这也是时代正在呼唤的诚信美德,因此,让我们牢记“信用是无价之宝”这句话吧!

【篇四:我的老师】

每个人有缺点,当然也有优点,我们的倪老师也不例外。

课间,倪老师和我们是朋友关系,记得有一次,张锦尧问:“倪老师,我们能贷款吗?”

“你们怎么能贷款呢?我的钱都被你们贷光了,那我就变成穷光蛋了。”

张锦尧继续问道:“那你的钱发光了怎么办?”

“那你们来拯救我吧!”倪老师笑着答道。

我们哈哈大笑起来。倪老师除了友好之外,还很幽默。课上常常把我们逗得不亦乐乎。

有节作文课上,倪老师向顾思远提问,顾思远愣在那里,回答不上来。倪老师打趣道:“哦,原来你是‘大傻’。”同学们笑了。后来,倪老师再次向顾思远提问,这次,他对答如流。倪老师笑嘻嘻地对他说:“现在你不是‘大傻’了。”

过了一会儿,倪老师又向戴晨曦提问了,戴晨曦也没回答出来,倪老师故作神秘地对她说:“哦,原来你是‘二傻’啊!”班级里再次沸腾了。

倪老师的课总是这么生动、风趣,我们都很喜欢上他的课!

【篇五:遇上碎片化的生活】

碎片化的原意,是指完整的东西破成诸多零块。如今人们的生活步调快速和过去不再一样。新兴科技与生活习惯不断地相互融入在一起,每天的时间被许多不同的任务支配着,不时被突如其来的事情分割开,而时间也逐渐被碎片化。

暑假中,我迷恋上了“东周列国志”,趁着妈妈早上有事外出时,赶紧读上几段来缓解对故事内容的渴望,还没读上几个字,电话铃声突然响起,是谁的电话来的这么急促?“喂!大哥你好,请问贷款有需要吗?。”,我十分无奈地答复:不需要,谢谢。立刻把电话挂断,如果等他说完,恐怕没时间看书了,再说中学生需要贷款吗。

拿起书本,继续沉浸到战国纷争、战火纷飞和一波三折的故事情节当中。才看了几页,换妈妈来电话了!我皱起眉头不耐烦的接起电话,似乎就像爸爸在工作上遇到的难题一样,眉头紧锁的像打结一样。就像我考试没考好,爸妈用三寸不烂之舌来教育你,甚至可能比张良还要厉害。看个书也不安稳,还接二连三的被打断。我没好气的说:“干嘛?我正忙着呢!”,妈妈一听也不高兴了,生气地说:“这是你对家长该有的态度吗?端正好态度重说一遍。免不了一顿思想教育和批评,和接连不断地催促,要赶紧写作业,似乎是我再写不完作业,就要被“抓进监狱”。

挂下电话,我深深地叹了口气,又带着万般的不情愿,完成妈妈布置的作业。今天早上明明已经布置了许多作业,现在又要我做!一个人待在书房里抱怨着,也知道妈妈惹不起,如果不按时完成作业,恐怕见不到明天的太阳。只听见时钟滴答滴答的过去,小山丘似的作业堆依然没减,没见过这么沉迷于学习的自己。不知过了多久,终于把所有布置的作业完成了。这样总可以看书了,我激动地拿起书,继续徜徉在东周列国志中,随着秦王的脚步跋山涉水、侵略他国,享受着书本带给我的乐趣。心情随着情节起伏跌宕,犹如是一场惊心动魄的拼搏。

如果只有碎片化的时间,我们依然可以完成许多重要的事情。比如:乘车的时候,可以用来背诵英语单字,同学们用课余时间写回家作业,正是因为时间变成片段,才衍生出碎片化阅读、碎片化购物等。每个人的生活、时间都有被碎片化的时候,只要能有效率的将这些碎片串在一起,就可以完成事情或工作,满足自己的心愿,创造未来美好的生活。

【篇六:爱我们的人】

我的妈妈是印刷厂的一名普通员工,做着普通的工作,但在我心里妈妈却是伟大的、无私的。

从记事起,我的爸爸就像一名过客,在我脑海里没有留下太深的印象。因为工作的原因,爸爸常年在外,一年在家待不了几天。直到我十四岁那年,爸爸才回到家。十年来,妈妈吃了很多苦,受了很多累。虽然妈妈所做的都是一些家庭琐事,可作为人子的我却感动着、记挂着。

那年我上小学五年级,哥哥上初四,我们学习任务很重,哥哥还要上晚自习。妈妈每天上班很辛苦,但为了不影响哥哥学习,她每天早晨五点多起床做早饭、洗衣服、打扫卫生等。最值得一提的是,妈妈每天做晚饭就像行军打仗一样,一刻也不敢停歇。妈妈下午六点下班,到点后飞奔回家。六点二十分哥哥放学回到家吃饭时,妈妈已经把荤素搭配的美味佳肴摆在餐桌上了。当然能这么快做好每顿饭,妈妈提前做了很多准备工作。早上,我们上学走了,妈妈就开始忙着做午饭的准备工作。中午吃完饭,我和哥哥休息了,妈妈刷完碗筷,又要把晚饭的准备工作做好。每次看到妈妈累得坐在沙发上不想动的时候,我就赶紧做点力所能及的事,让妈妈开心。

那年,爸爸用房子作抵押贷款投资,每个月要还六千多元贷款,这让我们的生活一下子跌入了谷底。而我妈妈每个月的工资一千元都不到。直到现在,我都很难想象一个女人要承受着多大的压力,才能熬过那一年。

这两年,我们班齐心协力出了四本作品集——《拾草》《捡禾》《清音》《流水》。说真的,各位家长都是好样的,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完成了一项以往没有任何一个班可以做到的工作。在拿到书的那一刻,我的心情和大家是一样的,却又是不一样的。一样的是,拿到书之后的喜悦和对新书内容的期待,不一样的则是我为妈妈感到骄傲与心疼。

说实话,在接受这项任务前,妈妈在排版方面是一块白板,对飞腾软件一无所知。妈妈真是勇气可嘉,一口应下这项艰巨的任务。当时我为妈妈捏了一把汗,生怕她完不成任务,让我在老师和同学面前颜面扫地。接下这项任务后,妈妈一有时间就琢磨这个排版软件,学习了很长一段时间。在这项艰难任务完成的过程中,她像一名小学生,遇到不懂的问题就向同事请教。晚上,我都已经梦里会周公了,妈妈却依然坐在电脑前排版。功夫不负有心人,最终这四本作品集如期呈现在大家面前。

现在,每当想起妈妈为我们所做的一切,一股“恨意”就会从心底涌出,我恨自己为何如此无能,为什么这么懒,自控能力为什么这么差。化恨意为动力,这是推动我不断向前的动力源泉。

【篇七:如果我中了1000万】

如果我中了大奖,我不敢想象自己中了一个亿乃至更多的时候会怎么样,所有我想的是只要自己中个1000万就行了。

如果我中了1000万,首先要把房子的贷款换掉,“无债一身轻!”

如果我中了1000万,我要换一套大一些的房子,不用多大,一二百平方就可以了。让我可以在更加宽敞的空间中做自己想做的,享受自己想享受的;

如果我中了1000万,我想买一些之前连看的勇气都没有的东西,去一些只要想到钱就打退堂鼓的地方,好好的享受生活,过的更加小资一些;

如果我中了1000万,我要带妈妈好好享受一下,弥补这些年她的辛苦,让恨不得一分钱掰开两瓣花的她也能享受享受生活的美好,而不是想起生活,想到的就是不易。

如果我中了1000万,我想……我还想……

哎呀呀,这么一算,我中奖只有1000万貌似不够花啊!还有那么的亲朋好友呢!

算了,与其做白日梦,不如脚踏实地的向着梦想出发。

【篇八:自强不息】

古人曾有言“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拥有自强不息这种精神的人一定是一个扛得住大事,熬得住风雨,挨得住苦难的人。一个自强不息的人一定是一个心里有明确目标的人,而且为了自己的梦想和追求他们会加倍的努力,也会拼命的奋斗,他们不害怕失败,也不害怕重来,不害怕冷眼,也不害怕打击。

自强不息是一个人信心、志气和勇气的结合,自古以来成大事者都是自强、自尊和自主的结合者,面对困难和挫折,他们从来不会轻易向别人低头,也从来不会轻易与自己投降,他们只会一往无前的向前冲刺,即使遍体鳞伤也在所不惜。万达总裁王健林就是这样一个自强不息的人,正因为他拥有这种百折不挠、无惧无畏的品质,所以他才将万达带到了业内巅峰,他也将自己变成了名副其实的中国首富。

企业家的路途永远都不是一帆风顺的,要想运营一个公司必将会遇到无数的波折和考验,而王健林就曾经在资金问题上遇到了阻碍,这一度让他走投无路,也一时让他陷入了危机和绝望之中。当启动资金匮乏,贷款无法到位的时候,王健林只能像一个卑微的乞讨者一样四处去求人,到处去碰壁,他甚至因为一项贷款去求了55次之多,这样的磨难和艰辛至今都是王健林心中的一根刺。

而且当初王健林是亲自去银行门口堵人,亲自去负责人家里找人的,即使别人故意避而不见,他也只能一遍又一遍地去堵,去求,这种卑微的姿态,这种无望的等待让他很是压抑和失意。可是尽管他已经这么努力了,纵然他已经这么谦卑了,命运还是没有放弃玩弄他,上帝也没有因此眷顾他,相反,他的辛酸无人体会,他的处境无人体谅,他的贷款无人给批,他的困境也无人给破。面对这种世俗的悲凉和人性的弱点,王健林心中很是受伤和不解,而也就是在这种求助无门的情况下,他明白了求人不如求己的道理,他更是立志要将万达带到一个无人企及的高度去,尽管自己会付出更加惨痛的代价。

当年王健林通过自己的执着和坚守走出困境了,而且在往后的经营中,他也用自己的努力和拼搏让万达闯过了一个又一个的难关了,时至今日他也还是在用自强不息鼓励自己,用顽强不屈激励员工,因此万达也依旧在蒸蒸日上,依旧处于不败之地,这让人很是欣慰和感慨。

是啊,自强不息的人是可以在风暴中还逆风而上的人,这种人有坚定的信念,有不懈的追求,有过人的志向,也有不折的精神,因此他们是一定会走向成功的。

【篇九:心愿】

人生旅途,我们一路前行。由最初空无一物变成满身包袱。我们得到了许多,却不曾想过,我们负担的也越来越多了。

我们曾幻想,一夜暴富,拥有万贯家产;也曾幻想,经过努力,成为世人敬仰的名家。于是,载着这些美好的心愿,我们心中开始树立了大志,要为目标而努力。一颗美好的憧憬当然很好,它是我们人生前进的方向。然而,拥有太多愿望的我们却总是为从选择什么愿望起步开始努力奋斗,又一边被心无定论的无休止的欲望、无数次的失败而备受折磨。

正如王尔德所说:“生活中只有两个悲剧。一个是没有得到你想要的,心中不快。另一个是你得到了你想要的,还是不够。”人们无休止的欲望仿佛一块沼泽地,人们不会因为没有得到想要的而放弃,更不会因为得到了他们想要的而感到满足。有这样一个人,她是我的一位亲戚。前几年她凭一己之力在城里买了一套房产并装修入住,房子住得挺舒心的,自己也有一定的经济收入,因此没什么大的生活压力。可是,后来她听说银行为在职员工提供的低利率贷款活动,有需要的职工可以享受这项活动。于是她开始天天思考着自己是否应该通过贷款再买一套房,再买房又该选哪个地块,买房后每月还多少房贷,一共要花多少利息等等,这些一个个问好一有空就窜进脑子胡乱折腾:不买,万一以后需要。买了,巨大的还款压力变会袭来。此时的她陷入彷徨!

像这样背负太多的心愿,就像远在天边的流星,纵然美妙,却遥不可及,只能目睹这些“美妙”划落天际,最终两手空空。拥有目标固然是好,可当你还未达成一个目标却又向另一个目标开始努力,或是超越自己的承受能力给自己强加额外的压力,那么给自己背负过多心愿与负担,不仅会失掉初心,更会让自己变的贪得无厌,更容易掉进无休止的欲望和沼泽,无法自拔。

与其背负太多愿望在成长路上举步维艰,不如卸下包袱,轻松上阵。

【篇十:老杨的树】

那时的S城只是个破败、萧条的小县城,后来渐渐有了杨树。

老杨本不喜欢这奇形怪状远渡重洋而来的外国苗子,但是抱着试试看的态度种了些在家前屋后。

这一种,老杨还就打心眼儿里喜欢上它们了,大概是都姓杨的缘故,老杨侍弄这些小树苗比干什么都开心。恰好这一年老杨得了个宝贝儿子,在儿子满月酒上三杯酒下肚的他豪气冲天地就给儿子起了这个名字——杨树。

杨树就像他老爹种的杨树那样蹭蹭地往上长,只是杨树从小就调皮,上树掏鸟窝,下水捉鱼,打死张大娘的大黑狗,还有把毛毛虫放在女同学的文具盒里,老杨也发狠打过他几次,可也没办法,毕竟是自家孩子。老婆气急败坏地训斥杨树时,老杨就只是看着那些长得郁郁葱葱的杨树傻笑。

虽说这杨树叫这个名儿,可他对老爹当宝贝养似的杨树不屑一顾。老杨也着实感到奇怪,怎么儿子就不喜欢它们呢?老杨无奈地摇了摇头。

杨树混了个小学毕业就执意要去外面打工,看着那些眉飞色舞地讲着城里灯红酒绿的大哥哥大姐姐们,他羡慕。

老杨送杨树时,什么都没说。

外面的世界并非想象中那样精彩,杨树在几处奔波也挣不到几个钱的时候灰头土脸地回到了家乡。此时老杨已经气息奄奄地躺在了床上,安安静静的,很少讲话。

听完了杨树满是抱怨地讲自己的打工经历,老杨终于开了口:“种杨树吧。”

杨树第一次失了眠,似乎一夜之间他长大了很多,原来他夜里想的是S县已经种了这么多年杨树但是却没有看到预想的成绩,那一定经营模式不对,在深思熟虑后,他做出了一个决定——贷款开木材加工厂。以前S城的杨树都是贱卖给外边的工厂,当然没多点利润,但是这穷乡僻壤的又没有敢开厂自己做,乡里人都说杨树疯了,只有躺在病床上的老杨微笑着发呆。

没想到的是可以这么快出成绩。杨树说服了众多村民将原木卖给自己,然后只听到工厂里沙沙的木锯声,杨树开的木材加工厂很快就还清贷款并获了利。厂子风风火火地办了起来,而后全乡乃至全S县的经济都开始稳步上升。杨树很快就受到各界的关注——县领导,甚至市领导亲切接见,到处作报告、讲发展,杨树家也成了第一个盖起了二层小洋楼和开小汽车的家庭。

老杨的病情却愈发严重了。杨树要送老爹到省城的大医院去看病,可是老杨固执得很,说自己反正都要到头了,不想花那冤枉钱。

杨树强拉硬拽地还是把老杨送到了省医院,医生说没得救了,在老杨的坚持下他们回到了S城,老杨说想睡在自家的地里。

有一天老杨忽然格外精神,明白人都知道这是回光返照。老杨颤颤巍巍地在儿子和老伴儿的搀扶下走到家后边那片意杨林里,双手颤抖地指着一棵最粗最壮最挺拔的杨树断断续续地说道:“这棵树是娃儿出生那年我栽的,你们看,长得多好,多像娃儿。”老伴早已泣不成声,而杨树也紧紧咬住自己的嘴唇,强忍着不哭出来。

“娃儿啊,爹这辈子也没能留下些什么。就是刚看到那些小意杨苗子的时候就觉得特别有眼缘,就种了些在家后头。你慢慢长大的时候,它们也在慢慢长大,你要像它们多学习,你看,它们多挺拔,多漂亮。”

说完了这些老杨就不住地咳起来,说自己累了,于是靠在这棵杨树旁歇一歇,老杨看了看杨树林,看了看儿子。头一歪,就走了,是笑着走的。

忙完后事,杨树就经常一个人到这片杨树林里来,他反复地品味老爹的话,他似乎明白了什么。他继续开拓市场,合理而有节制,注重可持续发展。S县的人对杨树都竖起了大拇指。

家后头的那片意杨林,杨树还是经常去。没有人提要采伐那片树林,人们都说那片林子漂亮、有灵气,大概是老杨在天上给看着吧。

热门推荐
1奇妙的汉语
2只是突然很想你
3难忘的寒假
4母爱如海
5这就是我
6优秀作文
7四季之美,陶醉你我
8快乐的运动会
9爱的细节
10精彩足球赛
11抢糖果游戏
12校园的西北角
13学会忘记
14这个故事让我明智
15过分的爱
16童年趣事
17生活给我的启示
18生活的味道
19家务的作文
20植物生长观察日记
21
22开满鲜花的路
23爷爷
24触动心灵的力量
25阳光下的温暖
26我这样上网课
27我读懂了你
28校园
29抢米饭风波
30我和孙悟空过一天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