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学会做人,学会做学问】
古人做学,严谨专一。贾岛诗后感叹“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陆游向前人致敬“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功夫老始成”。正因为他们做学严谨,做人正直,才得以留名青史,代代传颂。而今人做学,滥竽充数,抄袭造作成风,无视规章法律,更泯灭了作为人的良知,这样的人,又怎会做学问?
学会做人,学会做学问。做学问的前提是会做人。人,不同于其他动物。作为人,不应该狼狈为奸,也不该狐假虎威。
学会做人,学会做学问。在这人来熙熙,皆为利趋;人来攘攘,皆为利往的现代社会中,只有学会做人,守住一颗作为人的本心,才能做学问。去年,日本科学家论文造假时间震惊了世人。期初有人发现刊登在杂志上的论文图片有点疑点,便进行了研究。后来发现,不仅是图片,连论文内容也都是假的。而这篇论文却成功地发表在权威科学杂志上,是形势所逼,还是利益所趋呢?有人说,这是因为学术界发现太少,需要新鲜刺激,才出此下策。可古人宁弃千金只因受到轻视,而不肯写一字的清高自傲,不该是作为一个学者应该拥有的吗?
学会做人,学会做学问。人生路上充满可坎坷与艰辛,做学问也是如此。做人在人生之路上会有波折起伏,做学问在探究之路上会有疑虑困惑。面对这些问题是迎难而上还是绕道而行,于人生于做学都是问题。电话的发明使贝尔家喻户晓,妇孺皆知,在美国也有莘莘学子希望进入的贝尔实验室。人们记住了发明电话的贝尔,却没人记得爱迪生也曾距电话只有一步之遥,他尝试了千百次,却之差那拧紧的半圈螺丝,他以成功多次的经验主义告诉世人,电话是不可能被发明的,然而贝尔却仅因那拧紧的半圈螺丝而享誉世界。做学问不可凭借经验主义妄下定论,做人也不可因过去的成功而功高自傲,放弃努力。只有做人坚持不懈,才会在学术上获得成功。
学会做人,学会做学问。一个能在学术上有所成就的人,也必定是做人的楷模。众所周知,鲁迅不仅是一位出色的作家,卓越的翻译家,同时也是新文化运动的先驱,思想上的伟人。鲁迅在翻译《死魂灵》时曾说自己“字典不离手,冷汗不离身。”他治学严谨,被学生、朋友所景仰。鲁迅在生活中也是一个严肃认真,珍惜时间的人。有人曾问他如何在如此之短的时间内写出这么多文章,他回答说:“我只不过是把别人喝咖啡的时间用在写作上罢了。”他平日最厌恶别人浪费时间,无所事事,在他写作时,就算再好的朋友来访,他也会说:“你怎么来了,难道没有别的事情可做吗?”只有在生活中严于律己的人,做人严肃刚正,做学问才会有所成就,不会偏差。
学会做人,是培养自身的良好品德,不被利益蛊惑;才能在学问之时的踏踏江海之中不会迷失方向。有德有才者为上等品,有德无才者为合格品,有才无德者为危险品。快播的总裁虽工于技术,但疏忽了法律纲常,最终锒铛入狱,落得无限唏嘘。学会做学问是在会做人的基础上的培养与提升,才自我修养的扩充。孔子云:“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做人如作文,只有德才兼备,才可成为“君子”。
在利欲横流的今天,如何守住一颗本心?只有学会做人才能学会做学问。为人是一座大厦的钢筋栋梁,而学问是大厦外华丽的玻璃幕墙,没有了栋梁,再华丽的外表也不堪一击,徒有虚表。
【篇二:我来编童话三年级作文】
象虎
楚国有个人深受狐狸的祸害,他想了许多办法捕捉狐狸,可是总也捉不到。有人给他出主意说:“老虎是百兽之王,天下的野兽见到他都要吓得失魂落魄,趴在地上等死。你若制造一只老虎模型,狐狸看见它肯定会害怕。”楚人觉得有道理,就让人做了一只老虎模型,又在模型上盖上一张虎皮,然后放到窗户下面。狐狸来到窗前,看见老虎模型,果然吓得跌倒在地。
有一天,一头野猪跑到楚人的地里糟蹋庄稼。楚人首先让人把老虎的模型埋伏好,然后让儿子拿着戈守侯在大路上。等野猪再来捣乱时,在地里的人大声呼喊。野猪逃往丛林,正碰上老虎的模型,吓得掉头跑向路口,最终被捉住了。楚人非常高兴,认为这个老虎的模型可以制伏天下所有的野兽。
就在这时,旷野里出现一只似马非马的怪物。楚人顶着象虎就要迎上去,有人制止他说:“这可是驳啊,真的老虎都打不过它,你怎么还敢过去。”可是楚人不相信,他来到怪物面前,正要吓它时,只听那怪物发出雷鸣般的吼叫,抓住他就撕咬起来,就这样,楚人被撕裂头颅而死。
老虎可以吓住狐狸和野猪,却吓不住比老虎还厉害的动物。楚人不知情,所以丢掉了性命。我们处理问题时如果不看客观形势的变化,只是盲目照搬,就容易犯经验主义的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