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可怜天下父母心的作文

【篇一:可怜天下父母心】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题记

在这个世界上,有一种爱是不求回报的。那便是父母对我们浓浓的爱。

朋友,你是否给你的父母认真的洗过一次脚;你是否在你父母劳累一天的时候递过一杯热茶;你是否在你父母干完活累的腰酸背痛的时候揉过一次肩,锤过一次背。现在想一想,我们不仅没做到这些,就连在父母过生日时,没送过一份礼物,没说过一句:“我爱您,生日快乐!”可能我们会给自己找借口:“难道我爱我的父母就一定要表达出来吗?我在心里是爱他们的。”可是爱自己父母的我们,为他们做过什么?是我们“咣”地一声摔门声?是我们不屑一顾的一句:“烦不烦!不用你们管!”?还是我们充满不满的抱怨声?

我清楚的记得,在一次妈妈过生日的时候,我送给妈妈一条粉红色的纱巾,并小声说了一句,:“妈妈,生日快乐。”那声音小得几乎连自己都听不到。母亲接过礼物,先是一愣,后来又听见母亲用颤抖的声音说出:“谢……谢谢,闺女!”这时,我已经看见母亲的泪水不断的在眼眶里打转。整整十二年来,我从来没有见母亲哭过,可是,母亲为了她闺女送给她一件生日礼物,哪怕这件礼物很丑。她竟然留下了眼泪,流下了幸福的眼泪!从那以后,只要家里来客人,母亲都会拿出来带上。然后再炫耀一番。嘴里不停的说着:“这是我女儿送给我的生日礼物!”

在父母的眼里,我们永远都是一个孩子。无论我们做出怎样令他们伤心的事情,说出怎样过分的话,他们都会包容我们。他们总是会把最好给我们;他们为了我们献出了宝贵美好的青春;他们为了我们没日没夜的工作。而我们又有什么理由向他们发火?又有什么理由不认真学习?又有什么理由给他们白眼看?父母不欠我们的,反而,他们把我们带到这个世上来,把我们养育成人,这恩情是比泰山还重,比大海还深的。我们是永远报答不完的。而我们不仅没有感恩父母,还一不开心就对父母发火。他们就像老奴隶,把我们伺候的没有瑕疵,而我们就像小皇帝,衣来伸手,饭来张口。

可怜天下父母心!我们应该多学会换位思考,理解父母的辛酸和不容易。

【篇二:可怜天下父母心】

我生在新社会,长在红旗下,在爸爸妈妈的呵护下,过着无忧无虑的幸福生活。但我总认为这幸福生活是生来就有的。每次吃苹果时,爸妈总是把切下来的苹果心留给自己吃,几乎每一次妈妈给我削好苹果之后,里面都没有苹果心,我一直以为苹果心是什么好吃的东西,爸爸妈妈把好吃的先自己吃掉了。

有一次我放学回家想吃苹果,自己拿起小刀把苹果削好了外皮,切成小片,刚好爸爸下班回来了,爸爸走得气喘呼呼的,我知道他一定很累了,就特意把最好的苹果心拿给爸爸吃,还说:“爸爸,您上班辛苦了,我给您切了一个最好吃的苹果心”。爸爸开始犹豫地看了我一眼,然后笑了笑接过苹果心大口大口地吃了起来,我看爸爸那么开心,觉得苹果心确实很好吃,”还以为自己做得很对呢!

我脑海中常常回旋着苹果心我一定要尝尝,到底是什么味道。又有一次,为了不让爸爸吃掉苹果心,我自己先拿起苹果心“。啊呜”咬了一口,“哎呀”好涩哪,不但果肉不多,而且还有些硬。这哪是什么好吃的东西呀?我赶紧“呸”地一口吐了出来,随手把苹果心往垃圾桶里一扔,气呼呼地走掉了。

现在我终于明白了:爸爸妈妈吃苹果心不是因为它好吃,而是把好吃的让给我,不好吃的留给自己吃。我深深体会到爸爸妈妈对我的爱不是—般人能体会出来的。所以,我发誓:我也一定要用同样的爱去回报爸爸妈妈。

这真是“可怜天下父母心”呀!

【篇三:可怜天下父母心】

“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

我最近看了《三字经》,被里面孟母教子的故事深深感动。从前,孟子的母亲非常重视孟子的成长环境,曾三次搬家,努力为孟子找到适宜读书的环境。孟子小时候不好好学习,觉得学习很枯燥,他开始逃学。有一次被孟母发现,孟母就将编织良久的织布机上的纱线剪了,告诫孟子说:“纱线断了,就织不成布,学习也一样,不能中断,要日积月累,才能成功。”

孟母教子的故事反映古人对子女教育的重视程度。如今,人们对子女的重视也一点儿都不比古人弱,一样用心良苦,煞费苦心。我的父母也是如此。三年级的时候,我总是觉得记作业麻烦,总是不抄作业回家。好不容易在妈妈的劝说下同意,却又总是只记几个简单的作业回家。因为,我想着少记的那个作业,我可以不用写或者少写,反正爸妈也不会知道。但是终于有一天,这件事被爸爸知道了。那个晚上,爸爸找我谈了许久,他对我说:“你不记作业,就是对学习不认真;你不写作业,就是不尊重老师,欺骗父母。我有教过你这么对待学习的吗?!”我又害怕又羞愧地低着头说:“没有。”他愤怒地说:“你还知道没有!好好写作业,好好上学,为的是让你长大以后有能力有好日子过!你每天应付交差似的对待作业,难道是替我写的吗?”一连串的责问使我无地自容,我从喉咙底里发出小小声说:“不是……”他严肃而又认真地说:“我们小时候没环境上好学,你们现在这么好的环境,还不好好学习,女儿啊,不懂知识可以慢慢学,偷工偷懒不应该啊!”当时的我望着爸爸暗暗下定决心,以后绝不少记作业。

妈妈也是一样,她和爸爸都十分重视我的学习,每天把我的作业盯得紧紧的,再忙都得来检查我的作业本,变着花样加强我学习的知识。因为她,我几乎没有一点儿玩的时间。我曾经反抗过,我还记得我曾说过不学习又不会怎么样类似的话来气她,但她还是坚持着盯着我的学习,不管她每天多忙多累……看了孟母教子的故事,我才有些明白爸爸妈妈的良苦用心。

其实,古今中外的父母都是像孟母一样尽心尽力努力培养孩子,都希望子女好好学习,做个有能力的人,长大可以过好日子!

可怜天下父母心!我们一定要好好学习,不辜负父母的期望。

【篇四:可怜天下父母心】

父母的爱像水一样温情缠绵,像山一样深沉浓厚,像海一样宽容无际,像天一样浩瀚不语,有父母的孩子就有了一片天,从此以后不论狂风暴雨都有人挡,从今以后不管流泪流血都有人擦。

荷叶对荷花爱的深沉,所以即使是风雨飘摇不堪重负了,她也愿意迎风而上,只为让荷花美丽依旧;母狼对幼崽爱的深厚,所以即使要暴露自己引开敌人,她也愿意以身犯险,只为让幼崽平安无事;大马哈鱼对幼鱼爱的无私,所以即使要不远万里回乡产卵,她也愿意长途跋涉,只为让幼鱼安然存活;父母对孩子爱的无悔,所以即使要赴汤蹈火碎尸万段,他们也愿意倾心付出,只为孩子可以平安欢乐。

近日网上一则关于父爱和母爱的报道就感动了无数人,就连国外的友人都对此津津乐道,他们甚至纷纷留言来表达他们的羡慕之情和慨叹之情,这真是有趣的不得了。不过平心而论,那则新闻的内容确实是很有感染力,怪不得会引发全网的共鸣。

在医院简陋狭窄的椅子上,一位父亲怜惜的把孩子紧紧抱在了怀里,而且为了让孩子感到安全和舒适,他尽力蜷缩着自己的身体,即使是身体酸麻难耐他也尽量不动,这细致的举动让人感动不已。更为重要的是,为了不让冰冷刺骨的液体刺激到孩子,那位沉稳坚韧的父亲一直都把输液的管子含在嘴里不放,即使是迷迷糊糊睡着了,他也从来没有放开抱着孩子的手,一刻没有放开含着管子的嘴,他这样细心有爱的行为让人看了泪目不已。这不,一众网友都说那个父亲的爱很浓很浓,浓的都要让世界都温暖起来了,网友也说那个孩子很幸福、很甜蜜,因为她的父亲像山一样伟岸高大,所以她是有依靠的。

而报道的第二幅图片和第一幅也是不谋而合,不同的是抱孩子的人变成了一位妈妈,而这个伟大的母亲和那个有爱的爸爸一样,她是那么的耐心,那么的温柔,那么的细致,那么的温情。即使是在简陋的环境里,她也愿意委屈自己而给孩子打造一个舒适的天地,即使是自己劳累过度一时陷入了不安稳的睡眠,她也愿意一直高举一只手而让孩子看动画片解梦解痛,她这样无怨无悔的付出真是让人觉得五味杂陈,感慨不已。

“哀哀父母,生我劬劳。”父母是这个世界上最伟大的存在,为了孩子的成长,他们愿意做任何事情,为了孩子的发展,他们也愿意付出自己的一切,但是他们又从来不求回报,这种无私和无怨让人不得不慨叹一句可怜天下父母心啊!

【篇五:可怜天下父母心】

妈妈,这几十年来,我让您操碎了心。虽然我是个女孩子,可小时候的顽皮劲儿却是“颇负盛名”。

小时候,我淘气捣蛋,烦透了上学,真是烦透了。一天,老师陪小朋友去医务室了,我一溜烟儿偷偷跑回了家。悄悄地跑到客厅看起了电视。您走过来,关切的问:“宝贝,你怎么这么早就放学了?是不舒服吗?”我支支吾吾地说:“学校放假了。”

不一会儿,您气冲冲地走过来,大声训斥道。你逃学了,还撒谎?”说着,“啪”的一声打到了我的身上。我摸着火辣辣的屁股,冲您喊道:“我就是不上学,就不上!”接着,扭头冲进了卧室,把门反锁了,任凭您在外面怎么说,我也不出去,为了逞强到底,我一天没有出来,也没有吃东西。我的肚子空空如也,唱起了“交响曲”“怎么办?出去太没面子了。”正想着,忽然听到熟悉的脚步声渐渐远去。这时,一阵阵香味扑鼻而来。餐桌上摆了好多菜:鱼香肉丝,糖醋排骨……都是我爱吃的!顿时,我眼角湿润了,感受到了妈妈对我的爱。

从那以后,我在也没有逃过学,现在,我才明白您的良苦用心。

妈妈,谢谢您把我养大成人,谢谢宽阔的心胸,包容我的任性和无知,谢谢您为我的默默付出,妈妈,我爱您!

【篇六:养儿方知父母恩,可怜天下父母心】

我校极其注重国学文化的诵读与传承,尤其是《弟子规》、《论语》、《三字经》……初为人母的我对《弟子规》之孝悌篇感触颇深,正所谓“养儿方知父母恩,可怜天下父母心”。

自古以来,“孝悌”文化始终是中华民族的主题,孝敬父母在每个人的心中都凝结为一份责任。不论是“卧冰求鲤”的王祥,还是“扇枕温席”的黄香;不论是“亲尝汤药”的汉文帝刘恒,还是“拾葚异器”的蔡顺;不论是“卖身葬父”的董永,还是“哭竹生笋”的孟宗……他们的行径无不感动着今天的我们。

《弟子规》极其注重孝道,开篇“人则孝”就系统地讲述了子女孝敬父母时应有的态度和行为,如:“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等等。可见孝顺父母是首要责任,百善孝为先。我们从稚嫩懵懂到逐渐成熟,从呀呀学语到成家立业,从学校家庭走向社会企业,无不伴随着父母的叮咛和牵挂。但很多时候,我们面对父母对我们的叮咛和嘱托都显得很不耐烦,甚至从来不放在心上。“好了,好了,我知道了,真啰唆!”熟不知,父母所谓的“啰嗦”饱含关心。客居他乡,父母牵挂时与我们通话也是草草两句便挂电话了!”。很多人把自己的耐心给了朋友、同事甚至陌生人,却不愿与自己的父母沟通“说了你也不懂,别问了!”“我有分寸,别说了,烦不烦!”……每当听到这些话语耳际便会萦绕着“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

当了三年多的班主任,我发现如今的孩子,喜欢与家长对抗,尤其是放学送他们出去,总会看到此情此景:父母对子女嘘寒问暖,子女却冷言冷语。追根溯源皆因家长把子女视其为掌上明珠,只求物质上的满足,疏于精神上的教导,家长太过注重孩子的才艺培养,而忽视了孩子做人最基本的素质——孝。导致当今社会至孝温顺型的子女寥寥无几,不温不火平淡型的子女比比皆是,有甚者极度冷漠。

常言道“静坐常思己过”,在孝方面,回想自己,虽然没有做过对不住父母的大事,但也没有对他们尽过多少孝心,一直以来都是他们在默默地付出,我们想得到的东西,他们总会想方设法地满足我。久而久之就会觉得父母为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理所应当的。有时,父母因关心自己,哆嗦几句,反而责怪他们,是多么愚蠢!在我看来,为人子女,就应按《弟子规》所讲的“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去做,唯有做到这些,才能对得住含辛茹苦养育我们成人的父母。此外,为人父母,应正确引导子女诵读《弟子规》,让他们慢慢品味其中真谛,潜移默化,从小养成良好的品行,为日后健康成长奠定良好的基础,这也是初为人母的我的最大收益。

不论日子多忙碌或多仓促,人走得多远都应抽时间陪父母,陪着他们去自己喜欢的地方,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人生在世,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辗转反侧之间,岁月的影子又毫不留情的从咱们身边溜走。不要等到一切灰飞烟灭时才抱头痛哭。让我们大家一起努力,发扬《弟子规》“孝悌”文化,让其源远流长。

【篇七:爱唠叨的妈妈】

妈妈的唠叨无处不在,只要在她可管的范围内做上一件事,就必将惹来妈妈的唠叨,俗话说:“可怜天下父母心。”我想说:“可怜天下儿女心啊!”

放学回家,放下书包,我就知道大事不妙,如我所料,老妈又来了:“儿子回来啦,马上去洗手吃饭。”还不忘补上一句:“洗干净点儿。”我随意洗了几下,出来刚拿起筷子,老妈又来了:“把手伸出来,我看看。”我乖乖地伸出手来,心中暗喊:“不妙。”妈妈一看:“马上再去洗一洗。”我只好认怂。洗完出来,看到堆积如山的饭碗,上面满是菜,尽管满了,但妈妈还是不依不饶地往里挟。“不要挟了,我的妈呀!”“不行,小孩子要多吃点。”看来,大局已定,我只好从了。吃完饭,我马上去写作业,写完作业,我就想玩电脑,我小心翼翼地来到电脑前,可妈妈好像有千里眼,顺风耳,一下子就发现了我,把电脑一合,一拿,一放,动作顺畅得无法用言语来形容,妈妈又一次终结了我的计划,说道:“马上睡觉去,不要着凉了。”睡觉时,老妈又来了:“被子要盖好,不要翻来覆去……”伴着妈妈的唠叨声,我一会儿就进入了梦乡。

老妈的唠叨,你不要以为妈妈不在家的时候,我就可以逃脱这种“魔音”……

老妈因为外婆住院去看一看,要几天后才能回来,这下我就轻松,刚打开电脑,发现有一张小纸条,上面写着:“不打不闹不游戏,要写要看要学习,只要管好你自己,你要怎么随便你。”我叹了口气,还没回过神来,这时电话又响了,耳边又响起了老妈的唠叨“要好好吃饭,好好学习……”

老妈的唠叨真是无处不在,也真是“可怜天下父母心。”

热门推荐
1秋天的树叶
2我画的小公牛
3在红旗下成长
4我的理想
5记我做过的一件好事
6嘿,我这个人
7一只青虫的梦想
8八年级国庆节见闻作文
9争吵
10猴子乐乐拿蟠桃
11遇上碎片化的生活
12雅居乐的春天
13给爸爸的一封信
14狼的自述
15春天来到小树林
16挖野菜
17运动会
18读书真好
19每朵鲜花都有绽开的时候
20校园里的银杏树
21关于雨的作文
22校园的操场
23射击比赛
24妈妈变了
25别样的错位
26对诱惑说不
27好爸爸坏爸爸
28最近妈妈变忙了
29共享时代
30文具想象作文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