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端午节】
端午是绿色的。
小时候,对端午最初的记忆,是和一篮碧绿的箬叶联系在一起的。
每逢端午,家里的方桌上总是摆满了琐碎的东西,就那样随意地搁置着,却总能让我心生欢喜。方桌的中央,是一篮箬叶,青翠碧绿,仿佛是天地间最明亮、纯粹的一抹绿。箬叶旁,是一瓷盘圆润雪白的糯米以及有些干皱却又鲜红的枣子。剪刀、大红或翠绿的丝线便零散地放在一边。
天微微地亮起地时候,母亲便会打上一盆清水,将箬叶放在水中轻轻地濯洗。干净、清澈的水浸着箬叶,似乎水也被染绿,大片大片地洇染开来。母亲用手轻轻地摇着箬叶,水边荡起一层又一层绿色的细纹。待洗净箬叶,母亲便虔诚地坐在桌前,仿佛在参加一个神圣而又庄严的祭祀。母亲先取出一片箬叶,箬叶上还沾着晶莹的小水珠,映射出母亲的面容。然后轻折,像是一个圆圆的,带着尖角的酒杯,用手洒进一把珍珠似的糯米,刚好填满“酒杯”的一半,再放上一两颗蜜枣,用糯米将“酒杯”填满,最后将箬叶翻折,覆在“酒杯”的杯口。紧接着便是不断地翻折,一层又一层,小心翼翼地裹起,再用丝线扎紧,轻系一个结。用手执起剪刀,手起刀落,随着丝线的剪断,便宣告着一个小巧玲珑的粽子的诞生。幼时的我,乖巧地坐在一边,给母亲递箬叶、蜜枣、丝线、或剪刀。心随着丝线一圈圈的扎紧,也逐渐提起来,涌现出一点点的喜悦。
风从窗子吹进来,薄薄的阳光轻洒进来,映照着母亲认真的神情,和头上渗出的细汗。仿佛母亲正在做的不是粽子,而是绝美的艺术品,让幼时的我总是一脸崇拜。一个个三角、绿色的粽子在桌子上排列成行,慢慢地占据方桌,直至堆满。剪刀与方桌接触,发出一声轻响,母亲缓缓输出一口气,露出一个笑容。
一锅清水架在灶台上,“嘭”地一声,火焰便冒了起来,赤红的火焰舔着锅底,不停地跳跃着。然后水开始冒出小小的、晶莹剔透的小水泡附在锅底,随后越来越大,直至一个个浮上水面,“咕噜噜”地唱着欢快的歌谣。母亲将粽子拿起,像对待婴儿般小心翼翼的拿起,放入沸腾的水中,盖上锅盖。我就静静地站在一旁,等着粽子的香气飘起。一缕缕轻盈的白烟袅袅地从锅盖的边缘升起,在空中幻化成不同的形态。烟气越来越多,缭绕在灶台的四周,沾在我的发梢上,形成一个个小水珠。锅盖掀起时,锅中的水荡着丝丝的碧色,如阳春三月的春水般。
当粽子被母亲捞起,放在洁净的瓷盘上,我总是迫不及待地拿起一个,也顾不得是否烫手,便解下丝线,将箬叶一层层地剥开,露出泛着绿意的糯米。轻咬一口,箬叶的清香、糯米的软糯以及蜜枣的甜意便在唇齿间荡漾开来,成就了我幼时最大的欢喜。
端午的艾叶,是墨绿的。
端午的绿叶,不同于箬叶的翠绿,是一种浅浅的墨绿,散发着淡淡的艾香。邻近端午,大街小巷便卖起了艾叶。一张破旧的报纸或是一块粗布,随意地铺在地上,上面放置着一束束扎好的艾叶。买艾叶的婆婆就静静地坐在一边,看着来来往往的人们,淡然地笑着。偶尔有妇女停下来,打量着艾叶,婆婆便和蔼地问:“卖艾叶吗?新折的艾,好着呢!”“多少钱一把?”妇女们拿起艾叶,询问道。“不贵,两元一把。端午,插在门前辟邪,图个吉祥呢!”卖艾叶的婆婆笑着回答。艾叶就安安静静地躺在那儿,沾着水珠,等着往来行人的挑选。
我家的艾叶,通常是和箬叶一起买回来的。母亲每买回来,我便争着将艾叶接过来,自告奋勇为家中插上艾叶。小时候,因为身高太矮,常常够不着窗子和门头。若是窗子,还可以踮起脚尖,努力地去够,但门头就不行了。母亲要插,我硬是拦着,倔着性子,坚持要自己插,常常弄得满头大汗。哥哥每次总看不下去,说:“我帮你。”然后将我高高地举起,我便举起艾叶往门头上插。“好了吗?”半晌,哥哥问道。“还没呢!哎,好了。”我通常这样回答。后来渐渐长大,便拿一个小板凳,踩在脚底下,插上去。一整天,家里都萦绕着艾叶的香气。
端午的酒,是浅绿的。
这雄黄酒。直至现在,我都未见过雄黄酒。但雄黄酒虽然没有,酒还是有的。端午喝的酒,都是母亲从卖酒店里的酒缸里舀来的米酒。母亲把酒倒进洗净的瓷坛里,将青梅和一些不知名的绿色药草放进去浸泡。待到端午启封的时候,将酒倒进瓷盏中,酒泛着淡淡的绿,还沾着青梅的香气。
这浸好的酒是不允许我喝的。因为我是小孩子,不能喝酒,母亲说。不过还好,不只是我一人不能饮酒,还有哥哥。如此一来,我便只好和哥哥一起吃着粽子和绿豆糕,喝着绿茶,嬉笑着打闹,听大人们说着趣闻。
如果,让我用一个颜色来形容端午,我一定会选择绿色。这深深浅浅的绿中,有箬叶的绿,艾叶的绿,以及酒的绿……
【篇二:又是中秋节】
中秋节的早上,一大早我就起床了。妈妈对我说:“等会奶奶会来你跟奶奶去过中秋节。”话音未落,奶奶就到了。
于是跟着奶奶坐上公交车就出发了。望着窗户外面的风景,我觉的就像看电视一样,一会儿眼前出现了一片花海,一会儿眼前又出现了一棵棵高大的树,不知不觉地就陷入了沉思。
到了奶奶家,吃过午饭,我就拿出溜冰鞋穿上,在院子里便玩了起来。一玩就玩到了下午,爸爸妈妈来了,我们开始烧晚饭。我们分工合作,很快晚饭烧好了。晚饭可丰盛啦!有糖醋鲤鱼,有红烧排骨,还有……整整八大碗,色香味俱全而且都是我爱吃的,我们一家人围着方桌,有说有笑的吃着晚饭,真是太幸福啦!晚饭过后,爸爸爷爷抬出八仙桌,奶奶搬出了长凳,妈妈拿出了月饼,我们一家人围在八仙桌旁就着圆圆的月亮,边聊边吃着月饼,爷爷又说起了他们小时候过中秋节一家人分吃月饼的事,不知不觉我又陷入了沉思。
“岚岚,回家啦!”“哦!再听爷爷讲个故事吧!”“明天还可以再来的吗!”我们告别了奶奶,骑着车子回家了。
每年的中秋节,我都在奶奶家过,这是我一年中最幸福的一天。
【篇三:时间的一角】
今天的我们,在各种电子产品中找到了各种各样的内容:大到国家大事、小到生活常识只要是我们需要的都能找到。
可能,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人们的生活是这样的:早上起床背上一个斜挎包,抄起妈妈做的饭盒,边走边在路上和小伙伴聊天,到了学校没有各自管各自而是一起做游戏聊天。晚上回到家,一大家子围在一个小方桌边,其乐融融的吃着饭,可能只有一个菜,却也知足,吃过饭坐在门口聊天。没有隔阂,没有怒火,只有亲情,只有温柔。
而现在生活在二十一世纪的我们和父母一家人,人手一个手机没有了交流,一言不合便怒火冲天,足不出户便可以得到各种需要的东西。作为学生的我们也是,不会坐便掏出手机查一查不知不觉变少了自己判断的能力人们开始渐渐的麻木。
阅读,曾经是一件令人愉快的事,和父母坐在一起交流心得,交换想法,增进感情。而现在阅读已变得碎片化,当我们输入某一个关键词时,便会跳出许多东西,而殊不知有一些则是人们杜撰的。于是便出现了一些标题党,断章取义的把一些事情盖上帽子来引人注目。曾经新闻的初衷是让人们真实了解内容,现在一些人却打着新闻的幌子来让自己一炮走红。可能这只是手段但是结果却不尽如人意。有许多人开始陆陆续续地从手机电脑平板中看各种电子书一小段一小段,而不是累计阅读,这样的方式只能用来消磨时间,而达不到读书所有的效果。买东西,逛街在几年前对于男人来说是一件烧脑的事情每一次都十分困难又耗费时间。现在,无论男女老少都只要动动手指,不出十分钟便可以在家坐等送上门。拿到说的东西若不好,人们便投诉,退回各种招数齐上阵,不再为自己的眼光而买单。购物也逐渐变得碎片化。
碎片化的生活让我们从时间的老人那里丢失了许多时间,自由和幻想,让我们不再是交流而是捧着手机不停的看。
史上最遥远的距离,成了我就在你眼前而你却在看手机。
【篇四:冬至见闻】
在一年一度的冬至习俗即将到来之际,我们小水滴作文培训中心精心为我们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搓汤圆活动。只见同学们个个激动万分,人人摩拳擦掌,跃跃欲试。大家都争先恐后地围在一张张方桌旁焦急而又耐心地等待着。
不一会儿,老师微笑着端来了两大盆已经和好的汤圆粉团,还带来了两个又大又圆的筛子。老师分给我们每人一小块汤圆粉团,然后给我们讲搓汤圆的一些技巧:首先捏一小块约寸把长的粉团在手掌中,反复地搓,直到搓圆形为止。
终于等到最激动人心的时刻了,那就是吃汤圆。只见老师给我们每个人盛了一碗热气腾腾的汤圆,我们接过汤圆,津津有味地品尝起来。有的同学抱怨汤圆不够甜,有的同学却美滋滋地大口大口地嚼着又软又糯的汤圆,还有的同学一下子就吃了两碗,还说不够呢……
小水滴作文培训中心给我的印象是深刻、美好的。因为我们小水滴作文培训中心曾经那么用心地为我们举办了一次中秋博饼活动,现在又精心地给我们安排了搓汤圆活动,小水滴培训中心对学生真好啊!当然,来这里的同学作文水平也都进步了不少。
今年的冬至搓汤圆活动令我难以忘怀,给我带来了许多乐趣的同时,又让我增长了见识,我真希望小水滴培训中心今后能多举办类似的活动。
【篇五:我与书法】
我家的房子小小的,可是有一张大大的方桌,笔墨纸砚静静摆放。闲暇时光,我就坐在窗下桌子旁一笔一划,黑色的字迹在阳光下闪着点点光芒。
我从幼儿园大班开始学习书法,每次都是哭哭啼啼、满手满脸的墨汁结束。我不明白为什么同样的笔画要练那么久,只觉得黑白的世界太无聊了。但是因为爸爸的坚持,我们就这样吵吵闹闹地一直学到三年级暑假。
一天,我偶然看到一句话:书法是一门中国的传统艺术,它炫丽无比、举世闻名。嘿,现在人都用电脑打字了,除了我们学生,谁还写字呀?更何况是毛笔字。我好奇地往下看:我国东汉时期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蔡邕说:“夫书肇于自然,自然既立,阴阳生焉;阴阳既生,形势出矣。”这句话的意思是:书法来自于自然界的万事万物和我们的情感。自然界和我们的情感存在了,那么事物对立统一的特性就产生了,只要在写书法的过程中,对立统一的特性显露出来,书法的外形结构和笔法就出来了。我把这话读了好几遍,似乎书法与唱歌、跳舞是一样的,都是人情感的表现?我禁不住提起笔,静下心,稳稳地落下了一笔,奇怪,居然和我气呼呼的时候写下的感觉不一样呢。
我兴奋地把这个发现告诉爸爸,他笑着对我说:蔡邕的书法理论非常厉害,至今无人超越,它指导着千千万万进入书法领域的人们。如果你遵循这个理论,刻苦练习,就一定能体会到。
现在的我,虽然还是会为掌握不好笔法而烦躁、还是会禁不起pad的诱惑而偷懒,不过我好像慢慢开始喜欢上了它,看似简单却神奇的中华瑰宝。
【篇六:大年】
盼望已久的大年初三终于到了,因为今天是我们家请吃年酒的日了,可热闹了呢。
2月15日早上7时我已经起了床帮着大人干活。父亲和妈妈8点30分的时候也从海盐赶到了乡下。过了一会儿伯伯家的人也来帮忙了。父亲带着他们一起去邻居家借椅子、方桌、圆桌。搬过来之后,妈妈找了一块抹布给小弟,让小弟来擦一擦桌子和椅子。我和妈妈先把方桌摆好,再把圆桌摆到方桌上去,如果很重的话,我会叫弟弟放下抹布一起来帮我们抬,抬好之后弟弟回去擦椅子了。我数了一数发现一共有7桌。我们摆好桌子就开始摆弟弟擦好的椅子了,摆好椅子可不是一件小事情呢!摆椅子还有许多的学问呀!比如我们每桌都要摆11个位子,两个短凳子中间还要摆一个长凳子,短凳子一人坐一个,长凳子两人坐一个……
“先休息一下吧!”过了好久后,妈妈看我们累了说。于是,我们休息了一会儿。休息好了就把筷子、勺子、碗、杯子、酒、饮料摆好,就等着客人来了。
11时到了,客人们陆陆续续地来了,等到客人们差不多来全的时候,奶奶大声地喊:“大家坐好来,吃饭了!”于是大家一桌一桌地坐满了,开始热热闹闹地吃饭了。
此时此刻我的心里有一股说不出的滋味,那个滋味是酸酸的、又是甜甜的,酸的是我最喜欢的椰子汁没有吃到,因为父亲妈妈只买了一箱,可是爱吃的人实在是太多了。甜的是我们付出了劳动、付出了努力,能看到客人们开开心心、热热闹闹,真的是红红火火过新年啊!
【篇七:中秋忆】
作为一个爷爷家在农村的孩子,中秋节对于我有着别样的回忆。
今天是八号,明日就是中秋佳节,而之所以在这前夕着手这篇随笔,是因为不想在经历之后回过头来描写,太过乏味。乏味,这几年的节日带给我最深的感受就是如此。三五年前,无论什么节日,家人们总会相聚一堂老少八口脸上都漾着笑容。不同于如今,各种忙碌的借口都成为理由。
忆往昔中秋之夜,奶奶总会在一个祖上流传下来的红木方桌上摆出香炉,焚檀香于其中。这时透过袅袅的一层薄雾,便只能看见奶奶淡然而略带庄重的面庞。而其他诸如水果呀,花生之类的贡品更是不可或缺的。印象中奶奶极少为月神献上月饼——大多数时间她都会自己烙制各种花纹的带馅儿小圆饼,如今仍记得蟾蜍饼里有讨人嫌的芝麻,而我最喜欢的甜心饼则是会被做成兔子状,模样煞是令人爱不释手,曾经对其外形的观察只是为了分辨出我喜欢的味道。而如今在忆,才觉那细心雕饰其上的,是一份对传统节日的坚守与眷恋以及对子孙们的无限母爱。
一般在敬月之时,我都会忍着口水瞅着桌上的一堆美味瞪眼,而每每想伸手去抓取,都会想起爷爷曾经搂着我,在耳边灌输的种种约束,随即眼前浮现出他慈祥的面孔。爷爷是当时村子里稀罕的中专生,可毕业后并没有凭着一身本领留在城市当医生,而是毅然回到家乡开了一家诊所,着力改善这里的医疗条件。多少苦,多么累。他这么多年的经历,孙子辈的我所知甚少。而提起家里的诊所,永远不会忘记的就是那几个大字。
“济世养生,同修仁德”
儿时的我不知这八个贴在玻璃门上字的含义,而岁至如今,才觉这几个字,其实就是爷爷自己的毕生追求。
晃了晃头,从回忆中挣扎出来,自然地望向窗外,漆黑的夜晚被几盏暖黄色的残光点缀出几丝萧瑟。十二点四十八,看了看表。写写,删删,改改,从所谓的“昨天”一直写到了今天。窗外偶有汽车疾驰而过,想来可能大家都已经赶回家或者正在赶回家和家人团圆吧。揉了揉眼。
疲乏的双眼从窗外挪回,心里念的确实许久未见得爷爷奶奶及小叔一家。默默期待几个小时后的相逢。
我多想回到从前,不想这个城市贪婪的吞食着人与人之间的情分而飞速发展。
毕竟还是有像我这样的人怀念那些曾经的琐碎。
【篇八:家乡的年味】
年味,是沸地笙歌的赛灶神
乡下人家的送灶神活动是很热闹的。在一片空旷的坪前摆上一个红木方桌,桌上摆着丰盛的酒食,正中央摆着一个被擦的金光闪闪的香炉,香炉中一堆厚厚的香灰上直直地插着三根长长的燃着的香。方桌后立起了一幅大大的灶神像,画上的灶神爷爷和灶神奶奶面容祥和,服饰华丽,平静地望着每个来捧场的人。
一位年轻的小伙穿着一身喜庆的红色,在方桌前唱着送灶神的歌。歌声时而悠扬,时而急促,时而婉转高亢,时而浑厚低沉,唱功好不厉害!另一位年轻的小伙同样也是身着一身红,和着水流一般的歌声,舞动着身体。他那健硕的身体灵活得很,婉若游龙,翩若惊鸿,猛然一跃,更甚麒麟。围观的人大多是小孩子,图热闹。别的大人都在屋中烧关东糖,涂在灶神的嘴上,听老一辈的人说,这是为了黏住灶神的牙,这样灶神上天后就不能说坏话,天帝就不会降下惩罚。
年味,是爆竹声中的一岁除
小孩子们之所以那么那么喜欢过年,不只是因为有新衣穿,最重要的一点是可以放!鞭!炮!过去人们还没发明火药时,为了驱赶传说中的“年”,就把潮湿的竹子丢进燃烧着的火堆中,其中的水分被急剧蒸发,竹子就发出了“噼里啪啦”的炸裂声。那时的竹子到处都有,但现在我们这些小孩都要提早至少一星期,骑着小小的单车,一路上伴着单车发出的“吱吱呀呀”声到镇上去采购各种各样的鞭炮,不然鞭炮就都会被别的小朋友买走。
除夕晚上可热闹了,烟花在各家门前冲上云霄,在天空中绽出好看的图案。有一家的烟花在空中爆炸,白光猛然一闪,让人愰了一会儿神,等人回过神来,再看向空中时,只见如同一块大黑布的夜幕中仿佛被撕裂开了一道口子,透出遮住的亮光,并越裂越大,然后又是一记爆炸声,像是从口子中喷涌出来的一样,七条不同颜色的彩带般的光芒渐渐往下延伸,然后与口子一起渐渐在空中淡去。这时新年的钟声敲响,孩子们又唱又跳,欢迎着新的一年的到来,烟花也放得更激烈了。
年味,是举筷入口的皆思念
年夜饭,大家再熟悉不过的春节习俗。每家每户在除夕那天一大早就从床上爬起,开始准备制作年夜饭所需的各种材料。我常常帮我妈妈打下手,洗白菜、刷扇贝、烫碗筷、煮米什么的我都能立马做好。妈妈则在旁炖猪肘、蒸鱼、蒸馒头,其中有种馒头叫“佛手”,妈妈说吃了这种馒头来年可以受到菩萨的保佑。
到了晚上,年夜饭准备得差不多了,客人们也陆陆续续地到了家中。随着菜被一道一道地端上桌,大家肚中的馋虫也被一次又一次地勾起,碗筷一端上,大家就迫不及待地举起了筷子夹取菜吃。吃到尽兴时,大家便举起手中的玻璃杯,有的杯子中装着白酒,有的杯子中装着果汁,有的杯子中装着白开水,但大家寄寓在杯中的真心与热情是同样的。小孩子们吃完便都跑下楼去玩烟花,大人仍依依不舍地在桌上大谈这一年来对家乡的思念之情,直到钟声响起,新年到来之时。
【篇九:关于年夜饭的作文】
斟一杯醇香的白酒,品一年得失荣辱。
妇女在厨房耍弄着锅碗,男人们坐在一起喝酒聊天,小孩在院子放着鞭炮,听那爆竹炸去一年的晦气与不顺,红火的喜气汇成新的一年。
除夕,最重要的是那一道年夜饭。小小的一张方桌,囊括着华夏的四境人荒。从岭北草原来的片片牛羊肉,蘸上那山西酿的陈醋;从江南水畦里捕来的肥美鲜鱼,淋上那巴蜀之地的火红辣油。韧而劲道的面条是北方人的直爽,软而糯的年糕是南方人的婉约。年夜饭,吃的不是饭,是天南地北无数人民的情怀。
一家人,聚在一起,过着属于自己的年;万家人,聚在一起,过着中华民族恒古不变的年。年夜饭吃了一年又一年,每道菜都蕴含着人们的期盼和祝福,寄托着人们辞旧迎新的喜悦,承载着人们对阖家团圆、国泰民安的期许。吃年糕,步步高升;吃饺子,万事顺心;鱼,是年年有余;酒,是长长久久……一道道菜,就是一个个希望,代表着中华儿女最朴实最根本的心愿。
蒸炒烹煮炸,十八般做菜方式就是十八种行当技艺。川鲁粤苏,浙闽湘徽,八大菜系就是神州大地的四境八荒。吃年夜饭,过中国年。除夕,过的是那份全家团圆的幸福;年夜饭,吃的是那苦尽甘来的美满。
烟火,绚烂地绽放在夜空,使星辰黯然失色,家家灯火闪烁着,装点着华夏的新年。年夜饭,氤氲着香气,在一家老小的期盼中迎来,今夕复何夕,一家的年夜饭有一家的悲欢离合,一国的年夜饭有一国的兴盛衰落。
年夜饭,最中国!
【篇十:那段值得回忆的时光】
小时候的一些事情已经模糊不清,就像滴在旧信纸上的墨滴,模糊了有力的字迹。可自从妹妹降临,她就成为我的缩影,又像重播过去的电影,唤起我美好的回忆……
有时望着妹妹饭桌上的表现,我只能发出“呵呵”声了,因为奶奶总说她就是我的翻版。
我那时刚会左摇右摆地走路,个头小,只能常常围着方桌转圈,迫不及待地跟在奶奶后边瞧瞧有什么美味。我踮起小脚,却也只能看见盘底。忙完后,奶奶轻轻抱起我,让我坐在她腿上。那时也还是粗茶淡饭,我看见父亲夹起一筷子菜放入爷爷碗中。我望着爸爸的举动,也吃力地伸出小手,勾住盘边,拖到跟前,用指甲盖儿大的勺子去够菜。好不容易铲起一棵菜,摇摇晃晃的往回搬,到头来,勺上的菜早已不见踪影。却还傻乎乎地把一勺一勺的清汤拨入奶奶碗里。反复几次,桌上就变得惨不忍睹了。奶奶望着我,边笑边用粗糙的手指点着我的鼻头说:“真是个孝顺孩子!”。
深夜。当我在房间里埋头做作业时,忽然听见“哇”的一声从奶奶房里传来。还没等我放下手中的笔,就听见“嗒、嗒、嗒……”急促的母亲赤脚小跑的声音。
“孩子又做噩梦了?哦……不哭……乖……”我趴在母亲的肩头抽啜着,顿时感到对母亲前所未有的依赖。刚离开母亲的肩头,却本能地抓往母亲的衣领,不肯松手。“看来今天晚上是放不下来了,只能和我睡了。”母亲对奶奶说。我微微睁开朦胧的双眼,发现母亲抱着我在房间里来回踱步,“嗒、嗒、嗒……”在母亲的拍抚下,我不知什么时候又睡着了。
“二头又做梦了,今天和我睡吧。”母亲说。“嗒……嗒……嗒……”这熟悉的声音又响了起来,看着妹妹安睡的脸庞,我知道对于母亲来说,这又是一个难眠的夜晚。
原来幸福就像是亲人的手,粗糙却温暖,沧桑却又厚实,我愿牵着这只手,漫步在记忆的长廊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