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余悲的作文

【篇一:外公我想您了】

走在回家的路上,耳边传来小学生稚嫩而响亮的读书声,居然是“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外公,您可还记得您教我的“清明节,雨纷纷,路上人,欲断魂。问酒家,何处有?牧童指,杏花村”么?

今年的清明,没有雨,只有漫天的大风。外公,我的心思,能不能随风送到您的身边?

外公,您在世的最后一个团圆夜,我没能相伴在您的身边。而今酸涩的眼泪,黯淡的心绪,却再不能换回与您曾经的相依相偎。天色渐黑,明明是晴天,却看不到一颗星星。我的眼里,只有您那慈祥的微笑,还有那令人回味的溺爱的眼神。

您可还记得,小时候,我总喜欢赖在您的怀里。我们一起坐在庭院里,轻摇着蒲扇,您为我讲述着那一个又一个古老的故事。正是从您的口中,我知道了这个既有祭扫新坟,生死离别的悲酸泪,又有踏青游玩的欢笑声的节日,知道了清明的节期很长,有“十日前八日后”及“十日前十日后”两种说法,知道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而今,还有谁来陪我聊天说地?

哦,不争气的眼泪又来了。

时光飞逝,又是一年清明到。往日的依偎,曾经的相伴,都会流逝在光阴里吧?陶潜在《挽歌》里不就说过,“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可是,您对我而言,会这样么?我不知道。倘若这好风真能知我意,我现在只想托她带一句话给您:“外公,我想您了。”

夜色如墨,四际无声,不知不觉,泪水早已爬满脸庞。

【篇二:半城烟沙】

半城烟沙,兵临池下。

几多柔情,湮灭于耳畔的兵戈相接的声响之中。曾经的铅饰,退去浮华的光影,不再能握住那一缕缕的箫声,只能听闻“雄劲”的鼓点,诉着不知何时定格的宿命。所有的夙愿,宛若梦中一瞥,虚幻在眼前的红色之中,像是从来不存在的样子,似殇,不真实的就连拆散都不需要一个完整的理由。

如何未曾想过散发弄扁舟,只是一直未舍铅华。一曲战音,拨弄了谁的惘然?何奈情成追忆,面对敌人来袭,只能空叹余悲,无人能解眼前之困,更无人能开心中之锁。

天际霞光,渐染,天地相合,面无红润,眸尽红光。曾几何时,伊人红袖添香,月下红烛之光,也有思意流淌。

如今,夕照下,烟沙若水,冲刷锦瑟华年,晚霞似血,曾经的耀眼,现在的花落凄切。可也有忘忧之草?抑或给一个时间裂点?到那夜色弥散,到那月色皎洁。衣角轻摇,雕华?纯白?谁下定义?

又是刀光剑影,层层郁结,败絮何生?纤细的风,裹杂哀漠,在飞沙狼烟里,徒乱了脚步。渐入夜,清越决绝,战乐悠悠,世淼而人渺。花尚未眠,出世入世之谈,当下显得如此苍白,那日缘何未能辞官归入山林?为博红颜一笑,还是为演一场荡气回肠?

花未眠,人已倦。

烟沙萧瑟,不再有乱花迷眼,花色已变,从前的裙摆,已飘至袭者之营,同样曼妙的舞姿,享者早已不同。

一支流矢,悄无声息,在腹部穿下血红,痛的却是胸腔里,那跳动的东西。

仰面倒下,看那阑干星斗,七夕牵牛。斗转星移,消去了多少岁月。一声叹息,挽留不住往日欢欣。

闭上眼睛,人已倦,记忆像散沙逝去,又被收入谁的掌心?一切机缘造化,早被无情设下伏笔,结局早定,生前身后之事,皆与我无干!

【篇三:敬畏死亡】

毕淑敏在《幸福秘密》中这样说:人们赋予生命比自己更伟大的物件,通常把从恭敬和仰慕对于比自己活得短暂的东西则更多轻视与俯视。前者比如星空河海,比如永久的庙宇和沙埋的古物。后者比如朝露、秋霜,比如瞬息即逝的动植物。在这种厚此薄彼的好恶中折射着人对于时间的敬畏核对死亡的慑服。

我想,这足以可见人们的偏见——短暂的生命难道不能绽放出绚丽光彩吗?当然不是,昙花虽一现,但足见他的美丽;流星虽长逝但却寄托心愿;朝露虽转瞬即逝,但滋润了花草的生命……也许,生命的精神永远不会取决于其长度。

有人说:每个人都是在自己的眼泪中开始,在别人的眼泪中结束。当一首歌唱尽了人生漫漫长路。铁马秋风,战地黄花,边关冷月这是一个战士的风花雪月。如果是一滴水就把自己融入大海:是一束梅就把自己开在悬崖,一个兵,一条路,一面旗,一颗心。阎肃之弦歌感人。也许您就这样走了,但那些口耳相传的歌唱在了广大中国人的心里。突然间,我觉得死亡离我如此之近。有诗云: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死去何所在,托体同山阿。人真的是一中很渺小的生命,在时间的生老病死面前无能为力。我开始畏惧死亡。终于明白了《说文解字》中对于死亡的解释:死,人之所离也。

时间总是迫不及待的销蚀生命的容颜,有些被蛀空的躯壳,或是保持一种向前的姿态,可是脊背却佝偻了,或是跌进了宿命的尘土,后世的车马一次次的踏过。于是生命的半路上漂浮游走着残缺的灵魂,这些不完整的梦想,谁来画上句号。

李白说:“生者为过客,死者为归人。”我畏惧生命的流逝,这条生命的河终究会把我带向死亡,当冬日的寒风吹进我的眼眶,而后阳光又将它温暖。我知道,没有人不会畏惧死亡。

生命永远不会取决其长度,而使取决于其宽度。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生活在一个没有战争的年代,死亡,好像没那么容易。但当我们知道自己终究走到死亡的那一刻时,我们不畏的应当是我们手中曾握紧的梦想,应当是我们为这个社会所做的贡献,应当是我们脚下走过的每一步。

我们畏惧死亡,而我们不畏的应该是对待死亡的态度。是那种努力过何必后悔的超然与洒脱。

热门推荐
1雨后春笋般成长的家乡
2打开心灵之窗
3我的赛车
4可爱的螃蟹
5幸运四叶草
6我学会了滑冰
7永远的珍藏
8那一株微笑的小草
9大若岩的十二峰
10关于母爱的作文
11一位向内的女同学
12青园十年,我记得……
13这里也有乐趣
14我的植物朋友玫瑰
15感冒
16龟兔赛跑续写
17最美的时光叫青春
18捉蚯蚓
19满园金黄尽带甲
20校运会
21开在心中的花
22小熊黄黄
23感谢您的信任
24读书让人更美丽
25有趣的发现
26恶作剧
27我的梦想家园
28雨爱
29未来的鞋子
30割不断的家具情怀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