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做好事的作文

【篇一:请扶起你的道德】

近年来,老人摔倒了扶不扶,公交车上该不该让座等社会问题层出不穷。对于此类问题的争论,从某种层面上看,实际上折射出了人们价值观念的冲突。

就老人摔倒了扶不扶这类事来说,要是在以前,路人看见了会二话不说跑上去把老人扶起来或送老人去医院检查的。而如今,随着扶起老人的人被讹诈的事件接二连三地发生,路人看到老人摔倒时的第一反应已不是去扶,而是避而远之了。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是什么?是人心的冷漠,道德素质的下降,还是一次次被扶者的恩将仇报导致人人自危的结果?

7月28日上午8时,在盘锦辽河油田工作的王兰乘坐公交车去上班。当天车上的人挺多的,到了钻井市场站点时不少乘客都在车门处准备下车。下车时她看到前面有人摔倒了,出于本能反应,她伸出手扶起老人,期间还有一位热心人帮着扶老人到站点台阶坐下。不料,被扶老人竟声称是王兰将她撞倒,并要求赔偿医药费,经调查监控后才证明了王兰女士的清白。

这件事就反应出了当今人们不敢扶,不去扶的原因。当被讹诈的事件白热化起来,那炽热的助人之心也会变得冷漠了。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一次又一次被讹诈的事件正一点一点地让人们失去了去扶危救伤的勇气。我认为,帮扶者应该出于友善把人扶起,而被扶者更应该懂得感恩,要实事求是。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大家不妨设想一下:如果摔倒的是你的家人,你是渴望别人扶还是不扶?如果被讹诈的是你自己,你是渴望别人实事求是,还是继续讹诈?其实,扶不扶的问题也没那么复杂,它需要的只是两颗相互关照的心。

在今天,最吃亏的就是法盲。你做了好事扶了人,最后被讹诈了,你想申诉,但是你懂法吗?你知道要怎么做吗?如果不知道,到头来,只能哑巴吃黄连。学校只是一味地强调学习与数理化的重要,为什么不多开设宣传法律的课堂;跟学生多普及一些保护自己的法律知识而让被扶者一次又一次地讹诈得逞?家里的父母只知道让孩子去补习,去学习,又为何不教育孩子要多做好事,怎样做好事,怎样在做好事的同时维护好自身的权益?政府又为何不采取更多的有力措施打击这些敲诈勒索的行为,表彰热心助人的行为,扬善惩恶,引导大家更尊老爱幼,更诚实做人?

人倒了,我们不扶,这人心不就倒了吗?人心要是倒了,我们想扶也扶不起来了。不扶,倒的是社会的道义;扶,扶起的是你的道德与人品。以后你如果看到有老人摔倒了,就请热心地把他们扶起来吧!

【篇二:雷锋精神永流传】

雷锋同志是中国家喻户晓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楷模,共产主义战士;他作为一名普通的解放军战士,却在短暂的一生助人无数。

人们流传着一句话“雷锋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车。”雷锋同志无论走到哪里,他都会做好事。雷锋就是选择永不停息地全心全意为人民做好事,人们一见到做好事的人,就会想起雷锋。因为雷锋是我们的好榜样!雷锋是人民的勤务员;是一位可敬的“傻子”;是孩子们的知心人;是一位为人谦虚谨慎的模范班长。雷锋有奉献精神、“傻子”精神、钉子精神、艰苦奋斗的精神和螺丝钉精神。

雷锋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有很多,所以,每年的3月5日被定为学雷锋日。正因为有这样的好榜样,我们身边涌现出许许多多的“小雷锋”。他们也想雷锋一样,默默地奉献着自己的力量,乐于助人,却从不留名。例如一则“一位大学生为了就一位落水老人而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的新闻引发了社会的争议。有人说“这值得吗?一个大学生为了就一个快死的人而牺牲了,简直就是浪费人才。也有人说”这不是值得不值得的问题,而是如果这个大学生见死不救的话,就算他活着也没有意义。这让我想起了一句话“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雷锋,是我们道德路上的引航灯,连毛主席也亲自为雷锋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而生活在新时代的我们,都要以雷锋为榜样,时刻提醒自己!

【篇三:学习雷锋,做有道德的人】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愿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每当我看到这句话便会想起雷锋这个普通的战士,这个做好事不留名,这个善良的人,我们就应该像毛泽东主席说的那样,向雷锋同志学习。

在我的身边就有一个学习雷锋的榜样,他就是我的邻居王爷爷。

跟其他老人一样,王爷爷每天起得很早。可他一不去登山,二不去散步,而是拿着扫帚爬上六楼,再一阶楼梯一阶楼梯的扫下来,经常弄得满头大汗。楼上楼下的叔叔阿姨们见了都说:“王大爷,您歇着吧!楼梯我们自己打扫。”可是王大爷却说:“没事没事,我这不也是锻炼身体吗?”

我记得小学时有一次,老师要求以“雷锋在我身边”写一篇作文。可我想来想去实在想不去我身边那些雷锋,急得直跺脚。爸爸说:“孩子,王大爷不就是我们身边的活雷锋吗?”我扑哧地笑了。王大爷满脸皱纹,满头银发,满脸白胡子,那点像雷锋叔叔啊!再说,每天扫楼梯就是雷锋那也未免太容易了吧。我便没把爸爸的话当回事。

几年过去了,王爷爷仍然是每天早期,天天打扫楼梯。可是王爷爷毕竟年龄大了,经常生病。邻居们只要看王爷爷扫的楼梯干不干净就知道了他身体好不好。而王爷爷呢,好像把打扫楼梯当作自己的本职工作,只有病稍微好一点,就又到楼梯上打扫起来。

现在,我终于知道王爷爷是我们身边的活雷锋,也明白了一个人做好事并不难,难的是像雷锋、王爷爷那样一辈子做好事。

学习雷锋,重在践行。让我们高唱雷锋之歌,与时共行,与文明相随。从小事做起,从身边事做起,做一个有道德的人。

【篇四:心灵的引航人】

有一个人他虽然离开我们几十年了,但有关他的故事一直被人传颂着;有一个人他虽然不能再做好事了,但如他一般的人却代代相代着。有人评价他:他的生命短暂如车厢,但他的好事却做了一火车。他的名字离我们虽然渐行渐远,但它的光辉在日月星辰中却一如当初灿烂夺目。他便是雷锋,他以自身的高标准,塑造了人类的高品行。

有些人以获取最大的利益,得到最多的荣誉为幸福,而雷锋却把为人民服务,为更多的人带去快乐为自己最大的幸福。“赠人玫瑰,手留余香”,雷锋的境界,总往往超越于普通的人。在一个阴雨绵绵的日子里,前面走着一位老奶奶,手上抱着一个孩子,另一个手上又拉着一个孩子,肩上还背了两个大包,面对风雨中如此艰难行走的老人,雷锋叔叔不假思索的把自己的雨衣给老奶奶披上,同时也接过了孩子。当孩子感觉到冷时,他便毫不犹豫把自己的衣服给孩子穿上,一直把他们送到了家。

这样的事,在雷锋叔叔的生活中,多得不可计数。而在他的眼中,这些都不是骄傲和炫耀的资本,他已经把做好事当作一种习惯,当作生活的常态。真正的大爱是什么?就是当别人遇到困难时,给予一双有力的大手;当别人迷茫无助时,给予春天般的温暖。而雷锋叔叔就是这样做的。但是对于自己,他却有着不一样的标准。他的生活很节俭,袜子破了,他就补好再穿,后来变了样,他也不舍得扔,脸盆和濑口缸面的瓷儿都掉了许多,他也舍不得扔。对自己简直有些苛刻的他,而对别人却是如此的大方,每月的6元津贴,他只拿0。5元作生活费,而其它的都寄给了需要帮助的人。在我们的生活中,谁能真正的做到呢?所以说,雷锋精神是永远不会磨灭的,他的精神会世代相传的。

作为一名小学生,虽不能像雷锋叔叔那样时时做好事,不遗余力地做好事,但我也常常用自己的行动来实践着雷锋精神。当同学遇到了困难,我一定会主动去帮助;当班级中的水没有了,我会主动去抬。每年,我都会用自己的零花钱,去资助贫困山区的孩子,让他们能够收到我的爱心书包。

我有一个愿望,希望遇到困难的人,都能够得到帮助;希望有力量的人,都去帮助那些需要关怀的人。雷锋精神,正代代相传,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为祖国的建设事业不懈奋斗。技术高超的飞行员——李剑英,意志顽强的军人——丁晓兵,或只是普通的农民——杨善洲……他们都与雷锋一样,有着无限的热情,无私地奉献着自己。

雷锋叔叔是我们心灵的导航人,我们要与他的精神一路同行,去照亮需要帮助的人。

【篇五:学习雷锋精神】

“学习雷锋好榜样,忠于革命忠于党”这首歌我们都很熟悉,这是一首赞扬我国伟大的英雄——雷锋的一首赞歌。

雷锋是一名解放军战士,雷锋经常做好事,为人民服务,但他做好事却不留名,他的故事这么多年来一直被传诵,他的名字也成为做好事的象征。当时人们还流传了一句这样的话:“雷锋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车。”

雷锋去到那好事就做到哪。但,他年仅仅22岁就殉职了。虽然他走了,但他和他的英雄故事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还记得2011年,曾发生这样一件事:一个两岁的婴儿,名叫小悦悦。她在路中心走着,许多的车辆进过那里,小悦悦的生命遭到死亡的威胁。来往的车辆却没有一辆停下来救助小悦悦。当时也有一大群人在旁边围观,没有一个人为小悦悦伸出一双援助之手。可怜的小悦悦不幸被一辆大货车连压了两次,然而没有人同情这个可怜的小生命……过了许久,一个阿姨看到这一幕,伸出一双援助之手,急忙将小悦悦送往医院,可惜抢救不及时,小悦悦走了。

一个可爱的小生命,就这样无情的被带走了。如果当时围观的人和来往车辆有有一个人向小悦悦伸出一双援助之手,如果社会上多一些平民雷锋,小悦悦也许就可以避免这个不幸的遭遇。如果当时雷锋叔叔在哪里,他一定会奋不顾身地去救小悦悦,小悦悦就可以继续体验这个美妙的世界了。

2012年,学习雷锋精神掀起了一股热潮。人们学习雷锋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如:在公共车上,帮助老人提放东西,给老人让座,扶老人上下车,扶老人,牵小孩过马路,帮助那么需要帮助的人。

只要人人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雷锋精神将会被我们一直传诵下去。学习雷锋精神,让社会上有更多的平民雷锋,为社会奉献一点爱,让社会充满阳光,让温暖围绕在我们心中,何乐而不为呢?

【篇六:坚持】

“一个人做一件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这是毛主席说的话。而现在,已经很少有人能坚持做好事。但是,张纪清老爷爷却坚持30多年做好事,我们要向他学习!

张纪清老爷爷坚持30多年捐款,1983年,他用创业的钱帮助误入歧途的孩子。1987年他给希望小学、敬老院、地震灾区捐钱。他还用政府给5000元生活费捐给敬老院买被子让老人能温暖的过冬。张纪清老爷爷的事迹带动了整个江阴城市的慈善,感动了全中国。张纪清老爷爷出身清苦,曾是改革开放后镇上的首个万元户。但这些年,他为了多做善事,多帮助那些生活困难的人,他的房子越换越小,从300平方米变成200平方米,从200平方米变成100平方米,从100平方米变成74平方米;从开始的3间变成2间,又从2间变成1间。在张纪清老爷爷家里,他自己还保留着厚厚的一叠汇款单据和包裹单,上面全都是寄给希望小学。敬老院。地震灾区的,有的是2000元,有的是1000元,有的是500元。

张纪清老爷爷不仅坚持30多年捐款,还坚持做好事不留名,不求回报。1987年6月28日,他第一次化名“炎黄”,因为他认为中国人都是炎黄的子孙,助人为乐、济贫帮困是传统美德。当他被发现时,他却说:“人家有困难,帮一把是应该的,你们真不应该来把我评为感动中国下大人物之一!”

看着张纪清老爷爷的事迹,我为自己感到丢脸。我做一件事总是不能持之以恒,不能像张纪清老爷爷那样多年女如一日的坚持,坚持是一种美好的品质,我们都应该向张纪清老爷爷学习,做一个坚持不懈的人。

【篇七:电影《离开雷锋的日子》观后感】

【篇一:《离开雷锋的日子》观后感】

“雷锋”一个众所周知的名子,一个永存的英雄,一个人民永远要学习的榜样。今天我们就看了一部,有关雷锋刚死不久后的日子的电影。讲述了一个和雷锋同班的战士,在雷锋死了之后,继承了他做好事的传统,成了“雷锋二代”做了很多好事的感人事迹。

这位开车的战士一开始和一个普普通通的人没有什么区别甚至还有一点不良习惯。但他身边却站有了一位在那时已家喻户晓的人物—雷锋。他是他的班长,不仅从生活上还从部队学习中帮助他。可不幸的是在一次雷锋帮他指导出车时,他不小心把旁边的衣杆撞倒,打死了雷锋。领导关他禁闭时,他得知雷锋曾经帮他家解决困难,十分感动,这些事为他留下了深刻的记忆,促使他成为二代雷锋做了很多好事。在这其中他有时还遇到了很多伤害,就连他儿子也觉得做好事不会有好报,反而会遭到不必要的麻烦。最后他们身陷困境时,一群青年志愿者帮助了他们,让他和儿子感到了世上的温暖,众多青年志愿者戴着小红帽推车的情景,成为了影片中最为感人的一幕。

在现在这种一切利益至上的时代中,我坚信除了青年志愿者之外还会有很多像那位战士的群众,会在一个不知名位置上默默为大家做事,努力的奉献着自已的爱心,帮助每一个人解决困难。

这其中已有很多人出了名,例如,海地地震时的8位维和police,他们为了拯救海地人民时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夺去了他们宝贵的生命。还有已有47年党员历史的76岁老党员,在退休后仍发挥着余热帮助战士们干一些利索能及的事成了战士们不是父母胜似父母的亲人。还有一些没有出名的。在我身边就有这么一位现在版的雷锋—1楼的老奶奶。今年冬天大雪纷飞的时候,大家都躲在了屋里享受着暖气棉被送来的温暖。就在这时一位年迈的老奶奶在我们正不想出门时和老伴二个人把楼前小道上的雪都铲到了两旁,使大家不会被滑倒了。大家都很感谢这位为他人着想的老奶奶。

他们和影片中的战士以及我们学习的榜样雷锋,都是无私为大家奉献的伟人。在这里我希望大家能做到学习雷锋做好事为别人送去一份温暖让世界充满爱的普照,能发现自己身边的“活雷锋”夸他们一句“好样的”谢谢他们为大家付出的汗水回报他们的劳动成果。相信只凭借着这一小句话也会让他们感到自己没有白幸苦。最后祝愿好人越来越多,世界越来越美!

【篇二:《离开雷锋的日子》观后感】

我要歌颂一个人,他不是将军,却建立了无数功勋;他不是文豪,却写下不朽的诗文;他不是鼓声,却将每一声都化成雷锋。他不为自己梳羽毛,他不为自己编歌曲,他不为自己织罗衣,他不为个人流一滴眼泪。他就是——雷锋

他把他的一生都奉献给了祖国,他用他的行动感动着每一位中国人。22岁,一个似水的年华,却在一次车祸中失去了宝贵的生命。那天下午,是一堂难忘的语文课,我们看了一部短片《离开雷锋的日子》

短片中的一个画面使我印象很深:一个被车撞的老爷爷躺在雪地里,肇事车逃跑了,后来他被当年雷锋叔叔的战友,乔安山叔叔救了,却因为他的家人不想付医药费,被冤枉成凶手。我真的想问问他们,就因为钱,就能随便冤枉好人吗?多亏警察叔叔及时破案,否则,在离开雷锋的日子,谁还会去帮助别人?

也许,这就是世态炎凉,现在的人眼里都只有钱,哪里会有雷锋?也许有时候不是人们不想帮,而是怕向乔安山叔叔那样,而这一切不都是因为一个钱字吗?雷锋是一个值得我们大家学习的人,是一种高尚乐于助人的精神,居然把他和钱相提并论起来,真是讽刺。

其实现在社会上也不是没有有好人的,正如短片快结束时的一句话:世界上还是好人多。对呀,现在社会上虽有一些歪风邪气,毕竟每个人都不是坏人,他们心中都有一块纯洁美好的空地,只不过,有些人把它放在表面上,让每个人都能觉得他的温暖,而有的人,则把它放在心灵深处。生活中的好人,可能没有多么轰轰烈烈,却体现在生活中的小事里。我就受过他们的很多帮助,上学时,帮忙开一下那扇沉重的单元门,车子放在楼下被风刮倒时帮忙扶起来,社会上无偿献血的人越来越多,公益活动也有越来越多的人参加等等,从这些小事中可以看出,雷锋精神没有消退。是的,雷锋并没有死,社会上还有千千万万的活雷锋。

作为中学生的我们,更应该努力向雷锋学习,乐于助人,无私奉献。雷锋不应该只活在我们心中,而应该将他的那种精神传播到社会,让每个人都做一名“活雷锋”,然我们的社会充满爱心与阳光。

【篇三:《离开雷锋的日子》观后感作文】

近日,通过教室内的“班班通”,我们观看了影片《离开雷锋的日子》。主人公乔安山的感人事迹令我热泪盈眶、思潮翻滚……

这部电影讲述的是雷锋的战友乔安山在雷锋牺牲后继续把雷锋精神发扬下去的故事。在发扬雷锋精神的过程中,乔安山受到了种种挫折,比如他自己的亲生儿子就一直反对他在外面“学雷锋做好事”,还有当他把一位被车撞倒的老大爷送到医院时,却被老大爷的子女诬陷为肇事司机……但所有这些都没有扑灭他心中的希望!

没错,影片中所讲述的事情在现实生活中的确时有发生,现在的社会,“乐于助人”的人越来越少,“袖手旁观”的人越来越多。“不是不想帮,而是不敢帮”。每个人都在为自身的利益而奔波,处处以“防人之心不可无”来提醒自己。

在这里我想问所有人一些问题:帮助别人有那么难吗?难道你不想在遇到困难的时候会有人过来帮你一把吗?

不要怕帮助别人会给自己惹上麻烦,因为乌云遮不住太阳,真理定会战胜邪恶,风雨之后的彩虹会显得格外地美丽和绚烂!人都是以心换心的,希望别人帮助自己首先要学会帮助别人,帮助别人就等于在帮助自己!

雷锋不仅是一个名字,更是一种精神、一种力量。因为雷锋,世界变得更加温暖和美丽。让我们接过传递英雄精神的火炬,从现在做起、从自我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积极投入到“学习雷锋同志、弘扬时代精神”的滚滚洪流中去!只要我们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就一定能点燃全人类学习雷锋、奉献社会的熊熊烈焰!

【篇四:《离开雷锋的日子》观后感】

每到3月5日,我们就会想起只活了22岁的雷锋叔叔。一提到雷锋,大家都会翘起大拇指,可每当说道“好事做了一火车”却只活了22岁的雷锋时,我就会觉得惋惜。但我还是要对世界说:“今天需要‘雷锋叔叔’,明天也需要雷锋,未来也需要雷锋。也就是说要发扬雷锋精神。

不仅在20世纪60年代应该学习雷锋,进入21世纪新世纪新阶段的今天,我们更应该学习雷锋,更应该发扬雷锋精神,把它持续不断的传承下去。虽然现在和过去不同了,社会随着事业的发展也改变了,但是我们还是要牢牢记住:雷锋精神无疑是崇高的,他是高不可攀的“喜马拉雅山”,众人难以达到的“境界”。

雷锋入伍以来,多次立功受奖,他被选为市人大代表,出席过沈阳军区首届共青团员代表会议,他的照片日记和模范事迹。通过报纸电台作了广泛的宣传,雷锋陆续收到来自全国各地的热情赞扬他的来信,他在日记中写下了这样的一句话:我的一切都是党给,的光荣应该归于党,归于热情帮我的同志,至于我这个人做到的工作,那是太少了,我这么一点点贡献,比起我的要求和期望差远了。

一九六二年八月十五日上午八点多钟,细雨霏霏,雷锋和他的助手乔安山驾车型工地回致驻地。他们把车开进连队车车场后,发现车测了许多泥水,便不顾长途行车的疲劳,立即让乔安山发车到空地去洗车。经过营部前一段比较狭窄的过道,为安全起见,雷锋站在过道边上,扬手臂指控小乔倒车转弯:“向左,直着倒,到!“汽车突然后右边滑进水沟,车身一摇晃,骤然碰倒了一根平常晒衣裳的方木棍子,雷锋不慎被方木棍子砸在头当场昏倒在地……

战友们用担架把他抬到医院抢救,各级首长纷纷赶到,同时用最快的速度把专家接到床前,由于颅骨损伤导致脑机能障碍,雷锋这个劳动人民的好儿子的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年仅22岁就这样和我们永别了。

八月十七日,在抚顺市花区政府礼堂召开了追悼会。近十万人护送雷锋……

作为一名中学生,我们要时刻牢牢记住,雷锋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我们要让雷锋精神世世代代传下去。

【篇八:养成良好习惯,从小事做起】

星期二下午,我正和同学们跟随着学校去野外徒步,阳光从正上方照耀着我的脸,使我感到格外的温暖,一棵棵俊俏拔萃的白桦树,挺直的耸立在身旁,路边的小溪蜿蜒的深入森林的尽头,远处一只害羞的小猫咪跳到了洁白如玉薄如纸张的冰面上,不时地用那灵巧的小爪子,小心翼翼的触碰着冰层。一块小石子飞速的落在小猫的身旁,这一扔不要紧,到着实吓了这猫一大跳,霎时,小猫快步如飞的溜走了。

我默默的享受着这些风光,随着徒步尾声的接近,我的心情便好似汹涌澎湃的海水,心潮起伏,整个徒步的气氛十分轻松,可正当我悠闲着,享受着这一切,忽然,一盒硕大的烟盒直勾勾地砸在我面前的路中央,着实吓了我一跳,这时我身旁的向导老师看到了这一幕,叹了一口气,小声的说:“谁这么没素质,乱扔垃圾,这多危险”,紧接着他便弯下身体,迅速的将那烟盒揣入怀中,我惊住了,心想:“我从前看见垃圾。只是一个劲的抱怨,却从未想过要将其捡起!”,其实偶尔遇到一些,稍微小些干净的垃圾,我还会捡起,可惜的是,我还未养成随手捡垃圾的好习惯。今天,看到老师的确真正的把弃物随捡的习惯记在心中,霎时我感到老师的身影似乎高大起来了!,嗯!没错,老师一定是被某种力量鼓舞着,想到这里,我发现我好像也在被一股神奇的力量鼓舞着,支撑着,这时我便开始学那老师做好事,从小事做起!

再后来的徒步旅途中我尽量的把那些能带走的垃圾带走,渐渐的我感到徒步似乎不那么累,我也变得格外的轻松与快乐!

很多人都想养成做好事的习惯。可总是没能坚持下去,其实正如毛主席所说:一个人做一件好事并不难,难的是这一辈子,多做好事呀!如果人人做好事都从小事做起,那样这社会将变得更加美好!

【篇九:我的假期日记】

201X年1月29日晴星期六

寒假的生活已经过去了好几天,老师留的作业有一项我很喜欢,就是做5件好事。今天在去超市的路上,就给了我这样一次机会。坐上公交车后,刚走几站人就拥挤了整个车厢。这时,有一位抱小孩的阿姨挤上了车,记得妈妈告诉我要文明礼让,我急忙站了起来,把座位让给了阿姨,阿姨连声道谢,我说“不用谢”我觉得这并不算什么,原来做好事这么简单。

201X年2月2日晴星期三

大年三十除夕夜,一声声爆竹声把人们的心情带到了极点,爸爸也带我到楼下去放烟花。看到空中散开的烟花,我高兴极了。这时,邻居家的小男孩拿着一串鞭炮跑过来,后面竟然没有大人陪同。我估计是他太淘气,偷偷跑出来的。我和爸爸上前劝告他,这样会很危险,爸爸还让我把他们送回了家。

201X年2月4日晴星期五

今天我和爸爸、妈妈去姥姥家拜年。到了姥姥家后,阿姨、舅妈和姥爷分别给了我一个大红包。妈妈给我讲了这些压岁钱的用处,一部分买学习用品,把剩下的存起来,还可以参加学校举办的捐赠活动。我听后觉得这真是一个好办法,虽然这件好事我还没做成,可我从今天开始已经把它列入到了做好人好事的计划当中。

201X年2月10日小雪星期四

早上一起床,映入眼帘的是一个白茫茫的景象。我和爸爸刚要去扫雪,表哥拉上我一声不吭就向外跑去,他带我来到了一个很破旧的小院,喊了几声“爷爷”,只见一位白发的老人从屋内走了出来。表哥便告诉我,今天我们要帮这位爷爷扫院子。我明白了,原来表哥也是位爱做好事的好孩子。说着、笑着我们不一会儿就把院子扫干净了。

201X年2月15日晴星期三

这些天,我一直都很留意,身边的人和事。原来做好事有时就是一个动作,一句温暖的话,我们少买一些玩具,少吃一些零食,或许就能帮助一位贫困山区的孩子。听到别人的赞赏时,你的心情会很愉悦,同时你也能把这种喜悦传递给身边的每一个人,让我们一起在成长的路上努力吧!

热门推荐
1洗菜记
2那令人陶醉的春
3英语作文加翻译
4我在生活中学语文
5最害怕的事
6乌镇之旅
7原来,我也很渺小
8孤单的滋味
9他教会了我两个字
10人工智能
11邢台大锅菜
12关于代沟的作文
13不该丢失的自尊
14给哥哥的一封信
15一次相逢一份暖作文
16当时只道是寻常
17我爱画画
18感谢对手
19反思我们在碎片化时代中的种种
20成长的灯塔
21了不起的妈妈
22共度美好时光
23放弃
24和书香同行
25吃水果
26我的文具盒
27欢度元旦
28童年趣事
29快乐的六一
30他在雨夜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