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可爱的蚕】
你知道吗,在我们中国,早在4000多年前就开始了养蚕、抽取蚕丝织成华丽的锦缎,可以说,没有蚕背后的辛勤,就没有丝绸之路的传奇,传说是黄帝的妻子——嫘祖,发现了蚕,还发现了这种虫子吐出的丝可以做衣服,认为它是上天赐给人类的,就叫它天虫,后来造字时,把“天”和“虫”合在一起,就成了蚕。
昨天下午,我提着装在校门口买的蚕的袋子回到家,兴高采烈的对爸爸妈妈说:“我们家里又添了七个新成员啦!”爸爸走过来看;“是你买了蚕吗?”
“没错!”
“怎么才买了这么一点儿桑叶,七条蚕恐怕一晚上就给吃光了。”
“那个卖蚕的老奶奶告诉我,在红日岭公园有桑树,不过明天恐怕又要下雨,摘不了。”
“算了吧,明天我给你去摘桑叶。”
我和爸爸拿了一个黑盒子,把它扎上几个小孔把,那些蚕和桑叶一起倒进去。我仔细的观察蚕发现它的身体黑一圈,白一圈,好像斑马一样,它有三对胸足,四对腹足,一队尾足,它有一个可伸可缩的棕色小圆点,估计那就是它的头部。它的身体两边有几个小黑点,老师说:“那就是蚕的呼吸器官,它吃桑叶时小小的脑袋一点一点的,可爱极了。它爬行时,先右边的足往前跨一步,再左边的足往前,和人差不多,就是多了几只脚。
我真喜欢可爱的蚕!
【篇二:蚕宝宝的一生】
小记者自然课堂系列活动走进了第一实验小学,地瓜老师给我们讲关于蚕宝宝的故事。
大家都知道蚕宝宝吧!你知道第一位养蚕人吗?哈哈,我来告诉你吧,她是嫘祖。蚕宝宝的一生要经历:卵-幼虫-蛹-蚕蛾四个阶段,但是整个生命只有短短的八周。
蚕宝宝刚孵化出来的第一阶段是蚁蚕,蚁蚕的样子小小的,黑黑的,像极了蚂蚁,顾名思议它的名字就是这么来的。蚕宝宝吃桑叶是不停的,白天也吃,晚上也吃,简直就是个小吃货。蚕宝宝为了更快的长大,还要不停的脱皮,一般蚕宝宝的一生需要脱6次皮,才能吐丝结茧。当看到蚕宝宝吐丝,结茧自缚的时候,让我想到了一句名言: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这是一堂多么深刻的课啊!蚕宝宝是多么的伟大,用自己短暂的一生奉献给人们。我们应该像可爱的蚕宝宝学习,用实际行动感谢我们的老师,感谢我们的爸爸妈妈。
【篇三:走进】
中国是蚕桑文化的起源地,在漫漫历史长河中,蚕桑文化已深深融入到历代社会的诸多方面,对经济社会发展、人文艺术等都造成了深远的影响,成为中华文明的重要内容。桐乡素有“蚕乡”之称,境内栽桑、养蚕、缫丝,历史悠久。
“隰桑有阿,其叶有难。”“桑之未落,其叶沃若。”早在先秦时期的《诗经》中就有很多描写桑树的篇章。
桑树一身是宝,堪称神奇,可它却并不娇贵。在乡村的山坡上,池塘边,房前屋后,杂树丛中,到处都能看到它的身影。走进桑园,一股清香扑面而来,清新的空气缓缓淌进心里。放眼望去,满目鲜嫩透明的绿色,让你恍惚:这是在画家的水彩画之中吗?凑近了一摸,那桑叶粗糙而又精致,细细的脉络,向你传递一种穿越了千年的柔和和沧桑感。怪不得,蚕会爱上桑。
“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桐乡人非常勤劳,早春时节,太阳刚探出头,空气湿度大,温度又低,妇女们就挎着个小篮子,步行到桑园里去采摘那沾着露水的.新鲜桑叶。到了家,阳光斜斜地照进蚕房的时候,她们就将嫩绿的叶子洗干净,晾干,摘去叶柄,把最好的桑叶放进竹匾,让蚕宝宝们吃个饱。这样采桑喂蚕的日子要持续近一个月,蚕宝宝们也从只有芝麻大小的样子变成了白白胖胖的大家伙了。很快,蚕开始吐丝,银白的丝从它们身体中不断吐出,织成一个个丝茧。
由于蚕一生只吃桑叶,到老时却吐尽它那柔软、光滑、洁白的丝,因此“春蚕到死丝方尽”这句诗也被用来赞扬那些有奉献精神的人们。桐乡的祖祖辈辈,像蚕一样,脚踏实地,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创造了现在的幸福生活。
“蚕神女圣早成思,今年丝税抽征早。”一直为世人供奉的蚕花娘娘,相传是黄帝之妻——嫘祖。据说有一天,嫘祖口渴,到郊外一片青翠欲滴的野桑林里喝水。当她在取早晨的露水时,一个白花花的蚕茧从她头上方的一片桑叶上落了下来,掉入她的水碗之中。嫘祖一惊,待细看时,发现这是一枚自己从未见到过的轻巧的东西。她折下一段桑树枝,想把那掉进水碗的东西挑上来仔细观察。没想到在挑捞时,树枝上挂出了蚕丝,而且连绵不断,愈抽愈长。后来,嫘祖将那蚕丝用来纺线织衣,制成了飘逸的丝绸,并开始驯育野蚕,让更多人能穿上这柔软丝滑的丝绸。
每年,蚕茧丰收之后,桐乡可热闹了。农家妇女们将蚕茧浸在热汤盆中,把丝绕在丝筐上。她们的手指飞快地将丝缠在丝筐上,手臂在丝筐四周挥舞了一圈又一圈,将一个个小小的蚕茧,抽成一根又一根洁白的丝线,然后再剔去茧中黑乎乎的蚕蛹,将留在茧中的蚕留下来的壳一点点分离出来,最后制出白白的蚕丝被来。那一条条蚕丝被看似平常,却凝结了勤劳的妇女们的心血!
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的人了解了蚕桑、喜爱上蚕桑,蚕桑文化走出了江浙,走出了国门,走向了全世界。
走进蚕桑,你会领略到更多独特的美景,就像走进桐乡,你会喜欢上勤劳、朴实的桐乡人!